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施用有机肥对稻田的改良培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定位试验研究了连续6年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商品有机肥的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pH值较常规施肥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pH值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较试验前土壤基础值有较大提升;施用商品有机肥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的有效措施,对土壤养分的提升具有长期、持续性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陵县土地整理中新增耕地土壤养分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土地整理项目中新增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的特征,为更好地发挥土地整理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高陵县通远-湾子土地整理项目中,分别由工业用地、坟墓用地、晒谷场、苇地等4种土地利用类型经整理后的新增耕地17个土壤样品,测定其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代换量,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了土壤养分状况。【结果】新增耕地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代换量含量平均分别为16.53 g/kg,4.72 g/kg,84.94 mg/kg,202.80 mg/kg和13.25 cmol/kg。土地养分含量变化较大,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代换量变异系数平均分别达到80.49%,6.22%,31.77%,37.06%和21.10%,原有利用类型对土壤养分差异形成无明显影响。土壤中各养分间相关程度较低,有机质与速效磷、代换量,速效钾与速效磷和代换量之间呈弱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5,-0.372,0.459和0.375,其余养分含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新增耕地土壤各养分含量较1996年大幅增加,已达高肥力水平,但养分来源主要为化肥,有机肥施用不足。因此,应将保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作为培肥中心环节,在培肥土壤方面提倡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3.
长期施肥对水稻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琼  周颖杰  马建芳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2):2525-2529
通过5 a的耕地地力监测试验,总结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田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的掠夺式生产严重影响土壤的养分状况,施肥对土壤单养分含量较低的土壤有较好的提升效果,含量中高的土壤则需要注意平时培肥管理,利用测土配方施化肥+有机肥混合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质。  相似文献   

4.
商品有机肥对耕地质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水稻为研究对象,采用无肥,纯化肥及化肥配施不同用量商品有机肥研究有机肥对耕地质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肥和纯化肥比较,化肥配施有机肥不仅能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而且对水稻具有很好的增产作用,此外,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重金属污染的风险。667 m2 水稻田的商品有机肥用量以200 kg最佳。  相似文献   

5.
有机肥长期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有机肥长期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黄壤地区实现化肥减施增效提供参考。【方法】依托农业农村部贵州耕地保育与农业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选取常规化肥(NPK)、低量有机肥替代化肥(1/4M+3/4NP)、中量有机肥替代化肥(1/2M+1/2NP)、全量有机肥替代化肥(M)和全量有机肥化肥配施(MNPK)5个试验处理,分析不同有机肥长期替代化肥对土壤养分、水稻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明确黄壤地区适宜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结果】与常规化肥(NPK)处理相比,施用有机肥的各处理水稻产量提高3.82%~24.97%,增产幅度为MNPK1/4M+3/4NP1/2M+1/2NPM;各处理水稻产量稳定性为1/4M+3/4NPMNPK1/2M+1/2NPMNPK;施用有机肥及有机无机配施较单施化肥可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及有效磷含量;水稻有效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水稻产量与有效磷含量显著正相关,有效穗数则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有机肥长期替代化肥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实现水稻增产,提升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以低量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施肥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6.
有机肥对土壤培肥作用长期定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揭示有机肥的施用在长期土壤培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设置无肥对照(CK)、减量化肥(N'P)、常量化肥(NP)、有机肥(M)、减量化肥有机肥配施(NPM)和常量化肥有机肥配施(NPM)等6个处理,在新疆博乐市进行连续24a的施肥长期定位试验.[结果]24a连续施用有机肥处理M、NPM和NPM供试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平均较1987年(速效钾1989年)提高34.7;、11.6;、21.6;、153;、14.5;,相反CK、NP和NP处理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2010年施用有机肥处理M、NPM和NPM与其对照处理CK、NP和 NP相比,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平均提高64.8;、60.9;、60.9;、680;、74.1;.[结论]有机肥无论是单独施用还是与化肥配合施用都能够持续提高土壤有机碳、氮含量;施用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速效养分水平,在新疆石灰性土壤上对速效磷的提高作用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豆盆栽试验,研究几种肥料配比和调理剂施用对不同母质发育的侵蚀红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1)与施用NPK化肥相比,土壤调理剂2号的施用可以提高旱地红壤的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减轻因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酸化,提高大豆对肥料氮、钾的利用率,增加作物生物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施用有机肥可以较快地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大豆对肥料氮、磷、钾的利用率和土壤微生物活度,施用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是提高红壤旱地肥力较好的技术措施.2)3种母质发育的红壤相比较,第四纪红土红壤速效养分较高,板岩发育的红壤植物氮磷肥利用率较高,而花岗岩发育的红壤植物钾肥利用率较低,应重视板岩发育红壤和花岗岩发育红壤的钾素资源补充.  相似文献   

8.
通过10 a的长期定位监测试验,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性状演变趋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施肥的掠夺性生产严重影响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水平,土壤养分单因子含量较低的土壤容易达到较好的提升效果,含量中高水平的土壤则要注重日常培肥和地力退化现象,施用商品有机肥和秸秆还田对提高土壤保肥能力和缓冲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龙川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与施肥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施肥调查和土壤检测结果表明,目前龙川县农户施肥主要存在有机肥施用意识淡薄,养分投入不均衡,土壤中有机质、速效磷含量属中上,全氮、碱解氮属中下,速效钾缺乏.根据龙川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和农户施肥存在的问题,要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需进一步抓好有机肥施用工作,培肥地力;做好技术推广工作,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推广到千家万户;调整耕作制度,维持耕地土壤资源的持续利用;健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提高科学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在古浪县西靖镇进行了施用不同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有机肥后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产量都有所提高。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77~9.75 g/kg;土壤速效N含量提高1~20 mg/kg;土壤有效P含量提高2~7 mg/kg;土壤速效K含量提高35~287 mg/kg;耕层pH值降低0.02~0.22个单位。通过试验得出,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培肥地力,降低土壤pH值,提升耕地质量,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阜阳市国家级耕地地力监测点8年来的作物产量、肥料施用情况和土壤主要养分属性状况分析,可以看出无肥区和农户常规施肥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下降趋势;无肥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和粮食产量下降较常规施肥区更为明显;农户在施肥中存在盲目性,施肥结构不合理,耕地地力退化,作物对肥料的依赖性增大。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到2020年化肥施用量零增长,必须提高农户的用地养地意识,注重耕地地力保护与提升,做到有机肥、化肥的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找寻适宜于贵州东部地区苹果桃种植的施肥方案。【方法】以苹果桃果园为研究对象,使用复合肥、商业有机肥和菜籽麸肥3种肥料,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养分和果实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在施入不同肥料处理中,施用有机肥能够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其中施用菜籽麸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上调22.80%;施用商用有机肥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上调71.21%和67.66%。相较于复合肥处理,施用有机肥对苹果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单果重、纵径、横径没有明显差异,只有菜籽麸肥处理能够显著提升果实总糖含量和硬度强度,分别提升17.26%和17.16%。相较于复合肥处理,施用有机肥能够显著提升苹果桃果实总香气物质含量,其中菜籽麸肥和商用有机肥处理果实总香气物质含量分别提升44.07%和22.82%。【结论】施用有机肥能够显著提升苹果桃果园土壤养分有效性和提高果实香气物质含量,其中菜籽麸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农技服务》2019,(9):16-17
为潼关县项目区新增耕地水稻科学施肥提供参考,对项目区新增耕地土壤采样,检测土样主要养分含量,按照养分平衡施肥法,确定水稻氮、磷、钾等肥料的合理施用量、施用时期和施肥方法。结果表明:项目区新增耕地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较低,0~20厘米耕层土壤供氮量为0.87公斤/亩,供磷量为2.8公斤/亩,供钾量为6.1公斤/亩;当水稻目标产量设定为500公斤/亩时,需施氮(N)21.09~31.80公斤/亩、磷(P2O5)8.80~12.80公斤/亩、钾(K_2O)24.15~29.02公斤/亩。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其关键环节是采集土样、仪器检验、分析土壤养分现状、研究提高耕地质量的对策等。经数年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表明,盱眙县土壤养分现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有机质、速效磷含量增幅较大;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所增加;部分区域速效钾持平;不同土壤、区域增量各异。微量元素———硼、锌、钼在生产中、敏感作物上施用少量即可。如何增加土壤养分、培肥土壤,今后数年必须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施用有机肥、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政府加大土地投入等培肥措施上狠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喀斯特山地土地整理后有效的土壤培肥模式,揭示不同粒级组分中养分含量的分布,以贵州省普定县陈家村进行土地整理后的坡地为例,进行小区施肥种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整理后岩溶土壤养分培肥的影响。结果发现,各培肥模式中,施用农家肥、深松、使用本地蚯蚓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的改善效果较好,施用农家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对增加土壤磷、钾养分的效果较好。同时发现0.002~0.02 mm粒级组分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普遍高于其他粒级。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喀斯特山地土地整理后有效的土壤培肥模式,揭示不同粒级组分中养分含量的分布,以贵州省普定县陈家村进行土地整理后的坡地为例,进行小区施肥种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整理后岩溶土壤养分培肥的影响。结果发现,各培肥模式中,施用农家肥、深松、使用本地蚯蚓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的改善效果较好,施用农家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对增加土壤磷、钾养分的效果较好。同时发现0.002~0.02mm粒级组分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普遍高于其他粒级。  相似文献   

17.
连续施用商品有机肥对耕地质量及蔬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采用连续3茬蔬菜种植试验,研究无肥、纯化肥、化肥配施不同量有机肥对耕地质量及各蔬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商品有机肥可导致砷、铅、铬在蔬菜地表层土壤中积累,且积累量随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商品有机肥能降低碱性土壤的pH值,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施用化肥配商品有机肥不仅能显著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还能显著增加包心菜、小青菜和玉米的产量,且随商品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肥料投入与土壤肥力和蔬菜产量呈正比。  相似文献   

18.
EM生物有机肥对甜玉米生长发育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量EM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对甜玉米的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有机肥加快了甜玉米植株的早期生长。不同量的微生物有机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速效磷、速效氮等速效养分的含量,有利于培肥地力。在试验中,以6 kg/小区(10 000 kg/hm2)微生物有机肥追肥为最优。微生物有机肥的应用具有补偿土壤养分和促进作物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2004年琼海市耕地地力和施肥状况调查,共取水稻土土壤样品137个,其中冬种反季节瓜菜基地92个,其他田块45个。分析土壤养分和施肥状况的影响,对应提出以下4条改良和解决地力问题的措施:①抓好有机肥的施用,培肥地力,促进农产品优质高产;②氮、磷、钾化肥的平衡施用;③中量微量元素的平衡施用;④加强肥料质量监测,确保农民用上合格肥料。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增施商品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后对玉米生长、产量、土壤肥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玉米生产中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应用提供可行性依据,进行本次试验。试验设5个处理,测定各处理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玉米植物学性状、产量,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增施商品有机肥与单施配方肥相比,随着商品有机肥施用量的加大,土壤容重降低,自然含水量、土壤贮水量和总孔隙度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均有增加;有效改善了玉米穗部性状和产量构成,其中处理3(3 750 kg/hm2有机肥+总养分减量5%的配方肥)、处理4(3 750 kg/hm2有机肥+总养分减量10%的配方肥)植物学综合性状较为突出,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促进玉米生长、增产,培肥土壤,符合资源循环、化肥减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