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完善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及茎基腐病的绿色防控体系,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BR(油菜素内酯)和农艺措施防控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和茎基腐病的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棚外种植3行玉米可使棚内秋番茄TY病毒病的发病率降低40.71%,防效达70.53%。对大棚番茄植株喷施不同浓度BR可降低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发病率,其中,0.5 mg·L^-1 BR处理的番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防效最好。同一种植年份,晚定植的大棚秋番茄比早定植的茎基腐病发病率降低了217.84%,前茬为春黄瓜的大棚秋番茄比前茬为春番茄的茎基腐病发病率降低了110.81%。综上所述,大棚外种植玉米和喷施适宜浓度的BR均可减轻大棚秋番茄TY病毒病,而适当晚定植和选择春黄瓜为前茬作物对大棚秋番茄茎基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2.
大棚秋延后番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棚秋延后番茄栽培,播种时间在6月中旬,幼苗生长正处在强光、高温、虫害盛发季节,用常规方法育苗和栽培管理,一般年份番茄感染病毒病的概率为70%~100%,严重制约着番茄的产量,造成绝收的例子也不属罕见,致使菜农不敢冒此风险.在河北省元氏县殷村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一套大棚秋延后番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平均667 m2(平方米)产量4 000 kg~5 000kg(公斤).果实上市时间在9月中旬~11月底,价格看好,若加上大棚春提早栽培作物的收入,其全年的经济效益可与日光温室相媲美.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引进11个国内外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番茄品种在秋大棚内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大兴区秋大棚种植的番茄品种。结果表明:各品种均未发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其中欧罗娜、华粉2009、欧利、浙粉701产量高,但华粉2009畸裂果率较高,欧利抗病性较差,有待开展进一步试验确定其品质。综合来看,欧罗娜、浙粉701表现最佳,其产量、品质和抗性均优于其他品种,较适合在大兴区进行秋茬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4.
秋延迟番茄病毒病发生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振学  史红志  王子勤 《蔬菜》2009,(11):27-27
近几年病毒病对秋延迟番茄的危害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2007年笔者调查发现,在鲁西南一带秋延迟番茄病毒病平均发病率为25.3%,2008年发病率为40.9%,2009年发病率高达80%以上。在秋延迟番茄种植田附近,种植的玉米甚至是柳树均被病毒病危害。可见番茄病毒病的发生及危害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预防秋延迟番茄病毒病,除采取常规预防措施外,更应当注意改善种植田附近的环境,确保番茄综合抗病性的提高,为番茄丰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在大兴区秋大棚番茄和秋茬温室番茄生产中发生危害。此病的发生特点是:病毒传播的速度快、发病普遍、危害严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给本地区的番茄生产带来严重威胁,部分农户发病率达到100%,减产80%以上。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大兴  相似文献   

6.
李克华  赵光华 《蔬菜》2013,(6):27-29
越夏及秋大棚番茄栽培是北京地区设施栽培的主要茬口之一,控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为害是夏秋大棚实现高产的关键。选用浙粉701和浙粉702两个抗TY品种,于5月20日至6月30日播种,通过做好苗期管理、开花结果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使越夏及秋大棚番茄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13年新乡市郊区大棚秋番茄普遍裂果问题的调研,分析大棚秋番茄裂果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对今后大棚秋番茄生产起到具体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验分别于2013、2014年引进7个国内外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番茄品种在秋大棚进行比较试验,通过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均未发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其中欧罗娜、浙粉701、12-14具有产量高的特点,但欧罗娜、12-14在两年试验中产量表现不稳定,有待进一步试验确定其品种特性,综合来看浙粉701表现最佳,其产量和品质及抗性均优于其他品种,较适合大兴区秋茬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9.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程度影响因子分析及防病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江苏省丰县秋延迟及越冬棚室番茄上普遍发生,一般减产10%-50%,部分重病棚甚至绝收,严重地威胁着当地的番茄生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由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侵染所致。番茄在开花以前遭受番茄黄化曲  相似文献   

10.
秋番茄是秋季增种的破季蔬菜,既可丰富蔬菜秋淡市场,又可使山区农村脱贫致富。近年来,随着番茄市场周年供求的发展,秋延迟番茄栽培逐渐成为番茄供应的一个重要环节。1品种选择秋延迟番茄的栽培条件恰恰与春番茄相反,对品种选择比较严格,因为它的育苗期正值高温、多雨、昼夜温差小的三伏天,所以应特别注意选择生长势旺盛的、抗病性强(尤其是抗病毒病)、耐热、产量高、品质优、果皮厚、单果大、不易裂果、耐贮  相似文献   

11.
秋番茄常大量发生病毒病,轻者减产,重者绝收。该病毒侵害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是秋季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2.
周延年 《蔬菜》1996,(6):31-32
大棚秋番茄稳产高产栽培技术北京市南郊农场蔬菜办公室周延年大棚秋番茄对解决秋冬淡季市场供应、周年供应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大棚秋番茄生育期110天左右,从播种至定棵,处在最炎热的一个阶段,昼夜温差小,持续高温,湿度大,正是雨季。苗期容易出现“卡脖”病毒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许多农户在3~4月份利用大棚(暖式、拱棚)生产黄瓜、番茄、西葫、西瓜等瓜果菜过程中,经常发生"泡泡叶"现象,菜农往往按病毒病进行防治,防治效果较差。特别是2009年的秋延迟番茄就出现了类似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宏 《吉林蔬菜》2004,(1):24-24
病毒病是大棚秋延后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由于这茬番茄幼苗处在7~8月份的高温时节,气候干燥而日照强,又遇田间蚜虫量大而露地番茄等作物病毒猖獗,因此若管理不当,定植前就有毁种的可能,严重时棚室发病率达70%~80%,减产50%以上,成为秋棚番茄的限制因子。现将秋番茄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做一归纳,可为借鉴:  相似文献   

15.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上海发生流行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我国广东、广西、台湾、云南等地有发生报道,已成为许多地区番茄生产上的重要限制因素。2005年秋冬,该病在上海孙桥温室番茄地初步发生、流行危害,2006年秋冬季再次发生,且郊区番茄  相似文献   

16.
杨殿伶 《蔬菜》2008,(4):14
近几年来北京市顺义区农科所技术人员对秋大棚番茄生产技术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示范和推广,较好地解决了秋大棚番茄前期病毒病危害重、后期果实不能成熟上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20%病毒灵可溶性粉剂防治番茄病毒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病毒病是由多种病毒混合侵染引起所致,全国各地均发生,山东尤以露地和秋延迟栽培番茄最为严重.1996~1997年,我们就吉林四平生化实验厂生产的20%病毒灵可溶性粉剂防治番茄病毒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为该药剂防治蔬菜病毒病提供基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沈阳保护地秋番茄高产综合技术探讨研究王玉彦,张玉兴,陈润生,李桂云,谭红梅(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于洪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沈阳)秋番茄栽培技术性很强,由于生育前期处于高温、强光、多雨、病毒病严重。生育后期又遇到低温,植株生长减弱,果实成熟缓慢,都是影响秋番...  相似文献   

19.
消费者对樱桃番茄的食用安全和品质要求较高,而大棚秋延番茄生育期短,前期由于高温多雨、昼夜温差小,病毒病易流行;中后期由于低温寡照,棚内湿度大,易发生叶霉病和晚疫病。可采用新型大棚、宽行稀植、高畦栽培、滴灌、土壤消毒、黄板及生物农药杀虫等措施来提高大棚秋延后樱桃番茄的食用安全和品质。  相似文献   

20.
大棚秋番茄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秋番茄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黄仲生大棚秋番茄因高温,病毒病发生严重,我们采用以农业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效果良好。京郊番茄病毒病毒源,主要是CMV(黄瓜花叶病毒)和IMV(烟草花叶病毒)。其中蚜虫传毒是关键,解决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