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大棚草莓的生长特点,从筛选大棚草莓专用品种、改进育苗技术,培育脱毒壮苗,大棚草莓作畦与多层覆盖、施用基肥技术、定植与栽后管理等方面集成大棚草莓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应用生产后可极大地提升草莓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棚草莓栽培中连作障碍表现日益突出的状况,通过分析江苏省南通市城郊大棚草莓连作障碍形成的主要因子,为科学防治大棚草莓连作障碍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养分富集、酶活性下降、微生物生态平衡破坏是大棚草莓连作障碍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3.
大棚草莓的经济价值高、产量高、栽培容易、生产成本低、管理方便。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深入探讨了大棚草莓种植技术,其中包括草莓选种及修建大棚、合理定植、草莓育苗、草莓植株生长过程中管理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棚草莓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大棚温室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也快速发展起来,为草莓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绿色、健康、环保等意识逐步增强,对大棚草莓高产高效种植要求日益提高,亟待进一步提高大棚草莓种植技术水平。基于此,文章对大棚草莓高产高效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仅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南方气温较高,大棚草莓管理直接影响到上市时间和早期产量。本文主要从大棚的建造、棚内温湿度的控制、草莓的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提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大棚草莓栽培技术,以期为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下游地区大棚草莓促成栽培的秧苗培育要经历较长的夏季烈日高温和多雷暴雨天气,容易造成大量病苗弱苗、甚至死苗。目前我国草莓无毒商品苗繁育体系尚未建立完善,多由大棚草莓种植户自繁,直接影响大棚草莓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制约大棚草莓产业的稳定发展。文章阐述通过试验探索和经验总结,形成一套培育大棚草莓壮苗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安顺草莓生产主要有4种方式:大棚一年一栽制、大棚二年一栽制、大棚草莓-西瓜套作制和水稻-露地草莓轮作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棚草莓收入均高于露地,设施栽培又以草莓-西瓜套作方式经济效益最高,二年一栽制其次,一年一栽制较低.苹莓-西瓜套作、二年一栽制,效益尤其明显,值得在生产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林俊 《中国蔬菜》2009,1(7):51-52
浙江省临海市大棚草莓年栽培面积达到500hm2左右,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临海市农业局在大棚草莓生产基地成功推广应用了草莓—芹菜—大白菜一年多茬高效栽培模式,冬季利用大棚多层覆盖保温技术,提高大棚内夜间温度,确保草莓正常生长和提前上市;春夏季节利用大棚设施进行避雨、遮阳栽培,可有效克服  相似文献   

9.
由于大棚连年种植草莓,棚内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极有利于病虫害发生,据调查大棚草莓发生病虫害后,一般减产20%-30%,重的达50%,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加强草莓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是实现大棚草莓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草莓是鲜果,大棚草莓是目前少数反季节栽培品质优于常规栽培的鲜果之一,草莓消费市场需求较大,经济效益较高。大棚草莓在5月初即由于温度的升高导致品质下降和不易存放而停止生产,直到8月底再次栽植草莓,在这3个多月时间为闲置期,大棚设施、土地及温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陕西蒲城是"西甜瓜之乡",我们将"草莓之乡"江苏句容的草莓种植技术与"西甜瓜之乡"蒲城的西甜瓜种植技术结合起来,在蒲城进行大棚草莓套种西瓜水肥一体化栽培。4月初在草莓大棚套种西瓜早佳8424,  相似文献   

11.
刘红敏  胡肄珍 《北方园艺》2007,(10):201-203
2004~2006年对信阳市十三里桥乡多个大棚草莓的病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摸清了大棚草莓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大棚草莓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设施草莓栽培技术的推广及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草莓生产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为了更好地推广该技术,从基地的准备、定植、棚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几方面介绍了大棚草莓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范。该标准适用于江苏省苏州市大棚草莓栽培技术生产区,其它类似地区大棚草莓栽培亦可参照执行。  相似文献   

13.
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盐城地区大棚草莓水肥一体化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大棚草莓种植的种苗准备、大田准备、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防治、采收等技术措施,对繁殖幼苗、水肥一体化技术等进行重点规范、总结,对该地区及类似地区大棚草莓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棚草莓套种礼品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草莓一礼品西瓜两种三收种植模式即在大棚内种植草莓,草莓收获前套种礼品西瓜,西瓜长至1个月后,将草莓移出棚外育苗,一年内可收获一茬草莓、一茬礼品西瓜和一茬草莓苗,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大棚草莓-甜瓜-水稻高效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该模式下大棚草莓、甜瓜、水稻的栽培技术,该模式充分发挥塑料大棚冬春季保温、夏秋季避雨的作用,在草莓收获后种植甜瓜、水稻,大大提高了大棚的周年利用率,增加了种田效益。  相似文献   

16.
经过8年对大棚草莓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提出了大棚草莓高效栽培指标和高效技术措施,并大面积推广应用,使山东草莓生产由露地栽培进入了大棚保护地栽培阶段.  相似文献   

17.
大棚草莓栽培管理相对简单、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栽培优势明显。本文从草莓品种选择、育苗、定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各个环节制定了1套完整的大棚草莓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8.
莒南县草莓种植面积已达0.33万hm^2,其中大棚草莓达0.2万hm^2。长期以来,果农用大田或大棚草莓坐地或移栽繁殖苗子,使线虫病能连续或协带传播、繁延;再者,同一个大棚连续3-4年或更长时间种植草莓,单位体积内线虫繁殖量越来越多,使得大棚草莓发生线虫病机率多,一旦发病,轻者减产20%-30%,重者死亡。现将多年来草莓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白粉病是大棚草莓的主要病害,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一般造成产量损失10%~25%,严重的在30%~50%。白粉病的发病最适温度为15~25℃,大棚内的温度正好适应白粉病的发生,因此,草莓白粉病以大棚盖膜后危害为主,特别是在草莓现蕾开花进入产果期以后危害最重,严重影响了草莓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徐锐 《果农之友》2008,(2):42-42
辽宁省抚顺县哈达镇上年村是全市著名的生态大棚专业村,村里有20座反季节草莓种植大棚,这里不乏种植草莓的高手,但是提起闫德福,村民都伸出大拇指——服!因为同样是在大棚里种植草莓,闫德福讲科学、会经营,收入就是比别人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