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220kV变电站智能化的改造工程为例,对变电站现场设备、场地布置、运行环境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从网格结构、二次屏位、220kV及66 kV开关,刀闸,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至智能柜二次电缆,母线智能化改造、220kV线路(旁路)间隔智能化改造、主变压器间隔智能化改造等改造方案进行分析探讨,并详细介绍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对220kV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支持,保证在改造过程中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为同类项目的改造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1变电站数字化技术升级改造原则按照一次电气设备智能自动化、二次设备集成网络化的建设改造原则,参照IEC6185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相关规范标准,分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3层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建设。其中,过程层是由具有模拟量实时收集终端合并单元和能够实现开关状态信号输入、输出的智能功能单元共同组成;间隔层主要由保护  相似文献   

3.
通过开发区(新城区)电网改造工程,阐述了城网改造过程中的规划、设计、设备选型等技术要素控制,这对降低造价和保障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低压电网建设与改造过程中,各地陆续出台了低压电网建设与改造设计、工程验收细则,来规范、指导低压电网建设与改造.现刊载河北省廊坊市农电局制订的两个实施细则,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某连续反拱底板水闸加固改造工程为例,建立反拱底板水闸改造前后三维有限元仿真数值计算模型,利用有限元计算软件模拟公路桥拱圈、工作桥的拆建,底板填平,新建支撑结构以及墙后减载等施工过程,实现拆除部分与新建部分的替换.通过改造前、结构拆除、减载、改造后4种工况的分析对比,研究了拆除、减载、新建过程对闸室底板应力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计算可直观、准确地反应施工过程中底板应力变化趋势,主拉应力极值主要位于边孔部位;施工过程中,采取减载措施有效减小了底板受力,与未减载工况相比,底板主拉、主压应力极值分别减小了40%和55%,避免了施工期应力突变;反拱底板填平能够改善底板受力状况,改造后底板主拉应力减小了10%左右,主压应力由于受新建结构加重的影响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6.
邓六春 《南方农机》2019,(12):135-135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我国中小型电灌站节能改造工作逐步受到重视,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小型电灌站在节能改造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文章以中小型电灌站节能改造为切入点,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
操作电源改造是配网自动化改造中重要改造环节。通过制定和实施新的技术方案,将DC48 V标准操作电源原本需要解体环网柜改造操作电源的方式简化了操作电源改造过程,降低改造的时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国内一些老电站在设备改造方案决策过程中,往往偏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设备全生命周期内的改造效益,从而导致改造效果差、重复改造等问题。以国内某水电站4号机组导水机构改造为例,从安全性、能效成本及政策适应性等方面分析了改造的必要性;此外,针对整体更换及大修两个比选方案,拟定了比选边界条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从一次性投入、运行成本、检修成本、故障成本及退役处置成本等方面进行了费用分析与计算,并将相关成本费用折算至费用净现值后,最终提出了最优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9.
平谷供电公司配电线路自动化改造按照"1+1+N"战略方针对10 kV架空线路逐步开展自动化水平提升,在配电网改造过程中首先对配网线路网架结构和设备情况进行梳理,根据配电线路设备情况进行自动化改造方案配置,之后报计划现场施工,线路改造完成后通过线路故障处置时间和缩小故障范围验证了改造方案的正确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的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是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做出的重大决策。巩义市电业局在农网改造中抓好准备工作、过程管理、优化配电三个环节,为巩义市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