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农村沼气的可持续发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在我国农村发展以沼气利用为核心和纽带的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了沼气利用特点与可持续农业的关系,针对目前农村沼气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沼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雷  曲阳 《杂粮作物》2000,20(5):41-43
在阐述持续发展、农业持续发展主体思想的基础上,论述了生态农业在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作用及意义。包括按食物链和生态位原理建立无废物生产系统的生态农业户、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生态农业具县建设和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农业在发展经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中的贡献。进一步论述了生态农业与现代化的关系,生态农业是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对湖南省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生态农业是湖南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介绍了发展湖南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湖南省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建议,即: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生态农业科技含量;加强农业环保立法与宣传.普及生态意识;进一步强化生态农业的试点工作;加大现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保护和培育的力度;增加投入,提高效益,进一步加大生态农业建设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工业“三废”大量排放以及农业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下降,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同时,由于污染物质迁移与物质恶性循环,并通过受污染的食品、水源、空气而直接危害到人们的健康,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极大关注。在农业方面,有很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专门机构,制定相应的法令法规,严格限制化学产品在农业和食品行业的使用范围与数量,同时还大力倡导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生产…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湖南洞庭湖粮食主产区发展生态农业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方向.湖南洞庭湖区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资源环境优势、农业技术优势与主导产业优势,因此可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条件,做大做强粮食生产的生态农业产业,实现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盘锦市生态农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地阐述了盘锦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模式,分析了各种生态工程的建设主要内容及对生态农业发展的作用;指出了生态农业是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产品质量提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海南热带农业的产业发展基础,发展海南热带生态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生态农业转型的原理及特征,探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热带农业生态转型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海南生态农业发展的SWOT,提出了海南应适当发展庭园经济和农业庄园、大力打造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旅游农业等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丁姣龙  陈璐  陈灿  黄璜 《作物研究》2019,(5):487-489
日本的生态农业已经取得较大的发展成效.稻鱼共生是中国的传统农业文明,现已发展出稻鸭、稻虾、稻鳖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是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关键手段.日本与中国在地理位置、人口条件、农业文明上有许多共同之处,日本稻田生态种养结合生态农业的发展经验对今后中国的生态农业前进方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实现了农村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新世纪,我们将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前进中,我们面对的既有机遇,又有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热点,更是难点。1生态农业是新世纪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是我国国情决定的必然选择,是新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早认识早受益、早主动;晚认识则会被动、走弯路。1.1资源和环境的特点要求走生态农业之路我国的人均耕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及推进,因农业污染而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为现代农业找寻可持久性发展的方法及向绿色农业的转型成为了当今一大主题.在此大环境下,生态种养不仅实现了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还能将生产中的废弃物无害化甚至有用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污染及资源浪费等问题.从稻田生态种养中的稻—鸡模式出发,介绍其模式优势、经济效益、环境友好性及可操作性,以期对该模式的推广及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观光农业中生态园的规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观光农业是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由农业和旅游业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农业产业形态,具有生产性、参与性、文化性、市场性和生态性等特点。以广东吴川蛤岭村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为例,从园林景观设计在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积极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合理运用生态学理论制定符合生态学要求的园林规划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何运用整体统筹的战略眼光,体现出自然和谐,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地域性分开,凸显出园区的旅游及科技特色。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国水稻种植的环节中存在着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盲目施用的情况,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形成了农业面源污染,影响了农业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简要分析当前我国水稻种植中农药化肥的施用、农膜的使用等方面对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产品安全造成的影响,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改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加强农业管理,提升我国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三亚市生态农业发展的走访、调研,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环境、技术和政策方面分析了三亚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存在的问题及不利因素,提出了新形势下三亚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从秸秆转化为饲料、肥料、能源、工业原料及作为基料生产食用菌等方面,深入阐述秸秆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用途及环保功能,以发挥秸秆对生态农业的促进作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秸秆转化为饲料、肥料、能源、工业原料及作为基料生产食用菌等方面,深入阐述秸秆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用途及环保功能,以发挥秸秆对生态农业的促进作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维护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保证生态农业的顺利发展,实现农作物病虫“无害化”治理策略已成为发展的必然。本文通过调研,分析了当前水稻病虫草“无害化”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和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未来农业及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未来水稻育种需采用先进及综合的生物技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凸显“一个农艺或经济性状就是一项技术一个产业”的特征。本文综述了水稻品种重要“芯”性状、营养功能品质、种养结合生态模式、创意农业及跨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生态农村建设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论文从农村的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和农民意识等方面,探讨了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加快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综合整治、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措施。针对我国农村生态建设的现状和特点,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科技应用为支点,以政府干预为手段,以制度创新为导向,以法制完善为保障,以意识提高为导向的生态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志农  张玉烛 《作物研究》2006,20(4):297-307
针对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问题和农药污染造成的生态问题,从生态学观点出发,阐述了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的形成及其理论基础。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产实践中研究和探讨了有害生物生态调控的多项技术措施及其控害效果。结果表明:经济作物与高产优质水稻连作种植模式及其农田景观多样性耕作制,可显著的影响与它关联的害虫及其天敌在种群数量上的变动,并促使田间生物群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水稻主要害虫种群对稻田生态环境的非适应性减少,而蜘蛛等天敌种群则适应性增加,生物多样性指数提高。与此同时,在水稻高产栽培中坚持合理施肥控制施氮量,利用水稻品种多样性混合间栽。开展稻鸭生态种养,应用频振式杀虫灯等措施,都能显著减少稻田主要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实现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