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三七种植存在着严重的连作障碍,导致三七根腐病严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严重制约了三七产业的发展。为了寻找一种有效克服三七连作障碍中根腐病的土壤生态控制处理方法,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比较了8种不同的土壤处理方法对三七幼苗生长及根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土壤处理方法对克服连作障碍都有一定的效果;对试验处理的出苗率与存苗率、生物量的积累和减少根腐病的发生进行综合评价,比较结果为:田间蒸汽处理大扫灭(有效成  相似文献   

2.
太子参是施秉县主要的经济作物,经多年种植后,品种老化,病虫发生为害重,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此特组织开展了太子参主要病虫发生防治技术研究,基本掌握了太子参叶斑病、花叶病、根腐病的发生为害规律,并结合施秉县实际制定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探索药用植物环境友好型的连作障碍消减技术是促进中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本研究首先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8个引自我国不同道地产区的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态性,以明确供试品种的遗传差异。2017—2019年,以上述鉴定具有明显差异的不同来源8个太子参品种为供试材料,应用高效气相色谱(HPLC)、高通量测序(HTS)、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和作物生理学等研究方法,探索其在福建柘荣太子参主要产区的环境适应性及其对连作栽培的响应。在此基础上,选用其中有代表性的2个主栽品种进行种内间作栽培,研究种内间作对重茬太子参生长的影响及其根际微生态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供试的8个不同来源太子参品种在福建柘荣太子参主产区的生长表现各异。在头茬条件下,柘参1号、抗病1号和黔太子参1号产量表现最高,江苏句容和宣参1号2个品种产量表现最低。与头茬太子参相比,连作导致苗期和收获期太子参株高降低、根长和最大根围变小、块根缩短以及地上(地下)部鲜重明显下降,最终使单一块根重减小而减产。就药用品质而言,与头茬太子参相比,连作引起太子参主要药用成分的总多糖和环肽B含量均显著下降,而总皂苷的含量显著上...  相似文献   

4.
不同药剂防治太子参根腐病筛选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防治太子参根腐病的防治药剂,2013年3~5月组织在贵州省瓮安县进行了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药剂防治太子参根腐病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以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制剂量100g/667m2处理最好,其次是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制剂量100g/667m2处理。建议在瓮安县防治太子参根腐病,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g/667m2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g/667m2轮换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正>在世界小浆果中,草莓的产量和栽培面积一直居领先地位。近几年随着保护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草莓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然而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土壤酸碱度失衡等诸多原因,使得草莓根部病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商品品质,防治草莓根部病害成为确保其产量和种植效益的关键技术之一。1.草莓常见的根部病害1根腐病。该病为真菌性病害,主要为害草莓根部,分为两个种类:一个是急性根腐病,多在春、夏两季草莓苗期进行为害,高温多雨季节发生频繁为害严重。发  相似文献   

6.
正食用豆田杂草的发生与危害严重地影响着食用豆的产量和品质,生产上常发生因选用药剂或施药技术不当而产生药害,导致食用豆减产甚至绝收。按照食用豆田间除草剂使用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土壤处理剂。根据处理时期不同又可划分为播前土壤处理和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播前土壤处理是指食用豆播种前,喷施除草剂于土表,并均匀地混入浅土层中,当药层内的杂草萌芽  相似文献   

7.
高垄栽培对大豆根腐病防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垄作是控制根部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为了明确不同垄高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控效果,本研究对5个不同垄高处理的大豆根腐病病情指数、根部生理指标、大豆产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垄高越高,大豆根腐病防控效果越好。其中,垄高30cm处理在大豆苗期、花期、结芙期的病情指数均较低,防效、地下部鲜重等根部指标及产量均为处理中较高的,产量为2917.87kg/hm2,与对照相比增产率达到17.07%,与垄高35cm处理差异不显著。垄高30cm处理土壤水分散失较快,能够降低土壤含水量,大豆根腐病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时还能增加产量,在根腐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正据北京市植物保护站通报,该市采用土壤消毒技术防治甘薯根腐病取得理想效果。近两年,北京市植保站从土壤消毒的角度出发研究该病的防治技术,并于今年取得较好效果。今年采用的是氯化苦土壤消毒,区别于其他的土壤处理药剂,氯化苦对病原菌的防治效果较好。所试验地块为根腐病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菜豌豆生长期间主要发生霜霉病、白粉病、根腐病、褐斑病和豆秆黑潜蝇等危害,对这些病虫害,如不及时进行有效地防治,易造成菜豌豆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下面介绍这几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其防治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干粉种衣剂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及根腐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大豆干粉种衣剂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对根腐病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该种衣剂安全有效。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大豆前期生育状况,并且能够有效防治前期的根腐病,防效达83.9%;能显著改善产量性状,增产显著,达10.2%。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医组方理论形成太子参抗病毒1号及3号中药复方复配剂,其余根据文献记载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组合叠加形成太子参抗病毒相应药用植物复配剂。选用连作2年太子参种植地块,通过完全区组小区试验考察不同处理对太子参病毒病防效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毒1号中药复配剂(以下简称抗病毒1号复配剂)处理的太子参病毒病发生率比对照降低63.37%(P0.01),病指比对照降低90.61%,防效最高(90.63%,P0.01),其余4个配方对病毒病防效均超过80%。对病指在5级以上的太子参植株,施用抗病毒1号复配剂1次后可防止病毒病继续扩散,3次后感染病毒病太子参叶片可恢复正常,5次后叶片病斑和感病症状完全消失,植株恢复正常生长。抗病毒1号及3号复配剂处理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7%及159%(P0.01),其余处理产量分别提高68%、69%、68%(P0.01)。抗病毒1号和3号复配剂对太子参总多糖及环肽B含量均有较好提升作用,提高总多糖含量效果最好的处理是抗病毒1号复配剂(提高14%);提高环肽B效果最好的处理是抗病毒3号(提高11%)。综合来看,抗病毒1号复配剂在防控已经发生的病毒病及提升产质量具有显著效果,选取抗病毒1号复配剂进入下一轮试验。根据中医理论与技术方法形成的配方综合表现好于单纯将具有抗病毒活性中药材叠加,尤其利于提高药材品质。本研究为太子参有效防治及治疗病毒病提供了有机级别多效合一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医组方理论形成太子参抗病毒1号及3号中药复方复配剂,其余根据文献记载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组合叠加形成太子参抗病毒相应药用植物复配剂。选用连作2年太子参种植地块,通过完全区组小区试验考察不同处理对太子参病毒病防效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毒1号中药复配剂(以下简称抗病毒1号复配剂)处理的太子参病毒病发生率比对照降低63.37%(P<0.01),病指比对照降低90.61%,防效最高(90.63%,P<0.01),其余4个配方对病毒病防效均超过80%。对病指在5级以上的太子参植株,施用抗病毒1号复配剂1次后可防止病毒病继续扩散,3次后感染病毒病太子参叶片可恢复正常,5次后叶片病斑和感病症状完全消失,植株恢复正常生长。抗病毒1号及3号复配剂处理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7%及159%(P<0.01),其余处理产量分别提高68%、69%、68%(P<0.01)。抗病毒1号和3号复配剂对太子参总多糖及环肽B含量均有较好提升作用,提高总多糖含量效果最好的处理是抗病毒1号复配剂(提高14%);提高环肽B效果最好的处理是抗病毒3号(提高11%)。综合来看,抗病毒1号复配剂在防控已经发生的病毒病及提升产质量具有显著效果,选取抗病毒1号复配剂进入下一轮试验。根据中医理论与技术方法形成的配方综合表现好于单纯将具有抗病毒活性中药材叠加,尤其利于提高药材品质。本研究为太子参有效防治及治疗病毒病提供了有机级别多效合一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太子参人工种植过程中,长期用块根进行无性繁殖,导致累积多种病毒,严重影响了太子参的产量和质量。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不仅能脱去大部分病毒,而且可以快速培育种苗,规模化繁育脱毒种。文章分析了太子参脱毒种参的繁育技术,包括外殖体的选择及消毒、茎尖的诱导与组培苗的扩繁、组培苗的驯化和移栽、脱毒种参的繁育,旨在培养健康优质的太子参种参,以供太子参种植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施用有机肥对粉葛不同部位N、P、K的分配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桂粉葛1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大田试验,设置6个施肥水平。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提高了粉葛块根、叶中的N、P含量和藤、叶的K含量,降低了藤的N含量和块根的K含量。有机肥的施用提高了粉葛块根的产量及商品率,除A2处理外,A1、A3、A4和A5处理的商品薯产量分别提高了10.46%、5.99%、14.98%和7.17%。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块根中的淀粉和葛根素含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尤其是葛根素含量对有机肥的施用量特别敏感。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及成本等因素,实际生产中有机肥施用量为6000 kg/hm2较合适。综上,施用有机肥可改变N、P、K在块根、藤和叶片中的分配,提高粉葛块根产量及商品率,促进有效成分的合成。研究结果为粉葛种植中有机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豌豆生长期间主要发生霜霉病、白粉病、根腐病和豆秆黑潜蝇等病害,对这些病虫害,如不及时进行有效地防治,易造成豌豆产量和品质大幅度下降。下面介绍这几种主要病虫害  相似文献   

16.
黑土机械压实对土壤结构和甜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土机械压实是由于机械化作业引起的土壤结构破坏,导致土壤质量下降。通过对土壤孔隙比、土壤孔隙度比、土壤透气性、渗透率等指标的分析,明确了土壤压实积累区变化特征总体上表现为,随着机械压实次数的增加,土壤隙比和土壤孔隙度比均减小,通气性变差,土壤雨水入渗率降低,影响区域以5-10cm耕层土壤为最大,拐点在10cm处,对深层土壤的影响减小。土壤压实给甜菜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与对照比甜菜块根直径小6.67%-16.08%,甜菜块根长度短1.96%-17.65%,块根产量减产5.81%-24.13%,含糖率降低0.49-0.81度,糖产量降低4.73%-27.03%,碾压次数越多对甜菜产质量的降低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ABA、GA3对太子参皂苷生物合成的影响,该研究通过根灌ABA及其抑制剂氟啶酮(Fluridone)、GA3及其抑制剂多效唑(PBZ),利用酶标仪分光光度法测定皂苷和内源茉莉酸甲酯(Me JA)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三萜皂苷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太子参总皂苷总含量与其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外源GA3长期处理后太子参中皂苷的含量明显增加,太子参SE1和IPPI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上调;施加外源ABA则降低了太子参总皂苷的含量,太子参HMGS、MDD、SS1、SS2和β-A28O各基因表达量均明显下调。因此,我们推测在太子参块根生长发育过程中GA3可能通过影响JA从而促进了皂苷的积累,ABA可能是通过抑制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进而降低皂苷的含量。此外,在块根发育的不同时期,ABA、GA对Me-JA的影响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根腐病是我国各玉米种植区普遍发生的土壤传播病害,遇到适宜的发病环境条件,发生根腐病严重地块植株死亡率可达到80%。近日,在东北地区玉米根腐类病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示范现场会上,由吉林省农科院牵头的研发团队展出的新型防治玉米根腐病的种衣剂,对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8.21%,较以往提高了近4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寻套作甘薯高产优质的氮肥运筹方式, 以甘薯套作及单作为主区, 定量氮肥全部基施、分2期和分3期运筹为副区, 于2015—2016两年度探讨了不同处理对2个甘薯品种(渝紫7号和万薯10号)块根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2个品种无论单作或套作, 定量氮肥分2期或分3期运筹显著提高甘薯块根产量、单薯重、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 套作中定量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2个甘薯品种商品薯率影响不显著, 但单作中分3期运筹时最高; 万薯10号块根β-胡萝卜素含量以定量氮肥分3期运筹最高, 渝紫7号块根花青素含量以分2期和3期运筹最高, 2个品种块根淀粉含量以氮肥全部基施最高。套作降低了除甘薯块根可溶性糖含量外的其他营养品质以及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但套作定量氮肥分2期或3期运筹, 可使这些指标达到或优于单作氮肥全部基施水平。为提高块根淀粉含量, 定量的氮肥宜采用全部基施, 为同时优化其他营养品质、提高甘薯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定量的氮肥宜采用分2期或分3期运筹。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土壤水分对甘薯块根形成的影响及其与块根数量和整齐度的关系。选用鲜食型甘薯品种烟薯25作为试验材料,在发根分枝期设置50%±5%(W50)、60%±5%(W60)、70%±5%(W70)、80%±5%(W80)、90%±5%(W90) 5个土壤相对含水量水平,通过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土壤水分对甘薯潜在块根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及收获期块根数量、整齐度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潜在块根中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以及蔗糖转化酶活性,栽植后10~35d,W70处理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甘薯潜在块根中蔗糖合酶活性和淀粉含量,栽植后10~25d,W70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栽植后30~35 d, W70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W70处理的单株结薯数和块根产量分别较其他处理提高14%~120%和22%~122%、单薯重的变异系数较其他处理降低9%~34%。甘薯发根分枝期土壤相对含水量70%有利于促进块根形成,增加收获期单株结薯数、单薯重和块根产量,改善块根商品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