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初发展为草原研究室,1990年正式命名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科学分院草地研究所。研究方向包括:国内外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与创新研究;高产、优质、抗逆牧草新品种选育研究;牧草良种繁育技术研究;牧草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与利用研究;退化草地改良治理与利用研究;草产品开发与应用研究等。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初发展为草原研究室,1990年正式命名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科学分院草地研究所。研究方向包括:国内外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与创新研究;高产、优质、抗逆牧草新品种选育研究  相似文献   

3.
《牧草与饲料》2007,1(2):F0002-F000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科学分院是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实力雄厚、成果丰硕的省级畜牧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下设畜牧、草地、动物营养三个研究所,研究与开发领域涉及到猪、牛、羊、禽育种与生产,动物分子遗传,动物胚胎移植,牧业工程设计,安全畜产品生产,牧草育种与地改良,饲料作物选育及利用,畜禽营养代谢,  相似文献   

4.
吴青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草地草原科学家。他是东北牧草研究的开拓者,也是草原科学研究奠基人之一。在他的领导下,原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今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也是全国最早开展草地科学研究并取得卓越成果的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5.
1987的8月20日~9月10日,日本农林水产省草地试验场杉信贤一博士应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邀请,受日本政府(JICA)派遣来我国讲学,介绍了日本草地农业、牧草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的现状。还先后访问了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和北京市的有关院校及科研单位。现由吉林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自永和、高振生、刘艳芝三位同志将杉信先生的讲学内容扼要汇总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陈自胜,男,1931年生,河南省镇平县人。中共党员,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1956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农学系,同年分配到原东北农业研究所畜牧系,从事牧草栽培和草原改良的研究。先后担任草原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和草地研究所所长等职务。曾任中国草原学会理事、中国草原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副会长、吉林省生态学会理事和吉林省草原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务。  相似文献   

7.
《牧草与饲料》2009,3(4):74-74
《牧草与饲料》杂志是由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全国发行的科技期刊。刊登以牧草与饲料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报告、综述与专论、引种试验、推广应用、品种介绍、饲料加工及饲料营养等方面的论文。  相似文献   

8.
《牧草与饲料》杂志是由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全国发行的科技期刊。刊登以牧草与饲料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报告、综述与专论、引种试验、推广应用、品种介绍、饲料加工及饲料营养等方面的论文。  相似文献   

9.
《牧草与饲料》2010,4(2):64-64
《牧草与饲料》杂志是由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全国发行的科技期刊。刊登以牧草与饲料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报告、综述与专论、引种试验、推广应用、品种介绍、饲料加工及饲料营养等方面的论文。  相似文献   

10.
我们对吉林省延边种羊场理化分场的山坡退化草地进行了两年培育与更新试验,初步效果表明:对于天然山坡退化草地,采用电围栏封育、补播多年生优良豆科牧草和禾本科牧草培育方法,是能提高产草量,更新植被的有效措施。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在吉林省东部山区山坡自然草地上采用电围栏封育、补播、探讨植被的培育与更新等技术问题、并查明增产效果,为合理利用天然草地提供科学依据。一、试验地概况  相似文献   

11.
红豆草人工草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工草地建设是草地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人工草地面积仅占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1.3%,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本研究通过对1999~2004年红豆草建植、稳产高产和管理利用技术的试验研究,旨在为乌鲁木齐地区人工草地建设选育一个新的牧草品种及其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丛枝菌根对牧草与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及其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枝菌根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系统的重要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促进相关研究,本文综述了丛枝菌对牧草养分吸收、抗逆性、生长发育以及对草地生态系统中牧草间竞争与共存、群落结构调节、提高草地生产力等的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当前相关的研究:即主要牧草进行菌根共生特性与菌根依赖性的调查研究、菌根对牧草竞争的影响研究、高效菌种筛选与接种应用技术的开发研究、对草地生态系统进行丛枝菌根综合效应的研究、菌根对牧草竞争的影响研究、草地管理与菌根效应相互关系的研究、丛枝菌根对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的作用研究、污染草地土壤菌根修复的研究、草地丛枝菌根资源库的建立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牧草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较大的生态地理条件差异,致使牧草遗传资源丰富,种质资源多样。通过野生牧草驯化、杂交、诱变和引进种质材料的选择,相继培育出近20个牧草栽培品种,同时开展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评价和牧草种质材料的整理整合研究。目前,吉林省牧草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工作相对比较滞后,在生产实际中,不能满足饲草饲料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据此,提出了以下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建议:开展境内牧草种质资源全面调查;加强牧草种质资源的搜集、鉴定与整理;开展牧草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深入开展牧草种质资源的评价;加强牧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优质、多抗牧草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14.
《牧草与饲料》2010,4(1):11-11
《牧草与饲料》杂志1987年创刊,1993年停刊,2006年复刊,由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  相似文献   

15.
《青海草业》2010,19(2):52-52
《青海草业》是由青海省草原学会和青海省草原总站共同主办的草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是宣传和推广草地科学研究的成果,交流草地农业生产的经验,普及草地和牧草科学知识,介绍草地农业的发展动态及其科技成就,报道的内容有草地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人工草地建立、管理和利用,牧草和饲料作物资源及栽培技术,饲草料加工与饲用,草地资源保护与建设和牧草机械,  相似文献   

16.
《青海草业》2010,19(4):52-52
《青海草业》是由青海省草原学会和青海省草原总站共同主办的草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是宣传和推广草地科学研究的成果,交流草地农业生产的经验,普及草地和牧草科学知识,介绍草地农业的发展动态及其科技成就,报道的内容有草地资源调查、评价、开发、利用、人工草地建立、管理和利用,牧草和饲料作物资源及栽培技术,饲草料加工与饲用,草地资源保护与建设和牧草机械,  相似文献   

17.
玉龙县以万亩连片天然草原区域为重点,坚持以草定畜、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巩固完善草原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原则建设高原生态牧场。人工草地建设技术、改良草地建设技术、草地监测、草场管护与监督、牧草利用与加工、草地建设配套技术等五项技术集合成《玉龙县牧草栽培技术与办法》,制定《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从技术到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总结出一套符合玉龙县的草地资源合理科学利用,环境保护与草地畜牧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科学方法和经验。该技术突破了传统的牧草种植方法和棚圈设计理念,取得了较好的牧草种植研究与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奶牛》2014,(10):57-57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将于2014年8月10日-12日在北京蟹岛召开2014中美牧草技术产品交流研讨会。本次会议主办方为: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北美苜蓿联盟及新疆畜牧科学院。本次大会旨在讨论牧草产业的热点话题,解决牧草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推动多方的合作与交流。目前已拟定的主要议题有:牧草育种新技术、耐盐、病虫害防除、水肥管理、越冬;干草调制;青贮调制;干草市场;近红外与营养品质检测及草地改良与轮作等。现诚邀各位同仁参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奶牛》2014,(14):63-63
<正>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将于2014年8月10-12日在北京蟹岛召开2014中美牧草技术产品交流研讨会。本次会议主办方为: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北美苜蓿联盟及新疆畜牧科学院。大会支持媒体为《中国奶牛》杂志。本次大会旨在讨论牧草产业的热点话题,解决牧草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推动多方的合作与交流。目前已拟定的主要议题有:牧草育种新技术、耐盐、病虫害防除、水肥管理、越冬;干草调制;青贮调制;干草市场;近红外与营养品质检测及草地改良与轮作等。现诚邀各位同仁参加。  相似文献   

20.
1吉林省牧草种质资源利用成就 吉林省牧草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研究工作可追溯至上个世纪50年代。经过广大牧草育种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种质资源的创新研究工作己从初期的引种和野生品种栽培驯化发展到利用常规育种技术培育新品种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