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地老虎是苗期地下的主要害虫,各地对其防治一直重视,防治技术也在不断研究和改进。使用性诱剂防治害虫,是一项兼具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措施。近年湖南湘潭等地将性诱剂用于大田防治小地老虎已取得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探讨性诱剂使用和安装方面的有关技术,1989年我们从江苏激素研究所引进小地老虎性诱剂诱芯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更高效的甜菜夜蛾性诱剂用于田间防治,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援助下,在已选定的高效性诱剂组分中添加增效活性组分,通过田间实际应用的对比检验,结果表明,科学的添加组分和合理配比能增加诱蛾效果,增效4.5%~35.8%,如果添加组分的配比不合理,反而会使诱捕效果不稳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性诱剂防治和常规施药进行比较,以了解二化螟性诱剂在茭白上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剂防治能有效地诱杀二化螟成虫,并且显著降低茭白二化螟的虫口密度和卵量。使用性诱剂防治二化螟能大大降低防治成本,667 m2可节本增效达100元。  相似文献   

4.
近20年来,美、英、西德、苏联、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在昆虫性外激素的研究上做了不少工作。美国1972年已对梨小食心虫等十多种果树害虫的性诱剂进行商品化生产,用于测报,但在防治上获得成功的资料不多。国内研究梨小性诱剂的单位,目前多处于活性测定及载体的摸索阶段。尚未见到用于测报和防治获得成功的报导。  相似文献   

5.
目前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已较广泛地应用于“桃小”预测预报及诱捕防治。而性诱剂的剂型与载体是左右其活性高低和持效期长短的基本因素,为了筛选供测报用和适于中断联系供防治(迷向)用的最佳剂型,我们于1982~  相似文献   

6.
在红江橙果园中进行了害虫食物诱剂、性诱剂以及常规农药防治桔小实蝇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害虫食物诱剂对桔小实蝇的防治效果较好,30天后平均防治效果可达91.40%,性诱剂平均防治效果为70.15%,普通农药平均防治效果为52.03%.害虫食物诱剂和性诱剂对桔小实蝇均有一定的诱捕效果,但害虫食物诱剂的诱捕量远大于性诱剂,且所诱捕的雌虫数多于雄虫数;性诱剂只引诱到桔小实蝇雄虫.害虫食物诱剂能更有效地控制桔小实蝇对红江橙的为害.  相似文献   

7.
对甘蔗螟虫的为害特点和防治现状以及性诱剂的特点和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为了有效防治甘蔗螟虫,利用性诱剂进行预测预报,指导适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昆虫性诱剂群集诱杀技术在防治水稻二化螟的应用,2013年在重庆市垫江县开展了性诱剂诱芯诱杀二化螟成虫的试验示范.结果初步表明,性信息素防治二化螟成本低,省工省时增收,无污染,对环境影响小,利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自从1975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国内首先合成了梨小食心虫(以下简称梨小)性诱剂以来,许多单位对该性诱剂本身的性能、用于测报和作为防治手段进行了研究,但对梨小本身与性引诱有关的习性研究和报导的却很少.为此,我们对几个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前蔬菜生产上化学农药的超量和不合理使用,一方面造成了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导致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昆虫性诱剂的推广应用弥补了化学农药及物理防治的某些不足,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上海市金山区在蔬菜上进行了多次昆虫性诱剂诱杀害虫的试验和示范,菜农普遍反映使用性诱剂后田间虫量明显减少,大大减少了农药防治次数。为了进一步掌握性诱剂的使用技术和为大面积推广使用作准备,2008年我们在银龙示范二场种植的秋季西兰花大田里再次进行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两种诱芯的性诱防治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介绍浙江象山地区柑橘园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性诱剂防治技术,为浙江象山及附近地区橘小实蝇性诱剂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摘要:为了有效防控洞庭湖区秋延后大棚避雨与保温栽培辣椒的烟粉虱,探究新的减药增效防控技术, 采用6种不同组合防治措施:黄板+性诱剂、黄板+性诱剂+噻虫嗪、黄板+吡虫啉、黄板+性诱剂+异丙 威、黄板+性诱剂+噻虫嗪+异丙威、黄板+吡虫啉+异丙威等,比较分析其对辣椒烟粉虱的田间防治 效果。结果表明:6种防治措施对烟粉虱防治均有一定效果;从虫口减退率分析,药后7 d,黄板+性 诱剂+噻虫嗪处理达到最大值(90.8%),药后14 d降至77.9%;药后1 d,黄板+性诱剂+异丙威处理达 到最大值(97.6%),虫口数量大幅下降,药后14 d 仍维持在74.1%;从校正防效持久性分析,黄板+性 诱剂+噻虫嗪和黄板+性诱剂+噻虫嗪+异丙威的防效较好,在药后14 d仍保持在89.2%以上;从产量分 析,黄板+性诱剂+噻虫嗪的产量最高。本着减量增效的原则,黄板+性诱剂+噻虫嗪防控技术为洞庭 湖区辣椒秋延后避雨与保温栽培烟粉虱防控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13.
枣园应用性诱剂防治桃小食心虫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04年在辽宁省凌源市枣园进行了性诱剂诱杀桃小食心虫和喷施菊酯类农药灭杀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7~8月份2次放置性诱芯的枣虫果率为0.19%~0.3%,年喷施5~6次农药的枣虫果率为10%~14.8%;使用性诱剂对害虫天敌无伤害,不污染环境,防治费用减少近60%。简介了性诱剂防治桃小食心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昆虫性诱剂是信息素的一种,是由昆虫外分泌腺分泌并释放、引诱同种异性前来交配的物质。应用性诱剂可诱集害虫聚而歼之,抑制害虫发生数量;又可根据诱集害虫发生期、发生量预测田间害虫发生情况,指导田间用药,适时防治。 目前我国研制成功的商品性诱剂多为鳞翅目性诱剂,而当前山东省在果树上及林带上常见的鞘翅目害虫如大黑鳃金龟 、铜绿丽金龟虾等数量很大,虽然其幼虫在土中为害,属于地下害虫。但当前的防治策略是地下害虫地上治,即治成虫,然而其成虫趋光性较弱,趋化性也不强,故对这类害虫性诱剂的研究较为迫切。 本文试用了几种试剂提取雌…  相似文献   

15.
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在大连地区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为更好的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绿色植保理念,推动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区开始应用性诱剂对害虫进行预测预报和防治。2005~2008年期间,我们在大连地区开展了性诱剂诱杀害虫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我们在苹果上应用桃小食心虫性诱芯、梨小食心虫诱芯和卷叶虫诱芯对  相似文献   

16.
利用昆虫性信息素防治辣椒斜纹夜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昆虫如何传递化学信息物质的角度,阐述了昆虫性信息素的特性及原理,性诱剂的使用方法。重点研究了斜纹夜蛾性诱剂的应用效果,为该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绿色植保概念的提出和无公害辣椒生产的发展,性诱剂对于蔬菜害虫的生物及物理防治和生态调控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桃小食心虫是枣树果实的主要害虫之一。在黄河沿岸枣产区,虫果率一般为40%~60%,为害严重的可达90%以上,严重影响红枣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探索科学有效的防治途径,我们于1990~1991年在吴堡县进行了性诱剂的防治试验。 1 诱捕器设置位置与诱捕效果 桃小性诱剂由中国科学院动物所提供,诱芯当量500微克,载体为天然橡胶塞。试验在康  相似文献   

18.
桃蛀螟的性诱剂测报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蛀螟的性诱剂测报及防治方法桃蛀螟是桃果实的一种重要害虫,对桃果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我们经过连续两年的测报与防治试验,虫果率由原来的80%以上降低到1%以下。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1测报方法采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制的桃蛀螟性诱剂。5月上旬,在桃...  相似文献   

19.
利用性诱剂防治苹果园桃小食心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性诱剂对果园害虫进行预测预报和防治,可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有效保护和利用天敌,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是生产无公害果品的一项有力措施。2003~2006年,陕西凤翔县植保站应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对苹果园桃小食心虫进行了测报和防治方面的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梨小食心虫在衡水市危害逐年加重,常造成大量落果,给果农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该虫已成为影响果品生产的主要害虫。自2009年开始笔者在梨小食心虫发生较严重的深州市兵曹乡和唐奉镇桃梨混栽区,开展了梨小食心虫性诱剂测报,并采取了以性诱剂诱捕成虫为主要措施的防治示范,较准确掌握了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有效控制了其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