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从草原建设与利用的辩证关系入手,对内蒙古草原的基本情况和退化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从深化改革、转变方式、草场改良、牲畜饮水、基础建设、人工种草、法制管理等7个方面探讨了草原建设与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旗草原生态严重恶化,为了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我旗进行着大规模的草原建设和草原保护,采取了多种建设和保护措施,尤其是围封转移战略休牧、禁牧和生态移民等项目的实施,加大了草原建设与保护的力度,必将加快我旗草原生态恢复的步伐,草原生态恢复后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只有采取划区轮牧措施,划区轮牧在我旗刚刚起步,但它是今后我旗草原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草原规划、保护、建设、利用和管理活动,适用本法。本法所称草原,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第三条国家对草原实行科学规划,全面保护、重点建设、合理利用的方针,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草原保护、建设和利用的管理,将草原的保护、建设和利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保护、建…  相似文献   

4.
《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是农业部针对近年来草原建设和保护的薄弱环节.为实现我国草原资源合理永续利用.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国家安全,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而编制的.指导今后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工作的总体规划.对我国草原保护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使地方各级政府、广大草原从业者了解《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本刊特约请农业部畜牧业司有关人员予以解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作为草原工作主管部门,在多年依法管理草原工作中,特别是新《草原法》颁布实施以来,我们深刻感到必须依法及早科学制定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因为规划是依法全面保护草原、建设草原、合理利用草原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达茂旗天然草原生态状况和畜牧业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就合理保护利用天然草场,有效地防止天然草场退化、沙化,正确地处理草原建设、保护、利用与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关系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草原法》对草原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但我国的草原生态系统正一步步地恶化,草原建设的速度赶不上草原过度利用的速度,赶不上人们开垦破坏草原的速度。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是以消耗资源为代价,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和科学技术的应用都赶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虽然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实施了退耕还草、退牧还草、禁牧封育等工程,但草原恢复、建设经费总体来说还处在国家独当一面的情形。如何规范人们合理利用草原,如何制止破坏草原,如何鼓励人们对草原建设的投入,新《草原法》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  相似文献   

8.
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针对呼伦贝尔市草原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发展对策,全面彻底落实草原“双权一制”工作,实行依法治草,积极开展以人工草地建设和治理退化草地为重点,大力加强牧草种子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秸秆养畜等技术措施,解决畜草矛盾,保护草原生态,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促进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利用2002年镶黄旗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数据,结合历史资料,围绕草原资源与生态保护与建设这一首要目标,将镶黄旗草原划分为9个生态分区,并首次利用草原建设、生态危机等方面的10个指标,建立了3类保护与建设分区,两种分区综合分析,得出当地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评价和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0.
《湖北畜牧兽医》2003,(3):3-7,10
(198 5年 6月 18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2 0 0 2年 12月 2 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 ,改善生态环境 ,维护生物多样性 ,发展现代畜牧业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本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草原规划、保护、建设、利用和管理活动 ,适用本法。本法所称草原 ,是指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第三条 国家对草原实行科学规划、全面保护、重点建设、合理利用的方针 ,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经济…  相似文献   

11.
在草原保护和建设中维新求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我国草原生态"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草原保护和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为此国家实施了多项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新形势下,理念的滞后、生产方式的落后和草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已成为草原保护和建设的制约因素.转变观念善待草原,转变生产方式合理利用草原,应用生态经济学理论科学管理草原,是新形势下草原保护和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畜牧业》2014,(1):74-74
<正>【规划制定】2007年,国务院批准《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这是草原保护建设的指导性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草原保护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草原保护建设利用的重点工程。依据《全国草原保护建设利用总体规划》,农业部组织编制了退牧还草工程规划、西南岩溶地区草地治理工程规划、草业良种工程规划、草原防灾减灾工程规划、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规划、游牧民人草畜三配套工程规划、农区草地开放利用工程规划等,并在以上工程规划的基础上编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草原生态建设的角度出发,综合自己多年来所管理的草原技术档案内容,通过许多有效的数据,论述了草原档案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同时也阐述了搞好草原技术档案的方法,更加明确地指出了加强草原档案建设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草原植被是草原畜牧业第一性生产力,草原植被的好坏,决定着草原环境的好坏和草原畜牧业的兴衰。从内蒙古草原开发和利用的历史来看,什么时候草原植被保护的好,建设的好,草原环境就稳定,草原畜牧业欣欣向荣;什么时候草原植被遭到破坏,草原环境破坏,草原畜牧业就遭受严重的灾害。所以在开发利用草原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积极地保护草原植被,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原植被,建设草原植被,草原才能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   

15.
试谈对做好草原大文章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广袤的草原功能多样,以加强草原保护建设为核心,以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为重点,以科学利用草原为前提,以落实草原生态补偿为保障,以推进草原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强化草原法制建设管理为基础,以实现草原牧区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做好草原大文章,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维护边疆地区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严慧琴 《青海草业》2008,17(4):48-50
本文通过草原普法宣传对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的论述,着重阐述了加强草原普法宣传的措施和建议,从而为全面有效开展草原保护和建设工作以及实现草原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2年镶黄旗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数据,结合历史资料,围绕草原资源与生态保护与建设这一首要目标,将镶黄旗草原划分为9个生态分区,并首次利用草原建设、生态危机等方面的10个指标,建立了3类保护与建设分区,两种分区综合分析,得出当地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评价和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8.
《草原与草坪》2003,(4):58-58
由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经济日报社、农民日报社联合召开的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座谈会 ,于 2 0 0 3年 11月 10日在北京召开。座谈的主要内容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 ,以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 ,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主题 ,就进一步提高对草原生态地位的重要性、草原资源破坏的严重性和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紧迫性进行讨论。参加座谈会的有 2 0位国内知名草学专家 ;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局长贾幼陵 ,财务司副司长王鹰 ,草原监理中心主任宗锦耀 ,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依法保护草原出发,重点介绍了我区草原法规配套建设的进程和草原执法队伍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实行依法治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了实行依法治草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草原保护建设技术进展及推广应用效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如何有效保护和建设草原、遏制草原退化、发挥草原的多功能作用,已成为中国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自2000年以来,中国启动了一系列草原保护建设工程,推广和应用了多项草原保护建设技术,但仍无法改变其草原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趋势.人们常常质疑技术在草原保护建设和利用过程中的作用,为此探讨和分析了草原保护建设技术的现实作用和潜在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和对1996~2005年间大量有关资料和信息的统计,分析了中国草原保护建设技术的研究进展与推广应用情况及典型县草原保护建设技术推广应用情况.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中国草原保护建设技术进步作用明显,但与草原保护建设的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典型县技术推广采用以项目推动式为主的多种推广模式,不同典型技术其推广模式和途径有不同特点,根据不同典型技术特点进行技术推广是提高草原保护建设技术推广效益和效率的有效途径;加强技术创新研究和技术推广力度、加大投入是提高技术进步作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