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正枣疯病又称"枣癌病"、丛枝病、扫帚病,是枣树上一种具有毁灭性的侵染性病害,枣树一旦感染该病,一般发病2~6年后即可整株死亡。近几年,枣疯病在沧县发生严重,并且呈爆发趋势,据沧县园林绿化局森防站技术人员调查,枣疯病在沧县枣区普遍发生,许多枣园的年发病株率在70%以上,给枣树生产造成很大损失。1症状特点在沧县,枣疯病在金丝小枣、婆枣等品种上发病率较高,冬枣还未发现病株,病株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枝条  相似文献   

2.
枣疯病又叫丛枝病、扫帚病,群众称之为“疯枣树”或“公枣树”,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枣疯病在全国大部分枣区均有发生,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发病最重,一般病株率达3%~5%,有的枣园病株率高达30%以上。枣树一旦发生此病,第2年很少结果,病树几年后即死亡,且该病蔓延很快,往往造成全园毁灭。  相似文献   

3.
<正>枣疯病,俗称扫帚病、丛枝病,地上、地下部均可染病,是目前中国枣树的严重病害之一。一旦发病,翌年就很少结果,发病3~4年后即可整株死亡,对生产威胁极大。近年来,由于金丝小枣的效益不好,人们对枣园的管理粗放,导致树势衰弱,发病呈明显上升态势。1症状枣树地上、地下部分均可染病。枣树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叶片黄化,小枝丛生,花器返祖,果实畸形。1)病株根部症状。春季萌发的根蘖,一出土即表现为  相似文献   

4.
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感病枣树发育滞缓,枝叶萎缩,常导致整株或成片死亡,严重影响红枣产量和品质。笔者于2004~2005年在陕西吴堡县丁家湾乡一步焉村和薛下村乡东王家山村进行了调查和防治试验,总结出枣疯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措施。1病害症状枣疯病呈现典型的黄化丛枝型病症,病原菌是一种类菌质体(M LO),广泛存在于寄主的筛管和伴胞中,通过胞间连丝沟通传染,一般先在个别枝条或枣股上发病,而后扩散到全株。枣树发病后正常生理紊乱,植株体内源激素平衡失调,树体生长不良,分生细胞组织被破坏,大量营养被消耗,最终出现叶片黄化、小…  相似文献   

5.
枣疯病又名枣丛枝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此病寄主有枣树和酸枣树.遍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华东、华南等枣区.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发病较重.据调查,河北太行山枣区,一般发病株率5%左右,重病区10%~30%,平原枣区发病较轻,沧州等盐碱地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6.
枣疯病又名枣丛枝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此病寄主有枣树和酸枣树.遍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华东、华南等枣区.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省发病较重.据调查,河北太行山枣区,一般发病株率5%左右,重病区10%~30%,平原枣区发病较轻,沧州等盐碱地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7.
枣疯病是严重影响枣的类菌质体病害,为了生产出无枣疯病的鸡心枣苗木,我们进行了本研究。1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为优良枣树品种新郑鸡心枣,取材于河南省新郑市枣树研究所,外植体为枣头芽。把带有枣头芽的枝条的大叶片去掉,先用稀释的洗洁精溶液浸泡枣头芽15分钟,然后用自来水冲洗  相似文献   

8.
正沧州金丝小枣以其皮薄、肉厚、核小、含糖量高、营养丰富,Vc含量是果中之王而著名。近些年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加之枣树生长后期病害严重,枣农管理心情日趋消沉,一部分枣树放弃管理。据我们调查,枣树只要加强管理,其效益是较高的。众所周知,相对于其它果树来讲枣树的休眠期较长,因此在枣树的冬春季做好管理是十分重要的。1刨除枣疯病病株枣疯病对枣树威胁很大,对果实产量及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发病初期是在个别枝上,而后发展至全株。  相似文献   

9.
<正>枣疯病又称丛枝病、扫帚病、火龙病,在我国南北方枣区均有发生,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发生比较普遍,并有加重趋势。1危害症状枣树发病后,主要表现为树体生理紊乱,内源激素失衡,叶片黄化,小枝丛生,花器返祖,果实畸形。发病初期,先在上部个别枝条上出现症状,而后发展蔓延到全株,花梗明显伸长,萼片、花瓣及雄蕊变为小叶,雌蕊转化为小枝;发育枝主副芽和结果母枝顶芽一年发生多次,接连萌  相似文献   

10.
该病病原物为类菌原体,在寄主的筛管及伴胞中存在,是一种无细胞壁、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多形态质粒。枣疯病的寄主有枣树和酸枣树。据多年观察,该病一般在枣树上1个枝或几个枝的枣股上先发病,有的是根蘖先发病或枝条同时发病,而后扩展到全株。病原侵染树体后,芽不正常  相似文献   

11.
枣疯病是枣产区的毁灭性传染病害。枣树发病后,若不及时治疗,小树1—2年,大树3—5年就会整株枯死。此病在田间主要通过嫁接、根蘖繁殖和自然传播而蔓延。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采取综合方法,才能取得明显效果。一、繁殖苗木,必须选择无病树上的枝条和根蘖苗,以防枣疯病传入新枣区,危害健壮树体。  相似文献   

12.
齐芸芳 《北方园艺》2007,(10):213-213
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一旦发病,第2年很少结果,病树又称"公枣树".严重影响着枣树的生产发展,枣疯病主要危害枣树和酸枣树.在费县枣产区分布普遍,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地区受害轻重大不相同,部分乡镇,有些新枣区也受到危害,轻者造成枣树大幅减产,严重者绝产,甚至造成大批枣树枯死,枣园被毁.  相似文献   

13.
正枣锈病在我国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省都有发生,北方枣区亦有大面积发生,且发病程度严重,是侵染枣树叶片的一种流行性病害。该病主要危害枣叶,常在枣果实膨大期引起大量落叶,枣果皱缩,果肉含糖量大减,导致枣果质量差、产量低,有的枣树甚至绝收;病株早期落叶后出现二次发芽,又导致翌年减产,已成为红枣产业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1发病症状及发病条件枣锈病病原菌是真菌中担子菌亚门的枣层锈菌,为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严重时果面也出现病斑。病原菌主要以夏孢子堆在病叶上越冬,也可以多年生菌丝在病芽中越冬。翌年夏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新  相似文献   

14.
枣疯病在枣区均有发生,是枣树毁灭性病害,属检疫性病毒病,我县枣区亦不例外.枣树感染后,第二年结果明显减少,3~4年后全树枯死,重病枣园株发病率达20%~30%,因枣疯病发生而使我县枣园面积逐年减少,已由1990年的930hm2减至2000年的552hm2.为控制枣疯病的危害,笔者深入全县各地枣园调查、实践,逐步摸索出了枣疯病的综合防治方法.现总结如下,供各地枣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枣是营养较为丰富的一种干果,含多种维生素,尤其富含维生素C,被称为维生素C胶丸,经济价值较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枣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几年平阴县群众的栽植积极性较高,面积迅速增加,枣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果树之一.但枣疯病危害严重,平阴县多山区丘陵,野生酸枣上的枣疯病很易被叶蝉类传播到健康枣树上,引起枣疯病发生.严重地块病株率达30%,死亡率80%,即使不死亡,一旦染上枣疯病,枣的经济价值完全丧失,枣疯病成为制约枣树发展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6个枣树品种枣疯病抗性差异以及枣树体内植原体迁移特性差异,为抗枣疯病枣树品种的选择利用以及枣疯病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采集携带植原体的鸡心脆枣接穗,嫁接到健康枣树砧木上,采用田间调查与普通PCR技术相结合方法,比较不同品种抗枣疯病情况与植原体在不同枣树品种中迁移情况。【结果】不同枣树品种发病时间不同,发病率差异显著,蜂蜜罐枣、尜尜枣和猴头枣为抗病类型,冬枣、红螺脆枣和鸡心脆枣为感病类型。植原体在不同枣树品种中迁移速度不同,植原体在鸡心脆枣和冬枣内迁移速度最快,其后依次为蜂蜜罐枣、红螺脆枣、尜尜枣,在猴头枣内迁移速度最慢。【结论】6个枣树品种中蜂蜜罐枣、尜尜枣和猴头枣表现一定的抗病能力,初步确认了植原体在不同枣树品种体内迁移特征的差异,可为抗枣疯病品种的选择利用和枣疯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枣疯病,又称枣树扫帚病、聋病、公枣病等。在我国枣产区甚为流行。枣树发病后,地上部分主要表现为花梗延长,花变叶和主芽的不正常萌发,构成枝叶丛生等现象;地下部分则表现为根蘖丛生。树体一旦发病,第2年很少结果,即使结果也失去食用价值;3~4年后整株死亡。枣疯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类菌原体的侵入。类菌原体可以通过嫁接(皮接、芽接、枝接、切接和根接)进行传播。自然条件下,株间根部的自然嫁接也可传播,有些叶蝉也是类菌原体的传播者。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在枣的所有病害中最为严重,树体被感染后很难根治。因…  相似文献   

18.
枣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枣树常见的病虫害有枣锈病、枣疯病、枣缩果病、桃小食心虫、日本龟蜡蚧、枣尺蠖、枣粘虫、枣飞象、山楂红蜘蛛等,其主要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冬季挖除枣疯病病株,刮除老树皮,清扫落叶,剪除蚧虫树枝,以减少越冬病、虫源。2早春深翻树盘,杀灭...  相似文献   

19.
枣疯病是枣树生产上的一种具有毁灭性的侵染性病害,我市所有的枣树栽培区均有分布。20世纪70-80年代,该市山亭区店子镇、冯卯镇和峄城区阴平等地的大枣曾遭到枣疯病的严重危害,许多枣园的年发病株率为20%~30%,有的大树整株被害致死。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枣疯病日益加重。据笔者2003年调查,山亭区枣区发病率为5%-10%,重病区为40%-50%;薛城区病树率为:10%-15%,重病区达30%;峄城区病树率平均为10%左右,严重地块达40%。有的重发病区如山亭区冯卯部分枣园病株率高达60%,死亡率超过30%。枣疯病已成为该市枣产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防治枣疯病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正>枣疯病又称丛枝病,果农称其为"疯枣树"或"公枣树"。枣树地上、地下部均可染病。地上部染病主要表现为(:1)花柄加长为正常花的3~6倍,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反常生长,成浅绿色小叶。树势较强的病树,小叶叶腋间还会抽生细矮小枝,形成枝丛。(2)发育枝正副芽和结果母枝,一年多次萌发生长,连续抽生细小黄绿的枝叶,形成稠密的枝丛。(3)全树枝干上原是休眠状态的隐芽大量萌发,抽生黄绿细小的枝丛。地下部染病,主要表现为根蘖丛生。1发生规律枣疯病可通过嫁接和分根传播。经嫁接传播枣疯病害潜育期在25天至1年以上。金丝小枣最易感病。土壤干旱瘠薄及管理粗放的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