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随着甲鱼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对甲鱼苗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了摸索甲鱼的繁殖规律,进而掌握甲鱼的人工繁殖技术,为集约化养殖提供苗种,1992年,我们在本所建造了一个甲鱼人工繁殖场,进行甲鱼人工繁殖的试验。  相似文献   

2.
<正>云路首个养甲鱼的人宏光甲鱼场场主杨文光是云路镇北洋村的村民,早在1994年就开始养殖甲鱼,到如今养殖面积已翻了几百倍。"最初养的时候只有七分地,现在两个养殖场一共400多亩了。"杨文光告诉记者。在养殖甲鱼之前,杨文光是搞淡水鱼苗孵化的,当时看到市场上卖180元/斤的甲鱼利润非常可观,在经过对市场的考察之后决定改养甲鱼,成为了云路镇甲鱼养殖第一人。本刊记者在杨文光的养殖场采访时,工人正在忙碌地挑选着甲鱼蛋,孵  相似文献   

3.
甲鱼市场前景及其养殖上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鱼,在我国的研究已有20余年。早在70年代,湖南师大生物系与汉寿在甲鱼人工繁殖方面已取得成果。但甲鱼的人工养殖及其最终产品(商品甲鱼)的大量进入市场,还是90年代以后的事。笔者从1985年迄今,一直与"甲鱼养殖"结下了缘,目睹了10多年来甲鱼人工养殖在我国的兴起、发展、火红和当今市场的每个时期:80年代后期,湖南、浙江等地分别通过利用温泉水和锅炉加温办法,打破了甲鱼冬眠期,实施加温养殖,大大缩短了小鱼的商品养殖周期,此后在我国的南北有不少地方先后开始了甲鱼的冬季加温养殖。我们1986年首批"加混养殖"的商品甲鱼价约…  相似文献   

4.
来自甲鱼养殖业的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八十年代后,随着对甲鱼养殖技术研究投入的增加,甲鱼养殖技术日臻成熟,致使国内甲鱼养殖业在九十年代初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暴涨,甲鱼养殖业发展迅猛,产量骤增,而发展至今市场已接近饱和,再加上进口甲鱼的冲击,使甲鱼的市场价格大幅回落,严重影响了这一产业的发展,这一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很值得我们思考。这一现象带来的好处:由于养殖甲鱼供应量的增多,对野生甲鱼资源的保护起到了有利作用;扭转了近年来甲鱼价格居高不下的现象;为甲鱼走上寻常百性餐桌,丰富城乡的菜蓝予提供了有利条件。这…  相似文献   

5.
徐国有 《齐鲁渔业》2020,37(2):25-26
利用莲田水面套养甲鱼,甲鱼吃莲田中的害虫,排泄的粪便可作为白莲的肥料,甲鱼活动可搅动泥土,促进莲田肥料分解,有利于白莲根系生长。同时甲鱼在仿野生环境中生长,养殖周期长,一般3-4年,生产的甲鱼品质优良,售价远高于温棚养殖的甲鱼,在市场十分畅销。莲田套养甲鱼是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大量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农田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温室甲鱼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峰  肖明松 《内陆水产》2000,25(6):28-29
前几年,在甲鱼市场的高价位、高利润的驱动下,以缩短养殖周期为主要目的的温室甲鱼养殖迅速发展,由此而带来了甲鱼市场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尤其温室甲鱼,最低时其价格已低于60元/kg的近成本水平,但是野生甲鱼的市场价格却较高,一般高于温室甲鱼的2~3倍。为此,如何提高温室甲鱼品质及价格受到极大的关注,回归自然是甲鱼养殖的发展趋势。而池塘养殖的甲鱼,其体色及品质与野生甲鱼相近,市场价格比温室甲鱼高20~40元/kg,养殖经济效益可观,且简单易行,是农民致富的有效手段,为此通过本试验来探索甲鱼养殖的最佳方式。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桐庐县瑶琳甲鱼养殖大打科技牌,走生态养殖之路,在幼苗孵化、饲料配方等方面有突破。瑶琳镇甲鱼养殖基地总面积达69.47公顷,甲鱼养殖总量达460余万只,占全县2/3。瑶琳水产养殖公司是全镇甲鱼养殖的龙头企业。为了提高甲鱼养殖的科技含量,公司聘请高级工程师开展养殖实验活动。在养殖模式上改过去的沙养为网片养殖,减少了甲鱼发病和感染的机会,保证了甲鱼的健康生长,并采用自孵自养的方法,避免了以前直接收购苗种时包装、运输等环节造成伤苗、病苗的问题,还节约了成本。孵化率保持在85%以上,成活率保持在98%以上,每年所需120多万只幼甲鱼全由…  相似文献   

8.
1.概况 洛阳市甲鱼养殖从80年代初开始,当时只是零星的暂养型养殖,80年代中期出现了鱼鳖混养的养殖类型,90年代初期甲鱼养殖进入高峰期,出现了控温集约化养殖。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甲鱼养殖户200多家,养殖量约30吨。其中亲甲鱼占总数的60—70%,商品甲鱼占10—20%,幼甲鱼占5—10%。虽然近几年在全国甲鱼养殖热的推动下,出现了明显的高效益,但接踵而来的是低谷期。  相似文献   

9.
<正>云路镇甲鱼养殖经历了20年的发展才有了如今的规模,云路甲鱼也早已名声在外,但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云路甲鱼在养殖和销售等环节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揭阳市渔业主管部门及云路镇政府结合实际问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甲鱼养殖行为,倡导健康养殖,为做大做强云路甲鱼鼓与呼,为云路甲鱼实现产业化助力。产业发展困境大量抽取地下水用  相似文献   

10.
详细阐述了甲鱼的温室养殖的各项管理工作,希望能为广大的甲鱼养殖者在甲鱼的温室养殖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江波 《内陆水产》1998,23(11):21-22
近此年来由于温室甲鱼养殖的快速发展,使甲鱼产量大幅度增加,商品甲鱼价格开始下降,由1995年的每千克400元左右下降到现在的每千克100元左右。如此低的甲鱼价格使甲鱼养殖变得微利甚至亏本,尤其以温室甲鱼养殖为甚。如何从多方面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温室甲鱼养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依靠科技进行生态养殖目前甲鱼养殖场中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少。某些老甲鱼养殖场的普通操作工或在某个养鳖学习班学习了几天的人就可以成为新甲鱼养殖场的技术人员,可见甲鱼养殖场对养殖技术极不重视。有的甲鱼养殖场甚至根本…  相似文献   

12.
陈德富 《水利渔业》2003,23(1):31-32
研究了在自然条件下池养甲鱼的成活率,1龄甲鱼的成活率为95.30%,2龄甲鱼的成活率为91.93%,与温室养殖的甲鱼成活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甲魚的繁殖     
在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场试养了甲鱼,经过几年的摸索,对甲鱼的繁殖,进行了一些试验和观察,现综合如下: 每年四至八月是甲鱼的繁殖季节,通常在四月末,五月初,水温升到20℃以上时,即可观察到甲鱼开始交配,进行体内受精,后经一段时间即行产卵,产出的卵利用阳光自然孵化,为了控制甲鱼的繁殖,我们做了一些试验: 1.产卵和产卵场:甲鱼通常在泥沙较松  相似文献   

14.
<正>2012年6月20日至9月20日,我们在安徽省黄淮甲鱼良种繁育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淮公司)和安徽省淮丰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淮丰园公司)的甲鱼养殖基地进行了富有机硒中华鳖养殖试验,发现有机硒在促进甲鱼生长、提高甲鱼成活率及提高甲鱼体内硒含量等方面表现出积极作用。现将试验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所用甲鱼品种黄河系中华鳖。2.池塘条件分别选取安徽省黄淮甲鱼良种繁育有限公司和安徽省淮丰园科技有限公司的甲鱼养殖基  相似文献   

15.
杭州是甲鱼养殖大市。去年甲鱼产量1.58万吨,占全省产量的50%;产值6.85亿元,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 协会为了推动养鳖产业带建设、发展,根据市场行情,每月定期发布甲鱼市场信息,为养殖场(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养殖场(户)合理有序地向市场提供甲鱼,协调、沟通了甲鱼的产、供、销渠道,使杭州甲鱼养殖知名度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甲鱼依靠天然生长,捕捉方法也各种各样,主要用鱼枪钩、诱饵钓,针穿饵钓、捕捉、网捕等。利用夏季甲鱼活动旺期及采食季节,捕捉放进人工养殖池喂养,达到商品规格后再上市出售,以调节冬春市场的甲鱼空白。怎样鉴别市场上的甲鱼好坏?在购甲鱼时,先用一只手挟住甲鱼后肢,另一只手拿一样显眼物品离甲鱼一定距离晃动,如甲鱼眼转动灵敏,头部能很敏捷地随物品摆动,就证明甲鱼体质较好;再就是把甲鱼翻着背朝下,用手按住甲鱼底板,甲鱼很快就会伸长脖子,靠脖子的力量打  相似文献   

17.
《水产养殖》2014,(6):33-33
<正>海峡两岸龟鳖产业研讨会2014年5月11日在浙江省余杭召开。随着温室甲鱼棚的陆续关闭整治,温室甲鱼养殖产业走到了十字路口,也让省内甲鱼种蛋的最大提供商台湾的养殖户跟着受牵连。甲鱼养殖业今后的路该何去何从。来自中国渔业协会龟鳖产业分会、中国台湾甲鱼协会、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省商务厅、市农业局、龟鳖研究所的专家领导们齐聚一堂,就甲鱼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今后甲鱼产业的发展态势与走向、  相似文献   

18.
江波 《科学养鱼》1999,(1):32-33
如何从多方面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已成为温室甲鱼养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依靠科技进行生态养殖目前甲鱼养殖场中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少。某些老甲鱼养殖场的普通操作工或在某个养鳖学习班学习了几天的人就可以成为新甲鱼养殖场的技术人员,可见甲鱼养殖场对...  相似文献   

19.
豫西地区的甲鱼养殖形势长期持续处在低迷状态。据业内人士分析,甲鱼处于低价位尚需徘徊一段时间。甲鱼价低难销,严重挫伤了该地区养鳖者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养鳖场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从而造成了池塘资源的严重浪费,对甲鱼养殖业的发展非常不利。为此我们在对该地区的甲鱼养殖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该地区甲鱼养殖业的基本对策。1豫西地区甲鱼养殖业发展历史及现状豫西地区甲鱼养殖始于八十年代初,当时仅有数家个体养殖户,采取常温养殖法培养亲鳖,以繁殖鳖苗为主,每年只有少量的成鳖上市。到了九十年代初期,温室养鳖模式在该地区推…  相似文献   

20.
稚甲鱼的运输是人工养殖甲鱼虫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甲鱼养殖生产的发展,如何提高稚甲鱼的运输量,提高运输成活率?为人们所关注。我们在利用地热水人工养殖甲鱼的试验中,由于是高密度的养殖方式,要求稚甲鱼的数量是相当多的。在试验中,我们试用了湿润运输稚甲鱼的新方法。如:1987年9月18日长途运输刚出壳2-3天的稚甲鱼1618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