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水稻稻飞虱在上海市崇明地区大发生频率明显增高,稻飞虱作为水稻生产上暴发性害虫之一,大发生年份如果防治不力,会导致水稻严重减产。于2020年进行了20%三氟苯嘧啶水分散粒剂、19%氯虫·三氟苯悬浮剂、11%阿维三氟苯等7种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速效性、持效期、安全性等试验,以期为大面积防治水稻稻飞虱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稻飞虱是种植水稻时所特有的一种害虫,它属同翅目飞虱科,主要分布于南亚、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及日本、朝鲜等地。稻飞虱的繁殖能力强,而且具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是我国当前水稻种植的主要害虫之一。分析稻飞虱的发生特点,并寻求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是危害水稻的三种主要害虫,特别是迁飞性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近年来危害日趋严重。眼下正是水稻生产中防治虫害的关键时期,如何选择既高效安  相似文献   

4.
<正>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是危害水稻的三大主要害虫,尤其是迁飞性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近十年来为害日趋严重。时值春耕季节,全球顶级农化企业瑞士先正达公司新开发杀虫剂——福戈,将成为农民朋友高效防治这三大害虫的新利器。  相似文献   

5.
《农药市场信息》2007,(17):31-32
据农业部有关部门预测,今年中晚稻主要病虫害将呈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10.4亿亩次,其中"两迁"害虫、水稻螟虫发生7.3亿亩次,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防控任务十分艰巨。中晚稻在全年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防治好中晚稻病虫害是减少损失、提高粮食单产的最重要措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发布了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治药剂及使用技术,对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二化螟、三化螟五种害虫,稻瘟病、纹枯病、水稻细菌性白叶枯病和条斑病等病害推荐了具体防治药剂和使用技术要点,现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6.
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在此虫的防治上,农户每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但仍然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为了开发新一代超高效稻飞虱防治药剂,特将南京第一农药厂生产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与另外几种药剂进行药效对比,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杀螟虱等几种新农药防治水稻害虫的效果郭世平(贵州省余庆县植保站564400)近几年来,迁飞性害虫在水稻上危害日趋严重,防治上大量选用有机磷(甲胺磷、氧化乐果)、菊酯类等农药,造成害虫的抗药性增强,稻田生态破坏严重。因此,为了提出防治水稻稻飞虱、稻纵卷...  相似文献   

8.
《科学种养》2013,(7):4-4
目前,南方早稻种植区已进入水稻病虫害发生高峰期。有关专家认为,受迁飞性害虫逐步北迁、增殖,早稻普遍进入感病敏感期,大部分稻区陆续进入梅雨季节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螟虫等影响水稻产量的重大病虫普发、重发的风险增大,发生量将明显上升,发生范围增大,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为了抢抓防治时机,确保早稻生产安全,农业部和  相似文献   

9.
<正>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的"中越水稻迁飞性害虫监测与防治合作项目2018年度工作总结会"近日在广西召开,来自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植物保护局副局长阮贵洋一行5位专家和全国农技中心项目人员及中方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和越南都是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严重危害的国家,双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水稻病虫害发生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3000万ha,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3,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5%。生物灾害是影响中国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国每年因水稻病虫害为害虽经防治仍然造成经济损失400-500万t。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是中国水稻生产上为害严重的几种重要的病虫害,2001-2004年全国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超过8500kha次,其中2003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发生面积占总发生面积的72。5%。近年来水稻病虫在全国的发生特点表现为:一、大部地区病虫害发生较重,重大病虫暴发强度大。发生危害严重的病虫有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发生程度中等以上的有稻飞虱、水稻纹枯病;二、次要病虫上升,为害加重。一些过去偶发性的次要病虫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等,发生面积扩大,发生程度明显上升,已经或正逐渐上升为重要病虫害;三、发生面积较大,波及面广。2004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厄尔尼诺事件将进一步发展,将有利于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近年来,随着粮食种植效益的提高,早稻面积将继续回升,单双季稻混栽面积将进一步加大,对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有利;部分地区部分高产、优质但易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种植,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1.
5种防治稻飞虱药剂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稻飞虱是同翅目飞虱科害虫,主要有褐飞虱、灰飞虱和白背飞虱等,它们可以远程迁飞繁殖为害。稻飞虱是刺吸式口器害虫,靠吸取水稻汁液为生,为害水稻的同时,还能够传播病毒,轻则造成水稻减产,重则造成水稻绝收。受气候条件、水稻品种及耕种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稻飞虱已成为长江中下游稻区主要虫害,常为中等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笔者从安徽省农委植保总站获悉,省农委日前通报8月下旬至9月中旬水稻主要病虫发生趋势,要求稻产区强化水稻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根据当前水稻主要病虫发生实况,结合水稻苗情、病虫规律及气象预报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8月下旬至9月中旬全省水稻以稻飞虱、穗期病害为主的病虫总体将偏重发生。水稻稻飞虱、迟熟单季稻、双季晚稻稻曲病、稻瘟病全省偏重发生,其中稻飞虱在皖西南、沿江中部局部地区大发生。主发区域:齐穗-蜡熟期的中籼稻种植区以稻飞虱发生为主;孕穗末-齐穗期前的中籼稻种植区以稻飞虱、稻瘟病发生为主;单季晚粳、糯稻,迟熟直播稻、双季晚稻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入夏以来,南方暴雨频繁,锋面天气多,6月下旬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开始大量迁入南方的湖南等稻区,进入虫量较多,发生数量高于上年同期,预示着南方水稻"南迁"害虫大发生的可能性大。目前田间大量发生的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其发生时间相对比较偏早,进入7月、8月以后,晚稻大田这两种外迁害虫几乎年年都是大发生。也就是说晚稻上部遭受稻纵卷叶螟的危害,下部则被褐稻虱栖息吸食危害,晚稻生产面临最严重的威胁,防治失策晚稻将有大面积死秆倒禾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正问:水稻处于分蘖末期,田间有少量螟虫,请问在什么时间防治病虫害?答:据了解,江苏省水稻中后期"四病三虫"(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细菌性病害及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总体将中等发生,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方式病虫发生不平衡性较大。生产上重点打好3次防治总体战,第一次在7月底至8月上旬,沿太湖、沿江地区以"两迁"害虫、纹枯病为主,其他地区以纹枯病为主攻对象;第二次在8月中  相似文献   

15.
正问:水稻抽穗扬花期在什么时间用药防治病虫害?答:水稻破口抽穗前后,应重点防治稻曲病、穗颈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等病虫害,视纹枯病发生情况及前期防治效果兼治纹枯病。水稻破口前7天是用药防治稻曲病的最佳时期。水稻破口期是防治穗预瘟的关键时期,使用三环唑、稻瘟酰胺等持效期长的农药时可以提早到防治稻曲病时用药,等到齐穗期再用一次药巩固防治效果。两次用药均酌情加用杀虫剂防治害虫。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常州市一读者反映,水稻田里稻飞虱发生较重.并有一定量的稻纵卷叶螟发生,他想用丙溴磷来防治这两种害虫,但不知道丙溴磷对稻飞虱防效好不好。另外,今年年初江苏常州、泰州、镇江等地有多位读者来信来电反映,去年生产的稻米,蒸煮后感觉有股异味,很难吃,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据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测报显示,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年稻飞虱迁入期偏早、数量偏大,褐飞虱比例为近年来最高年份,而稻纵卷叶螟迁入期、迁入量均与常年相当。预计今年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这水稻“两迁”害虫发生形势较为严峻,将对水稻安全生产构成较大威胁。  相似文献   

18.
<正>安徽省植保总站近期召集该省水稻主产区部分测报技术人员,针对当前水稻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会商,预测单季中稻病虫总体将偏重发生。预计全省单季中稻主要病虫发生面积约7100万亩次,需要防治面积约6700万亩次。水稻害虫专家预计,以白背飞虱为主的五(3)代稻飞虱混合种群全省将中等发生,其中皖南部分稻区、沿江局部稻区偏重发生,低龄若虫高峰期在8月上旬,全省发生面积约1000万亩。五(3)代稻纵卷叶螟将偏轻发生,其中皖西南和皖南部分稻区偏重发生,低龄幼虫盛期在8月上旬前中期,全省发生面积约600万亩。二代二化螟将中等发生,其中"四稻"混栽区的单季稻将偏重发生,低龄幼虫高峰期  相似文献   

19.
正据安徽省植保总站预计,全省夏季水稻病虫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稻飞虱中等发生,稻纵卷叶螟偏轻至中等发生,二化螟中等发生;纹枯病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在感病品种上偏重发生,水稻细菌性病害偏轻发生,水稻病毒病轻发生。专家预计,全省水稻病虫发生面积5670万亩次。从全省范围看,单季稻要突出以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为重点防治对象,兼顾水稻其他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省植保站预计2018年全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偏重发生,发生程度重于去年,发生面积6900万亩次左右,潜在损失达100万吨左右;水稻"两迁"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小麦条锈病在部分地区偏重发生,稻瘟病流行风险较高,水稻病毒病等将在部分部稻区发生危害。一、小麦重大病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