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猪衣原体病又被称为鹦鹉热,是由衣原体感染引发的一种发病频率低、死亡率高的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上对妊娠母猪以及仔猪的危害最大,本文主要分析了猪衣原体病的病原学和临床症状,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料管理和治疗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猪慢性胃炎病是养猪业常见的疾病,是由于猪胃肠道机能紊乱引发的一种慢性疾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程持续较长,且发病初期并无明显的临床反应,往往不容易发现.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候骤变、食用变质过期的饲料或饮水不干净等原因引发的.因此在猪群养殖的过程中,养殖户应做好科学的饲养管理,并对发现患有该病的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来遏制该病的蔓延与发展,这对养猪业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猪肠炎是猪养殖过程常见的疾病,既有气候突然变化、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品质下降等原发性的因素,又有致病菌感染,药物刺激等继发性因素,是猪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石宗山 《兽医导刊》2020,(8):182-182
猪链球菌病属于人畜共患疫病,它主要有由溶血性链球菌所引发的,在我国被认定为二类动物疫病。其发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人为因素、饲养管理因素、配种因素等,不同品种的猪和各个年龄段的猪都可能感染猪链球菌病,而这种病传播的关键来源是病猪或者是死猪的尸体。在临床症状上,猪链球菌病有多种类型,比如急性型、最急性型、关节炎型,为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则需要对临床症状有明确的诊断,应用准确的药物和药物量进行治疗,同时也要做好预防。  相似文献   

5.
猪气喘病是一种感染率高、死亡率低、影响猪饲料转化率、引起猪免疫抑制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在环境突变(冬季和早春时节)、猪群受到应激(转群、抓捕、饲料更换等)时,容易大面积暴发。本文总结了猪气喘病的病原、临床症状、解剖变化、传播途径,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药物治疗和疫苗免疫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断奶仔猪腹泻是仔猪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轻者引发仔猪腹泻,重者影响仔猪后期生长,成为僵猪,甚至发生死亡,严重威胁影响养猪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病原学、动物生理学、饲料营养学、环境、应激等方面着手,分析了断奶仔猪发生腹泻的原因,从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免疫接种、药物治疗等角度提出了一些综合性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本文旨在能给一线兽医工作者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减少断奶仔猪损伤给养猪户及养殖场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7.
2011年2月9日,我县某规模养猪场饲养的猪陆续发生咳嗽、气喘、生长迟缓和疫病的反复发作等特点的传染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等可初步诊断为猪喘气病,通过一定的药物治疗和加强饲养管理,该场猪已基本控制住,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规模养猪场为新建的小型规模养猪场,共养猪88头,其中二元母猪20头,商品猪68头,喂饲全价配合饲料,该猪  相似文献   

8.
2011年2月9日,我县某规模养猪场饲养的猪陆续发生咳嗽、气喘、生长迟缓和疫病的反复发作等特点的传染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解剖等可初步诊断为猪喘气病,通过一定的药物治疗和加强饲养管理,该场猪已基本控制住,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规模养猪场为新建的小型规模养猪场,共养猪88头,其中二元母猪20头,商品猪68头,喂饲全价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9.
猪流感和猪瘟混合感染并发细菌感染的控制案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5年9月,粤西某猪场发生了以育肥猪发热、呼吸困难为主,死亡率高的疫病。4栋育成猪舍中的2 000多头中、大猪发病率高达70%,死亡395头,死亡率高达28.2%。根据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猪瘟和猪流感混合感染并发细菌感染。采取及时隔离、加强消毒及饲养管理、选用敏感药物、饲料饮水加药控制继发感染等综合防制措施,有效控制该病。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对肉鸡肠毒综合症的流行特点、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剖检症状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提出饲养管理要细致,注意鸡舍内的环境卫生,禁止饲喂霉变饲料,不要盲目添加药物等措施,对于不同发病原因,采用对症治疗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正>猪链球菌病是一类传染病的总称,是由多种链球菌引发的传染病,对猪群危害很大。本文结合多位兽医专家的诊治经验,将对该病的病因、症状以及防治方法进行总结,为各地区兽医工作者和广大养殖户提供防治经验,降低该病的危害。1发病原因由于该病传染性较强,如果养殖场引进种猪时未经过检测,不经过隔离饲养而直接与猪群混合饲养则很有可能带进该病毒,从而引发链球菌病的发生。另外,饲喂方法不当或饲喂变质的饲料,对病猪的处理不及时,猪舍消毒不到位等都  相似文献   

12.
猪痘病是由痘病毒感染猪后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猪发病后表现为皮肤的红色斑块、出现丘疹等。在发病后常会引发猪的胃肠炎、败血症等,甚至会导致病猪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养殖风险,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本文总结了猪痘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诊断,并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制定合理的消毒制度等防治措施,如果发现猪场内有猪疑似发病,应及时对其进行隔离诊断,确诊后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猪食盐中毒的发生比较常见,对猪的精神和食欲都会有影响。主要是由于饲养方法不当、一次性食盐摄入过量等原因而引发。需要在生产中加强管理,控制盐的量,发现症状要给予充足干净的饮水,根据猪的实际中毒情况,采用药物治理,尽快缓解中毒症状。1引起猪食盐中毒的因素1.1饲养方法不当俗话说"病从口入",猪食盐中毒主要是因为饮食原因引起的,笔者在分析猪食盐中毒的主  相似文献   

14.
养猪一线     
正河北省当前在秦皇岛尚无明显疫病的流行,仅个别猪群偶发猪腹泻和呼吸道病,主要与饲养管理不当有关。天气逐渐变凉,一定要注意早晚温差不能过大。养猪户李兆海最近在石家庄地区,猪的呼吸道病多发,尤以支原体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率最高。引发的原因一是温差大、气候变化快,二是养殖密度大导致的。预防应减小温差、加强通风。根据疾病临床症状进行治疗:如果猪群以干咳为主,使用平喘药物+抗菌药物;如果猪群以湿咳为主,使  相似文献   

15.
随着猪、羊、牛等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牛拉稀症是牛饲养和管理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病症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会给养殖户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笔者结合多年临床治疗观察经验,分析论证了引发牛拉稀症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治疗办法,希望能对牛拉稀症的及时治疗添加些许助益,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猪低温综合症是指因饲养条件差、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质量低劣等多种原因,使猪体内产热不足或散热过多,或因病初为感冒、应激反应等病,因治疗不当而导致发病猪心力衰竭、体温低于正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多数表现为突然发病,体温低于正常温度,多见于35℃-38℃之间,有的病初体温升高,用药后突然下降并低于正常体温,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废绝,精神沉郁,特别严重的还会出现不能站立、肛门松弛、脱肛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猪腹泻是兽医临床常见病。多发生在初冬季节 ,多因饲养管理失调、饲喂不洁或霉变饲料 ,加之天气变化 ,圈舍内湿冷所致。治疗不及时会致猪脾胃虚弱 ,消化不良而成久泻。严重脱水、极度衰竭而死。临床中较难治愈 ,或反复发作。笔者采用中西药物治疗本病 3 8例 ,轻者 2次 ,重者 4~ 5次痊愈。现报告如下。1 症状 患猪食欲不振 ,饮欲大增 ,消瘦 ,喜卧 ,体温偏低。排灰白色水样便 ,内有未消化之饲料。严重者行走后肢失调 ,拒食。2 治疗 取猪病克注射 10~ 15mL ,维生素C 5 0~ 10 0mg ,地塞米松 1~ 2mg ,加生理盐水 2 0 0~ 5 0 0m…  相似文献   

18.
笔者曾在大庸市粮油中转站养猪场遇到一例因饲料单一而引发的维生素B1缺乏症,现将其缺乏的症状和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的临床症状1.主诉:该场以往饲喂小麦茨与稻谷粉,为了催肥改喂大米饭。不久猪群中即出现了几头减食,继而群猪普遍减食,严重者停食,对食欲废绝的经青、链霉素、安乃近等药物治疗无效。2检查:体温39·5℃‘呼吸正常,胶行,走路摇摆.蹄关节粗糙、肿大、粪便干燥,杂有粘液、血丝、猪栏潮湿,发病率48%。二、诊断根据饲料单一及临床症状诊断为维生素从缺乏症。三、防治1.预防: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栏舍干燥,…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引起猪皮肤发红的常见疾病,如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弓形体病、猪瘟、猪副伤寒病、猪链球菌病、猪丹毒、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晒伤等,分析了其临床症状,并针对性提出了防控措施,如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免疫、药物治疗等。  相似文献   

20.
柳州市郊农业生态实验场,八九年十月底有存栏猪(20~75kg)1397头,十一月上旬暴发急性流行病,发病657头,经实验室诊断为猪弓形体病,并及时用内服和注射磺胺药物治疗,控制了该病。现整理报道如下: 饲养和发病情况:该实验猪场专门饲养杂交肉猪,猪苗主要来自湖南省及荔浦县两地。饲料来源有全民所有制饲料公司、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