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标准回肠可消化蛋氨酸(SID Met)水平对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28±1日龄断奶、体重在7kg左右的杂交仔猪45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试验期为28d。处理1组为对照组,日粮SID Met水平为0.39%;处理2、3、4、5组以处理1组日粮为基础日粮,SID Met水平分别为0.43%、0.34%、0.31%、0.27%。结果表明:仔猪生长性能随标准回肠可消化蛋氨酸(SID Met)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提高;0.39%SID Met组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显著低于0.43%SID Met组(P0.05),但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0.43%SID Met组仔猪的生产性能显著高于其他低水平处理组(P0.05)。0.39%和0.43%SID Met水平可显著提高血清中的血糖和总蛋白含量质量浓度(P0.05),降低血清中尿素氮的含量。可见,在本试验设计的SID Met水平下,日粮中SID Met水平的提高可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在0.39%SID Met和0.43%SID Met水平下仔猪生长性能较优秀。  相似文献   

2.
试验主要研究仔猪日粮中蛋氨酸的适宜需要量。选用来源相同、体重(23.26±0.48)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36头,公母各半,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6组仔猪分别饲喂含蛋氨酸为0.18%、0.24%、0.30%、0.36%、0.42%和0.48%的日粮,预饲期为7 d,正饲期为28 d。结果表明:当日粮蛋氨酸水平为0.24%时,仔猪采食量、能量的表观消化率、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最高,尿素含量最低;当蛋氨酸水平为0.30%时,仔猪的日增重、饲料报酬、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最高。从仔猪生化指标以及能量表观消化率指标考虑,蛋氨酸需要量为0.24%;从仔猪生长性能以及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指标考虑,蛋氨酸需要量为0.30%。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评估以DL-蛋氨酸羟基类似物游离酸(MHA)和DL-蛋氨酸(DLM)为来源的蛋氨酸在0-3周龄生长期雄性白羽北京鸭上的生物学效价。580只1日龄公鸭分为12个处理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含0.29%蛋氨酸,0.34%半胱氨酸,含硫氨基酸0.63%)及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相当于0.05%、0.10%、0.15%、0.20%和0.25%蛋氨酸含量的DLM和MHA。试验结果发现,未添加蛋氨酸的基础饲粮组试鸭终末体重、日增重和采食量显著低于其它各组。添加蛋氨酸剂量依赖性地提高了试鸭的终末体重和日增重。蛋氨酸来源对试鸭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利用指数回归模型评估试验鸭日增重,结果显示,两种蛋氨酸源在试鸭生长方面的效价(曲线效率)几乎相同(DLM=100%,MHA=101%)。根据指数回归模型,达到日增重最大值95%时的DLM和MHA蛋氨酸等价添加水平分别为0.080%和0.079%。综上所述,作为蛋氨酸来源的MHA和DLM对生长期北京鸭具有相似的生物学功效,并且饲粮蛋氨酸水平为0.37%可使0-3周龄北京鸭达到95%最大日增重。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研究黄芪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血清氨基酸水平的影响,试验将80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和0.3%黄芪多糖,试验期为30d。结果显示,0.2%和0.3%黄芪多糖可显著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 <0.05),仔猪腹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1)。0.2%黄芪多糖可显著提高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P <0.05);干物质、粗脂肪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 0.05)。0.2%黄芪多糖可显著提高仔猪血清精氨酸浓度(P <0.05);0.2%和0.3%黄芪多糖组仔猪血清谷氨酸含量极显著升高(P <0.01),血清蛋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 <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0.2%黄芪多糖能显著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增加仔猪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提高血清精氨酸和谷氨酸水平,降低血清蛋氨酸浓度和仔猪腹泻率。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瘤胃保护性蛋氨酸(RP Met)对舍饲滩羔羊生长、消化、血清生化指标及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为(19.06±0.46)kg的健康去势滩羊公羔64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0.03%、0.06%和0.09%RP Met的饲粮,每组4个重复(栏),每个重复4只。预试期7d,正试期85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随饲粮RP Met添加量的增加,舍饲滩羊平均日增重和终末体重显著提高(P<0.05);饲粮中添加0.06%和0.09%RP Met显著提高了屠宰率(P<0.05);饲粮添加RP Met有降低胴体骨重/胴体重的趋势(P>0.05);随饲粮RP Met添加量的增加,饲粮中干物质、粗蛋白质、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呈线性增加(P<0.05);0.06%RP Met组滩羊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RP Met可提高舍饲滩羊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适宜添加量为0.06%。  相似文献   

6.
3个试验分别选用14日龄、体重约3.6~3.8kg 的三元杂交[杜×(大×长)]断奶仔猪84、60、60头 ,分别研究不同饲粮蛋氨酸水平(Met,0.28 %、0.32 %、0.36 %、0.40 %、0.44 %、0.48 %、0.53 %)、苏氨酸水平(Thr,0.745 %、0.805 %、0.865 %、0.925 %、0.985 %和1.045 %)、色氨酸水平(Trp,0.16 %、0.19 %、0.22 %、0.25 %、0.28 %和0.31 %)对3.6(3.8)~9kg 超早期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和血清尿素氮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0.28 %~0.48 %的蛋氨酸水平范围内 ,随着蛋氨酸水平的升高 ,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 ,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 ,采食量有增加趋势(P>0.05) ,血清尿素氮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 ;但蛋氨酸0.44 %组与0.48 %组仔猪的生产性能极为接近(P>0.05) ;蛋氨酸0.53 %组仔猪的生产性能又趋于降低。(2)随饲粮苏氨酸水平升高 ,仔猪平均日增重近线性提高(P>0.05) ,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 ,采食量无规律变化(P>0.05) ,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降低(P<0.05) ,但Thr0.985 %组和1.045 %组仔猪生产性能很相近(P>0.05)。(3)随饲粮色氨酸水平升高 ,仔猪平均日增重极显著提高(P<0.01) ,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 ,采食量显著提高(P<0.05) ,血清尿素氮浓度趋于降低(P>0.05) ,但Trp0.28 %组和0.31 %组仔猪生产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蛋氨酸添加水平对断奶至3月龄獭兔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30日龄断奶生长獭兔2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各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0、0.15%、0.30%、0.45%、0.60%)蛋氨酸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3 d。结果表明:1)饲粮蛋氨酸添加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对平均日增重影响显著(P<0.05),在0.45%添加组时达到最大值16.76 g/d;对料重比影响极显著(P<0.01),在0.45%添加组时达到最小值3.55。2)饲粮蛋氨酸添加水平对摄入氮、粪氮、尿氮、可消化氮、沉积氮、氮表观消化率、氮利用率和氮生物利用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蛋氨酸添加水平对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蛋氨酸添加水平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甘油三酯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极显著影响血清尿素氮含量(P<0.01),其中0.30%和0.45%添加组极显著低于0和0.15%添加组(P<0.01),在0.45%添加组时达到最小值5.70 mmol/L。综合考虑本试验所测指标,断奶至3月龄獭兔的蛋氨酸适宜添加水平为0.45%(饲粮总蛋氨酸水平为0.68%)。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研究饲料中过瘤胃蛋氨酸添加水平对刚断奶羔羊增重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30只萨寒杂交一代(萨福克×小尾寒羊)断奶羔羊,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3组(n=10),各试验组每只羔羊每天饲喂0、4、8 g的过瘤胃蛋氨酸,预试期为10 d,正式期为60 d。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对断奶羔羊的生长性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5),其中4 g/d的添加量显著提高了断奶羔羊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了料肉比。饲粮中添加4 g/d的过瘤胃蛋氨酸显著提高了断奶羔羊干物质、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P0.05),而对粗脂肪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4 g/d的过瘤胃蛋氨酸组羔羊的血糖含量和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血液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因此,断奶羔羊饲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可以显著改善断奶羔羊的生长性能,以4 g/d的添加量具有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发酵白酒糟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氮排放的影响,选用21日龄断奶的去势杜×长×大公猪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用2%、4%和6%发酵白酒糟等比例替代基础饲粮。分别于平均体重为10和25 kg左右时,试验猪转入代谢笼内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每个试验期为1周,前4 d为适应期,后3 d为粪尿收集期。记录仔猪的日采食量,并于每次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称取空腹体重。采用全收粪法测定断奶仔猪对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以及氮排放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10 kg断奶仔猪试验中,2%发酵白酒糟组的表观消化能和尿氮量显著降低(P0.05),其他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4%和6%发酵白酒糟组的总能、赖氨酸、蛋氨酸和脯氨酸的表观消化率、表观代谢能和表观消化能均显著降低(P0.05)。在25 kg断奶仔猪试验中,2%发酵白酒糟组的干物质、粗灰分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6%发酵白酒糟组的蛋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下降(P0.05);2%、4%和6%发酵白酒糟组的摄入氮量、吸收氮量、沉积氮量、粗蛋白质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氮表观消化率、表观代谢能和表观消化能均显著降低(P0.05),粪氮量显著增加(P0.05)。由上可见,饲粮添加2%发酵白酒糟不影响断奶仔猪对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可增加其生长性能;长期高剂量添加发酵白酒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断奶仔猪对常规营养成分的消化代谢。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氨酸水平对羊驼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的26月龄母羊驼9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饲粮蛋氨酸水平分别为0.16%、0.32%、0.64%,采用全混合日粮进行饲养试验和代谢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0.32%组和0.64%组羊驼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单位体表面积产毛量显著高于0.16%组(P0.05),0.32%组略高于0.64%组(P0.05)。2)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粗纤维和钙表观消化率均以0.32%组最高,与0.16%组差异显著(P0.05);0.32%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0.64%组(P0.05);0.32%组和0.64%组蛋氨酸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0.16%组(P0.01)。3)各组间羊驼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甘油三酯、葡萄糖、尿素氮和总蛋白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母羊驼饲粮适宜蛋氨酸水平为0.32%。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菊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32头平均体重为(7.10±0.20)kg的杜长大(DLY)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5、5.0和10.0 g/kg的菊粉(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的玉米)。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2.5、5.0和10.0 g/kg菊粉对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2.5、5.0和10.0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粗灰分表观消化率(P<0.05),饲粮添加2.5和5.0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5)。2)饲粮添加2.5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P<0.05);饲粮添加2.5、5.0和10.0 g/kg菊粉可显著降低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饲粮添加2.5和5.0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空肠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饲粮添加2.5和5.0 g/kg菊粉可显著降低回肠中MDA含量(P<0.05),饲粮添加2.5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中CAT活性(P<0.05)。3)饲粮添加2.5、5.0和10.0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肝脏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5.0和10.0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肝脏中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4)饲粮添加2.5、5.0和10.0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中HO-1的mRNA相对表达量和空肠中Nrf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2.5和5.0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回肠中HO-1和Nrf2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2.5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空肠中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10.0 g/kg菊粉可显著提高空肠中HO-1和Keap1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菊粉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可改善养分表观消化率,提高抗氧化能力。本试验条件下,断奶仔猪饲粮中菊粉适宜添加水平为2.5 g/kg。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不同水平低粗蛋白质(CP)氨基酸平衡日粮对10~25 kg仔猪的生长性能、血液指标、营养物质表观养分消化率和腹泻率的影响,选取320头10 kg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CP水平为20.1%,其他组饲喂低CP补充氨基酸日粮,CP水平分别为18.3%、14.9%、13.2%,除根据需要补充L-赖氨酸、DL-蛋氨酸、L-苏氨酸、L-色氨酸外,还补充L-缬氨酸、L-异亮氨酸、L-苯丙氨酸和L-组氨酸等,共计8种晶体氨基酸,各处理氨基酸水平均达到或超过NRC(1998)猪营养需要量标准,试验期24 d。结果显示:①20.1% CP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13.2% CP(P<0.05);各组间料重比(F/G)、平均采食量(ADFI)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20.1% CP组仔猪血清尿素水平最高,13.2% CP最低,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各组间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胰岛素、血糖、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均差异不显著(P>0.05)。③13.2% CP、14.9% CP组仔猪CP表观消化率极显著低于20.1% CP组(P<0.01);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④20.1% CP组仔猪腹泻率最高,13.2% CP组腹泻率最低,且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日粮CP水平降低至14.9%时对仔猪的生长性能无不良影响;血清尿素水平、CP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对于对照组(20.1% CP),仔猪腹泻率大大降低。因此10~25 kg断奶仔猪氨基酸平衡日粮CP水平可降低至14.9%,不影响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右旋糖酐铁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皮毛发育和机体铁代谢的影响。选用健康的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体重(7.12±0.75)kg]216头(公母各占1/2),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6个重复(栏),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硫酸亚铁组(FeSO_(4)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mg/kg一水硫酸亚铁(以铁元素计,后同)的饲粮,各右旋糖酐铁添加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DexFe50组)、100(DexFe100组)、150(DexFe150组)和200 mg/kg(DexFe200组)右旋糖酐铁的饲粮。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CON组和FeSO_(4)组相比,DexFe100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试验第7天,与CON组相比,饲粮添加不同水平右旋糖酐铁均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皮毛指数(P<0.05);与FeSO_(4)组相比,DexFe50组和DexFe100组毛顺程度分数显著提高(P<0.05)。试验第21天,与CON组相比,DexFe100组和FeSO_(4)组皮肤红润程度分数显著提高(P<0.05),且上述指标2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第28天,与CON组和FeSO_(4)组相比,DexFe100组皮毛指数显著提高(P<0.05)。3)与CON组和FeSO_(4)组相比,DexFe100组断奶仔猪血液血红蛋白(HGB)含量和红细胞压积(HCT)显著提高(P<0.05)。4)与CON组相比,DexFe100组、DexFe150组和DexFe200组断奶仔猪粪便和血清铁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且与FeSO_(4)组相比,DexFe150组和DexFe200组粪便铁含量显著提高(P<0.05),DexFe100组血清铁含量显著提高(P<0.05)。与CON组和FeSO_(4)组相比,各右旋糖酐铁添加组铁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且各右旋糖酐铁添加组间铁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适宜水平右旋糖酐铁可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降低料重比,改善皮毛发育状况,提高血液HGB含量和HCT及血清铁含量,并提高铁表观消化率;本试验条件下,饲粮右旋糖酐铁适宜添加水平为100 mg/kg。  相似文献   

14.
选择30日龄断奶体重为(6.94±0.69)kg的二元杂种商品仔猪184头,按照窝别、性别、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5组,饲喂不含马铃薯蛋白粉的基础饲粮和以2%、4%、6%的马铃薯蛋白粉及4%的血浆蛋白粉等氮替代基础饲粮中豆粕的饲粮,每组4~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进行28d的饲养试验。试验第15d称重后,每个重复选择1头体重接近该圈平均体重的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试验第15~18d,以圈为单位,收集粪样,测定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研究马铃薯蛋白粉在断奶仔猪上的应用效果,确定其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2%马铃薯蛋白粉组,与基础饲粮组相比,试验全期可以提高日增重6.14%(P>0.05)、降低料重比10%(P<0.01),降低腹泻率6.24个百分点(P>0.05),效果相当于甚至优于4%血浆蛋白粉。饲粮中添加4%和6%马铃薯蛋白粉,仔猪生长性能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基础饲粮组。但6%马铃薯蛋白粉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高于基础饲粮组和2%马铃薯蛋白粉组(P<0.05),血浆蛋白粉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略高于基础饲粮组(P>0.05);2%马铃薯蛋白粉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碱酯酶含量最高;4%血浆蛋白粉组血清尿素氮显著低于基础饲粮组,极显著低于马铃薯蛋白粉组;6%马铃薯蛋白粉组谷丙转氨酶活性高于4%、2%马铃薯蛋白粉组(P<0.05);各个处理血液谷氨酰胺、谷氨酸含量以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差异不显著。由此结论,马铃薯蛋白粉在断奶仔猪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2%。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转猪生长激素(PGH)基因乳酸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指标、粪中微生物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试验共选择160头体重(7.56±0.56)kg的(21±2)日龄断奶仔猪,分为4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栏)10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0.3%的转PGH基因乳酸菌,试验期为28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转PGH基因乳酸菌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P0.01),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极显著降低各试验组的腹泻率与腹泻指数(P0.01)。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1%转PGH基因乳酸菌可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A与补体4含量(P0.05或P0.01)。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转PGH基因乳酸菌显著降低粪中大肠杆菌数量(P0.05);加0.1%转PGH基因乳酸菌组极显著增加乳酸杆菌数量(P0.01)。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1%转PGH基因乳酸菌极显著提高干物质与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P0.01),显著提高总磷表观消化率(P0.05)。综合分析,饲粮中添加转PGH基因乳酸菌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提高免疫力,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添加水平为0.1%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饲粮对肉羊生长性能和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以确定肉羊饲粮中最佳NDF水平。试验动物为杜寒杂交(黑头杜泊羊×小尾寒羊)F1代肉用绵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将体重相近的50只母羊和25只公羊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10只母羊和5只公羊,每5只为1个重复,公母分圈饲养。5组试验羊饲喂粗蛋白质水平同为14.8%,而NDF水平分别为26.51%、33.35%、38.71%、43.51%、48.35%的试验饲粮,考察试验羊的生长性能,并在体重达到30 kg左右时进行为期4 d的粪袋全收粪试验,测定饲粮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试验期为48 d。结果表明:1)不同NDF水平的饲粮对试验羊净增重、平均日增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羊的性别对净增重、平均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羊增重效果表现为33.35%组>26.51%组>38.71%组>43.51%组>48.35%组。2)试验羊的干物质采食量与饲粮NDF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R2=0.744 6),并且48.35%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26.51%、33.35%和38.71%组(P<0.05或P<0.01)。饲粮NDF水平显著影响试验羊的料重比(P<0.05),以33.35%组最低,48.35%组最高。3)饲粮NDF水平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粗脂肪、NDF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各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均以33.35%组为最高。综合考虑生长性能和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在粗蛋白质水平为14.8%的肉羊饲粮中,最佳NDF水平为33.35%。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7~10日龄平均体重3.0~4.0kg的健康杜洛克哺乳仔猪20窝,每窝8头,母猪胎次为3~5胎。试验分为4个处理组,根据体重采用随机单位组的试验设计,即将每批7~10日龄体重相近的4窝仔猪分别放在4个处理内,形成一个单位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分批进入预试,至14日龄正式进入试验。哺乳阶段(14~35日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10%、15%的乳酸菌素,断奶阶段(35~70日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相应添加0%、0.2%、0.4%、0.6%的乳酸菌素。试验结果,(1)在哺乳仔猪饲粮中添加乳酸菌素对仔猪的生产性能、粗纤维表观消化率、腹泻、粪pH和粪中大肠杆菌数量没有明显的影响。(2)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0.4%的乳酸菌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极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料重比比对照组降低5.9%(P>0.05);显著提高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其它各种养分的表观消化率有随着乳酸菌素添加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粪中大肠杆菌数量比对照组显著减少,粪pH比对照组下降0.2;抑制了仔猪的腹泻。(3)从整个仔猪阶段(14~70日龄)综合各方面的效果来看,哺乳仔猪饲粮中添加10%、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0.4%的乳酸菌素可极显著提高日增重;提高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明显降低粪中大肠杆菌数量,从而减少了仔猪腹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选择安装瘤胃、十二指肠前端和回肠末端瘘管的肉牛4头,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瘤胃投饲不同形式蛋氨酸对肉牛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瘤胃投饲蛋氨酸添加剂分别为0(Ⅰ组)、DL Met(Ⅱ组)、动物油包被Met(Ⅲ组)和吸附MHA(Ⅳ组)。试验结果表明,Ⅲ组日增重、可消化氮、沉积氮、沉积氮/可消化氮分别比Ⅰ组提高12 18%(P<0 05)、5 90%(P<0 05)、126 1%(P<0 05)和113 7%(P<0 05);Ⅲ组尿中尿素氮显著低于Ⅰ组(P<0 05)。Ⅲ组氮和NDF在小肠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比Ⅰ组提高10 8%(P<0 05)和30 06%(P<0 05)。Ⅲ组血浆尿素氮显著低于Ⅰ组(P<0 05)。Ⅲ组和Ⅳ组血浆TAA、EAA、BCAA、Ser和Met均显著低于Ⅰ组(P<0 05);Ⅱ组、Ⅲ组和Ⅳ组血浆Asp显著低于Ⅰ组(P<0 05)。本试验条件下最佳保护蛋氨酸为动物油包被蛋氨酸。  相似文献   

19.
李元凤  何健  敖翔  熊兆龙 《养猪》2019,(4):9-11
试验旨在研究辣诺提取物(辣木和诺丽果提取物,MM)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及腹泻的影响。选择34日龄、平均体重(9.52±0.20)kg的150头健康杜长大三元杂种断奶仔猪,按照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3组:T1为对照组(基础饲粮,无抗生素)、T2为试验组1(基础饲粮+200 mg/kg MM),T3为试验组2(基础饲粮+400 mg/kg MM)。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正式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0或400 mg/kg MM的处理组腹泻率分别显著降低31.60%(P<0.05)和35.69%(P<0.05),腹泻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2)400 mg/kg MM组仔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5.69%(P<0.05)和17.81%(P<0.05),200 mg/kg MM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个处理组的料重比差异也不显著(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MM均显著提高干物质、氮和总能表观消化率(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200或400 mg/kg MM均可以改善仔猪腹泻,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且400 mg/kg MM组生长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包被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128头体重为(6.37±0.11) kg的28日龄健康大白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1 000、1 500 g/t包被丁酸钠。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和1 500 g/t包被丁酸钠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末重和1~28 d平均日增重(P<0.05),并显著降低1~14 d和1~28 d断奶仔猪料重比(P <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1 500 g/t包被丁酸钠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总蛋白(TP)、葡萄糖(GLU)、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尿素氮(UN)的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1 500 g/t包被丁酸钠可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 000、1 500 g/t包被丁酸钠显著降低断奶仔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P<0.05),显著提高乳酸杆菌数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包被丁酸钠可促进断奶仔猪的生长,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力,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改善肠道菌群平衡状态。在本试验条件下,断奶仔猪饲粮中包被丁酸钠的最适添加量为1 000 g/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