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为降低传统砂型铸造制作成本及提高中小批量生产效率,文章结合3D打印技术,设计一个模型,采用PLA材料并通过熔融堆积法打印成型,根据3D打印模型造型、开炉浇注成型并铸件整理。通过对比得到,采用3D打印技术的砂型铸造比采用传统木模铸造制作周期大大缩短、成本低且产品个性化程度高,具有较广的应用范围和很强的生存空间,在未来将会给铸造行业带来新的元素,加快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设计不仅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还分析了3D打印技术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未来努力改进的方向.并从打印精度和速度两方面对3D打印机从传统3D打印机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对喷头喷出量及移动做了详细介绍.对3D打印机做了全方位的认识了解,剖析优化.从其原理上讲,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运用数字模型为基础,采用熔积成型法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具体物体,其材料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塑料.  相似文献   

3.
3D打印技术是《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的新兴技术,通过3D打印,可以将许多结构复杂的零件一体打印成型。农机研发因为设备、技术、周期的制约,一直难以有真正的突破,现主要介绍三种3D打印技术在农机研发中的应用优势,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3D打印技术具有成型速度快、易于加工、使用方便等特点,在航空模型制作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于传统航空模型制作,3D打印航模更加方便且模块化。笔者通过创建四旋翼飞行器的三维模型,对主要受力部件进行了仿真及结构优化。仿真受力分析结果证明,3D打印技术在提高制作效率和成品强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三维(3D)打印的发展现状、应用意义、与传统加工方式的不同以及3D打印发展瓶颈展开了论述,指出三维(3D)打印应用有可能彻底改变现代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6.
秦新华 《南方农机》2019,(5):136-136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升级,制造行业的更新换代,市场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不断富足的过程中,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开始追求时尚化和个性化,而3D打印的快速成型技术恰恰符合了客户的个性化要求。本文通过对3D打印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进行阐述,通过案例设计,研究其在文化用品方面的创新,并展望了3D打印技术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由于快速制造过程中存在形状复杂产品的问题,因此文章对数字光处理技术(DLP技术)在3D打印机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介绍了该技术的3D打印机成型过程,开展三维模型优化设计技术、DLP打印机的工艺参数配置、光固化后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希望为今后3D打印应用技术的分析提供理论层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前,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升级,其以材料消耗低、成型速度快的特点逐渐应用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领域。文章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优势和局限性,并集中探讨了其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领域中的作用,希望更好地服务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领域。  相似文献   

9.
3D打印技术是20世纪的末期才开始兴起的,其在内容上属于快速成型技术中的一种。随着近几年的发展,3D打印技术开始走进大众生活,并在多个不同的领域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文中首先对3D打印技术的原理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其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何立胜 《河北农机》2014,(12):30-31
从3D打印技术涉及的学科领域,分析了模具专业(3D打印技术方向)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此目标对模具专业(3D打印技术方向)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提出以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校企共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该模式的核心内涵和实施要素。  相似文献   

11.
基于EHD微尺度3D打印喷射机理与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电流体动力学(EHD)微尺度3D打印(电流体动力喷射打印或电喷印)的成形机理复杂,成形影响因素较多,首先对泰勒锥的受力状况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用有限元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进行验证,探索了该微尺度3D打印方法的喷射机理,并揭示了电压、压力对锥射流喷射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压越大,锥形越短;入口压力越大,锥形越长,同时也表明了在一定的电压和气压范围内喷印均可以正常进行,而不是特定的电压或气压,从而可以通过调节电压和气压改善锥射流及喷印质量。用光固化树脂材料进行的喷印实例中获得了较好的喷印质量。  相似文献   

12.
熊海涛 《农机化研究》2019,(10):254-258
随着科技发展对材料的不断需求,利用快速成形技术直接制造金属功能零件将会成为主要发展方向,3 D打印技术正在快速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拖拉机零部件的设计制造过程中,部分结构复杂的零部件往往采用铸造的方式,需要结构复杂的模具。为了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将3D打印技术引入到了模具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模具的加工制造效率。为此,以拖拉机轴承座的设计制造为例,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并建立了轴承座的三维模型,最后通过软件切片的方式生产了3D打印模具的工艺文件。通过对传统加工方法和3D打印模具制造方法进行对比发现:采用3D打印技术对拖拉机部件进行设计制造,可以有效地缩短设计周期,减少设计工序,降低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13.
基于工业CT的水泵叶轮三维实体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水泵叶轮三维实体重建,利用工业CT获取含有叶轮原型内部构造信息的高精度断层切片图像,并编程实现切片图像RAW数据格式到BMP格式的转换.在VC++6.0平台上,应用MFC、OpenGL、ADO等,通过断层图像预处理、二维图像处理及二维几何处理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去除图像噪声并显著提高了图像清晰度;编程完成了叶轮断层...  相似文献   

14.
王现强 《湖南农机》2011,38(7):108-109
数控机床电气系统故障的调查、分析与诊断的过程也就是故障的排除过程,一旦查明了原因,故障也就几乎等于排除了.因此使用正确的故障分析诊断方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陈峰 《湖南农机》2013,(6):145-147
在介绍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形成及发展概况基础上,重点介绍其典型成型工艺方法:选择性激光烧结(SLS)。并以手机上盖为例,分析了运用SLS工艺加工样品的流程,并指出了网络化、标准化是该项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对攻丝加工中丝锥破损折断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把攻丝加工的故障分成丝锥磨损、切屑堵塞、工作材料硬度不均、攻丝工艺失误等4类。运用模糊理论对其扭矩特征进行描述,确定了故障特征矢量,给出了故障相关关系权重矩阵,提出了系统故障的判别方法,并建立了攻丝加工的模糊故障诊断系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模糊故障诊断方法能有效地对攻丝过程的故障类型进行识别和对丝锥折断问题进行预防,为大幅度地提高攻丝质量和攻丝效率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王晓高 《农机化研究》2019,(3):236-239,249
随着农机市场的不断壮大,农机的性能和外形的美观性逐渐受到客户的青睐,农机在外形的艺术设计上即可以满足客户的审美需求,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机使用者的疲劳感,对于农机的总体性能的发挥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此,将3D艺术打印技术引入到播种机的零部件外形设计中,并以前盖板的艺术造型设计为例,采用CATIA软件设计了前盖板的三维模型,并将模型文件格式转换成了支持3D打印的格式,最后利用3 D打印机打印了前盖板的艺术造型。由打印效果可以看出:使用3 D艺术打印不仅可以满足播种机前盖板流线型曲面等动感的艺术设计,还可以调制出各种模型颜色,丰富了播种机外形艺术设计的视觉冲击效果,对于播种机外形设计方法的革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原福 《湖南农机》2011,(5):104+106-104,106
在发动机电控系统中点火系统的故障有很多,当该系统出现故障后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在维修过程中这部分的故障是很难判断的。作为维修人员要有清晰的诊断思路,要掌握系统的原理,出现的故障现象,要能够找准故障点,直接进行换件维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包装印刷企业生产现场信息化程度低以及生产制造过程中各种数据不透明导致的管理复杂和追溯困难等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包装印刷生产的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首先对企业目前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得出MES系统的具体需求;其次,从需求出发,整体设计MES系统平台,包括设计...  相似文献   

20.
曹刚  徐向阳  冯孝善 《中国沼气》2001,19(4):3-6,10
本文对神经网络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模拟应用作了系统综述。稳定性是厌氧反应器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由于反应器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负荷的冲击,稳定性常常会被破坏。找出一种合适的模型来模拟反应器在冲击负荷下性能变化情况从而更好地控制反应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神经网络以其非线性、自适应性、并行性以及较强的容错能力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重视,神经网络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的模拟应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