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白灵菇的栽培方式多种多样,此仅介绍鲁北地区广泛推广应用的地栽白灵菇技术。栽培季节:根据白灵菇高温发菌、后熟期长、中低温出菇的特点,鲁北地区栽培季节通常安排在8月中旬做袋接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脱袋覆土,春节前出菇结束。生产配方:白灵菇属腐生菌,棉籽壳、玉米心、木屑等都是栽培白灵菇很好的原料,麸皮、玉米面等是其重  相似文献   

2.
白灵菇工厂化栽培培养料筛选及栽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白灵菇(Pleurotus nebrodensis)1号菌株进行工厂化袋栽试验。结果表明:配方4为白灵菇工厂化栽培最适培养料配方;适当提高白灵菇栽培袋装料量,可提高其相对产量;白灵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主要靠培养基自身的含水量,一定的含水量是确保其高产优质的先决条件;小米粒菌种具有菌丝萌发速度快、菌丝强壮、接种方便的特点,可缩短生长周期,节约成本;后熟时间对白灵菇菌丝的生长以及菇蕾分化时间、产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 1 改宽袋栽培为窄袋栽培 许多人认为,采用25厘米×50厘米的塑料筒栽培金针菇好。但实际上宽袋栽培易感染杂菌,且菇蕾少时,子实体易弯曲,影响质量,达不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优质要求。所以,栽培袋以17厘米×33厘米的塑料筒为好。  相似文献   

4.
周保亚 《现代农业科技》2009,(23):104-104,106
优质白灵菇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塑料大棚全遮阳周年栽培和熟料袋栽,通过制种、接种及温、湿、气等的调控,实现了白灵菇的引种成功和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进行一定面积的推广。  相似文献   

5.
《农家科技》2008,(4):17
<正>一改宽袋栽培为窄袋栽培。许多人认为,采用25×50厘米的塑料袋筒栽培金针菇为好,但宽袋易感染杂菌,且菇蕾少时,子实体易弯曲。所以,还是以17×33厘米的塑料筒为好。二改高压灭菌为延时常压灭菌。金针菇属维  相似文献   

6.
<正>1.改宽袋栽培为窄袋栽培。许多人认为,采用25×50厘米的塑料袋栽培金针菇为好。但实际上宽袋易感染杂菌,而且菇蕾少时子实体容易弯曲,影响产品质量,达不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要求。所以,还是以17×33厘米的塑料袋为好。2.改高压灭菌为延时常压灭菌。  相似文献   

7.
针对蓟县的气候特点,总结出白灵菇标准化袋栽技术,要点主要包括白灵菇栽培季节、培养料配方、灭菌、接种、菌丝培养、催蕾、覆土出菇和采收等。  相似文献   

8.
白灵菇是一种名贵食用菌。但是.白灵菇栽培要想获得成功,除了选用合适的菌种外.发菌期的管理也非常重要。由于许多栽培者不了解白灵菇菌丝的生长特性.采用与其他食用菌类似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常常造成菌袋不出菇.或者即使出菇其产量和品质也很低。针对白灵菇发菌期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我们总结了一套发菌管理的关键措施和注意事项,供广大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找出栽培白灵菇的最佳培养料配方和栽培模式,对以棉籽壳、阔叶树木屑、玉米芯为主料不同培养料配方下菌丝生长和出菇等情况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双排菌袋覆土栽培、工厂化栽培、层架式栽培三种模式下白灵菇的产量等差异情况。结果表明,棉籽壳为主料时,菌丝生长快,优等菇比例高,且菌袋不易污染,棉籽壳和玉米芯混合作为主料时,菌丝生长稍差,但可大大降低成本;三种栽培模式中工厂化栽培模式产量高,且子实体形态好。棉籽壳和玉米芯混合做主料综合考虑为最佳培养料,工厂化栽培为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一、改宽袋栽培为窄袋栽培生产上常采用25厘米×50厘米的塑料宽筒栽培金针菇,但实践证明,宽袋易感染杂菌,而且菇蕾少时,子实体易弯曲,影响质量,达不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优质要求.所以,应以17厘米×33厘米的塑料窄筒为好.  相似文献   

11.
裴文军 《北京农业》2008,(12):24-24
白灵菇是一种产量比较低的食用菌品种,常规白灵菇栽培模式一般是立体墙式栽培.该种植模式菇品商品性好,生物转化率可达30%~40%.为了提高白灵菇的产量,可采取覆土地栽的模式.这种方法管理得当,产量很高。根据笔者的大量试验。白灵菇地栽生物转化率可达80%-100%。但白灵菇地栽并不是简单的将菌袋埋入土下就可以.要想提高白灵菇产量.还有很多应注意的实际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改宽袋栽培为窄袋栽培许多人认为,采用25厘米×50厘米的塑料袋筒栽培金针菇为好,但宽袋易感染杂菌,且菇蕾少时,子实体易弯曲,影响质量,达不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优质要求。所以,还是以17厘米×33厘米的塑料筒为好。二、改高压灭菌为延时常压灭菌金针菇属维生素B1、B2的  相似文献   

13.
<正>花菇大袋栽培,即采用25厘米×55厘米的塑料袋,以1000千克原料、1间接种发菌室、1座菇棚制作500袋,常压灭菌,移入枝条菌种培养,菌袋转色后,移入不遮阳的菇棚中栽培出菇。栽培工艺与棒式栽培相近,但花菇产量可达到总产量的60%以上,且易管理、质量好。  相似文献   

14.
一、栽培季节安排 白灵菇从母种制原种要40~60天,栽培袋接种后到出菇需要150天以上。由于白灵菇菌丝长满菌袋以后,并不能立即出菇,需要有一定时间生理成熟后才能出菇,所以牛产季节要提前。生产时间安排是4~5月制原种,6~7月接栽培种,11~12月份出菇。在温度上应掌握出现8℃以下低温的月份,倒推5个月(150天)即为正常制作菇袋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1栽培季节安排 白灵菇从母种制原种要40~60天,栽培袋接种后到出菇需要150天以上.由于白灵菇菌丝长满菌袋以后,并不能立即出菇,需要有一定时间生理成熟后才能出菇,所以生产季节要提前.生产时间安排是4~5月制原种,6~7月接栽培种,11~12月份出菇.在温度上应掌握出现8℃以下低温的月份,倒推5个月(150天)即为正常制作菇袋的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8种不同出菇方式白灵菇产量和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的出菇方式对白灵菇的出菇时间、菇形、色泽、大小等均有较大的影响。覆土栽培会延迟出菇时间 ,且子实体商品性状差 ;不同方式间生物学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分析表明 ,双排袋泥垛式出菇及双向卧式出菇是白灵菇最理想的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传统的平菇栽培模式,周期长、费工、成品率低、产量低、质量差,采用液体菌种熟料栽培平菇逐渐被重视。但是,什么样的工艺流程能够既简捷又可靠还容易推广?山东淄博花山食用菌研究所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筛选总结了一套工艺,现提供给大家参考。一、菌袋选择及封口方法选用折幅22~24厘米、长45厘米、厚3丝的聚乙烯或聚丙烯折角袋,采用卧式防胀装袋机装袋,采用窝口插棒方法封口,插棒长占菌袋实装高度的2/3,菌袋窝进口内3厘米即可。窝口插棒人工进行,也可用窝口插棒机提高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人们营养和保健意识的提高,白灵菇、鸡腿菇等珍稀食用菌备受青睐,并得到了蓬勃发展。因白灵菇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料的养分总难以耗完,造成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当前的鸡腿菇多为棉籽壳和作物秸秆等熟料栽培,生产成本较高。为使白灵菇废菌糠得到充分利用及降低鸡腿菇栽培成本,笔者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在河南省安阳市推广应用白灵菇废菌糠袋栽鸡腿菇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栽培季节安排鸡腿菇属于中低温菌类,根据本地的气候特征,一年之中有两个最适期的栽培季节,即春季3~6月和秋季9~10月。栽培季节应根据当地气候特征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9.
<正> (一)把握“敞口”关 白灵菇发菌期必须紧紧把握“敞口”这一关键技术。具体方法是:菌袋在发菌室内经40~50天的培养,菌丝走到袋底后.即可搬入出菇房棚内上架,疏摆菌袋。1~2天后进行敞口培养。操作方法:短袋栽培的解开袋口,  相似文献   

20.
<正> 香菇在冬季播种,宜采用中温型和中偏高温型香菇菌株,10月下旬开始制作母种,11月初制作原种,11月底至12月初制作栽培种,1月份播种。采用17厘米×35厘米的塑料筒作为栽培袋,拌料、装袋、灭菌、接种的操作方法基本同夏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