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断喙是养鸡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其主要优点是防止啄癖发生、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报酬,正确的断喙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断喙技术在生产实践中有时不能被引起重视,常因断喙不当而造成死亡率较高、生缓慢等后果,给养鸡场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断喙是控制鸡群互相咬啄、伤害和防止饲料浪费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断喙得当的情况下,掌握好断喙时期、技术和相应的管理,每只鸡可节约饲料约2.2千克。许多饲养场和饲养专业户都采用这项技术,基本都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断喙是雏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正确的断喙可以提高饲料报酬,降低生产成本。断喙是防止鸡群发生啄癖最有效的措施,同时还能减少饲料浪费。啄癖是鸡群饲养管理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啄癖一旦发生,就很难控制。蛋鸡和种鸡容易出现啄癖,所以必须断喙。由于鸡采食的习性,常将饲料叨出饲糟外,造成损失,断喙可使这个现象得到部分校正。因为现代蛋鸡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是建立在高质量的育成鸡群基础之上。断喙质量的好坏,影响到育成期采食量的多少,从而影响到育成质量的优劣和产蛋期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4.
断喙是养鸡业中防止和减少鸡只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发生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断喙还有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推迟性成熟、降低产蛋鸡的高产期死亡率。但雏鸡断喙日龄的确定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养鸡场及养鸡户尚无一科学统一的  相似文献   

5.
<正>在蛋鸡生产中,养鸡户多重视饲料配合、环境温度的控制、定期防疫、季节管理和光照管理等,对以下问题却常常忽视。1及时断喙主要是为了防止鸡群发生啄羽、啄肛等恶癖。断喙通常在6~12日龄,断喙前两天应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K,防止断喙时出血过多和鸡体产生应激,短喙时应将鸡头略向刀片方向倾斜,使上喙切初1/2,下喙切初1/3。断喙后3~5天应在饲料或饮水中加抗应激添加剂,并保证食槽、水槽  相似文献   

6.
试验对两个商品蛋鸡品系进行10d,10及63d.10及84d断喙。结果表明,品系和断喙处理间无互作。小母鸡的采食量在63d或84d断喙后的14天内显著下降。两次断喙的小母鸡在1~126d内的总采食量显著低于10d单次断喙的小母鸡,10及84d或10及63d断喙小母鸡的126d体重显著低于仅10d断喙的小母鸡。断时处理对小母鸡死亡率、产蛋鸡死亡率、产蛋量、蛋重、蛋总重、饲料转化率,蛋品质的影响不明显,10d单次断喙的蛋鸡耗料显著高于10及84d断喙组。与断喙有关的绝大多数效应都可归结到断喙对饲料消耗的影响上面。  相似文献   

7.
断喙是养鸡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措施之一,其主要优点是防制啄癖发生、减少饲料浪费、提高饲料报酬,正确的断喙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然而,断喙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并未引起重视,常因断喙不当而造成效高的死亡率、生长发育不良、均匀度差和产蛋率上升级慢等后果,给养鸡生产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一、断喙不当的危害南阳某蛋鸡场曾育雏三批,第一批2890只,第二批2500只,第三批3100只。因断喙不当造成的死淘率分别是1.7%,1.4%、1.3%;因发育不良至育雏结束时体重相差较大,最大的体重900克,最轻的只有36…  相似文献   

8.
给鸡断喙能够有效减少鸡只啄癖,减少饲料浪费,对提高均匀度、饲料利用率和成活率都十分有益.下面谈谈鸡断喙常遇问题及应采取正确的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蛋鸡有啄癖的恶习,而断喙则是防止啄癖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根据我们的生产实践:给雏鸡断喙是非常精细的外科小手术,正确的断喙能减少饲料浪费、降低由争斗引起的死淘率,并能达到生长的平衡性;生产中时有不断喙或断喙不当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例子发生。所以应大力提倡给雏鸡断喙并把它当作饲养管理工作中不可  相似文献   

10.
断喙是当代鸡生产中具有决定性的管理措施之一。其主要优点是可从根本上杜绝啄癖的发生,减少因鸡钩扒饲料而造成的浪费,提高饲养密度,促进鸡群生长整齐而易于管理。合适的断喙可获得较高的生产性能,若断喙不当,在实际生产中会造成死亡率高、发育不良、均匀度差和产蛋率低。现就断喙的一些技术措施概述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断喙是当代养鸡生产中富有决定性的管理措施之一。其主要优点是:可从根本上来防止啄癖的发生;减少因鸡钩扒饲料而造成的浪费,使鸡群休息安静,减少能量消耗、提高了饲料报酬,也改善了鸡的饲养环境。鸡群经过断喙处理后,饲料消耗量比未经断喙的鸡群低3%,产蛋期可以减少食蛋癖的损失。合适的断喙可获得最大的生产性能。若断喙不合适,可能成为产蛋鸡群和种鸡群不理想生产性能的最主要单一管理因素。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在两个肉用种鸡场直接参与红宝罗、安钠克、艾维茵、AA等父母代肉用种鸡的生产实践。现就其饲养管理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概述,以供参考。1断喙最好在7~10日龄时进行,选择适当热量和大小适中的咀洞(4.36~4.4cm)的断喙片。母雏与公雏断喙方法不同,就母雏而言,将母雏喙按入断喙片咀洞后,先将上喙烙一下,然后上下喙同时烙断。要求断去上喙的部分比下喙稍长。而对公雏则应考虑其将来配种行为的需要,断喙时应掌握上下喙长度相等,且不要把喙断得太短,断去鼻孔前缘部的1/3即可。为了防止机械磨擦引起断喙面出血,断喙后头几天料槽饲料应加厚…  相似文献   

13.
在蛋鸡生产中,多数养殖户都很重视饲料配合、环境温度、湿度控制、防疫治病、季节管理和光照管理等,可一些小的细节问题却往往被忽视。1断喙农村养殖户常常在鸡30~60日龄进行,这时喙基本长成,血管和神经丰富,断喙难度大,对鸡应激大,  相似文献   

14.
断喙主要是指在种鸡和蛋鸡的育雏阶段将喙进行适当切除,目的是可以有效避免啄癖的发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使鸡群生长发育一致,提高育雏率,有利于鸡只发挥良好的生产性能。所以说,断喙是养鸡生产中一个重要的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5.
养鸡的饲料成本通常占到总支出的70%左右,节约饲料能明显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1断喙在雏鸡6~9日龄时进行断喙,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啄癖发生,而且在生长期每只鸡每天可节省饲料3.5g,产蛋期节省饲料5.5g;每产一枚鸡蛋,节省饲  相似文献   

16.
<正>在蛋鸡生产中,多数养殖户都很重视饲料配合、环境温度、湿度控制、防疫治病、季节管理和光照管理等,可一些小的细节问题却往往被忽视。1断喙农村养殖户常常在鸡30~60日龄进行,这时喙基本长成,血管和神经丰富,断喙难度大,对鸡应激  相似文献   

17.
在蛋鸡生产中,养鸡户多重视饲料配合、环境温度湿度的控制、定期防疫、季节管理和光照管理等,对以下问题却常常忽视。 (一)及时断喙 主要是为了防止鸡群发生啄羽、啄肛等恶癖。断喙通常在6~12日龄,断喙前两天应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维生素K,防止断喙时出血过多和鸡体产生  相似文献   

18.
断喙就是用断喙机或者用剪刀、烙铁等器具把鸡喙一部分断去,它是当代养鸡生产中富有决定性的管理措施之一。其主要优点有:一是有效防止鸡群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等恶癖的发生;二是减少了饲料浪费;三是采食速度减慢、均匀,使鸡群生长发育整齐一致;四是有效防止了产蛋鸡的啄肛现象,提高了产蛋期的成活率,减少了死淘率。合适的断喙可获得最大的生产性能,若断喙不合适,可能成为产蛋鸡群和种鸡群不理想生产性能的最主要管理因素。在实际生产中,断喙技术并未引起饲养管理者的重视,常因断喙不当造成较高的死亡率、发育不良、均匀度差…  相似文献   

19.
断喙是用断喙机或者用剪刀、烙铁等器具把鸡喙一部分断去,它是当代养鸡生产中重要的管理措施之一。其主要优点:一是有效防止鸡群啄肛、啄羽、啄趾、啄蛋等恶癖的发生;二是减少了饲料浪费;三是采食速度减慢、均匀,使鸡群生长发育整齐一致;四是有效防止蛋鸡的啄肛现象,提高了产蛋期间的成活率,减少了死淘率。合适的断喙可获得最大的生产性能,若断喙不合适,可能成为产蛋鸡群和种鸡群生产性能不理想的主要管理因素。在实际生产中,断喙技术并未引起重视,常因断喙不当造成较高的死亡率,发育不良,均匀度差和产蛋率降低,因而断喙的质…  相似文献   

20.
<正>断喙是控制鸡群互相咬啄、伤害和防止饲料浪费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断喙得当的情况下,掌握好断喙时期、技术和相应的管理,每只鸡可节约饲料约2.2千克。许多饲养场和饲养专业户都采用这项技术,基本都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