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牛人工授精技术在奶牛遗传改良中100%的应用,种公牛对奶牛品质的提升以及遗传改良步伐的加快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陕西作为奶牛饲养大省之一(居全国第七位),种公牛培育与奶牛大省的发展步伐严重失调,优秀种牛数量少、品质差,  相似文献   

2.
经济性奶牛场的育种工作内容主要是进行奶牛群改良,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增加牛奶中的干物质含量,使体型结构符合生产管理上的要求,以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选种与选配是奶牛群改良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选种的内容是选出相对优秀的母牛组成用于生产后备牛的“种母牛群”和根据改良方向选择适宜的良种公牛;选配的目的是改良奶牛品质,把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公母牛进行组合交配,使后代取得较大的遗传改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奶牛的性状遗传力作为奶牛养殖户用来选配优秀公牛,改良奶牛体型结构和提高产奶量的重要参数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奶牛的性状遗传力及校正因子在奶牛遗传改良和生产统计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4.
种公牛的遗传品质直接关系到牛群遗传改良的效果,奶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种公牛对奶牛遗传改良的贡献率超过75%。目前,我国种公牛的培育对国外良种资源依然有较大依赖,自主培育体系亟待健全。对目前西安种公牛自主培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的工作方向,以期为西安市种公牛的自主培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奶牛遗传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影响奶牛生产性能的诸多因素中奶牛品种的遗传素质是最重要的。据国际公认的分析结果,奶牛良种的遗传因素对提高奶业生产效率的贡献率占到40%,而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的因素仅各占20%左右,可见奶牛良种是奶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抓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工作是保证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各国均可在全球范围选择遗传物质.加速各自区域的奶牛遗传改良进程。世界各国的育种规划都比较公开且相互吸取经验。 就育种策略而言,有些国家实施全国性育种体系.即由一个中央机构制定方向并确定选种指数和评定标准.包括在青年公牛培育过程中,计划选配的实施步骤和确定全国遗传改良计划的选择强度。  相似文献   

7.
正发展奶业生产,良种是基础。良种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的根本要素,是遗传改良的前提和保障,对奶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40%。因为遗传改良信息主要由优秀种公牛的基因所携带,它对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的直接影响比重达75%,而加上间接影响可达90%以上。过去我省奶用种公牛基本靠活体引进,没有建立起具有知识产权和规范的种公牛培育选育技术和方法,再加我省地势不一,既有平原又有山区丘陵,气候变化多端;山区地带冬春季节,风雪大,气候变化无常;平原地区夏季酷暑炎热等特点,活体引进的部分种公牛  相似文献   

8.
牛场开展后裔测定工作及使用青年种公牛冻精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裔测定是奶牛育种中最主要的选种方法,在奶牛场实际的育种工作中,不仅包括选种还包括选配。牛场开展后裔测定工作不仅能培育出优良种群,更能提高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对奶牛几种选种方法中最重要的后裔测定进行解读和分析,论述青年公牛培育方法及遗传优势,提出牛场在选择公牛时应选用一定比例的青年公牛,这对奶牛场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9.
松花江奶牛场分别从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和北京市引入优秀种公牛精液,对本场奶牛进行改良。我们对松花江奶牛场1980~1990年出生的449头母牛一年的乳脂量进行了测试、比较、分析、总结,结论以引进美加系种公牛对改良该场奶牛效果最佳。1材料与方法测试牛共499头,出生于1980~1990年,全部来自哈尔滨市松花江奶牛场,包括加拿大×本地、美×本地、德国×本地、日×本地、北京×本地五个杂交品种。测定性状为乳脂量(即产奶量×乳脂率),统计处理上消除母体效应、杂交代数含母体外血成分多少及不同年代的饲养…  相似文献   

10.
目前,奶牛业中最主要的改良品种方法是人工授精.通过人工授精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种公牛在牛群遗传改良中的作用,推进品种改良,提高和改善畜产品产量和品质.因此,如何搞好奶牛的人工授精尤为重要. 人工授精可以提高种公牛的利用率,即采用人工授精方法,采精1次就可以配几十头母牛,甚至更多.提高后代遗传水平,使种公牛对奶牛群遗传改良的贡献,可以达到总遗传进展的75%~95%,使用这些公牛的冻精进行授精,会大大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提高受胎率,即采用人工授精方法时,每次输精都使用经过筛选、检查的冻精,选择最适当的发情时机输精,大大提高了受胎率.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即采用人工授精,公牛和母牛生殖器官不直接接触,防止了由交配引起的疾病传播.可以应用性别控制,即使用性别控制精液,可以使产母犊的比例达到90%以上,大大提高了奶牛饲养户的经济效益.若不使用人工授精,得到母犊的几率是50%左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地奶业项目大批上马,涌现出一大批奶牛场、奶牛专业户。针对如何提高奶牛(场)户经济效益,确保经济效益的稳步上升,现提出以下看法。 1利用优质冻精配种,不断提高产奶量 畜牧业生产也和农业生产一样,只要有了良种,即可获得较多的畜产品,甚至可提高产量10%~20%或更多。优良种公牛的冻精,除具有可长期保存的优点外,还具有影响面积大、保证增产等优点。目前,在保证增产方面,各种公牛站饲养的优秀种公牛都有后裔测定成绩。我们可以根据后裔测定成绩——产奶量的遗传传递力(ETA),直接预测使用某头优秀公牛的…  相似文献   

12.
遗传育种技术在奶牛养殖中有很高的地位,是提高奶牛场经济效益最直接、简单、有效的技术手段。验证种公牛是经过后裔测定的公牛,它能提供更优质的精液,打造出更出色的后备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政府、企业、公牛站、奶牛场纷纷从国外引进冻精、胚胎和活牛,以改良牛群的遗传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表1),而这些进口国主要以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为主。  相似文献   

14.
优秀种公牛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公牛遗传品质直接关系到牛群遗传改良效果,种公牛对奶牛群体遗传改良的贡献率超过75%。如何选择优秀种公牛是育种的关键。而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选育种公牛最可靠的方法是后裔测定,即通过对公牛后裔个体的系谱资料记录、体型鉴定、生产性能测定,进行综合遗传评定,科学判断公牛的种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大理州奶业发展情况和奶牛良种存在问题,阐述了加大奶牛遗传改良的必要性,提出加快奶牛良种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沅 《中国乳业》2013,(1):20-24
本文从牧场角度出发,简述了如何通过奶牛的遗传改良来提高牧场效益,详细介绍了奶牛的科学养殖理念,奶牛的遗传改良模式,优秀种公牛的选育方法,如何选择优秀种公牛冻精以及如何全面做好牛群的遗传改良工作等。  相似文献   

17.
林嵘 《中国乳业》2006,(9):18-19
中国奶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奶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现代奶业应该是我国奶业下一阶段发展的方向。目前,中国奶业的现代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奶业现代化面临着一些关键问题,如加快奶牛遗传改良.大幅度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快现代养殖技术集成示范,  相似文献   

18.
我国母牛的遗传评价不如种公牛研究的多,原因是母牛在奶牛改良中贡献率低。母牛和种公牛不同,本身有泌乳记录(表型值),对于表型值,环境的影响大,从表型进行遗传能力的评价很难,而且母牛的繁殖率低,一头母牛? 所留下的后代(除特定状态外,如胚胎移植)少。但是作为生产后备种公牛的母牛就不同了,母牛配子对儿子的遗传贡献为1/2,其儿子牛如果作为种公牛采精广泛使用,则母亲的影响就大了,母牛通过两个基因传递通径占奶牛改良总贡献度的34%~39%(Van Vleck, 1977),其中生产用母亲到女儿牛的通径占2%~6%,从母亲到人工授精后备种公牛(儿子牛)的通径占32%~33%。因此生产后备种公牛时,正确评价母牛的育种值就十分重要了。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奶业发展模式正处于从单纯数量扩充向提高质量效益的转型期,奶牛养殖体系从传统模式到现代科学养殖工艺的成功过渡和转变。因此,实现奶业发展的转型应依靠科技投入促进生产水平的提升。而实现奶业发展模式转型的策略主要是系统地实施牛群遗传改良技术,充分使用优秀种公牛,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全面改良牛群;应用胚胎移植技术,扩繁良种奶牛,培育核心群;实施科学饲养管理工艺,推进先进的产业化组织。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母牛好,好一窝,公牛好,好一坡”,在奶牛生产中,选择优良种公牛精液至关重要。为成年母牛和青年母牛做选配方案时,考虑的因素有许多,包括精液价格、遗传优势、验证的可靠性、近亲繁殖的程度、毛色、隐性基因等。这些遗传因素在以前主要评估种公牛后代的表型,不能尽早进行遗传评估,将优良种公牛的使用时间大大延迟和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