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桉树幼苗干叶溃疡,是桉树苗期常见的主要病害,为害蓝桉、直干桉幼苗,造成苗木叶、干枯死,严重时整床死亡。幼苗染病后,叶背、干部产生灰色病斑,苗木梢部萎蔫,病斑扩大,产生灰色溃疡,干部枯死,出现灰色刚毛状物和黑色,叶背也有黑点出现。刚毛状物是灰葡萄孢;黑点是冬毛孢。  相似文献   

2.
朱凡 《湖南林业》2004,(5):23-23
一、常见苗木病虫害。1.苗木猝倒病 以危害各种苗木幼苗为主,严重时可导致苗术死亡。种子或幼芽未出土时遭受浸染而腐烂.在幼苗期发病,地表或地表下的茎基部呈现水渍状病斑,病部黄褐色,缢缩,可向植株上下部扩展,呈线状。病势发展迅速,组织崩解,幼茎即萎蔫倒伏,但短期内叶边呈绿色,如果环境潮湿.在病部及其附近土面还会长出白色绵毛状霉。  相似文献   

3.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非灭菌条件下)应用VA菌根菌对翻白叶树幼苗进行人工接种,接种苗木3个月后,接种苗生长速度明显大于对照苗,3个月时高于对照40.1%,至6个月时接种苗高生长高于对照苗的59.1%,9个月时高于对照53.7%;对苗木根系进行镜检,发现接种苗与对照苗均有VA菌根菌感染,接种苗感染率为100%,对照苗感染率为10%,接种苗的VA菌根菌感染程度远大于对照苗。试验证明,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对翻白叶树幼苗接种VA菌根菌,能显著促进其高生长。  相似文献   

4.
一、病状:泡桐炭疽病主要为害苗木的叶片、叶柄和茎部,大树仅为害嫩梢。幼苗2—4片真叶时开始发病,初期幼苗叶片变暗绿色,而后逐渐倒伏。苗木开始木质化后(6片真叶以上),在叶片、叶柄、茎基部发生黄褐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形成圆或椭圆形或棱形病斑,逐渐变褐色,病斑处凹陷,以后出现粉红色病菌分生孢子堆。幼苗被害严重  相似文献   

5.
松、杉立枯病,又称猝倒病,主要危害针叶树幼苗。苗木遭病后,短期内会大量死亡。其死而不倒者称为立枯,倒而枯死者称为猝倒。其病害多发生于4~6月。 苗木受害后,其症状常为以下4种类型: 1.种芽腐烂。种苗在土中被病菌侵染,造成种芽组织被破坏,引起腐烂。 2.茎叶腐烂。苗木幼叶嫩茎感病,枯萎腐烂,病菌不断向下发展,茎叶上常有灰白色蛛网状的菌丝体。 3.幼苗猝倒。幼苗扎根时期,茎部未充分木质化,病菌从根颈处侵入,产生褐色斑点,病斑扩大后呈水渍状,苗颈组织被破坏,造成腐烂、缢缩,使苗木迅速倒伏。 4.苗木立枯…  相似文献   

6.
<正> 松杉幼苗雨后,由于雨滴的作用,根茎部容易被泥水糊住,像穿了一层泥裤。如不及时清除,就会严重影响幼苗生长,特别是在幼苗出土3个月内,遇上高温天气,还容易发生日灼,导致苗木死亡。防除松杉幼苗泥裤,除了育苗时要选择沙壤或中壤土,避免粗砂土和重壤地外,还可采取以下3种方法清除“泥裤”。 1 沙壤或中壤圃地,在下午日落时,用  相似文献   

7.
用水培法进行了湿地松、加勒比松苗期缺乏矿质营养元素培养试验.经过3个月的观察,描述了各矿质营养元素缺乏时幼苗的典型症状,同时分析了元素缺乏对苗木高生长及其生物量的影响,以及缺矿质营养元素对苗木体内各元素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兴安落叶松幼苗在一个生长发育周期的不同时间内表现出了不同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我们依据这些不同的特性对大棚内一茬容器苗划分了4个时期,即:幼苗出土期,生长初期,苗木速生期和苗木生长后期。  相似文献   

9.
为培育优质健壮的花椒苗木 ,必须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中耕除草 ,施肥灌溉、防治病虫害。1 田间移苗苗木长到 5~ 10cm时 ,要进行间苗、定苗 ,苗距保持 10~ 15cm ,每公顷定苗 30万株左右。间苗时 ,除去生长过弱、过密、有病虫的幼苗和影响周围多数苗木生长的“霸王苗”促进苗木生长 ,提高苗木质量。间苗一般分 2~ 3次完成 ,每次间隔 15~ 2 0d。间出的幼苗 ,可连土移到缺苗的地方进行补苗。在幼苗长出 3~ 5片真叶时的阴雨天或傍晚 ,将过密处的苗木带土掘起 ,随即移栽到缺苗处 ,栽时注意压实 ,栽后立即浇水 ,可有效提高移栽成活率。2…  相似文献   

10.
植食性蛴螬是落叶松幼苗的主要害虫之一,多存在于渗水性强、通气性好的砂壤土中,在土壤干旱时则潜伏在地中,当土壤过湿时则爬到地表。蛴螬在早晨或傍晚啃食落叶松幼苗苗根,一旦发生蛴螬危害,由夏到秋啃食苗木脆嫩的新根,使苗木成片变黄枯死。轻者苗木受害面达20%~30%,重者造成绝产。如未能根治,会连年发生危害。通常采取以下几种方...  相似文献   

11.
用敌灭酚处理火炬松种子,以防止因纺锤形锈菌所引起的纺锤形锈病,处理过的种子在播种之前储藏至24天,没有降低种子的发芽率。播后31天,用纺锤形锈菌担孢子在幼苗上进行接种,7个月之后,进行了幼苗锈瘤检验。无论储藏期长短,用敌灭酚拌种的苗木上,未发现锈瘤。用敌灭酚浸种的苗木上,锈病发生率范围从12%(不储藏)至2%(储藏24天)。种子不处理的对照苗木上,有锈病的占63%。  相似文献   

12.
紫椴播种苗化学控制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塑料大棚内,应用不同化学制剂对紫椴的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出苗期乃至幼苗生长初期,不同化学处理不同密度间的高生长没有显著的影响,经生物助长剂处理过的苗木的出苗率比水浸和速效丰产灵处理过的苗木出苗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供水条件下,花榈木苗期不同生长阶段水分消耗规律及其对花榈木苗木生长及生理影响,以期节约利用水资源、减少养分流失、提高苗木质量,为花榈木容器育苗分阶段按需定量供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人工设置90%,80%,70%,60%,50%和40%6个相对含水量,采用称重补水法控制基质含水量,测定1年生花榈木幼苗单株耗水量动态变化,并对6种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花榈木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结果】在6种基质含水量条件下,花榈木幼苗日耗水量变化和月耗水量均表现为生长初期(15~76天)和生长后期(185~231天)耗水量较小,速生期(77~184天)耗水量较大。日耗水量出现2个耗水高峰期,分别为苗龄92~107天和139~169天,最大日耗水量变化范围为10.12~18.84 m L;月耗水量最大值出现在出苗后的第5个月(136~169天),变化范围为307.62~565.26 m L;土壤相对含水量为40%~80%,苗期总耗水量随供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基质相对含水量为80%时苗期总耗水量最大,达3 870.99 m L。花榈木幼苗的生长和生理指标在不同水分梯度下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基质相对含水量为80%时,花榈木苗高、地径、生物量及根系指标均优于其他水分处理,其叶绿素总量最高,丙二醛含量、SOD活性、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处于低水平,说明相对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能抑制苗木的生长。综合考虑苗木生长生理状况及耗水特性认为:在基质相对含水量为80%时,能够培育出花榈木壮苗,同时又能实现水分的高效利用。【结论】不同供水量对花榈木苗不同生长阶段耗水、生长及生理均有显著影响。在基质相对含水量为80%时最有利于花榈木苗木生长,其苗高、地径、生物量及根系指标均最优,苗木生理质量处于最佳水平。从提高苗木综合质量考虑,以80%相对含水量处理下花榈木水分消耗规律为依据,制定不同阶段的优化灌溉制度,苗龄15~45,46~76,77~107,108~138,139~169,170~200和201~231天的单株月灌水量分别为178.35,232.47,469.98,436.59,565.26,367.35和329.55 m L。  相似文献   

14.
针叶树描叶枯病的防治李长观针叶树苗叶枯病也叫赤枯病,是由真菌中的尾泡菌引起的。这种病菌对1-3年生幼苗危害特别严重。此病一旦发生,轻者使苗木萎缩不长,重者则苗木大面积死亡。此病从7月中旬开始发生,8月为盛期,10月以后逐渐停止。病害常成块状发生。土质...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幼苗心止病,也称早期封顶病。在苗木出土后,刚进入生长初期,长出五六轮真叶,苗高4~8厘米左右时,突然停止了高生长,在幼苗顶端长出圆圆的小芽苞,起初呈绿色,经三四天变为褐色,完成了年生长发育。落叶松幼苗心止病是一种生态病害,防治方法如下:1.正确选择育苗地。要选择沙壤土或肥沃黑土,不要选择粘重土壤,以防苗床板结,或出现苗根难以穿透的硬土块。2.细致作床。翻耕要达到土碎床平,灌溉时水分能迅速渗入土壤中,为幼苗根系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3.适时适量浇水灌溉。在六月份上、中旬,如发现苗木生长参差不齐,要适时浇水灌溉,采取“少…  相似文献   

16.
通过山桃苗期叶喷试验发现 ,使用浓度 10 0× 10 -6硝酸稀土溶液在苗木速生期叶喷 ,可提高叶绿素含量 14 5 %。可见 ,适宜浓度的硝酸稀土的利用 ,有利于促进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土壤供水条件下黄连木幼苗生长及其耗水规律,可为北方干旱缺水地区黄连木能源林节水育苗工作提供重要参考。采用盆栽试验法,设置了4种不同土壤含水量梯度,分析各供水梯度下苗木生长变化及其耗水特征。结果表明:苗高、地径、生物量等指标在不同水分梯度下差异显著,过高或过低土壤水分含量会降低苗木的茎根比;苗木耗水日进程在生长季各月多呈单峰曲线,4种土壤含水量条件下最大耗水月均在8月份,苗木的月耗水量、总耗水量、平均日耗水量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而下降,并且差异显著。综合考虑苗木生长及耗水特性认为:在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5%时,能够实现能源林苗木壮苗的定向培育目标,同时又能实现水分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和用量对交趾黄檀苗木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采取2种不同施肥方式(等量施肥和指数施肥),以不施肥为对照,分别设置3个处理(100、300和500 mg/株)开展交趾黄檀幼苗盆栽试验,施肥结束1个月后对植株各项生长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施肥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施肥有效促进交趾黄檀苗木生长、生物量分配、养分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不同施肥水平对交趾黄檀苗木生长影响不同,施肥水平处理显著促进交趾黄檀苗木的苗高,而对地径的粗生长影响不显著。但同等施肥水平内不同施肥方法间差异效应不显著。在合理氮肥供给时,指数施肥优于等量施肥方式。指数施肥方式更有利于交趾黄檀幼苗早期高生长,植株物质积累,N养分以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累积。N匮乏时,等量施肥促进交趾黄檀幼苗根系和叶片生长,提高根和茎中N、P养分含量。各施肥处理中,300 mg/株的指数施肥处理更有利于苗木生长。【结论】不同施肥方式和用量对交趾黄檀苗木生长、养分承载和生理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指数施肥更有利于交趾黄檀容器苗的生长。合理施肥方式,可以满足交趾黄檀苗木有效N供给,使树体营养元素保持适当的水平,实现苗木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美国大果松和油松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苗木生长量及苗木感病率.不同营养土配方上培育的大果松苗木生长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大果松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苗木生长量均高于油松,而大果松幼苗的感病率则低于油松;在沙土比为9;1的基质上培育的大果松苗木的高、径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20.
银杏茎腐病是银杏苗期常见病害,危害1~2年生苗木。1999年5月对鞍山银杏园病害调查,有6~7hm^2的2年生银杏苗感病,死亡率高达80%,通过对发病区苗木症状观察、病原菌鉴定及周边发病较颈的苗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认为茎腐病预防重在土壤及苗木处理;发现病苗可及时用高浓度的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喷洒;严格控制苗床水分,防止湿度过大;改善环境条件,提高苗木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