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位于南非西开普敦的达基特苗圃(Duckitt Nurseries)是南半球最大的兰花繁育区之一。达基特苗圃除了向荷兰、意大利、美国、亚洲一些国家的客户出口兰花切花外,还为本地市场提供盆栽兰花。公司也举办兰花开放日,开展其他的营销和促销活动。南非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植物生长,尤其是纳马夸兰地区风景如画,即使是冬天也繁花似锦。达基特苗圃就坐落在纳马夸兰地区。以大花蕙兰种植为主达基特苗圃建于1979年,威尔弗  相似文献   

2.
生石花     
一、生石花的发现早期南非土著霍屯督人,将南非开普敦东北部广阔的原野称为卡鲁,意为红土,系干旱贫瘠的不毛之地。但就在这干旱的石砾地区,却生长着许多奇特的极耐干旱的植物,例如各种各样"会开花的石头"(Flowering Stone)等。这是非洲西南部特有的物种,属于番杏科的多个属,其中就有我们将要讨论的生石花属(Lithops)。生石花属 Lithops 最早是1811年英国学者 William John Burchell发现的。当时他在南非进行植物考察,偶然发现地面上有几颗奇特  相似文献   

3.
<正>在今后的四个h中,国际竞赛还将举行四挡主题竞赛,一是"国香秋韵"主题,设立中国兰竞赛展览项目。二是"诙谐自然"主题,设立肉质多浆植物竞赛项通过多肉植物趣味横生和新奇的外观,展现自然界的诙谐之美。三是"秋日私语"主题,设立菊花竞赛项目。四是插花花艺竞赛项目,将邀请国际花艺师精英进行囡艺竞赛。敬请期待!  相似文献   

4.
吊兰学名Chlomphytum comosum,别名桂兰、挂兰、钩兰、折鹤兰、垂盆草,属于百合科吊兰属。吊兰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南非,我国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近年来北方地区室内多有种植。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龟甲龙的半圆形茎干酷似"龟甲",而细长的蔓生茎又像"龙","龟甲龙"之名也因此而得。龟甲龙是茎干状多肉植物的代表物种,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多肉植物爱好者可盆栽观赏,植物园也可作为珍奇植物用于布置沙漠植物温室。龟甲龙为薯蓣科龟甲龙属茎干状多肉植物,按习性不同大致可分为温暖季节生长的墨西哥龟甲龙和冷凉季节生长的南非龟甲龙两种类型。此外,还有秘鲁龟甲龙、危地马拉龟甲龙、象足龟甲  相似文献   

6.
人们都说仙人掌类植物原生长在干燥地区,因而不怕干旱,很易生长。但仔细分析一下则可以看出,所谓墨西哥的干旱或南非的热带气候,和我们想象的大戈壁沙漠的干旱是不相同的。墨西哥两面靠海,南非也属气候宜人的地带。所以还是有着相当的湿润条件的。不然,在我  相似文献   

7.
正在引进生石花时常会涉及编号问题,这个所谓的"编号",通常是指科尔(Cole)编号。生石花属植物的原始种约有80多个,分布于南非、纳米比亚等非洲南部地区,此外还有大量园艺种和变种。南非约翰内斯堡的Desmond T.Cole(科尔)教授,对生石花属植物的习性、地理分布进行了长期的野外研究。在其研  相似文献   

8.
正齿舌兰又称齿瓣兰,因花的唇瓣形似齿状凸起而得名。花型独特,具特长的圆锥花序上的花朵,大而色彩鲜艳,在洋兰中是较易开花的品种,深受人们喜爱。齿舌兰为兰科齿舌兰属植物,全属约有原生种100多个,全部来自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自墨西哥、西印度群岛经中美洲至南美洲安第斯山,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及委内瑞拉境内,海拔1500~3500m的气温凉爽、湿度较高的雨林地区,生长在林下或附生于树干上,也有少数分布于温暖的低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9.
9月15~22日,第四届中国国际仙人掌及多浆植物精品展在北京植物园举办。来自山西、山东、天津、上海、武汉、郑州、厦门、杭州等国内10多个省、市的仙人掌及多浆植物协会和植物园参展,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多浆植物协会也带来了他们的精品。本届展会是参展国家和地区最多的一次多肉植物专业性展会,展品数量达到1000多件,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繁殖蟹爪兰、仙人指,多沿用传统的扦插法或以三棱柱、仙人掌作砧的嫁接法,所育植株株型多不够美观,生长慢,遇低温易烂茎。笔者经多年来摸索,研究出一种用叶仙人掌作砧、多层嫁接、立体搭架的栽培新法。如此育出的蟹爪兰、仙人指,不仅容易栽培,而且树型壮观,繁花似锦(见彩页)。采用这一新法,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选育健壮、树型完整匀称的叶仙人掌作砧木。叶仙人掌(Pereskia acnleata)是仙人掌科叶仙人掌属多年生蔓生多浆植物,多为灌木或藤  相似文献   

11.
<正>风兰又称富贵兰、仙草兰。兰科风兰属植物,全属仅有3种,产于日本和我国西南及华东一些地区,其中1种广泛用作观赏。风兰植株矮小,花纯白色或淡水红色,花形奇特,晚上香味浓郁,是我国近年来流行的高档观赏花卉。风兰为小型附生兰,原生种主要生长在树干上,具发达的气生根,茎短而直立,或稍压扁,叶数枚,呈2列密集互生,叶厚革质,狭镰状矩圆形至线形,基部多数呈"Ⅴ"字形对折,先端尖。  相似文献   

12.
兰属(Cymbidium)植物约有60—70种和许多变种。它仅是兰科植物中的一小部分。我国西南部、印度和缅甸的北部是本属植物的分布中心。产于该地区的附生、大花类型的种类在我国多称为“虎头兰”,因其形态及花上斑纹而得名。在台湾称为“喜姆比兰”,是拉丁名的译音。许多栽培者往往把“虎头兰”类也称为“洋兰”,其实很多种都原产于我国。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16日至20日,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在武汉市召开期间,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与武汉市多浆植物爱好者共同举办了一次大型多浆植物展览。来自武汉三镇的多浆植物爱好者将自己精心莳养的500余种共900余盆多浆植物作品呈现给大家。在这些作品里,既有常见的普通品种,也有栽培难度较大,珍稀价昂的濒危品种。下面笔者以自己的视角,不以品种论贵贱,对部分作者栽培数年以上、生长较为健壮或观赏性较好的部分植株做一个展示。  相似文献   

14.
神刀(Crassula falcata)是景天科青锁龙属多肉植物。原产南非东部,在原产地成半灌木状生长,株高可达1米以上。其镰刀状叶片肥厚多汁,灰绿色,无叶柄,紧贴茎杆对称生长,排列非常整齐,基  相似文献   

15.
南非是举世公认的植物王国。其高等植物的数量虽然比巴西、哥伦比业和我国等国家少一些,但其特有种很多。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更有一类特殊的植物在世界上独占鳌头,那就是多肉植物。本人2002年在南非考察时获悉,南非原产的多肉植物有2977种(不含种以下分类单位),约占全世界多肉植物总数的30%。南非的气候以伊丽莎白港(东经25°)为界,东部基本上是夏雨区,西部为冬雨区。全境的植被生态类型大致分5大区:亚热带温带森林、稀树草原(萨旺纳群落)、草原、常绿硬叶灌木林(Fynbos 群落)和荒漠半荒漠。由于各  相似文献   

16.
普洛帝的故乡 南非的开普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之一。最美的不是这个城市的市区,而是其周围的环境。在一个植物爱好者眼里,开普敦的植被要比其周围多变的地形、陡峭的悬崖和从好望角俯瞰两大洋相接处的壮观景象更具吸引力。南非原产的独特植物类群fynbos就生长在开普敦的周边地区。它使南非成为  相似文献   

17.
8月初,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地区气候的主旋律仍是闷热潮湿,很不利于多肉植物的生长,仍可按夏季管理进行,以通风、降温为主.8月下旬,随着温度降低,昼夜温差增大,逐渐变得凉爽,非常适合多肉植物生长.而霜降后,北方地区逐渐变冷,并有霜冻发生,11月上旬,北方有些地区还会下雪.总之,"秋高气爽,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是秋季的主要气候特点,这种环境对大多数种类的多肉植物生长都很有利,但秋季又是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时而秋雨连绵,时而"秋老虎"肆虐,晚秋还会有霜冻、寒流等,因此应注意防范,以免造成损失. 8~9月,龙舌兰科的雷神、王妃雷神、仁王冠、树冰、虎尾兰,仙人掌科的白檀、乌羽玉、绯花玉、狮子王,大戟科的玉麟宝、白桦麒麟、苏铁大戟、安博沃大戟、筒叶麒麟等"夏型种"多肉植物还处于生长旺季,某些品种还能绽放出或娇艳、或素雅的花朵,到10月则生长趋缓,最后完全停止.  相似文献   

18.
莲瓣兰是主产于云南省西北地区的地生兰,元旦和春节期间开花。其花瓣呈椭条形,似盛开的莲花。从古至今,莲瓣兰在众多的兰花品系中独领风骚,是兰蕙中的花魁。因莲瓣兰仅产于滇西和滇西北,故兰界在交流中习惯称其为大理莲瓣兰。莲瓣兰大多生长在海拔1500~2500m之间的山坡上,松树、栎树及灌木混交林下的草丛里或石岩中,特别喜欢生长在栎树较多的半山背阴坡上。这些地方  相似文献   

19.
<正>石豆兰,在台湾又称豆兰。石豆兰属Bulbophyllum是兰科植物中最大的属之一,全属约1000种(有文献记载的为4000种)。大多数为附生兰类,广泛分布于亚洲、大洋洲、美洲、非洲等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巴布亚新几内亚被认为是石豆兰的分布中心。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产石豆兰属植物共有98种和3个变种,主要产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至海南和台湾等各省区。石豆兰因为大部分种类具有短而圆的假鳞茎,形似乱石或豆粒,故名。石豆兰的学名Bulbophyllum是由bulbos和phyllom两  相似文献   

20.
正爪唇兰又称贡戈兰、飞雁兰、飞凤兰,花的形状像一只游弋的天鹅或飞翔的昆虫,又以其唇瓣尤似鹰爪而得名。爪唇兰为兰科奇唇兰亚族爪唇兰属植物,是中南美洲地区珍奇兰花,在欧洲早期就被引种栽培,至今已经在全世界广为栽培的吊篮式洋兰种类之一,其植株较奇唇兰和吊桶兰小,故更适合家居栽培。爪唇兰属植物约有65种,分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