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感染牛、羊、猪等偶蹄动物。本病以患畜口腔粘膜、蹄部 (乳房 )皮肤发生水泡为特征 ,俗称“蹄癀”。口蹄疫病毒共分为A、O、C、SAT1、SAT2 、SAT3及Asia7个主型及若干亚型。本病在国外主要采取扑杀、焚烧病畜的办法处理。我国采取疫苗注射、产地检疫等综合防制措施。但注苗的个别动物有时出现轻微的疫苗反应 ,甚至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如不及时救治 ,可造成死亡。去年 1 0月至今年2月 ,笔者在给本乡奶牛注射牛O型口蹄疫疫苗过程中 ,就曾发现…  相似文献   

2.
采用猪瘟脾淋苗、猪O型口蹄疫多肽苗(或灭活苗)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同时分点注射。对40—50日龄健康仔猪进行联合免疫,观察其免疫反应,并经正向间接血凝和ELISA试验评价其免疫效果。结果发现:三种疫苗联合免疫,临床上未发现严重的免疫反应,对猪瘟脾淋苗、猪O型口蹄疫多肽苗的免疫效果无明显的干扰或抑制作用,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免疫效果有显著的干扰或抑制作用。研究表明:三种疫苗联合免疫具有较高安全性,猪瘟脾淋苗、猪O型口蹄疫多肽苗可进行联合免疫,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应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属于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生,常引起大规模流行.且牛、羊、猪等偶蹄兽动物均可感染,故对病畜和同群畜应一律捕杀、销毁、不留后患.对受威胁群采取紧急接种措施,建立免疫隔离带,防止疫情的蔓延和扩散.我县在90年代前后推广应用猪口蹄疫O型灭活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对牛、羊口蹄疫的注射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基层兽医站服务人员严重匮乏,村级防疫员注射操作部位不准确,漏注等现象的出现,都可能造成零星口蹄疫的发生.疫情暴发的危险依然存在,直接威胁我县的牲畜安全.因此,笔者将自己多年从事防疫工作的经验作一梳理,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2011年2月份先后到博乐市4个乡镇进行猪口蹄疫防疫,发现注射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以下简称O型口蹄疫苗)的36000头猪中,发生疫苗不良反应的病例13例,其中怀孕流产的母猪占35%,20~115日龄的肉猪占65%,究其原因,笔者对正确使用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的方法及预防其不良反应的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使用牛用口蹄疫AsiaⅠ-O型双价灭活苗与猪用口蹄疫O型灭活苗分别接种50d商品猪和怀孕90d种猪,免疫前和免疫后的3w及7w进行抗体水平检测。O型口蹄疫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AsiaⅠ型口蹄疫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同时对接种猪进行免疫应激观察。结果显示:猪使用牛用口蹄疫AsiaⅠ-O型双价灭活苗3W后口蹄疫AsiaⅠ的抗体水平十分低,最高只有5%,口蹄疫O型抗体合格率在35%以上;而注射猪用口蹄疫O型灭活苗的O型抗体水平合格率只有35%。而牛用口蹄疫AsiaⅠ-O型双价灭活苗两次接种后,Asia I和O型抗体水平均达到大于70%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使用牛用口蹄疫AsiaI-O型双价灭活苗与猪用口蹄疫O型灭活苗分别接种50d商品猪和怀孕90d种猪,免疫前和免疫后的3w及7w进行抗体水平检测。O型口蹄疫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AsiaI型口蹄疫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同时对接种猪进行免疫应激观察。结果显示:猪使用牛用口蹄疫AsiaI—O型双价灭活苗3w后口蹄疫AsiaI的抗体水平十分低,最高只有5%,口蹄疫O型抗体合格率在35%以上;而注射猪用口蹄疫O型灭活苗的O型抗体水平合格率只有35%。而牛用口蹄疫AsiaI-O型双价灭活苗两次接种后,AsiaI和O型抗体水平均达到大于70%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家畜抗体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监测是防控口蹄疫的重要环节。采集某地区乡镇规模化养殖场及散养户的牛、羊、猪血清,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进行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该地区牛、羊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合格率平均为76%,猪的口蹄疫疫苗免疫合格率平均为60%;规模化养殖场较个体散养户免疫效果好;牛口蹄疫O型灭活苗的免疫效果好于牛口蹄疫Asia I-O型双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南京市六合区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使用的灭活疫苗有猪口蹄疫O型灭活苗、牛羊O-亚I型二价苗、牛A型苗、禽流感H5N1-4株+5株苗、禽流感H5N1苗、种公猪使用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苗,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灭活苗,直接影响本地区  相似文献   

9.
外来品种猪对猪口蹄疫O型灭活苗有不良反应口蹄疫病毒具有多型性、变异性、可塑性等特点。为预防该病近年来研制使用的猪口蹄疫O型灭活油佐剂疫苗,对预防本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疫苗接种1996年11月25日10时,对市家畜改良站饲养的猪进行了该疫苗接种。疫苗由...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疫苗联合免疫效果,采用猪瘟脾淋苗、猪O型口蹄疫缅甸98灭活疫苗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对33~50日龄健康仔猪同时分点注射进行联合免疫,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和ELISA试验检测其免疫效果。结果表明,3种疫苗联合免疫具有较高安全性,猪瘟脾淋苗、猪O型口蹄疫缅甸98灭活疫苗(浓缩)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同时分点注射,对猪瘟脾淋苗和猪O型口蹄疫缅甸98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无明显的免疫抑制或干扰作用,但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免疫效果有显著的抑制或干扰作用。猪瘟脾淋苗、猪O型口蹄疫缅甸98灭活疫苗可进行联合免疫,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应单独免疫。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对于猪的正常生长发育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大量的养殖实践表明,O型灭活苗对于猪口蹄疫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但是,作为一种灭活苗,O型灭活苗同样不是万能的,也有一定的适用性,同时,需要引起更高度的关注,否则,也很难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文章以"猪口蹄疫O型灭活苗免疫效果"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探讨与分析,希望能通过对比试验的方法,就灭活苗的免疫效果进行深入、细致剖析,帮助大家全面认识灭活苗的实际免疫效果,进而为今后大家更加正确、合理、科学应用O型灭活苗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安徽省2015年秋季政府采购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临床免疫效果,在全省16个市、2个直管县,随机选取427个规模养殖场,采集畜禽血清9 918份,利用ELISA、HA/HI试验进行血清学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瘟活疫苗(细胞源)、口蹄疫O型合成肽苗、A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小反刍兽疫弱毒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禽流感灭活苗(H5)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88.0%、86.8%、94.3%、89.6%、87.8%、82.0%;而3种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较差,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牛羊O-亚I型口蹄疫灭活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41.0%、41.3%、50.5%。建议今后要加强O型和亚I型口蹄疫灭活疫苗以及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的使有效果监测。  相似文献   

13.
选择的牛O和A型口蹄疫制苗毒种,通过转瓶BHK-21细胞浓缩培养制备病毒。经二乙烯亚胺不同浓度条件下灭活A型病毒的动力学测定,确定了灭活最低安全水平。用拟定配方和工艺制备的油佐剂O-A型双价灭活疫苗大剂量接种敏感小公牛安全无害。  相似文献   

14.
2013年2月18日,广东省茂名市部分生猪出现疑似口蹄疫症状,经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确诊,此次为A型口蹄疫疫情.本次疫情发病猪88头,扑杀并无害化处理948头.此后,很多地区相继零星散发A型口蹄疫疫情,当地按照有关应急预案,严密封锁疫区,对病畜及同群畜进行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国内很多的养猪朋友包括一些大型的养猪企业,对A型口蹄疫的出现有着莫名的恐慌,都积极寻求有效预防的方法,在这种强大的市场需求背景下,一些不负责任的企业误导养猪人,并将牛、羊用的A型口蹄疫疫苗推荐给养猪企业,还宣传说可以一针预防A型、亚洲I型和O型口蹄疫,而且价格虚高.记得林肯曾经这样说过:"你可以在某个时段欺骗所有人,你也可以长时期欺骗一部分人,但你绝对无法在所有时间里欺骗所有人."企业的诚信才是真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相似文献   

15.
<正>1口蹄疫免疫程序一般采用春秋两季免疫。犊牛:出生后4~5个月首免,肌注牛羊A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单价苗)1毫升/头以及牛羊O型-亚洲I型口蹄疫双价灭活苗(多价苗)1毫升/头;首免后6个月二免(方法、剂量同首免)。青年牛、后备牛、成母牛:每年接种疫苗2次,每间隔6个月免疫一次,肌注牛羊A型口蹄疫灭活疫苗以及牛羊O型-亚洲I型口蹄疫双价灭活苗各2毫升/头。  相似文献   

16.
兽药与疫苗     
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本产品主要用于预防猪O型口蹄疫。对猪注射免疫后15天产生免疫力,免疫保护期为半年,免疫抵抗力为10~20MID个攻毒量。体重25公斤以下每头1毫升,25公斤以上每头2毫升。4℃保存,保存期限一年。在全国各省推广使用。牛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本产品适用于牛、  相似文献   

17.
6月3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小中甸镇和平村部分农户饲养的牛出现疑似口蹄疫症状,发病牛283头。6月6日,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为疑似口蹄疫疫情。6月9日,经国家口蹄疫参考实验室确诊,该起疫情为A型口蹄疫疫情。
  疫情发生后,当地按照有关应急预案和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切实做好疫情处置各项工作,严密封锁疫区,对1767头病畜及同群畜进行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加强消毒灭源和监测排查,目前,该起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1中国香港香港自1994年前后开始,每年都有发生口猪蹄疫的报道。1994年,菲律宾吕宋岛发生对猪侵害性强的口蹄疫,其疫源可能就是香港或亚洲其他国家或地区。1999年,香港几乎每月都有口蹄发生。香港的牛较少,且都接种了口蹄疫苗,因此,没有牛发生口蹄疫的报道。2 中国台湾台湾省最近几年至少发生了两次大的口蹄疫病毒的流行。2.1第一次流行(对猪亲合力强的O1型病毒)1997年3月20日,国际兽疫局和日本政府接到台湾省畜牧局报告台湾发生了口蹄疫疫情报告。1997年3月14日在新竹地区一个养猪场发现首例可…  相似文献   

19.
本地区第一牧场于2009年4月30日、5月3日对650头不同年龄的奶牛分两批作A型口蹄疫灭活苗防疫,两批牛只分别于颈部与臀部深部肌肉注射.6月龄以上牛只2 mL/头,3~6月龄牛只1 mL/头,3月龄以下牛只按要求未进行防疫.怀孕牛不分怀孕月龄一并注射.所用A型口蹄疫灭活苗为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0902012J.在疫苗注射后牛群出现了与以往口蹄疫苗注射后不同的临床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开展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春秋2季基础免疫,必须分步分阶段实施,费工、费时,防疫成本大。如果对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实施分点注射,同步免疫,将会简化防疫程序,大大降低防疫成本。为此,我们进行了口蹄疫O型灭活苗、猪瘟活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灭活苗3种疫苗同时分点注射免疫,观察免疫效果,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