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贵州省山区6万亩山塘养鱼面积,单产一直在6公斤左右徘徊。为嫂变这种落后状况,摸索山区山塘养鱼高产稳产的技术措施,我们从1983年开始,连续五年在黔东南地区榕江县禾田冲山塘开展了山塘养鱼高产稳产技术的试验研究,1987年12月2-4日由省水利电力厅组。  相似文献   

2.
1基本情况 青山界天然草场位于贵州省锦屏县西南部的河口、固本乡境内,平均海拔900~1250m;土层厚度为20~90cm,土壤pH值为5~6;草场内山塘众多,泉眼遍布全境,10亩以上山塘水(水库)6个,总水面134亩,常年蓄水量47.6万m3;  相似文献   

3.
正1.广丰区山塘整治工程概况全区共有总容积500 m~3—100000m~3山塘工程1408座,总容积3148.29万m~3,其中:500-10000 m~3山塘598座,容积502.13万m~3;10000-50000 m~3山塘644座,容积1463.96万m~3;50000-100000 m~3山塘166座,容积1182.20万m~3。全区三类山塘667座,总容积  相似文献   

4.
从山塘修整、山塘消毒、水质调节、鱼种放养、日常管理和捕捞方面介绍了山塘水产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5.
山塘的特点是远离村庄,水质好、水流动性大、容易洪涝和干旱。很多山塘养鱼都只是简单放养,其产鱼量非常低,根本没有发挥出山塘的一水多用的作用。山塘大部分水位很深,面积非常大,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高产鱼塘养鱼的基本条件。所以,在养鱼过程当中一定要扬长避短,山塘的鱼类养殖一定能够得到明显的经济效益。在本文当中介绍到如何提高山塘质量、避免干旱、科学合理进行混养以及加强对鱼塘的日常管理和鱼病的防治等相关方面内容,为山塘养鱼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山塘高产养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山塘高产养鱼技术,包括提高山塘质量、避开秋旱、培肥水质、合理混养、加强日常管理、鱼病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为山塘养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田县小型山塘水库众多,宜渔水面丰富,但以往主要是以灌溉为主,由于水位落差大,养鱼效益低,这是大田县养殖水面的一个薄弱环节。该县前坪乡养殖户蒋升寄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探索出一套山塘水库高效益的经营方法,倘若能有效推广定能使该县的山塘水库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整个山塘水库的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陈孝喜 《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17-217,219
分析了五河县山塘水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其安全运行的对策,以期为山塘水库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遂昌县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要求在三年内综合整治107座山塘,如何做好众多山塘的整治工作是摆在当地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通过对山塘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整治目的.  相似文献   

10.
永嘉县山塘水库多,颁布范围广,其鱼类养殖已成为全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笔者主要介绍了山塘水库绿色高产养殖技术,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贵州主产茶区的调研、茶园土壤养分测定,结合贵州茶产业发展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全面提升贵州茶产业发展水平,振兴贵州茶叶经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贵州马尾松人工林经营密度模型初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讨用模拟方法确定人工林的经营密度,本文以贵州马尾松人工林569块常规标准地资料为基础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标准地对目前贵州马尾松人工林具有充分代表性;立木密度对林分平均胸径的影响最为明显,对树高影响较小;林分断面积和蓄积随立木密度的增大而上升,但当立木密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它们都有下降的趋势.基于以上分析,用动态规划方法建立了可变间伐间隔期的林分经营密度模型.该模型既符合林分生长的一般规律,又得到实地试验结果的支持,因此建议应用.  相似文献   

13.
比较分析了贵州各行政区域之间、农村区域之间和城乡区域之间经济的绝对和相对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并据此提出贵州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一体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贵州辣椒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华书 《贵州农业科学》2011,39(6):193-196,201
针对贵州辣椒优势产业发展面临的价值链提升难度大、物流发展迟缓与信息流建设滞后等问题,对贵州辣椒产业链进行了调查分析.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政府服务职能转变、拓展销售渠道、完善法律法规等可有效解决辣椒产业链延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贵州辣椒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贵州山区玉米种质对贵州省的玉米育种和玉米生产有着重大贡献,但贵州山区玉米种质需要进行遗传改良和扩增,才能发挥良好作用。笔者概述了贵州山区玉米种质的特点及其改良情况,并对贵州山区玉米种质的改良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贵州辣椒气候适宜性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是日常生活中的蔬菜、调味品、医药原料和化工原料,有健胃、助消化和降血糖等功能,研究辣椒的气候适宜性对辣椒种植的优质高产和生产合理布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贵州省84个气象站点的气候资料,选取7~8月的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等气候因子作为辣椒气候适宜种植的区划指标,构建各气候指标的空间分布模型,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贵州省辣椒种植的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区划。结果表明:贵州省最适宜种植辣椒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遵义地区、铜仁地区和省的中部;适宜的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中部和南部;次适宜种植辣椒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贵州省的西部、西南部和东部的少部分地区;不适宜种植辣椒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贵州省黔西南、黔南部的小部分地区。全省各地可根据区划的结果,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合理规划布局,完善辣椒气候适宜性指标,为辣椒的生产种植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以金线莲为对照,采集贵州松桃、湖南永顺、重庆秀山、贵州遵义、浙江建德5种不同来源的斑叶兰,经6个月高山林下仿野生栽培,研究了斑叶兰和金线莲的金线莲苷含量。结果表明,5种来源斑叶兰金线莲苷含量组间差异极显著,且均显著低于金线莲。其中:来自湖南永顺的斑叶兰中金线莲苷含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4个来源的斑叶兰;其余来源斑叶兰中金线莲苷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根据油梨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结合贵州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及自然资源概况,分析油梨在贵州亚热带地区的适应区域及发展前景,并简要介绍了其苗木培育及栽培管理技术,为贵州发展油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水稻机械化种植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贵州省水稻(Oryza sativa L.)机械化种植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参照国内外相关成熟经验,探索适合贵州省水稻机械化种植的技术模式;同时根据贵州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调研,结合现有水稻生产机械装备保有量发展趋势,得出适合贵州省水稻机械化种植的机具配套模式及相关政策建议,为促进该区域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功能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昆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693-8697
首先以生态经济理论为基础,阐述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组成要素特征。然后分析了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经济复合系统的功能特征:喀斯特地区生物生产量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弱;物质储存和积累速度慢、环境污染严重;能量产量和利用效率低、浪费现象严重。在探讨复合系统功能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在进行系统维护和重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要着重考虑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选择和培育适合喀斯特地区的优势物种,提高物质积累的数量和速度,同时,可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降低经济系统各环节的能量浪费,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