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保证农业生产走节水型灌溉的路子,解决灌区普遍存在的泵站、渠道及建筑物老化,灌水方法落后,灌溉制度不健全,以及受节水灌溉中设立的示范田、对照田数量和不稳定性的限制,田间配水和渠系配水脱节等问题,提出了建立板斗的观点,并叙述了板斗建设的基本内容、标准、工程措施、用水措施,农业措施,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地区淡水资源比较贫乏,发展节水灌溉农业是缓解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关键措施,提出了节水灌溉发展对策渠系防渗;采用合理的田间节水技术;科学制定灌溉制度和配水制度;发展农业节水技术等。  相似文献   

3.
山东禹城引黄灌区非充分灌溉配水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制定有多种作物且灌溉水源为动态变化的灌区的配水计划,提出了由充分灌溉和非充分灌溉2级模型组成的配水模型。其中非充分灌溉配水模型包括优化模型和模拟模型2部分,优化模型的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模拟模型的方案便于实施。模型中联合运用引黄水和地下水,可减少因黄河缺水对农业造成的重大损失。在此基础上编制的山东禹城灌溉配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界面友好,实用性强,基本上可灌溉灌区的管理需要。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水稻传统淹水灌溉方式及现行节水灌溉方式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水稻“淹灌-露田”灌溉模式,该模式具有减少灌水次数,减轻灌溉管理的劳动强度,减少斗农渠的输水时间从而提高输水效率,并可提高降雨利用率等优点,介绍了该灌溉模式的基本依据、技术要点及在湖北省宜昌市东风渠管理处灌溉试验站的试验情况,并根据2000-2001年的试验资料,对该灌溉模式的灌溉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开发区农田生态系统的综合论证,提出研究目标,技术决策和规划原则,采用水利,农业相结合的节水技术体系,运用汇水、输水、调水、配水相结合的方式,联合调用地表、地下资源,提高水的利用率,为中低产贫水区大面积推广综合节水灌溉提供可行的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典型灌区灌溉节水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河流域上下游2个典型灌区为背景,针对灌区有其农业水管理现状,开发了灌溉节水策略分析决策支持系统(DSS)原型。DSS是一个规划工具,通过对不同策略下田间配水及供水系统的模拟分析及综合决策,寻求最优的策略集合,以达到节约灌溉用水量、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及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该DSS系统主要用于黄河流域灌区提高农业水管理水平的策略分析,也可用于评估灌区续建配套及土地最佳利用方案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节水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1我国节水农业的现状和研究节水农业发展模式的必要性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从水源引水、包括降水利用,到作物耗水形成产量要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生物过程。节水农业就是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降水和灌溉水,通过采用水利、农业、管理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水从水源通过输水、配水、灌水直至作物耗水过程中的损失,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耗水量的作物产量和产值。节水农业的内涵一般包含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输配水和田间灌溉过程的节水、农业节水增产技术以及用水管理节水四个方面。鉴于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现状,早在50和m年代,水利部门就开…  相似文献   

8.
丁淮波 《排灌机械》1996,14(1):44-46
根据从事基层水利管理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农业生产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途径和方法;从推行节水技术、充分利用灌溉水源、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率、提高泵站的效率和完善灌溉用水管理体系等五个方面简述了农业用水管理的具体要求或措施.  相似文献   

9.
节水灌溉—农业高效用水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节水灌溉是指为了达到节约灌溉用水目的而采取的多种灌溉技术和方法的总称。广义地讲,在农业用水技术上,仅仅重视节约灌溉用水还不够,应当把一切可以用于农业的水源,包括地面水、地下水、降雨水、回归水以及经过处理后的污水,都充分、合理和科学地利用起来,并采用各种节水措施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因此,也可以把节水灌溉作为“农业高效用水”的代名词。普及节水灌溉还意味着实现农田灌溉从粗放经营管理向集约经营管理的转变,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节水灌溉是农田灌溉现代化的代名词。节水灌溉的最终目的是以最少的水量获取尽可能多的…  相似文献   

10.
推广多途径的农业节水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趋紧张,发展水农业愈来愈重要,发展节水农业,需要推广多途径农业节水措施。我国大力发展了节水灌溉面积,推广了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减少作物及田间的水量损失,并逐步发展污水灌溉等,研究和推广全面的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是促进节水工作效益显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 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措施1.1 努力建立节水型社会 漳河水库农业供水量虽呈下降的趋势,但仍占总用水量的41.8%,据有关资料表明,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还不到0.5,因而节水潜力很大,必须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目前农业灌溉中水量损失较大的主要原因是输水与配水过程中的损失,漳河灌区有总干、干、支干、分干、支、分、斗、农、毛渠  相似文献   

12.
水稻优化灌溉制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淠史杭灌区农业生产的现状,通过对秧田耗水量-泡田用水量-本田需水量-本田灌溉制度的系列试验资料分析,提出了适合淠史杭灌区目前条件下节水增产的水稻优化灌溉制度;经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运用Visual Basic程序对两种灌溉配水方法进行计算,然后将两种模型运用到重庆市荣昌县安富镇新农村市级示范点的建设中,对该项目区的灌溉用水进行了实例计算,通过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用Visual Basic编程计算使农业灌溉走向了更加精确、理性的道路.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灌溉配水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东省沿海经济发达区农业用水的现状,在区域农业灌溉过程中输水工程采用多水源联网工程,建立分散水源联网调度的网络工程调控配水,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优化配置,提出不同时段的地表水、地下水调控量,提出各水源之间的调配方案,以便有限水资源满足各部分灌溉要求,提高灌溉水保证率。多水源联网网络工程的运行管理则采用现代化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使田间灌水机泵置于自动控制之下,实现分散水源集中控制,统一管理,科学配水。  相似文献   

15.
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农田灌溉面积由1600万hm^2增加到5333万hm^2.在占全国总耕地面积近50%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占总产量近2/3的粮食。但我国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即60%灌溉水在输水、配水和田间灌溉过程中自白被浪费掉,而发达国家的灌溉水利用率可达80-90%。随着农业的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以下是我国目前几项主要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对农业灌溉中的节水,节能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节能,节水措施,并指出农业灌溉应力推行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同时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井泵的效率,降低农业灌溉的能耗。  相似文献   

17.
在压管道量水的垂直管法及水平管法介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农业节水灌溉各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中,灌溉量水是一项基础的和关键性的技术。对灌水效率及节水效果的评价、灌溉管理、计划用水及按方收费等,都要通过灌溉量水来进行。目前,我国正在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灌溉量水是管理节水措施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一种用有压管道出流水舌来测量管道流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聂晶  聂静霞 《农业工程》2013,3(4):86-87
简述了农业节水灌溉的特点、优势,揭示了农业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出了东北地区农业节水灌溉的有益措施,供水利工作者、农业专家、学者及用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广林  朴龙根 《节水灌溉》2001,(4):33-33,41
水田灌区利用苗期节水、优化灌溉、泡田节水、最佳停水晒田、浅灌蓄雨、结实期水管理等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产效果,因地制定地采取非工程措施的节水、往往是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纵向岭谷区农业水管理调控,宏观上以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为基础,从需求入手,采取强化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抑制需水的不合理增长,到2030年农田有效灌溉程度达到32%,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81,农业灌溉需水总量控制在89.8亿m3,需水年均增长率仅0.52%,以MKIE BASIN模型的配置结果显示,各规划水平年能达到水资源供需平衡;微观上应建立数字流域工程,提高对流域雨水工情的实时监测.推行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制度,建立和完善包括实时灌溉预报、渠系动态配水、实时信息采集和预报修正、灌区空间信息管理等内容的流域单元农业灌溉用水及水资源的实时调度系统,利用水资源配置成果与短期实时调度相结合,实现流域单元的农业高效用水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