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吴新义 《农技服务》2011,28(6):804-804
分析了棉花盲椿象的为害特点及盲椿象发生加重的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盲椿象是棉花的重要害虫,常造成产量上20—30%的损失,严重时达60%,因此,防治盲椿象成为保证棉花产量的必要措施。盲椿象种类既多,西北棉区又很辽阔,经常受到盲椿象侵害自所必然,进行防治,更属需要。我们为使同志们在防治中易于识别,特将常见的几  相似文献   

3.
在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中,通过两种不同方法对棉花盲椿象进行田间调查.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和黄板均能诱测到棉花盲椿象的成虫,但棉花盲椿象对性诱剂的趋性最强,黄板对棉花盲椿象的诱性不稳定,尉犁县棉花盲椿象发生危害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4.
6种不同药剂防治棉花盲椿象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6种不同药剂防治棉花盲椿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防治棉花盲椿象效果显著的药剂有70%吡虫啉105 g/hm2、25%噻虫嗪600 g/hm2和25 g/L溴氰菊酯600 m L/hm2,防治棉花盲椿象效果较差的药剂为50%烯啶虫胺225~300 g/hm2、30%醚菊酯悬浮剂375~525 m L/hm2、70%吡虫啉60 g/hm2以及50%吡蚜酮450 g/hm2。  相似文献   

5.
一、试验目的几年来,我区部分棉田盲椿象发生严重,盲椿象的危害已成为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盲椿象的防治,我团采用物理防治、农业防治均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采用化防措施,必将杀伤大量的天敌,引起其它害虫的猖獗危害。为了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化学药剂,最大限度的保护棉田天敌,维持棉  相似文献   

6.
比较研究了鲁西南直播棉、蒜套棉、麦套棉三种种植模式棉田中盲椿象的种群数量和盲椿象对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晚播棉——蒜套棉和麦套棉的盲椿象种群数量显著高于直播棉,其中棉田盲椿象发生高峰期,蒜套棉和麦套棉未防区盲椿象百株虫量分别为直播棉未防区的4.56倍和4.45倍;8月份之前化学防治能够有效地控制棉田盲椿象的种群数量,盲椿象发生高峰期,防治区和未防治区的种群数量均在防治指标(20头/百株)之上;棉田播种时间越晚,减产幅度越大,麦套棉、蒜套棉和直播棉的减产幅度分别为38.4%、27.5%、22.1%。  相似文献   

7.
棉盲椿象发生为害程度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害棉花的盲椿象在东台县主要有两种:绿盲椿象和中黑盲椿象,以绿盲椿象为害最烈.绿盲椿象一年发生5代,1~2代在早春寄主上繁殖为害,2代少数进入棉田,3代主要为害棉花.根据17年调查资料分析,3代对棉花的为害程度,主要与2代发生量、2~3代为害期间的雨量有一定关系.现以生物统计的方法,试求预测3代为害程度的方程式.1.二代发生量(百网虫数),利用苕子留种田6月上中旬每5天调查的平均值.2. 6月20日~7月20日雨量,由县气象站提供  相似文献   

8.
棉花苗期常见的虫害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棉花苗期常见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地老虎、盲椿象等。  相似文献   

9.
胡斌 《中国农资》2011,(24):26-26
棉盲椿是一类害虫.在我国主要有6种,其中绿盲椿分布最广,三点盲蝽和苜蓿盲蝽主要在北方发生。棉盲蝽象属小型害虫。成虫只有几毫米长:前翅一半膜质,一半革质;口器为刺吸式。盲椿象原本是棉花的次要害虫.过去在使用药剂防治棉铃虫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绿盲椿象是近几年来我省枣树上的主要害虫。枣树受害后轻者减产,重者绝收,枣农损失严重。特别是2006年枣果价低,好多枣农放弃了秋季绿盲椿象的防治,加之当年是暖冬,有利于绿盲椿象卵越冬,因而2007年卵基数会更高,给防治带来很大困难。如果防治不科学,绿盲椿象可能大发生。所以,提醒广大枣农朋友不要麻痹大意,要从思想上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盲椿象又叫小臭虫、花叶虫、棉膏盲椿象,是枣树发芽展叶期和蕾花期的主要害虫。主要寄主有:苜蓿、蒿类、棉花、枣树、  相似文献   

12.
棉盲椿是我省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七十年代绿盲椿发生危害较重,八十年代中黑盲椿发生量上升,危害加重。1983~1985年,盐城、南通两市连续三年大发生,对棉花生产影响比较大。1985年全省盲椿象发生面积650万亩,防治后挽回皮棉约40万担,但仍然损失12万担左右。 一、两种盲椿的种群分布 1985年全省各地调查结果,除苏南沿江棉区仍以绿盲椿为优势种群外,苏北沿江、沿海棉区,中黑盲椿已成为  相似文献   

13.
在抗虫棉大力推广之初,因7月份以前棉铃虫发生轻导致前期用药少,从而忽略了对盲椿象的防治,盲椿象因此逐渐上升为主要害虫,危害越来越重.盲椿象危害嫩头、顶芽和嫩芽,造成"无头棉"、"破头疯"、"扫把棉",花蕾大量脱落,伏前桃少,危害严重的可减产30%-50%.  相似文献   

14.
棉盲椿象主要以绿盲椿象、苜蓿盲椿象、三点盲椿象、中黑盲椿象等发生危害。近几年,由于抗虫棉的普及,对棉铃虫的发生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棉田的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大大减少,其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使棉盲椿象由以前的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15.
<正>枣树属小乔木或李科落叶灌木,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南部等地区。我国是目前为止唯一出口枣的国家,枣的种植与出口已经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之一。枣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直接关系着无数枣农朋友的经济状况,尤其是做好绿盲椿象的防治工作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发生规律绿盲蝽象属盲椿科,半翅目,绿盲椿象是多寄主性害虫,主要危害果树、棉花、蔬菜、牧草等多种经济作物,绿  相似文献   

16.
去年,我县棉盲椿象发生较为严重,最高百株144头(防治指标10头/百株,大发生50头/百株).受害面积达1.87万公顷,被害田率达100%,被害株率达30%~40%,严重的达100%,蕾铃脱落率达20%-30%,严重的达50%,造成棉花减产20%~30%,给我县棉花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绿盲椿象是天津地区枣树生产中的重要害虫,本文介绍了它的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气候变化对江苏沿海地区棉盲蝽象发生程度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棉盲椿象的防治提供有力依据,提高防治效果。[方法]利用积分回归的方法,对江苏省滨海县1985~2007年棉盲蝽象发生程度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滨海县气候变化引起棉盲蝽象发生程度的变化在棉盲蝽象的不同世代或同一世代的不同生育阶段是不同的,气候条件中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棉盲蝽象发生程度的影响较其他要素更明显,气候变化总体上是不利于棉盲蝽象发生程度增强的。利用棉盲蝽象发生程度易随气候变化显著增加时段,如:4月上中旬、6月下旬至8月上旬等进行防治能显著提高防治效果,同时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治,能够实现减少农药使用量、使棉盲蝽象危害程度最低以及防治措施对环境负面影响小的目标。[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江苏沿海地区棉盲椿象的防治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韩莉 《河北农业》2010,(8):30-30
目前,春播棉花陆续进入花铃期,正值高温多雨季节,是棉花病虫害高发多发时期,特别是盲蝽蟓、枯黄萎病、棉铃虫、棉红蜘蛛、伏蚜等往往交织发生,将给棉花生长带来不利影响。从全省当前棉花病虫发生情况分析,沧州、衡水、石家庄棉红蜘蛛偏重发生,邢台、邯郸伏蚜偏重发生,局部棉铃虫发生较重,后期沧州以棉盲蝽蟓防治为重点。因而棉农要针对病虫害发生发展态势,把握住防治关键期,做好棉花中后期病虫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盲椿象在北方不同植物上危害日益严重,而三叶草是我国重要的绿化植物。本试验于2010年6月至9月在青岛地区采用不同颜色色板粘缚法、网捕法以及染色方法,研究了盲椿象在白三叶草田发生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白三叶草田绿盲蝽的发生量较少;中黑盲蝽为优势种群,在调查时期内有3个发生高峰期,分别在7月7日、7月27日和9月7日左右,每10复网捕捉量分别为3.20头、4.92头、1.88头;绿盲蝽产卵主要产在白三叶草的3个叶柄交接处和3个叶柄上,这与植物组织的硬度、含水量以及营养均有一定关系。在三叶草田应用网捕法调查盲椿象发生数量比色板粘缚法更简单易行,且网捕数量较多,可起到测报兼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