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桑椹已被农业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果桑新品种"SG01"是苏州大学选育的一个叶果两用新品,本站于2006年春嫁接育苗,2007年开始栽培试验。以"大10"作为对照品种,从栽植当年的生长发育情况来看,果桑新品种"SG01"的枝叶生长比较旺盛,桑叶产量具有明显的丰产优势,化学成分的分析结果显示又比较适合于丝茧育生产的叶质要求。  相似文献   

2.
果叶两用桑品种大10与SG01的叶质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果桑品种之间的叶质差异,以果叶两用桑品种大10与SG01为材料,以湖桑32号为对照品种,就不同桑树品种叶质对3个不同蚕品种的养蚕成绩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蚕的发育经过、幼虫生命率及虫蛹统一生命率等方面,2个果叶两用桑品种与对照种之间未见明显差异;在茧质成绩中,果桑新品种SG01所饲养蚕品种的蚕茧茧层量最高,3个供试蚕品种中以"803"的全茧量和茧层量最高,与其它蚕品种之间分别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差异水平;在桑品种/蚕品种的不同组合中,大10/803、SG01/803的全茧量和SG01/803、湖桑32号/803的茧层量成绩分别列居前2位;综合养蚕成绩表明,果桑新品种SG01的叶质表现优良,而蚕品种803对不同桑品种的饲料利用效率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果桑温室栽培的适用品种及其生物学特性,以果桑品种SG01、大10和白玉王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果桑品种冬芽的休眠程度、萌发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芽的休眠程度由深到浅依次为白玉王、SG01和大10,其冬芽萌发的起点温度分别为14.0℃、10.9℃和7.2℃,发育有效积温分别为135.7℃.d、137.0℃.d和154.3℃.d,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提示在果桑引种或温室栽培时应注意品种间休眠特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不同品种桑椹蛋白质营养及成熟软化机理方面的特性,以果桑品种大10和SG01为材料,采用二维电泳和质谱技术对成熟桑椹的蛋白质组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从大10和SG01成熟桑椹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图谱中分别检测到471个和545个斑点,表明不同果桑品种间成熟桑椹的蛋白质表达谱存在着显著差异;从中选取表达量丰富、分离良好的20个蛋白斑点进行质谱分析,成功鉴定了其中的5个蛋白质组分;这些蛋白组分主要涉及蛋白代谢、细胞构成、植物应答反应、核酸代谢、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桑椹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可能与不同品种桑椹的功能性蛋白及其营养价值有关.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江苏省溧阳市果桑产业的优势,并在分析果桑产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溧阳市发展果桑产业的对策建议,即加强政策扶持和果桑新品种的引进与鉴定,建立果桑新品种苗木的高效扩繁及桑椹保鲜技术体系,加大果桑栽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发展果桑旅游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6.
桑椹成熟期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10和SG012个果桑品种的不同成熟期的桑椹为材料,对桑果成熟发育过程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从绿熟期、半熟期到全熟期,果实的蛋白质、粗灰分和钙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而减少,可溶性糖、糖酸比、Vc含量则随着果实的成熟而增加,2个供试果桑品种表现相似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正>果桑是春季收获桑椹、秋季养蚕为主的桑树,而“大十”果桑是目前推广最多的叶果两用桑。2003年春季平望镇引进果桑,在庙头村栽植“大十”果桑2.3hm2,2004年已进入投产,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果桑是果叶兼用的桑树 ,临海市蚕桑站1993年开始引进 6个果桑新品种 ,经多年的对比试验 ,筛选出“大十”新品种 ,该良种具有生长势强 ,桑果成熟期早 ,单果颗粒大 ,产量高 ,品质优 ,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培育的良种苗已推广到省内外 ,并已总结出一套较完整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果桑引种与筛选成功为我市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生机。桑果又名桑乌、桑椹 ,是长椭园形聚合果 ,紫黑色 ,成熟的桑椹富含果汁 ,香甜可口。桑椹的药用价值自古倍受重视 ,医书中均有记载。历代医书均作为补肝益肾 ,滋阴养血、通气血、利五脏、驻容颜、抗衰老等药效评估。…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来,为适应当前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消费市场的需求,果桑生产发展较快,永康市2000年开始规模种植果桑,当年芝英镇继绪塘村就连片种植了6.87 hm~2,通过几年自发种植,永康市现有果桑面积62.4 hm~2,芝英镇继绪塘村已规模发展到247亩,成为果桑生产专业村;永康市丽星农庄连片种植42亩,其中连栋大棚栽培果桑0.77 hm~2,成为新品种引种、设施栽培、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新疆种植的果桑品种,对17个果桑品种进行栽培试验,调查各果桑品种的产量相关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椹1号”“8632”和“红果1号”3个品种单株产量较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中等,丰产性较好,适合在南疆地区露地栽培。“红果2号”“台湾2号”“一串红”和“四季果”,单株产量最低,适应性较差。新疆本地品种“和田白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口感浓郁,但是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果桑新品种的引进筛选过程和果桑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太湖流域的"大十"果桑栽培管理技术,促进了果桑稳产、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12.
果桑新品种"苏椹72号".是2002年从本地区台湾果桑品种园中选拔出来,经几年扩繁、试验和调查,该品种表现出产果量高、抗菌核病(白果病)、耐寒等性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桑树的夏季芽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果桑“大十”品种冬季休眠期短,脱苞期早(一般桑品种在早春气温上升到12℃以上时冬芽膨大萌发,而果桑“大十”在5℃以上都可以生长活动)。由于果桑的休眠期短,果桑接穗要提早剪取,接穗与插条需贮藏2个多月,因贮藏接穗条件的限制,往往造成接穗发芽和烂芽,影响嫁接成活率。故果桑的袋接法,硬枝扦插的成活率往往不高。因此,为了提高果桑嫁接的成活率,对果桑“大十”进行夏季芽接试验。1芽接时间与方法1.1时间2001年5月20日进行芽接试验,2001年5月底6月初及2002年5月中下旬大田芽接推广。1.2方法采用高位芽接法及嫁接部位在砧木的青黄交界处…  相似文献   

14.
桑果生产与绿色食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93年国家卫生部把桑椹列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农产品之后,“果桑”已不再陌生。全国的许多地方,已经或正在进行着果桑的种植试验、区域示范、产品开发、基地筹建等工作,果桑产业呈现出逢勃发展的新景象。如何引导其持续、健康地阔步前进?我们认为,应该走绿色食品的道  相似文献   

15.
魏晓军 《蚕桑通报》2009,40(3):26-27
果桑同期它果树一样,一年只结果一次,很少有多次结果。而台湾培育的果桑46C019和72C002两个新品种,在其生长期间,应用石灰氮进行人工控制,促使桑芽开花结果,可以达到保花结果,一年多个季节有桑果上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魏晓军 《广西蚕业》2009,46(1):60-60
果桑同其它果树一样,一年只结果一次,很少有多次结果。而台湾培育的果桑46C019和72C002两个新品种,在其生长期间,应用石灰氮进行人工调节,促使桑芽开花结果,可以达到保花结果,一年多个季节有桑果上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永康市发展果桑产业已有二十多年,为了进一步提升果桑产业技术,促进产业稳定发展,在分析了永康市果桑产业面临的种植品种单一影响产业发展、分散种植造成无序竞争、桑椹菌核病对果桑生产的危害日益严重、种植密度与快速发展的采摘游不相适应、基础设施尚待完善、桑椹加工滞后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果桑优良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加强果桑基地和品牌建设、加强桑椹菌核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并规范用药、调整果桑种植密度推广果桑避雨栽培、完善果桑休闲采摘配套设施、发展桑椹加工业、挖掘蚕桑旅游产品文化内涵等提升果桑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果桑是近几年新兴的经济林新品种,叶果兼用。危害桑果的菌核病主要有三种:桑椹肥大性菌核病、桑椹小粒性菌核病和桑椹缩小性菌核病。由于桑椹菌核病危害面大、危害程度重,严重阻碍了果桑产业的发展,给果桑产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果桑产业的发展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并举"的防治方针,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园区管理...  相似文献   

19.
果桑"大十"的芽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果桑“大十”品种冬季休眠期短,脱苞期早(一般桑品种在早春气温上升到12℃以上时冬芽膨大萌发,而果桑“大十”在5℃以上都可以生长活动)故果桑的袋接法、硬枝扦插和条枝扦插的成活率都不高,在生产上缺少推广价值;另外,由于果桑的休眠期短,果桑接穗要提早剪取,接穗与插条需贮藏二个多月,因贮藏接穗条件的限制,往往造成接穗发芽和烂芽,影响嫁接成活率。因此,为了提高果桑嫁接的成活率,对果桑“大十”进行夏季芽接试验。  相似文献   

20.
陈皓 《江苏蚕业》2005,27(3):23-24
果桑是以桑椹为主要产品的叶果兼用桑树品种。桑椹具有丰富的果糖、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元素,并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果桑品种“大十、塘10”是桑树新品种选育中目前最优秀的果叶两用品种,亩产桑椹1000-1500kg,桑叶2000kg左右,是种植纯桑叶养蚕的种类杂交桑利润4-6的倍。无公害果桑大棚栽培技术减少了不利环境因子的影响,通过人工控制温湿度达到早产、高产、无公害,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