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全面建设课程思政的新时期,要求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全面推进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协同效应。植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控作为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以此门课程为例,进行课程思政融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课程思政总体设计,探索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实施路径,创新课程思政建设体系,突出价值引领,加强课程思政研讨,强化课程评价体系建设,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辐射,以实现显性专业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2.
3.
植物化学保护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以不同章节作为切入点进行阐述,对植物化学保护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渗透路径和方法进行了挖掘和探究。为植物化学保护学课程思政改革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需要寓课程思政于粮油食品加工技术教学中。该研究探索了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以“三维并进,德育为先”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以期为食品专业相关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7.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提升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质量,充分利用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内容的有效结合,以更好地履行立德树人的使命,本文探究了植物营养学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深入挖掘课程中潜在的思政元素,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和建设方法,将思政教育改革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终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协同发展,同时也为本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9.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20,22(1):113-118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要求下,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成为牵动全局、事关根本的大事。为破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瓶颈,以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课程评估、专业恳谈会、文献法等方法梳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阐明\"一懂两爱\"人才内涵并构建\"五力\"互动模型;提出树立整体教育观、突出爱农情怀教育、增强教师改革自觉;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整合教学资源,革新课程体系\"\"学程分段,设计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方案\"\"加强多元主体参与的课程评估,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等4个方面,对\"一懂两爱\"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与完善。 相似文献
10.
11.
从内涵、原则和基本思路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农学类专业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专业特点和共性特征。提出了“明确教师定位,避免强行思政”“保持知识体系,完善教学逻辑”和“打造思政特色,凝练思政主线”的基本原则,探讨了“挖掘思政触点,形成协同效应”“创新教学手段,提升育人效果”“引入信息化教学,促进主动思政”和“重视教师因素,推进团队建设”的基本建设思路。研究结果有助于明确相关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向,为涉农高等院校开展农学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政触点”和“思政手段”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德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以食用菌栽培学课程为例,阐述了课程思政育人的目标及必要性;提出了通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打造优质教学团队、加强过程考核、整合教学资源、课后评价反思提升等措施进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4):158-160
《管理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课程思政必须落到实处。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运用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慕课、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课程内容,既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性,又体现对学生人生发展的指导性,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8.
19.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4):118-119
首先论述了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后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最终根据现状坚定以人为本思想,深入论述了基于创业教育视角的思政教育开展方式。 相似文献
20.
实习支教作为教育实习的改革模式,为思想政治教育搭起了稳定的实践平台。为了更好地发挥实习支教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对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进行了探究,认为实习支教显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承载性、传导性、实践性和目的性等特征;实习支教加深了师范生对我国农村和农村教育现状的认识,帮助师范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了师范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充分发挥实习支教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功能,要帮助师范生做好实习支教前的准备工作,加强对实习支教的支持力度,规范教学实习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