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黑荆大造桥虫是黑荆树的一种重要食叶害虫,在福建南平一年发生5代,以蛹在松土中越冬,翌年3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幼虫共6龄,卵期5—9天,幼虫期22—43天,蛹期越冬代127—142天,其余各代10—19天。已知天敌有螟蛉绒茧蜂及白僵菌。试验表明,溴氰菊脂、敌百虫、敌敌畏和辛硫磷等农药对幼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冬季抚育松土消灭越冬蛹。  相似文献   

2.
樗蚕是樟树的一种害虫。在福建一年发生二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卵产于叶上,幼虫6龄,少数5龄。黑瘤姬蜂、绒茧蜂、广大腿蜂和家蚕追寄蝇是其主要天敌。  相似文献   

3.
甘薯天蛾是甘薯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在阜阳地区每年发生三至四代,大发生为害多是第三或第四代幼虫,时間在8—9月間,正值甘薯結块时期,造成甘薯大量減产。据調查研究.成虫繁殖率高,一头雌虫平均能产卵一千零三十五粒。幼虫食量大,一头幼虫一生可吃中等大小的胜利百号甘薯叶片三十五个左右。6—9月雨水偏少,則有利发生。6月中旬,第一代幼虫发生在春甘薯地里,春薯面积小,这时虫口密度也稀,不仅防治成本低,而且收效大,是防治有利时机。天敌有小茧蜂、悬茧蜂、寄生蝇等,卵寄生以第二代为最高,寄生率达41.6%,幼虫寄生率以第三代最高,在28.5—38.5%之間。1965年,甘薯天蛾第一代发生早、数量大,成虫多、落卵稠。6月上旬在田間調查,百株甘薯上有卵和幼虫五十个左右,多的百余个,比1964年同代虫期高两倍。全专区二百多万亩春薯,块块都有发  相似文献   

4.
斯氏蜜蜂茧蜂是寄生中蜂的寄生蜂.用中蜂为寄主,采用人工接蜂、定期解剖的方法,在室内进行了斯氏蜜蜂茧蜂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斯氏蜜蜂茧蜂在贵州仁怀1年3代,以蛹茧越冬,第1代卵至老熟幼虫历期36~39 d,在人工接蜂条件下寄生率平均为23.33%,羽化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5.
含笑尾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含笑尾小卷蛾SorolophamicheliacolaLiu是木兰科(Magnoliaceae)含笑属(Michelia)植物叶部的主要害虫,在福建省南平市一年发生6代,以蛹越冬有明显世代重叠现象.翌年3月上、中旬越冬蛹羽化为成虫,并上树补充营养,交配产卵.卵散生在嫩叶表面经3~5天孵化为幼虫,幼虫期18~32天;蛹期15~22天;越冬蛹42~60天;成虫寿命5~7天.主要天敌有绒茧蜂(APantelessp)、姬小蜂科(Eu-loPhidae)中的3~4种,以及陆马蜂(PolistesrothneyigrhamiVanderVecht)广腰螳螂(HierodulapatelliferaServiue)等.该虫的发生、生长猖獗成灾,与温度、湿度、纬度、海拨高度、林分结构与组成、地被物以及天敌等环境因子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褐双距螯蜂Gonatopus rufoniger Olmi在山东商河、平阴寄生宽槽胫叶蝉Drabescus ogumae Matsumura和凹缘菱纹叶蝉Hishimonus sellatus (Uhler)若虫及成虫,具有捕食和寄生的双重控制能力.本文首次记述了其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等.在山东商河1年至少发生2代,以幼虫在茧内越冬.5月下旬至9月上旬均可见成虫,8月下旬幼虫开始在茧内越冬.成虫产卵于寄主若虫腹部各节侧面的节间膜上.第1代卵历期平均45.7h,幼虫孵化至脱囊平均历时129 h,自卵被产下至脱囊平均历时151.5 h,幼虫脱囊至羽化21.1 d,蛹期平均12.3 d.  相似文献   

7.
旋目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旋目夜蛾是黑荆树的一种新害虫,在福建南平一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下旬开始羽化,卵期6~18天;幼虫共6龄,幼虫期23~47天;蛹期8~13天,但越冬代蛹194~228天.已知天敌有夜蛾瘦姬蜂、广大腿小蜂和家蚕追寄蝇.试验表明,溴氰菊脂、氰戍菊脂和敌百虫等农药对幼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玫瑰茎蜂在新疆仅见于乌鲁木齐和石河子,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玫瑰茎基部越冬.幼虫为害地下茎萌生的新枝,钻蛀茎髓,致使嫩梢萎蔫干枯.成虫寿命3—7天,卵期5—6天,幼虫期从5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旬,蛹期12天.已知玫瑰茎蜂天敌有金小蜂,其寄生率平均为50%,最高达80%.  相似文献   

9.
张永忠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175-175,148
松茸毒蛾是东至县危害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等松树第二大食叶害虫。该虫1年发生3代,以蛹在茧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成虫羽化,第1代幼虫5—6月危害,第2代幼虫7—8|月危害,第3代幼虫9月下旬至10月危害,11月上旬结茧化蛹越冬。根据发生规律,采用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喜树黄毒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喜树黄毒蛾是喜树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福建沙县一年发生6代,以3~4龄幼虫在落叶或地被物上结薄茧越冬。翌年3月上旬开始活动取食,3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始见成虫。每雌蛾产卵174~409粒,卵期4~9天。幼虫5龄,少数6龄或7龄。越冬代幼虫历期87~108天,其余各代15~34天。老熟幼虫结茧前停食2~3天,在喜树枝杈或叶背结茧化蛹,蛹期6~20天。试验表明,喷洒20%敌敌畏或90%敌百虫晶体2000倍液,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玫瑰三节叶蜂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玫瑰三节叶蜂是月季的重要害虫之一,在福建南平,室内饲养一年发生8代,世代重叠,以蛹于土中茧内越冬。卵多个呈两排,整齐地产于嫩稍的枝条内,达髓部深处。幼虫取食嫩叶,可吃净嫩梢,甚至整个枝条,影响月季的正常生长,降低了月季的观赏价值。幼虫老熟时下地入土结茧。两性或孤雌生殖。幼虫6龄,少数为4龄或5龄。 在室内对3—6龄幼虫喷洒90%的敌百虫晶体10,000倍液或50,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30,000倍液或50,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0倍液;50%的辛硫磷乳油10,000倍液或20,000倍液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桔潜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主要寄生天敌桔潜蚺姬小蜂Elacherries sp.隶膜翅目Hymenoptera姬小蜂科Eulophidae,营单寄生,外寄生。在福州地区,年发生14~17代,温度28℃左右,卵、幼虫、蛹的历期及成虫产卵前期分别为1.25天、3.54天、6.03天及3.61天,全世代约13.83天,成虫寿命平均1.92天,用20%蜜水饲养能延长至24.86天。雌蜂营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孤雌生殖的每雌平均产卵7粒,两性生殖的平均14.5粒。上午8时至10时为成蜂羽化高峰时刻。桔潜蛾姬小蜂在福州地区6月始见,8月形成全年高峰,主要寄生桔潜蛾二、三龄幼虫,寄生率月平均最高达54.38%,全年平均达40.08%。  相似文献   

13.
花丽细蛾是福建省茉莉的重要害虫之一,在福州室内1a发生12代,世代重叠.田间以幼虫在茉莉叶上过冬.卵产于茉莉嫩叶上,卵期2-7d.幼虫潜入叶内取食叶肉,并食成弯曲的隧道,幼虫期9-25d,老熟幼虫于叶上吐丝作茧化蛹;蛹期3-9d.成虫寿命4-11d.田间幼虫和蛹常被3种小蜂寄生致死.  相似文献   

14.
伯南夜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伯南夜蛾是黑荆树的一种主要害虫,在福建华安一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卵散产于嫩枝叶上,4月下旬孵化,卵期5~9天,幼虫6龄,以取食嫩叶为主,历期27—42天,越冬蛹历期161—178天,每雌可产卵103—421粒,成虫寿命4—9天。结合冬季抚育,清除越冬蛹,可压低来年虫口发生基数。防治试验表明,用灯光诱杀成虫、用40%氧化乐果800倍液、50%甲胺磷1000倍液、20%氰戊菊酯2000倍液和2.5%溴氰菊酯4000倍液喷洒幼虫,效果均很好。  相似文献   

15.
1.綠豆象是綠豆貯藏期中主要害蟲之一,以幼蟲為害,食息豆中,除為害綠豆外,還能為害長莢豇豆,黃大豆,短莢豇豆,豌豆,蠶豆及蓮子等。2.根據1945年在研究室條件下飼養的結果,綠豆象在福建省永安1年發生9代,生活史極不整齊。3.綠豆象在福建永安、福州、越冬現象不顯著,冬季除卵外,各蟲期常可同時發現。4.成蟲畫夜都可活動,棲息在豆上或倉庫板壁,受外物驚動時,略有假死性。5.成蟲羽化出豆半小時後即可交尾,但一般需要5小時半以上。交尾歷時短30(最短)~123(年均)~60秒(最長)。雌蟲交尾一次,即可完成其繁殖的任務。6.產卵前期0.15~5.41~20.5小時,卵散產在豆上,產卵期3~7.68~13日,每雌一生產卯14~67.4~115粒,產卵日期3~7.46~13日。7.長期光照對於成蟲交尾,產卵影響根大,由於光線的長期刺激,使成蟲過於活動,交尾前期延長,交尾歷時過短,不能產卵或產卵很少,而且大部不能孵化。8.成蟲壽命最短3天,最長46天,冬季不能繁殖的成蟲的壽命平均比夏秋長,而且雌蟲比雄蟲長,雌蟲32~39~45日,雄蟲29~36.4~46日。而夏秋則雄蟲比雌蟲長,雌蟲4~7.66~11日,雄蟲8~10.23...  相似文献   

16.
杜仲灰夜蛾(Polia sp.)系我国首次发现的一种害虫。该虫在湖北省一年可发生2-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幼虫共分五龄,五龄前为害杜仲嫩叶,五龄至入土化蛹前啃食杜仲经环剥后再生的新皮。成虫具有趋光性和趋化性。根据该虫的生活习性,可对其采取如下防治措施:1、胶环阻隔,在杜仲环剥处的上下方各涂刷一圈粘胶剂,可阻碍或粘死该幼虫。2、铲除越冬蛹,对树干1.3米以内进行林地垦复。3、铲除蜜源植物,切断成虫的营养来源。4、用糖、醋、酒诱杀或灯光诱杀成虫。  相似文献   

17.
咖啡天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咖啡天蛾Cephonodes hylas(Linnaeus)为栀子花的重要害虫。在福建一年发生3—4代,以蛹在土壤里越冬。卵单个散产于嫩叶表面,3—6天孵化。幼虫五龄,以取食嫩叶为主,历期19—47天。蛹期9—193天。成虫羽化后次日交尾,第3日开始产卵。成虫寿命2—8天。 第2—4代幼虫常感染质型多角体病毒,造成病毒病流行,是控制此虫种群的重要因素。 辛硫磷和质型多角体病毒对幼虫均有良好防治效果。结合修剪、松土可进行人工捕杀高龄幼虫和灭蛹。  相似文献   

18.
烟青虫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6~1997年在云南省红河烟区弥勒县的烤烟大田设置尼龙纱网养虫室,自然条件下连续饲养烟青虫Heliothis assulta(Guene),系统观察各虫态历期、幼虫龄期、取食量及体色变化,幼虫化蛹龄期及成虫羽化、产卵等.结果表明,烟青虫1年发生4~5代,各代均有5龄和6龄幼虫化蛹,5龄幼虫化蛹占60%以上;1龄幼虫历期比2龄历期长,3龄以后龄期增长,末龄(5龄或6龄)幼虫龄期最长;5龄化蛹的幼虫平均历期比6龄化蛹的短;无论5龄或6龄化蛹,3龄以后食量剧增,5~6龄的取食量为1~4龄取食量的1倍以上;幼虫体色多变,1龄幼虫均为红褐色,2~6龄体色变化无规律可循,第2代以后体色有随世代增加而加深的趋向;成虫产卵量与补充营养关系密切,补充营养充足时,每雌可产卵600~900粒,一般情况产400~500粒,未交配雌虫也会产卵,但卵不能孵化.根据观察结果提出了防治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报导柑桔木蛾有寄生蜂35种,其中初寄生蜂27种,重寄生蜂8种。考查结果表明,以寄生低龄幼虫的绒茧蜂类最重要,最高寄生率达68.2%,最低寄生率为0.8%,全年平均寄生率为14.4%。越冬代蛹寄生率为7.3%。初步调查表明,不除草桔园的,寄生蜂群落较除草桔园有三个特点:寄生蜂数量多、种类丰富;施用农药后寄生蜂数量恢复快;柑桔木蛾幼虫和蛹寄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城市黄杨绢野螟的生物学及综合治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杨绢野螟Diaphania perspectalis (Walker)在四川南充年发生5代,以3龄幼虫越冬,各代幼虫多为6个龄期,部分有7个龄期。成虫弱趋光性,需补充营养,两性生殖,产卵多数成块状,少数散产。可采用人工捕捉法彻底清除越冬代以及第1代幼虫和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