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7~ 1998年研究了山西省五台山和关帝山华北落叶松林受华北落叶松鞘蛾 (Coleophorasinensis )危害后 ,诱导树体自我补偿生长效应。结果表明 ,在 3种受害等级林分内 ,几项补偿生长相关指标如鲜叶重量、针叶长度、针叶内叶绿素含量变化与枝条生长的长度和粗度等 ,在中等受害区没有明显降低 ;相反 ,在某些时间区段还超过轻微受害的对照区。严重受害区的指标值明显低于对照区。因此认为 ,华北落叶松具有高度耐害性和自我恢复补偿生长效应。在中度受害区可以不采用防治措施 ,严重受害区防治目标是将虫口降低到中度受害的密度水平。缩小防治范围 ,降低防治目标和难度 ,减少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2.
鞘蛾铖害后诱导华北落叶松体内化学物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于1997 ̄1998年在山西省关帝山和五台山林区,通过定点定期采样结合实验室化学测试,研究了华北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sinensis Yang(鳞翅目,鞘蛾科),取食危害后,诱导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pis-rupprechtii Mayr.树体内化学物质的变化及其与抗虫性相关的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鞘蛾危害后,能使树体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表现出强烈的抗虫性。首先是树体内产生有毒次生代谢物如单宁和游离酚的变化。在鞘蛾幼虫暴食的5月份,单宁在针叶内从低含量迅速增加,形成第1个峰值。在中等受害区,这种增加幅度到鞘蛾取食后的6月份可以超过对照区。严重受害区单宁的前、中期略低于前2区,但持续增长时间更长。单宁在韧皮部内的含量在实期由高向低下降,说明它有可能是从枝条转向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兴安落叶松、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等4个落叶松树种在造林成活率、物候期和生长期长度、针叶和根系特点、生长节律、种间6a生树高差异等因子在乐村林场6a的对照试验研究和分析,日本落叶松是最适合乐村林场、南川区及重庆市山区发展的优良树种,它具有适生性强、早期生长快、高生长明显和病虫害少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量污泥处理对华北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7.5 kg/m2处理对幼苗生长影响最大,株高和地茎净增量最大,成活率也最高,且幼苗生长旺盛,针叶嫩绿,长势明显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因此,在进行华北落叶松育苗时,可采用7.5 kg/m2城市污泥处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Lamb.)Carr.等四个落叶松在造林成活率、物候期和生长期长度、针叶和根系特点、生长节律、种间10年生树高差异等因子在乐村林场10年的对照试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是最适合乐村林场、南川区、重庆市及贵州省山区发展的优良品种,它具有适生性强、早期生长快、高生长明显、病虫害少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6.
张岩 《绿色科技》2019,(3):131-132
指出了华北落叶松是塞罕坝地区三大针叶用材林树种之一,也是塞罕坝地区栽植面积最大的树种,在维护塞罕坝地区生态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6年生华北落叶松苗木施1∶1比例的尿素和二胺肥料,分析施肥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尿素二胺后华北落叶松苗木的树高、基径、冠幅以及枝条的长度和基径都显著好于未施肥的苗木。提出了在华北落叶松幼林阶段可以适当施尿素二胺肥料来促进苗木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毛虫在新疆主要分布于阿勒泰山区天然针叶林区,主要为害落叶松,此外还能取食红松、雪岭云杉、章子松等,以幼虫取食针叶,大发生时可将全林针叶食尽,形似“火烧”一般,受害林木生长衰退,极易引起次期性病虫害发生,引起林木成片死亡。  相似文献   

8.
华北落叶松育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邸利军 《中国林业》2009,(10):46-46
华北落叶松具有生长快、材质好、耐腐朽等优点。生长速度显著高于油松,是山西省岢岚县造林的重要针叶用材树种。笔者经过多年在苗圃进行华北落叶松育苗试验,培育出了优质苗木。现将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论落叶松鞘蛾的可持续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国内外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spp.的发生与防治历史,总结了落叶松鞘蛾发生的自然周期规律以及不合理的人为干扰。如施用化学杀虫剂等会缩短害虫发生周期和导致连续再猖獗,提供了落叶松鞘蛾可持续控制的科学证据。从落叶松受害后针叶和枝条内与抗虫性相关的几类化学物质变化,与自我补偿,恢复生长的几项因子,指标测定等方面,指出发挥树木对虫害的组成抗性和诱导抗性作用。从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平,总结了落叶松鞘蛾的天敌及其生物防治在世界和我国的成功范例与前景。较全面的论述了落叶松鞘蛾可持续控制的可行性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尺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落叶松尺蛾Erannis ankeraria Staudinger是华北落叶松的主要害虫之一,暴发时几科能将落叶松针叶全部吃光,还危害云杉新生针叶。该虫在管涔林区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落叶松主干基部皮缝内或上年生旧球果鳞片内越冬。越冬卵在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幼虫共6龄,老熟幼虫6月下旬开始吐丝下垂入土,预蛹10d左右,蛹期长达3个月。室内9月中旬见到成虫,室外9月末始见成虫,10月上旬为羽化盛期,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鞘蛾在乌兰察布市主要分布于丰镇、凉城两地国有林场的华北落叶松林地,幼虫专食落叶松叶肉。大面积发生时,落叶松针叶由绿色变为黄色后又变为深黄褐色,从远处看华北落叶松林如火烧一般。近几年,落叶松鞘蛾在乌兰察布市为常发性虫种,连年发生,发生面积占落叶松分布面积的10%,严重影响了树体发育及树木的生长势。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华北落叶松和云杉是华北地区重要的针叶树种,以华北落叶松和云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控制条件进行了栽培实验,设置了不同的土壤水分和氮素营养处理,调查了苗期苗高、地径、枝干生物量、根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研究了土壤水分和氮素营养对华北落叶松和云杉苗期生长的效应,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和云杉苗期生长对土壤水分响应和氮素浓度响应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华北落叶松属松科、落叶松属,阳性树种,极耐寒,对土壤适应性强,喜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其根系发达、可塑性强、生长迅速,是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苏木山林场造林的主要针叶用材树种。兴和县林业局经过多年的育苗试验,总结出了优质华北落叶松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翼丝叶蜂,属于膜翅目叶蜂科丝叶蜂亚科,是落叶松林木的重要食叶性害虫。落叶松翼丝叶蜂,主要以幼虫群集于1~2a生枝条,于针叶簇丛中取食为害,受害林木针叶稀少。被害严重时,针叶食光,呈黄褐色,远望如同火烧一样,严重地感威胁着落叶松的生长。据调查,落叶松林木受害率一般为30%~50%,个别受害严重林地,被害率达60%~100%,单株虫口密度达数百头至千头以上。 1 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白头翁开花时,初  相似文献   

15.
呼和浩特市的大青山区,在针叶树种中,落叶松(包括兴安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是最耐寒的,垂直分布达到森林的最上限。它是喜光的强阳性树种,寿命长,树干通直高大,材质坚实,是一个优良的用材树种。落叶松生长迅速。人工营造的落叶松,9年左右可郁闭。郁闭后,进入生长旺盛期,高生长年平均70~80厘米,最高可达90厘米,径生长年平均1厘米左右,生长速度超过当地的其它针叶树种。呼市郊区古路板林场在土层深厚、  相似文献   

16.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是我国华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建国至今,各地均有引种,栽培区域不断扩大。我省小陇山、子午岭、祁连山等林区都有大面积的栽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场自1977年以来,先后引进了华北落叶松、油松、华山松、白皮松、云杉等针叶树种,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华北落叶松不但造林保存率高、而且生长较快、现保存的220余亩华北落叶松幼林,生长良好,长势喜人。  相似文献   

17.
<正>人工落叶松是华北北部,特别是木兰林管局和塞罕坝机械林场主要的针叶造林树种,它具有材质细腻、纹理通直、硬度适中和生长快速等特点。落叶松木材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近年来,落叶松木材价格不断上升,而且落叶松  相似文献   

18.
华北落叶松是华北地区生长最快的针叶树种,能长成高大乔木,具有速生、材质好、用途广、耐腐朽等优点,是优良用材树种。长期以来,华北落叶松被作为中小径材为主要目的树种进行培育。为了逐步改变这种传统的经营理念,调整培育  相似文献   

19.
由落叶松15年的引种试验和30余年生产性引种调查结果看出,日本和华北落叶松在陕西引种是成功的。日本落叶松在秦、巴林区速生丰产,每公顷年平均村积生产量达13.5m3左右,对病虫危害抗性强。华北落叶松适应性强,尤其在秦岭以北地域生长更好。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种类落叶松结实量与其抗性的关系,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分析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在不同结实等级情况下针叶内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兴安和长白落叶松针叶内含有17种游离氨基酸,虽然苯丙氨酸在2种落叶松内均为优势氨基酸,但2种落叶松针叶内的多种与抗性相关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兴安落叶松针叶内丙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含量在不同结实等级间存在较大差异,长白落叶松针叶内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在不同结实等级间存在较大差异;兴安落叶松针叶内天门冬氨酸含量显著小于其在长白落叶松针叶内含量;当结实较少时,2种落叶松针叶内游离氨基酸总量,显著低于其他3个结实等级的游离氨基酸总量,结实较多时,针叶内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说明结实量大小直接影响落叶松针叶内的资源分配,进而改变其对植食昆虫的适口性及抗性,种类间的差异对落叶松具有同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