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金沙江上游奔子栏到羊拉河段干旱河谷的植物区系特征,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对该河谷维管植物的组成、分布区类型和区系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金沙江上游(奔子栏-羊拉河段)共调查记录维管植物51科95属111种,含单种的科属较多;(2)植物区基本特征是温带成分占优势而有很多热带成分;特有现象明显,研究区中国特有属2属,中国特有种达60种,有4种金沙江干旱河谷特有种;干旱河谷的植物区系与外地植物区系之间联系广泛;植物区系热带向温带过渡。(3)干旱河谷植被有演变成类似我国西北地区的灌木型温带荒漠植被的趋势,其环境比较脆弱。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甘肃庆阳市木本植物种类进行调查研究及多样性和区系特征分析,结果显示:林木种质资源690种,分属76科、177属;科的地理成分热带分布占比为40.8%,温带分布占比31.6%,世界广布占比25%,中国特有科占比2.6%;属的地理成分体现出温带分布高达62.7%,热带成分占比27.7%,世界广布占比5.1%,中国特有占比4.5%;热带分布科占优表现了庆阳温带植物区系具有热带亲缘,温带属分布占比高说明了庆阳木本植物物种区系分布的温带属性;同时表明了庆阳植物区系具有物种多样性丰富度较高、区系成分复杂多样、联系广泛、有显著的温带性质和热带亲缘及强烈的过渡属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0m2十齿花群落的野外调查,对群落50科80属117种的种子植物从科、属、种级水平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群落种子植物种类丰富,热带亚州分布、泛热带分布、北温带分布和东亚分布为群落植物区系的主要来源。(2)科、属、种级水平上,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之比分别为1.53∶1、1∶1.23、1∶10.4,群落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3)群落特有现象明显。有中国特有属2属,中国特有种70种,狭域特有种3种。  相似文献   

4.
雅砻江上游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区西北地带,在中国植物区系划分中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中的横断山脉植物地区.该流域种子植物有81科,共有8个分布型6个变型,世界分布有35科,占雅砻江上游地区总科数的43.2%;热带分布有23科,占该流域总科教的28.4%,其中以泛热带分布科为主,有14科(含有3科分属两变型),占该流域热带总科数的60.9%;温带分布共有23科,占该流域总科数的28.4%.其中以北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有20科(含有13科分属两变型),占该流域温带总科数的87.0%.种子植物属可划分出15个类型,18个变型,分别占中国15个分布区类型和31个分布区变型的100%和58.1%,体现出了该流域种子植物属的区系地理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温带分布有298属,占该流域总属数71.1%,其中以北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有141属;排第二位的是东亚分布,共有52属,中国-喜马拉雅成分就占了33属;排第三位的是旧世界温带分布,有50属;中国特有属有15个,占该流域总属教的3.6%.统计结果显示:热带成分的科和温带成分的科相当;种子植物属的区系以温带成分为绝对优势,并与热带区系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其东亚成分以中国-喜马拉雅区系为主,具有显著的特有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查阅资料和线路调查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南岳衡山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结果表明:南岳衡山有种子植物164科中有12个分布型8个变型,692属中有14个分布型18个变型,1 572种中有14个分布型和非中国特有种的11个变型以及中国特有种的13个变型;类群分布型及变型组成复杂,联系广泛,以属的分布型组成的复杂性和联系的广泛性最明显;不同分布型对不同分类群区系地理属性的影响程度不一样;14、9、3、7和8分布型的属,15、8和14分布型的种对植被组建影响较大。种子植物区系科、属、种的世界广布成分由科的33.54%到属的8.52%,再到4.58%;除世界广布以外,热带成分占总类群数的比例由科的62.38%到属的46.29%,再到种的25.67%;温带成分由科的37.61%,到属的53.71%,再到种74.33%。区系中科以热带成分为主,属的热、温带成分基本平衡,种以温带成分为主。现代种子植物区系为典型亚热带性质,表现出华东植物区西部地区的植物区系特点;区系中有1个中国特有科16个中国特有属533个中国特有种,其中湖南特有11种,衡山特有1种。  相似文献   

6.
塞罕坝植物区系中,以北温带科或广布全球但以(北)温带为分布中心的科为主;属划归5类14种地理成分,温带成分占88.43%,热带成分占7.44%,泛地中海成分占3.31%,中国特有成分仅占0.83%;与同纬度或近纬度地区相比,本区系热带科、属贫乏;本区系具有典型的北温带性质:温带或北温带科属为主;世界广布成分相对较多;特有现象不明显,间断分布错综复杂。  相似文献   

7.
东营市自然分布的维管束植物共有87科279属501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5属8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82科265属492种;含有20种以上的大科有禾本科、菊科、豆科、莎草科和蓼科。属的地理成分可归为14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世界分布67属,而且多为典型植被草甸、沼泽和水生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剔出世界广布成分后,温带区系成分占63.21%,热带区系成分36.79%。就具体区系成分而言,北温带分布最多,71属占33.50%,其次是泛热带分布,50属占23.58%,再次为旧世界温带成分,31属占14.62%。东营植物区系的地带性特征不显著,植物区系虽然表现出温带特征,但东亚成分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偏少,中国特有成分贫乏。  相似文献   

8.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云南西双版纳普文山地雨林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山地雨林有维管束植物83种,隶属48科76属。该植物区系科、属的分布区类型组成均以热带分布为主,分别占总科数和总属数的81.24%和89.47%,温带成分分别占8.34%和5.26%。种的分布区类型组成以热带亚洲分布为主,占总种数的49.40%;其次是中国特有分布种,占25.30%;热带分布种占70.33%,温带分布种占8.43%。这些特征均表明该植物区系热带性质显著,特有种丰富,并具有明显的热带亚洲植物区系特点和热带北缘性质,属热带亚洲植物区系向东亚植物区系的过渡区。  相似文献   

9.
2000—2008年采用系统调查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省楚雄市紫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维管植物区系进行了调查,共统计到维管植物153科、429属、723种(包括变种、亚种和多年栽培种)。维管植物分布区类型组成是温带起源的科占总非世界分布科数的44.14%,温带分布属占总非世界分布属数的35.00%,其中,以北温带分布属最多,占总非世界分布属数的26.84%,其次是热带、亚热带分布科占总非世界分布科数的41.44%,热带分布属占总非世界分布属数的25.53%。说明紫溪山植物区系不仅具有温带性质,而且具有热带性质,是二者兼容的地区,属于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区、云南高原地区、滇中植物省,为古热带植物区系与泛北极植物区系的结合。分布区类型的组成也表明此区系古特有种丰富。  相似文献   

10.
据初步调查,金汤孔玉自然保护区内的种子植物共381种.分属201属、68科。其中科可划为12个分布型或变型,属可划为23个分布型或变型。对科、属的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泛热带和温带性质的科占74.07%,热带性质的属占总属数的32.59%,北温带分布型的属占总属数34.25%,其他温带性质的属占总属数的15.47%;本地区与东亚一北美间断、东亚和墨西哥间断、地中海区、西亚一中亚、中亚一喜马拉雅、东亚、中国一喜马拉雅、中国一日本等分布区联系紧密。保护区有5种地域性特有种。区系特点是以温带性质为主、兼有热带性质,并具有起源的古老性、成分的复杂性、地理联系的广泛性。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薛松  李志荣  倪翠萍 《防护林科技》2004,(Z1):92-93,105
在原有种植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树种和模式对洪泽湖大堤防护林进行规划更新。在充分考虑防护功能的同时 ,注重堤防美化、生态保护和投资效益 ,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4.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的核心,我国林业应走可持续经营带动多目标、多功能经营的超常规发展道路。文章提出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若干策略,以加快中国林业与国际林业同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7.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9.
沙棘嫩枝扦插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自知  王星 《沙棘》2003,16(4):23-24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条件进行的,插条很易受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致病。经多年育苗推广的实践,介绍了插条常见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运用合适的水分管理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思路,可供生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沙生植物是沙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沙地基质流动性对沙生植物的生长与分布有重要影响。而沙生植物也形成了对其特殊的生态适应对策。文章从4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沙生植物的生长对沙地基质流动性响应的主要研究进展,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分歧,并分析了沙生植物的生长与沙地紧实度及相关的主要生态因子之间的互馈关系,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的研究方向及内容,旨在为干旱半干旱沙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中防风固沙植物种选择、合理配置、植物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