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轮式拖拉机在行驶中发生机械失灵,会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现对机械失灵的原因分析如下,以便驾驶员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一、传动失灵 传动失灵是指轮式拖拉机在正常行驶中,动力传递突然中断。若机车重载上、下坡时,动力传递突然中断,会造成机车加速下滑或后溜,甚至发生严重事故。引起轮式拖拉机传动失灵  相似文献   

2.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是一种新型的无级变速传动装置.为此,介绍了液压机械无级变速传动的工作原理,在给出具有代表性的拖拉机用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结构方案的同时,简单分析了其传动原理和特点.同时,结合拖拉机的作业要求,对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结构方案、参数的选择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等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相应的原则,对应用于拖拉机的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产品开发设计和选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拖拉机性能和可靠性较差,无法满足市场对于拖拉机日益严格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要求等问题,基于参数化设计对拖拉机液压马达齿轮进行优化。拖拉机的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控制器、发动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和通信系统,而液压马达是液压传动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了提升变速器的传动功率和传动效率,对液压马达的齿轮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包括对系统传动比进行计算及齿轮参数优化设计。为了验证该拖拉机变速器的性能,对其进行无级调速特性试验和效率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变速器具有良好的无级调速特性及较高的传动效率。  相似文献   

4.
轮式拖拉机行驶中的机械失灵及预防张广成轮式拖拉机在行驶中发生机械失灵,会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现对这类失灵的原因加以分析,以便驾驶员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一、传动失灵传动失灵是指轮式拖拉机在正常行驶中,动力传递突然中断。若机车重载上、下坡时,动力传递突然...  相似文献   

5.
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速比匹配设计与实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液压机械无级自动变速器能够根据拖拉机作业模式的差异,实现不同作业模式下发动机转速、转矩的匹配.将液压机械前进区段设计为等比四区段,各区段传动公比φ为1.88,纯液压区段用于拖拉机低速爬行作业以及起步.基于液压机械换段等比传动的连续性,对各区段齿轮的参数以及传动比进行设计,并对变量泵和定量马达的匹配进行选型.加载实验中模拟拖拉机不同作业模式的负荷,进行了液压机械各区段下的发动机最佳经济点的速比匹配.验证了变速箱在各区段之间的平稳换段以及拖拉机平稳加速的连续性响应.  相似文献   

6.
研究拖拉机传动特性可为传动系统优化设计及提升动力性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为此,总结了国内外涉及拖拉机传动特性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拖拉机传动系统中常用离合器、变速器和差速器的技术特点;研究了国内外拖拉机传动特性,根据拖拉机的工况特点,从传动快速性、平顺性、换档性能和传动效率4个方面来对拖拉机传动特性进行分析。同时,总结了包括理论解析法、虚拟样机法和试验法拖拉机传动特性的研究方法,以期为拖拉机传动特性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拖拉机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设计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设计了一种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该装置由一个单排行星机构、变量泵定量马达构成的液压传动系统和多挡有级式变速箱组成。在分析液压机械传动形式和液压传动类型的基础上,确定了拖拉机的总体传动方案,对液压元件及机械参数的选择方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变速器的无级调速特性。绘制了理论牵引特性曲线,分析比较了改进前后牵引特性。装有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拖拉机实现了速度的连续无级变化,在任何牵引力时,发动机都在接近于满负荷点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拖拉机的生产率和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正>齿轮是农业机械和拖拉机最主要的传动方式。农业机械和拖拉机齿轮传动的功率较大,大马拖拉机、大型作业机械功率都在100 k W以上,经常处在低速、大负荷甚至超负荷下工作,工作环境恶劣,保养不规范,因此齿轮传动故障是常见故障。1.齿轮常见损坏形式齿轮常见的损坏有严重磨损、疲劳剥落、腐蚀斑点及牙齿折断等。一般规律是直齿多于斜齿,滑动齿轮与套齿多于常啮合齿轮。齿轮的检验应尽量使用仪器、仪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要求,作为耕作机械的灭茬机,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发展十分迅速,其规格型号,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拖拉机动力传输方式有侧输出和后输出两种。在发展初期,为中小型拖拉机配套的灭茬机主要是侧输出传动方式,随着拖拉机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来逐渐向后输出方式转型。目前,后输出传动方式均采用双万向联轴器延同轴或平行方向将动力传至变速箱,  相似文献   

10.
东方红1002拖拉机行走时,变速箱或后桥传动部件会发出机械响声。变速箱的齿轮都是圆柱直齿齿轮,其传动质量直接受机加工工艺质量影响,而后桥齿轮副的啮合好坏则受装配质量的影响。后桥噪声较大的拖拉机往往通过正确地移动变速箱二轴后,噪声便会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Agricultural tractors work under a variety of conditions and maximum work-rate and minimum fuel consumption depend upon the correct selection of engine speed, transmission ratio and implement width and depth.Although the well-known technique of "gear up, throttle down" produces fuel savings, particularly at part load, a tractor with a fully integrated engine-transmission-implement control system would have a dynamic response to varying loads to achieve the maximum work-rate for the minimum fuel consumption under all conditions. This review considers transmissions that could be used on an integrated control tractor and discusse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mission and how well these are met by the different types.It concludes that the presently available powershift transmissions, now being fitted with electronic control, and the high efficiency,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 (CVTs), being developed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 are the most appropriate. There are, however, new transmission arrangements which, if developed for tractors, could offer improved efficiency for powershift types or continuous power transmission during range changes fo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s.There is little published data on the performance of tractors with CVTs. Further analysis, using computer modelling, could be used to help determine whether the ability of a CVT to exploit rated engine power at all forward speeds compensates for its lower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compared to stepped transmissions.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efficiencies of the various transmissions, while operating at realistic loads, would be beneficial to this analysis.  相似文献   

12.
履带拖拉机液压机械双功率流差速转向机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双功率流传动原理,利用液压元件的无级调速特性,对适合履带车辆的液压机械双功率流差速转向机构的转向原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转向机构的运动方程和转矩方程,提出了转向机构行星排特性参数的确定原则。根据液压转向调速系统主要参数的计算公式,并结合东方红1302R型橡胶履带拖拉机进行了参数设计和转向运动性能分析,所选参数满足整机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拖拉机旋耕作业载荷对动力输出传动系振动特性的影响,采用系统动力学建模、台架试验验证、田间试验与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加以分析。首先,在分析动力输出传动系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描述其载荷传递机理的扭振耦合空间动力学模型,此模型详细考虑了横向和垂向的齿轮啮合传递效应。其次,利用拖拉机PTO加载试验台对模型的仿真结果进行试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横向和垂向的啮合频率误差最大分别为4.24%和5.12%,满足建模要求。然后,搭建了由无线扭矩传感器、北斗定位系统等组成的作业数据采集系统,分别采集了拖拉机在L1(2.07km/h)、L2(3.10km/h)、L3(5.29km/h)常用挡位下的田间旋耕作业数据,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旋耕作业的载荷水平和波动范围均随着作业挡位、行驶速度的升高而增大。最后,利用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作业挡位PTO负荷对齿轮传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拖拉机旋耕作业挡位越高,由PTO载荷波动所引起的传动系振动位移越大,而且主要体现在横向振动。  相似文献   

14.
静液压传动系统(Hydrostatic Static Transmission,HST)是农用拖拉机动力与传动的重要组成部分,HST与发动机系统联合工作特性直接影响整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为了分析发动机与HST的传动效率并优化,利用发动机结合HST液压动力试验台对发动机全工况下的联合系统动力及经济性进行分析,得到不同油门及转速工况下的发动机输出特性以及HST液压传动特性,对不同工况下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经济性和效率进行研究。根据静液压传动特性、发动机特性和最佳工作曲线,确定了系统功率匹配及控制,运用Simulink建立动力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计算出不同负载下的HST传动效率。通过发动机及HST传动系统的合理匹配可以实现农用拖拉机总体动力性和经济性目标。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以电动机作为动力的微型电动拖拉机驱动系统方案,在对微型电动拖拉机牵引作业和旋耕作业工况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电动机所需功率的计算方法,选配了相应的电动机和调速装置;确定了传动系统的传动比,设计了传动系统机械结构;所设计的驱动系统依靠调节电动机的控制装置能实现微型电动拖拉机常用工作速度之间的无级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驱动传动系统能满足不同工况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袁苗达 《农机化研究》2019,(2):253-256,261
为进一步提升农用拖拉机的传动性能,同时降低能耗损失,根据拖拉机作业工况特点及用途,在查阅国内外拖拉机传动装置特性研究与整机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常用拖拉机的结构组成及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将混合动力传动应用于核心传动装置,并对关键部件进行合理布局和计算选型;同时,植入智能控制系统,对变速、转向、步进等各作业状态进行监控与实时调整,达到传动装置工作的可视化目标。其中,CVT应用于连续、平稳更换挡位,实现了传动及时、控制精准性能要求。搭建了试验平台对牵引性能、能耗环保指标及安全性能综合测试,结果表明:各挡位的传动比较优化前数据提升19%左右,拖拉机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可为后续拖拉机其他核心部件优化与改进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双电机独立电驱动增程式电动拖拉机旋耕机组为对象,提出一种适用于旋耕作业的双输入变量后向建模方法,即在模型中将行驶速度和动力输出轴旋耕转矩作为输入量,设计了双电机独立驱动增程式电动拖拉机动力系统能量管理模型。针对旋耕作业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实测数据与经验公式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建立了旋耕工况周期模型。基于动态规划算法,分别对其进行旋耕作业仿真试验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仿真试验结果与台架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能量管理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增程式电动拖拉机在给定旋耕工况下各电机功率、发电机组功率和动力电池组荷电状态的变化情况,且仿真试验和台架试验中燃油消耗量分别为4 065.5 g和3 994.7 g,其相对误差为1.77%,验证了建立的增程式电动拖拉机旋耕机组能量管理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窦海石  魏洪乾  艾强  张幽彤 《农业机械学报》2024,55(2):393-400,414
大功率拖拉机作业时载荷冲击会造成发动机的输出转矩大范围波动,为减小载荷冲击对拖拉机动力单元的影响,提出以发动机和双电机为动力源的拖拉机双流耦合动力系统构型,以减小载荷冲击引起的动力传动系统换挡频次。基于Haar小波分解提出了基于功率预测的转矩分配策略,首先记录拖拉机的作业参数,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对拖拉机旋耕作业时的功率需求进行预测,由Haar小波变换确定高频和低频转矩需求值的范围,并分别由电机和发动机提供。最后,通过硬件在环试验对提出的动态转矩分配进行了可行性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神经网络功率需求预测模型对行驶端和动力输出端 (Power take-off,PTO)的功率进行预测,实际值和预测值均方根误差分别占最大功率的7.6%和7.9%;提出的转矩分配策略能够应对拖拉机旋耕时的载荷波动。发动机转矩波动与传统构型相比减小35.0%,有效地缩小了发动机转矩波动范围,缓解了拖拉机作业时载荷冲击对发动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拖拉机在丘陵山区适应性差,田间地头转向半径大、易损害作物,耗时长和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原地转向的504型丘陵山地拖拉机底盘。整机采用四驱轮式行走系统,前进和后退速度为0~5 km/h,可无级调速。传动系统采用机械式“H”型传动路线,通过纵梁内外双轴的设计将左右两侧的驱动力独立分开。采用离合器式转向分动器,通过转向分动箱内的牙嵌式离合器两两组合,完成底盘不同作业状态的控制,两路动力通过正转+正转、反转+反转、正转+反转和反转+正转4种状态的组合,实现拖拉机的前进、倒退、左右大小半径转向和原地转向。结果表明,整机最大牵引力为10.78 kN,最大及最小总传动比分别为732.50和73.25,前后驱动桥传动轴最高及最低转速分别为31.07和6.21 r/min。底盘的轮距和轴距比值为1,其所受滑移阻力矩与滚动阻力矩之和小于其所受驱动力矩,可在窄小地头实现原地转向,减小拖拉机田间作业的空行程,提高作业效率,有效保护农作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