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噻苯隆促进甜瓜生长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科学评价噻苯隆调节甜瓜生长的效果和安全风险,通过田间试验和检测,研究了甜瓜使用噻苯隆后的坐果率、增产效果、品质、外观、品尝指标、最终残留量等。噻苯隆0.1%可溶液剂对甜瓜生长具有较显著的调节作用,250~167倍液处理,可有效提高坐果率和产量,改善果型,对甜瓜的外观、甜度、口感有明显改善,但增大使用浓度(125倍液),甜瓜的甜度和口感明显变差。噻苯隆0.1%可溶液剂低剂量(167倍液)、高剂量(125倍液)施药1次,收获期采样,噻苯隆在甜瓜上的残留量均0.01mg/kg,低于我国的最大残留限量0.05mg/kg,对人体健康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用40%福戈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为20%氯虫苯甲酰胺+20%噻虫嗪)防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试验表明,效果比较好,而且对水稻具有增产效果,该药剂可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HPLC-MS/MS)建立了猕猴桃、黄瓜、苹果和葡萄4种果蔬中噻苯隆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净化,HPLC-MS/MS测定。结果表明:在0.01~1 mg/L范围内,不同基质中噻苯隆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决定系数均大于0.99;在0.01、0.05和0.5 mg/kg添加水平下,4种果蔬基质中噻苯隆的平均回收率为87%~10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2.0%;方法定量限(LOQ)为0.01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高效、经济,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残留分析的要求,适用于噻苯隆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4.
噻苯隆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产量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植物生长调节剂0.5%噻苯隆可溶液剂应用于河北康保马铃薯田的效果,发现其不同浓度处理对马铃薯均有较明显的促进生长及增产作用。随施用浓度升高,处理区内马铃薯株高、茎粗、产量、大薯率均表现递增。其中,较高浓度如1 500倍液、1 000倍液处理与清水对照相比,增产率分别为18.9%、20.2%。  相似文献   

5.
苄嘧·苯噻酰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水稻直播面积不断扩大,杂草的发生日趋严重.为探讨53%苄嘧·苯噻酰WP在水稻直播田的应用效果,于1999~2000年在湖南、上海等地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3%苄嘧·苯噻酰WP具有安全、广谱、增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生物农药7. 5%茶·黄素可溶性液剂是镇江市润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新研制的植物源杀菌剂。为了探索该产品对水稻稻瘟病田间防治效果,为产品登记打下基础,特进行了该产品的田间小区、大区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农药7. 5%茶黄素可溶性液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每公顷用量1 500~2 500mL平均防效达70%~80%,可在水稻稻瘟病的防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建立了稻田水、土壤、水稻植株、稻秆、稻壳及糙米基质中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20 m L V(乙腈)∶V(水)=70∶30的混合溶液提取,提取液用20 mg石墨化碳黑(GCB)与30 mg乙二氨基-N-丙基硅烷(PSA)净化,HPLC-M S/M S检测。吡嘧磺隆在上述各基质中的添加回收率在76%~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5%~14%之间,定量限为0.004~0.01 mg/kg;苯噻酰草胺的添加回收率在77%~101%之间,RSD在2.4%~13%之间,定量限为0.001~0.01 mg/kg。实现了对两种除草剂同时简便、快速测定的要求。采用该方法测定了26%吡嘧磺隆·苯噻酰草胺水面扩展粒剂在稻田施用后,其有效成分吡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在实际样品中的残留量。结果表明,两种除草剂均属于易降解农药,在本试验条件下其在糙米中的残留量均低于我国最大残留限量(MRL)(吡嘧磺隆0.1 mg/kg;苯噻酰草胺0.05 mg/kg)。  相似文献   

8.
采用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QuEChERS-HPLC-MS/MS),建立了棉叶中噻苯隆和敌草隆的残留分析方法。本方法中噻苯隆和敌草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7.0%~84.6%(RSD为1.3%~8.1%)和78.2%~97.2%(RSD为5.9%~11.8%)。采用田间试验在不同施药剂量条件下研究了噻苯隆和敌草隆在棉叶上的残留动态。结果表明,高剂量和低剂量施药条件下,噻苯隆在棉叶上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4d和1.8d,敌草隆在棉叶上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8d和5.3d,不同剂量施药条件下噻苯隆和敌草隆在棉叶上的消解规律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
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室内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复配可用作水稻田除草剂,通过室内测试对水稻田主要杂草千金子、稗草、鳢肠等的防除效果和对水稻的安全性完成苯·苄的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苯噻酰草胺和苄嘧磺隆的复配剂对千金子、鳢肠、稗草的联合毒力系数均高于100,为明显增效,尤以配方B(53%苯·苄,即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50%3%)联合毒力系数最高,确定为最优配方.  相似文献   

10.
为了科学配制棉花脱叶催熟剂药液,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评价了 4 种脱叶催熟剂药液体系在不同放置时间内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其对植保无人飞机(UAV)喷施作业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540 g/L噻苯 ? 敌草隆悬浮剂药液体系在配制后 0 h的悬浮率和持留量最优,分别为95.5%和 5.49 mg/cm2;68%噻苯 ? 敌草隆可湿性粉剂药液体系配制后0 h在棉花叶片上接触角最优(0°);81%噻苯 ? 敌草隆水分散粒剂药液体系和12%噻苯 ? 敌草隆可分散油悬浮剂药液体系中噻苯隆的稳定性均较好,配制后24 h分别降低了11.63%和14.47%。总体上,4种脱叶催熟剂药液体系的悬浮率、持留量和噻苯隆含量均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在 0.5~1 h时内降幅最为显著。药液放置时间对UAV喷施后的雾滴体积中径 (VMD,Dv50)、雾滴覆盖率和均匀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 种药液体系的田间脱叶率均随放置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 0~1 h内下降最快,放置超过 1 h会对棉花脱叶率产生显著影响,其中 12 h后影响最大。该研究结果可为棉花脱叶催熟剂药液的科学配制和UAV喷施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杂草防除对水稻田光照和水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杂草防除对水稻田间管理的重要性,研究了53%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水稻抛秧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杂草防除后田间不同高度层的透光率变化以及杂草的氮、磷、钾和水分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用53%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抛秧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显著,综合密度防除效果和综合鲜重防除效果分别为90.31%~100.00%和90.58%~100.00%。有效防除杂草能显著降低杂草的株高和密度,改善田间不同高度层的透光率。杂草的防效与杂草对田间的养分和水分吸收呈负相关。杂草防除后有效改善了水稻田间光照和水肥条件,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药剂防控示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70%噻虫嗪种子处理WS(锐胜)是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开发的一种高效、低毒农药,为了评价其对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效果以及对水稻的安全性、壮苗和增产效果,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药剂防控示范方案》的要求,笔者于2013年晚稻期间进行了70%噻虫嗪种子WS处理防控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试验示范,现将示范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水稻直播面积不断扩大,杂草的发生日趋严重。为探讨53%苄嘧·苯噻酰WP在水稻直播田的应用效果,于1999—2000年在湖南、上海等地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3%苄嘧·苯噻酰WP具有安全、广谱、增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与大田示范验证9. 5%丙嗪嘧磺隆SC与20%氰氟草酯OD桶混一次施药防控机插秧水稻(Oryza sativa L.)全生育期杂草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表明:机插秧水稻移栽后12 d,9. 5%丙嗪嘧磺隆SC 60 mL/667 m2与20%氰氟草酯OD 75 mL/667 m2桶混一次用药对稗属杂草(Echinochloa spp.)、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 (L.) Nees]、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 (Burm. f.) Presl.]、多花水苋(Ammannia multiflora Roxb.)、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 L.]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达93%以上,与常规两封一杀(插秧前3 d施用50%苯噻·苄WP 1 050 g/hm2,插秧后10 d施用35%丙草·苄WP 1 500 g/hm2结合插秧后25 d施用6%五氟·氰氟OD 1 800 mL/hm23次用药)的防效相当,且对水稻安全。与常规两封一杀化除方案相比较,9. 5%丙嗪嘧磺隆SC与20%氰氟草酯OD桶混1次用药控草技术减少了2次用药,有效控制了机插秧水稻全生育期草害,降低了稻田除草剂用量,节省了用工成本,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8种药剂对水稻穗颈瘟的田间防效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分析8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穗颈瘟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在试验设计用药量下,对水稻穗颈瘟最终防效由高到低的药剂依次为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13%春雷·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0%稻瘟灵乳油、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春雷霉素可溶性液剂。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对促进水稻增产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组合用药防控技术示范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顺昌县开展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组合用药防控技术示范。示范结果表明:先正达产品组合噻虫嗪70%种子处理可分散剂拌种+秧田1叶1心期吡蚜酮25%水分散粒剂喷雾+移栽前2d噻虫嗪25%水分散粒剂喷雾+本田移栽后7d毒死蜱48%乳油+氨基酸12%水溶性液剂喷雾+移栽后15d吡蚜酮25%水分散粒剂+氨基酸12%水溶性液剂喷雾防控效果最好达99%。  相似文献   

17.
53%苯噻酰草胺·苄嘧磺隆WP对水稻抛秧田稗草、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鳢肠等都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药后40d总草株防效达94.95%以上,且对水稻安全。施药区比对照稻谷增产40.28%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防治枸杞瘿螨的有效药剂,满足枸杞"绿色"食品生产的要求,本研究选取15%哒螨灵乳油、24%螺螨酯悬浮剂、30%乙螨唑悬浮剂等9种药剂进行田间药剂筛选研究.结果表明,24%螺螨酯悬浮剂2 000倍液、30%乙螨唑悬浮剂7 000倍液、16%四螨·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6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100倍液对枸杞瘿螨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药后14d防效最好的是24%螺螨酯悬浮剂2000倍液,达77.34%;而2种生物源药剂(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600倍液、0.3%苦参碱水剂100倍液)与2种化学药剂(30%乙螨唑悬浮剂7 000倍液、16%四螨·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之间的防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枸杞成熟期,可使用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和0.3%苦参碱水剂轮换或组合使用,解决枸杞成熟期不能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害虫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9.
在7月底8月初高粱生长后期,高粱蚜虫繁殖快,虫口基数大,为害重,严重影响高粱的生长。选用几种不同生物农药对高粱蚜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500倍液对高粱蚜虫的防治效果比较好,药后1 d、3 d和7 d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他4种药剂。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500倍液防治高粱蚜虫。  相似文献   

20.
12种生物源杀菌剂对白术根腐病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室内毒力测定法测定了白术角担菌对12种生物源杀菌剂的敏感性,同时开展田间试验测定了7种生物源杀菌剂对白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5%小檗碱水剂、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1%蛇床子素水乳剂、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0.5%大黄素甲醚水剂、80%大蒜素乳油和0.5%苦参碱水剂对角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相对较高,其EC50均小于100 mg/L。在离体白术根茎上,0.5%小檗碱水剂、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和1%蛇床子素水乳剂对白术根腐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较好,均在80%左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末次施药10 d和20 d后,0.5%小檗碱水剂、0.3%丁子香酚可溶性液剂和1%蛇床子素水乳剂对白术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均在70%。各生物药剂处理对白术生长无显著影响,无明显药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