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鼠类在花生播种至成熟的整个生长期都有为害,常造成缺蔸、断垄和荚果大量空壳等,可致花生减产5%~10%,严重的减产30%~60%,损失巨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天敌锐减(有的地方几近绝迹)是造成花生田鼠害日趋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害花生的鼠类有小家鼠、黑线姬鼠、黄胸鼠、褐家鼠、黑线仓鼠、大仓鼠等十余种,分属鼠科和仓鼠科,它们种群数量大、繁殖快、机敏,广布各处,很难用单一方法防治,因此,建议采用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提高防效。  相似文献   

2.
胶东花生出口区由于连续多年大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酸化严重,花生出现死苗、烂果、空壳现象,使用硅钙钾镁土壤调理剂可有效调理土壤酸化,同时补充钙、硼等中微量元素,使花生空壳死苗现象得到控制,荚果多,籽仁饱满。  相似文献   

3.
春花生种子药剂处理贮藏不同时间对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汉章  曾先强 《种子》1997,(6):40-41
花生是我国华南和福建省的主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66.7万公顷和10万公顷。当前我国华南地区花生生产上早春播种缺苗严重,一般达10%-30%左右,以至全部烂种重种,这是影响花生中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花生生产的实际,我们研究了用春花生种子药剂处理贮藏的方法来保持种子的生活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2,3],并已在生产上大面积示范。本文进一步研究药剂处理贮藏不同时间对花生种子活力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采用泉花10号花生品种为材料,于1995年9月春花生种子收获晒干后,用两种花生种子保护剂(代号为9011和9013)分别处理着花生…  相似文献   

4.
花生田多为砂壤土,土壤颗粒间多为大孔隙、小孔隙少,毛细管作用弱,保水性差,不耐旱;而且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养分易淋失,致使各种养分都较贫乏,造成花生生长发育中后期易出现缺素症状,阻碍植株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进程,使花生秕果率升高、品质下降。因此,科学诊断花生所缺养分,对于指导花生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蝼蛄,俗名土狗子、地狗等,食性极广杂,几乎可为害所有的旱生作物,尤以棉花、花生、林果幼苗、西(甜)瓜、玉米、高粱、麦类、蔬菜等受害重。蝼蛄的成虫、若虫均会咬食幼苗的根系和嫩茎(枝)等,受害植株呈丝状折断,也可咬食花生等种子,造成大量死苗、缺蔸。近些年,由于耕作制度和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蝼蛄发生趋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不同覆盖材料对花生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花生种植使用普通地膜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大田小区试验,对比了生物降解膜(BD)、普通地膜(PE)和不盖膜(CK)处理对花生不同生长时期的养分吸收、土壤的养分变化以及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期PE和BD处理的产量分别为7098.09、6868.92 kg/hm 2,较CK处理显著增产25.85%和21.78%。PE和BD处理土壤中的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均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而有效钾含量表现为逐步下降的趋势,苗期为最大值,此后逐渐最低。不同覆盖条件下,花生植株地上部分的养分吸收量逐步增加,花生各生长时期的氮、磷、钾累积吸收量均表现为PE>BD>CK。该试验从土壤营养和花生养分吸收利用方面展开研究,为生物降解膜应用于花生生产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山东省农业厅日前印发的《2013年全省花生播种技术意见》明确提出机械覆膜播种花生田严禁使用乙草胺除草。《意见》提出,要在搞好花生良种精选的基础上,全面实施药剂拌种。每亩可用30%毒死蜱微囊悬浮剂500毫升+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20毫升拌种,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预防花生烂种及茎腐病等。拌种后,要做到晾干种皮后再播种。  相似文献   

8.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选择土壤、选用品种、土壤改良与轮作、播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旨在提高花生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9.
南方沙质旱地花生空秕的田间表现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花生是以种子为经济指标的作物.土壤钙不足易使花生空秕或种子发育受阻从而导致产量降低.以福建平潭典型缺钙地的大田种植(设本底与施钙处理)为实验方案,对缺、足钙水平下花生生长基本指标,田间管理与栽培措施进行实验与探讨,总结了南方沙质旱地花生空秕的原因,提出了空秕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春花生在4月中旬或下旬初播种后,每年5月许多地方开始不同程度地出现烂种缺苗现象,严重地方的烂种率达到20%以上,造成花生地的缺苗断垄,影响花生高产丰收。根据农技部门近年来的调查,造成烂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可根据烂种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开封地区不同类型高油酸花生最佳播种时期,更好地促进高油酸花生种植,以3个高油酸花生品种为材料,设置7个播种时期,调查了不同播期花生的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发现随着播期推迟主茎高和侧枝长先升高后降低,出仁率和百果重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且相邻播期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5 月 18 日播种,3 个品种的千克果数和千克仁数最低,出仁率、百果重和产量最高,分别为 235.5kg/hm2、6241.5kg/hm2 和 6139.5kg/hm2,较其他播期增幅分别为 11.68%~47.12%、15.72%~45.29% 和 0.91%~48.36%。综合考虑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开封地区露地平播种植模式下油酸花生的最适播期为 5 月 18 日左右,小果品种开农 1760 在 5 月 18 日至 6 月 7 日范围内越早播种产量越高,最迟不应晚于 6 月 7 日。  相似文献   

12.
施氮对豆科作物土壤固氮菌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深入研究施氮对花生土壤固氮菌的影响,对花生田高效施氮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结瘤(花育22)和不结瘤(BL)花生为材料,设置N0(不施氮,0kg hm–2)、N60 (减量施氮, 60 kg hm–2)、N120 (常量施氮, 120 kg hm–2)和N180 (过量施氮, 180 kg hm–2) 4个施氮水平,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不同结瘤特性花生土壤固氮菌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以nif H基因为标靶,分析土壤固氮菌丰度、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1)施氮显著提高土壤氮组分含量, N120结瘤花生土壤中微生物量氮和可溶性有机氮显著高于不结瘤花生。不结瘤花生荚果产量随施氮水平呈线性增加,而结瘤花生产量不受施氮影响。(2)施氮条件下,不结瘤花生土壤nif H拷贝数显著降低,而结瘤花生土壤nif H拷贝数随施氮水平增加先降低后增加。(3)施氮对不结瘤花生土壤固氮菌多样性先抑制后促进,而施氮对结瘤花生土壤固氮菌多样性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小麦、花生一年两熟制的推广,夏花生特别是覆膜夏花生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夏花生播种期间,往往是气候干燥、温度高,膜下5cm地温可达50℃以上,对花生出苗有一定影响,再加上三夏期间农活集中、农忙矛盾突出。因此,确定适宜的覆膜方式成为覆膜夏花生的重要内容,生产中因覆膜方式不当造成减产减收的事例屡见不鲜。鉴于此,在推行了先播种后覆膜和先覆膜后打孔播种的方式后,  相似文献   

14.
利用区域试验资料 ,采用单因变量逐步回归 (在F=0 .0 0 0 0筛选 )和通径分析的方法对黔花生一号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表明 :各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为单株饱果数 >百仁重 >单株总果数 >结果枝数 >单株生产力 >出仁率 ;并建立了产量与构成因素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应用产量主效应回归系数、回归离差、环境主效应分析表明 :黔花生一号具有丰产性和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的特点 ,适宜在贵州省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施用磷和钙对花生生长、产量及磷钙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挥元素间互作优势是作物高产及养分高效利用的重要措施。为探明外源磷钙配施在花生上的作用效果及磷钙互作关系,在豫南砂姜黑土区开展了施用磷钙对花生生长、产量及磷钙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施磷和磷钙配施比不施磷钙肥显著促进了花生生长和增产;磷钙配施比单独施磷显著增产29.75%,主要原因是增加了花生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百果重和出仁率,且磷钙配施比单独施磷显著增加花生体内磷积累量、磷吸收和利用效率,其中磷吸收和利用效率分别增加5.36%和8.08kg/kg;单独施磷比不施磷钙显著增加花生体内钙积累量、吸收和利用效率,其中钙吸收和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72%和3.60kg/kg,表明磷钙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因此,磷钙合理配施可提高花生磷钙吸收效率,有利于花生生长和增产,是花生高产及磷钙高效利用的一种优化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6.
崔伟  刘启 《种业导刊》2021,(2):9-11
花生是驻马店市主要油料作物和优势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达33.33万hm2以上。近年来由于常年连作,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从合理轮作、选用优良品种、适时播种、播种方式、合理密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花生栽培技术,旨在改善花生质量,提高花生产量,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四川花生新品种繁育加代慢、鲜食花生供应周期短的问题,试验探究了四川地区花生一年两熟的可行性。试验以‘蜀花1号(SH1)’、‘蜀彩花1号(SCH1)’、‘蜀彩花2号(SCH2)’3个彩色花生品种为材料,在四川攀西仁和试验基地对其在全年不同月份播种的生长发育状况、产量相关性状及繁殖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个品种自身产量最高的种植时期有所不同,但时期差异不大,种植时间对各品种生长性状和产量性状均产生显著性影响,在1—9月播种期间出苗率、成熟株高、单株结果数、繁殖系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表现趋势,生育期则与之相反,因积温过低等气候条件限制,10—11月播种3个品种均未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5月播种‘SCH1’的单季繁殖系数为试验最高值,加权平均计算结果显示,3月播种‘SH1’和‘SCH2’时的全年繁殖系数最高,1月播种‘SCH1’的全年繁殖系数最高,最适宜一年两熟种植。结果证明:在攀西地区进行花生一年两熟种植可行,尤其是使用生育期较短的品种效果更好,可延长四川地区鲜食花生供应时长,同时为四川花生新品种本地快繁加代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8.
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3年选用5个花生品种,研究了起垄播种、起垄覆膜、露地平种3种栽培方式对夏直播花生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对地上部主要农艺性状影响较小,5品种各农艺性状变化规律相似,分指数、结果枝数以起垄覆膜最多,起垄播种次之,露地平种最少。而对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结果影响较大,产量高低分别为起垄覆膜起垄播种露地平种。  相似文献   

19.
花生夏播繁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春播花生作种,往往缺苗多、苗弱、病多.而以夏播花生作种,相对发芽率高,幼苗长势强,易获得高产.在栽培上采取调整播期、改良播种方式和加强病虫防治等措施,可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20.
正高产的麻园根群发达,生长旺盛,分株增多,产量高而稳定。如果管理不当,麻园遭到病虫危害,就会发生烂蔸,使麻株矮小,叶色发黄,生长参差不齐,产量逐年下降,麻农将这一现象称为"败蔸"。出现这一现象,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整个麻园就会遭受灭顶之灾,严重减产甚至全园失收。一、败蔸原因分析管理好的苎麻园,每年都要施入大量的有机肥料,有利于改良土壤,有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