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夺取棉花高产丰收,征全苗壮苗的些础上,防止蕾铃脱落是个很重要的关键。蕾铃脱落的原因虽很复杂,但害虫的为害是主要原因之一。据我们调查,一般虫害造成的蕾铃脱落可占蕾铃脱落总数的20—30%,严重的达50—60%以上。为害蕾铃造成脱落的棉花害虫在我省主要有棉铃虫、红铃虫、金钢钻、斜纹夜蛾、盲蝽象、玉米蜈和小卷叶虫等。正确识别这些害虫为害蕾铃造成脱落的症状,是对症下药,搞好棉花蕾铃害虫防治的基础。为便于田间调查分析,我试将  相似文献   

2.
潜江市是全国优质棉产棉大市,近年植棉面积3万公顷左右,杂交棉占90%以上。其生育特性与常规棉差异很大,但由于许多棉农沿用传统经验种植,造成大量蕾铃脱落,降低了产量优势。据杂交棉典型田块生育状况调查:2002—2004年平均单株蕾铃脱落率分别为65.8%、77.6%、74.6%。杂交棉脱落增多,已成为夺取棉花高产的障碍因子,因此分析栽培管理因素对脱落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蕾铃脱落,增加结铃,提高单产是当务之急。1主要原因1.1品种选择不当。抗病品种面积小,近几年,枯、黄萎病逐年加重,两病发生面积占总面积50%以上;杂交棉F1面积小,面积的42.5%…  相似文献   

3.
从棉花的蕾铃脱落生理谈棉花的高产稳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棉花生产中,蕾铃的脱落仍是一个大问题。一般蕾铃脱落率常达60~70%。一块丰产棉田,应该“三桃”结得多。但旺长高大的棉花,中下部棉铃大多脱落,即使结到6~6万个棉铃,大部是顶上部的秋桃,棉铃小,霜后花多,产量不高,品质也差。这种棉田,要获得高产,不是简单的一个减少脱落率的问题,而是在于减少中下部蕾铃的脱落,凋整结铃部位。所以,控制棉花前期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力地保证一九六零年本省争取大面积单产皮棉二百斤以上,高额丰产田五百斤皮棉。我们科技人员,在省委的领导下,要立大志,下决心,鼓大劲,攀高峯,向自然索取棉花更高产量,必须在植棉技术上,解决重大问题,就是增蕾保铃、解决脱落。(一)我们一定要解决蕾铃脱落棉花蕾铃脱落,是长期以来影响棉花丰产的主要障碍。解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羣众生产情绪  相似文献   

5.
在地、县科委的重视和支持下,《应用酶制剂防治蕾铃脱落试验》的课题,经过五年三个点试验,已经告一段落,现将该项试验总结如下: 棉花的蕾铃脱落是生产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脱落率一般在60~70%,严重的高达80%,影响棉花产量。因此,认识蕾铃脱落的原因和研究减少蕾铃脱落的途径,对提高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棉花蕾铃脱落的机理,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做过研究,曾提出一些假设和学说。例如英国植物  相似文献   

6.
大荔县是陕西省的主产棉区,在棉花生产中常出现大量蕾铃脱落的现象,调查显示,2000~2010年棉花生长的后期平均脱落率为58.6%.通过对比,当脱落率超过70%时,棉花皮棉产量低于975 kg/hm2.可见,蕾铃脱落是制约棉花稳产、高效的因子之一.探究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系统地掌握科学植棉技术,并对症施治,是改善棉田小气候环境,加强棉花营养条件,增蕾保铃,实现棉花高产高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棉花蕾铃脱落是影响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一个重大问题,蕾铃脱落率一般为70%左右,严重的达80%以上,因此,认识蕾铃脱落的规律,弄清蕾铃脱落的原因,掌握减少蕾铃脱落的措施,对提高棉花单产非常重要。 1982年6月在望城公社卫东大队五队作了关于蕾铃脱落情况的田间调查。按五点取样,每点固定10株,共调查50株。脱落率的计算是以脱落数除以果节数。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棉花蕾铃脱落是生产上普遍存在而又复杂的一个问题,脱落率一般为60~70%,严重的可达80%以上。它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遗传类型棉花的蕾铃脱落,除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外,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制约。如陆地棉脱落率最高。中棉次之,海岛棉最低,其脱落率分别为80.3%、78.2%、44.2%。尽管人们采取种种措施,如小区内的自交等。对减少因雨脱落起一定作用。但在大面积生产上,棉花开花期间,如遇上阵雨和连雨,仍会造成子房大量脱落。因此,从落雨结铃的棉株进行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9.
棉花蕾铃脱落,原因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但有一个明显的事实为人所共知,这就是个体单株脱落率低,群体单株脱落率高。其原因是密度大了,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群体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内部矛盾激化,蕾铃大量脱落。我们摸索了二十几年,找到了一种“棉花别枝法”,改变个体株型以适应群体发展的需要,效果很好。1977年的试验结果是,实行别枝的密度9880株单株成桃7.9个,单产皮棉211斤,比不别枝的对照单产140斤,增产51.3%。试验证明,在一般水平条件下,密度在8000—12500株,采用别枝法,蕾铃脱落率可由原来70—80%降低到40—50%。基本上实现既要高密度,  相似文献   

10.
环境温度与棉花蕾铃脱落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文红 《江西棉花》1991,(2):30-30,33
当棉花的品种和田块一经确定下来,其籽棉产量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单位面积总成铃数和单铃籽棉重。生产实践表明,在一定生产水平下,单铃籽棉重变化相对较小,而单位面积上总成铃数变化则较大。目前大面积生产蕾铃脱落率很高,一般为60~70%,严重的可达80%以上,从而限制了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棉花蕾铃脱落与许多因子有关。本文利用在南昌莲塘对沪棉204棉花品种的  相似文献   

11.
1978~1980年试验是在肥地棉田进行,亩施土杂肥8000斤,过磷酸钙100—150斤,鸡粪800—1000斤,尿素50~60斤,饼肥50~100斤。耕层土壤含有机质1.328~1.730%,全氮0.0828—0.0985%,全磷0.183—0.216%,有效钾200—314ppm。选用鲁棉1号、72系,优势组合F_1(鲁棉1号×岱字棉15和鲁棉1号×邢台6871)。采取塑膜栽培和育苗移栽,等行种植,降低密度(1800~3500株/亩),常规管理,大区对比。三年来获得亩产皮棉200~250斤,现将高产棉花的生育规律归总如下。(一)棉花蕾铃脱落状况高产棉田,在开花期前,除机损、虫害外,很少因内因而引起蕾铃脱落,一般随开花量增多而脱落加重,在开花期后30天上下的时间,将是蕾  相似文献   

12.
辽宁棉花蕾铃的脱落率,过去历年都在70%左右,是影响棉花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一九五八年视察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时发出的“你们要研究一下为什么落桃的问题,是否可以研究个办法,叫它少落或不落”的号召,我们开展了棉花蕾铃脱落原因及其防止措施的研究。一、棉花蕾铃脱落的基本情况辽宁属特早熟棉区,无霜期短,春季气温低而且起伏不定,夏季雨水集中,秋季气温下降快且常有干旱。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棉花的蕾铃脱落一般从六月下旬开始,直至八月末才停止。历年脱落率一般为60~70%,最少的平均脱落率为53.47%,多的  相似文献   

13.
在棉花生产中,经常出现蕾铃脱落现象,一般年份蕾铃脱落率为40%~50%,特殊情况下可高达60%以上,严重影响了棉花产量和棉农收益。近几年,根据山东省泰安地区的生态条件和棉花的生育特点,对蕾铃脱落规律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对导致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前,毛主席向我们棉花科技战线提出一个艰巨的任务:“你们要研究一下为什么落桃的问题,是否可以研究个办法,叫它少落或不落。”认识蕾铃脱落的规律,找出脱落的原因,提出减少脱落、增加产量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棉花生产水平,改进棉花栽培育种技术,发展棉花生理和遗传理沦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棉花蕾铃脱落研究工作,主要是在1954至1964年进行的。这十年间,  相似文献   

15.
植物器官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自然脱落,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匮现象。棉花蕾铃脱落率一般为60—70%,严重时高达80%。蕾铃脱落是生产实践中长期未能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它影响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提高。关于棉花营铃脱落的机理,国内外许多学者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学说和假说。控制器官脱落的激素观念是1933年由Laibach 首先提出来的。后来由La Rue 的具体实验所证实。近年来,控制蕾铃脱落的激素观念已有很大进展,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初步讨论。一、生长素与蕾铃脱落许德威等运用生物鉴定法比较受精幼铃  相似文献   

16.
一、棉花蕾铃脱落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在棉花生产上蕾铃脱落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其脱落率一般可达60~70%,严重的可达80%以上。棉花蕾铃脱落,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生理性脱落,一般占总脱落率的50~75%。这是由于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协调或子房未受精所引起的常见脱落类型。二是外部伤害性脱落,一般占总脱落率的25~50%。这是由于病虫危害、田间管理机械损伤及风害造成的。引起棉花蕾铃脱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然而在生理脱落中,却有共同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7.
查楷 《江西棉花》1989,(2):24-25
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夺取棉花高产、优质和棉、油两熟双丰收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我县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已有多年的历史,经多年生产实践,大面积推广已获得成功。为夺取棉油双高产闯出了一条新路,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增产的作用。我县自1982年以来,移栽棉花面积逐年扩大,1988年达11万亩。移栽棉花普遍表现增产,据调查,其中效益显著,增产幅度大的地块约占移栽面积的60%以上,增产幅度在20—40%的有30%左右的移栽面积,增产幅度在5—15%左右的只有10%左右的移栽面积,与直播棉花产量相等或略有减产。为什么移栽棉花比直播棉花高产呢?主要是移栽棉花有不同的生育特(?),移栽棉花表现  相似文献   

18.
棉花蕾铃脱落与中后期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棉花蕾铃脱落与中后期管理闵友信陈学智朱继鸿刘淑毓秦淑琴伍维模彭祠勇塔里木农垦大学农学系843300棉花蕾铃脱落是生产中一个普遍而严重的现象,南疆地膜棉脱落率也在70%以上,严重的影响了棉花产量。因此,研究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和探讨减少蕾铃脱落途径,对提...  相似文献   

19.
两年来,全国棉花生产获得连续的跃进增产。实践的经验充分证明了:坚决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是棉花获得连续跃进增产的重要保证。现在,棉花生产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大面积亩产百斤皮棉已是比较普遍的生产成绩。1959年已有亩产百斤皮棉棉田1,500多万亩。亩产200斤皮棉、300斤皮棉的高额产量,也不是在小面积上,而是在大面积上出现了。1960年为了争取棉花生产更大的跃进,全国已广泛地开展了大面积的高产运动,大搞丰产方,大搞园田化,向着更高的生产指标进军。保证实现1960年棉花更大跃进增产的宏伟计划,就必须进一步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全面地加强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工作。现在将两年来棉花生产上贯彻农业八字宪法的一些主要经验总结一下,提出来供作各地1960年工作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棉铃虫是棉花铃蕾期一种主要害虫,棉株受害后造成早期(雨季前)蕾铃脱落现象,使成铃率大减,严重影响棉花产量。根据历年调查,常年被害率在30—50%,蕾铃损失率在30%左右,同时由于虫粪污秽和由虫孔灌进雨水,引起棉铃的腐烂,棉絮变黄,降低棉花品质。因此,在深翻、多肥、密植等高产栽培条件下和减低了苗期病虫害的基础上,采用综合防治措施消灭棉铃虫为害,就成为减少雨季前蕾铃脱落,确保棉花大丰收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