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植物功能性状反映了植物对于生长环境的响应与适应,是植物采取不同生态策略适应环境的表征.植物功能性状的适应和生存策略研究,对干旱半干旱区脆弱草地生态系统植被恢复具有生态指示.本研究以荒漠草原放牧和围封条件下的灰钙土和风沙土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植物群落样方调查数据、植物叶片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  相似文献   

2.
叶围微生物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叶围微生物在农作物、园艺作物及林木上的研究进展,对叶围微生物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彩叶植物具有丰富多彩的叶色,在城市园林中能够丰富植物景观的色彩,美化环境。该文对菏泽城市园林中的彩色叶植物应用与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从彩叶植物的造景方式、色彩构图、景观层次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总结了菏泽城区应用较多的彩色叶植物的种类,通过调查研究对彩叶植物在菏泽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菏泽市彩叶植物的应用与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彩叶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彩叶植物是园林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就彩叶植物呈色的遗传和生理机理及影响因子、品种选育与引种、繁育方法及其应用途径等作了综述和探讨, 提出今后彩叶植物研究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彩叶植物的遗传稳定性, 彩叶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 彩叶草本植物的研究与应用, 彩叶风景游憩林的抚育, 彩叶树种的适地适树等。  相似文献   

5.
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见44种木本植物叶大小与大孢子叶的关系进行研究,对研究物种按同类型果实、同生活型进行分组检验,并研究枝条上叶大小和果实产量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表明:叶大小与大孢子叶之间有显著的关系,其中干果植物组的叶大小与孢子叶大小不相关,而肉果植物组显著相关;叶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物果实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叶功能性状(Leaf Functional Trait)是植物功能性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及采取的生存策略紧密相关,并能够表征植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策略,在生态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叶功能性状相关研究成果的收集与整理,总结了植物叶功能性状的类型、生态学意义以及叶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关系,同时分析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根据野外调查,结合文献资料,对南岳衡山彩叶植物进行了调查研究,该区野生彩叶植物资源丰富,共计83科172属376种(含变种),栽培彩叶植物有54科94属145种。分析了该区彩叶植物的资源组成与分布特点,探讨了该区彩叶植物的分类,按叶片色彩的分布与观赏期可分为6类,以秋色叶植物占绝对优势,有293种,占该区彩叶植物的77.93%。按照叶片的颜色可分为7类,以黄色叶占绝对优势,有246种,占该区彩叶植物的65.43%。并对该区彩叶植物资源进行了分析评价,从中筛选出了适应当地且极具开发价值的彩叶植物63种,为该区彩叶植物的选择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亦对该区彩叶植物的保护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掌握重庆市主城区园林绿化中彩叶植物物种类及其应用情况,通过对各型园林绿地中常见应用的彩叶植物种类、分布与应用情况、景观效果等的实地调查发现,重庆市主城区各型园林绿化中,常见应用的彩叶植物种类有40科65种,其中乔木4科5种、灌木18科24种、藤本2科3种、草本19科33种。常见应用的65种彩叶植物中,超过89.23%的树种生长发育处于良好及以上水平。在彩叶植物应用方面,主要存在彩叶植物资源开发不够、应用特色不明显、栽培养护管理力度不够等缺点,后续宜加大乡土彩叶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和彩叶植物特色应用、栽培养护管理等方面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舟山海岛9个主要园林绿地应用的秋色叶植物种类调查,结果显示:舟山海岛共有秋色叶植物42种,隶属于20科32属,其中乔木树种28种、木质藤本3种、乡土植物27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舟山海岛秋色叶植物资源的种类和特征,分析了主要秋色叶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其园林配置形式,并初步提出海岛秋色叶植物合理开发与应用前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广州夏浦围工业区42种园林植物新叶、老叶、新枝和老枝中9种元素(K、Ca、Mg、S、Mn、Zn、Al、Cu和Pb)的浓度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植物叶组织中K和ca浓度较高,Mg较低,反映土壤对K和Ca的供给充足,对Mg的供应可能不足,与大气沉降物中K和ca浓度较高,Mg浓度较低的特征一致.植物叶片元素浓度分析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普洱本土植物总状山蚂蝗和入侵植物肿柄菊叶表真菌混合基因组DNA的提取、18SrRNA片段的扩增、克隆筛选及测序分析等方法,构建了2种植物叶表真菌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肿柄菊和不同采集地的总状山蚂蝗叶表均生活着一些属于刺盾炱亚纲和异担子菌亚纲的真菌种类。但相对于独立生长的总状山蚂蝗,与肿柄菊共享小生境的总状山蚂蝗叶表共有真菌种类大多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且肿柄菊和总状山蚂蝗叶表各自生活着一些在种类和功能上均存在差异性的真菌种类,其中生活于肿柄菊叶表的海枣粉座菌可能通过对本土植物的抑制作用来协助肿柄菊的入侵,因此未来研究应深入探索叶表微生物与植物入侵的关系以及相关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The horse chestnut leaf-miner (Cameraria ohridella Deschka & Dimi?, Lepidoptera, Gracillariidae) is an invasive pest causing extensive damage to leaves of the horse-chestnut (Aesculus hippocastanum L.) in Europe. In Lithuania, C. ohridella invaded in 2002 causing wilting, browning and premature fall of A. hippocastanum leaves. The aim was 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ossible linkages between foliar fungal communities and leaf-miner damage in A. hippocastanum. Leaves of A. hippocastanum, differentially damaged by C. ohridella, were collected in 10 sites in Lithuania. The fungal communities were described through DNA isolation and amplification using an ITS rRNA marker and Ion Torrent-sequencing. Clustering of 214,897 high-quality sequences resulted in 1017 non-singleton fungal taxa, among which Aureobasidium pullulans (28.2% of all fungal sequences), Endoconidioma populi (27.7%), Phoma fungicola (11.3%), Cladosporium ramotenellum (7.6%) and Cryptococcus sp. 2185_4 (5.0%) were most common.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fungal communities from heavily and slightly damaged leaves were largely intermingled, showing that in both types of samples fungal communities were similar. In conclusion, the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phyllosphere of A. hippocastanum is inhabited by a high diversity of fungal species, the majority of which constitute generalist endophytes, epiphytes and saprotrophic fungi. The occurrence of common phyllosphere fungi was unrelated to the degree of damage by C. ohridella.  相似文献   

13.
植物鉴别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植物鉴别不仅是植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农业、林业、牧业、工业、商贸、考古、检验检疫等领域科研、教学、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文中系统介绍了基于植物形状、大小、颜色、味道、组成、结构、纹理等外部特征的人工鉴别方法,基于燃烧、光谱、色谱、质谱、热差、细胞、孢粉、生物化学、分子生物等分析的辅助人工鉴别方法,以及基于计算机、网络、摄影、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自动鉴别方法, 总结了国内外植物鉴别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集成的植物自动鉴别方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以避免植物鉴别技术和方法的低水平重复研究,促进植物鉴别技术和方法研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4.
南京城市湖滨公园植物应用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南京城市湖滨公园的植物种类特征、植物类型组成、树种的季相结构、树种重要值、植物景观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今后发展建议。可为今后南京城市湖滨公园植物景观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气颗粒物被植物表面滞留以及被雨水冲刷的过程,是植物表面将悬浮大气颗粒物转移至地面变为稳定状态的主要过程。探讨植物表面对大气颗粒物削减过程及影响机制,有利于科学评估和筛选空气净化型园林植物,提升绿地生态服务功能。文中综合现有研究,阐述植物表面滞留大气颗粒物和被雨水冲刷过程的原理,讨论植物表面对大气颗粒物的削减能力特征,探讨植物形态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对植物颗粒物削减过程和能力的影响机制,最后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展望,以期为空气净化型园林绿地营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水分胁迫对油橄榄生长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油橄榄生理生态学特性对环境的反应,2007~2008年,在攀西干旱河谷设计不同品种和不同水分试验,系统研究水分胁迫对2年油橄榄幼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攀西干旱河谷旱季,随单株水分胁迫加剧,植株株高、茎粗、主枝长和单株叶面积下降,4个品种中,莱星的各项指标最高。该研究为攀西地区油橄榄水分管理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贵州芳香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芳香植物等原料的需求量正在逐年上升。贵州芳香植物资源丰富,对芳香植物资源进行研究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贵州芳香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情况及开发利用价值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对贵州芳香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了探讨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宁杭高速公路互通绿地及相关环境为研究区域,选取节点不同景观样地,以绿量作为研究生态效能的指标,通过对不同类型植物绿量的科学测定及其单位面积植物绿量综合比较得出:以乔木为主体,乔灌草搭配复层式绿地其单位面积绿量通常大于单一结构的绿地。由此借助绿量从光合、蒸腾和滞尘效应方面,研究高速公路绿地植物群落在环境绿化中发挥的生态效能,为科学合理建设高速公路绿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An explanatory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contribution of plant diversity to the ec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condition of the rural household in the offshore island of Bangladesh.Assessment was done by means of multistage random sampling.The homestead sizes of the study area were classified into 3 groups viz,large (>0.25 ha),medium (0.05-0.25 ha) and small (<0.05 ha) based on the result obtained from a preliminary survey,and a total of 45 homesteads,15 from each group,were selected randomly for the study.The average annual income from homestead's plant diversity varied from Tk 5730.00 (US$95.5) to Tk 17500.00 (US$291.67).The rural people were mainly dependent on their homegarden for woodfuel and nutritional requirement as forest was unavailable in the island.The rural people here also cultivated the plant species as a safety measure from frequent cyclone.Constraints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omestead plantation were identified and suggestions were given such as the adequate supply of seedlings of fast growing native species and conservation of endangered species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household as well as to keep ecological bal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