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谷物收获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充分分析谷物收获机割台发展现状有利于保证收割质量,减少收获时的损失,并适应国际上谷物收获机的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以及报道,综述了谷物收获机割台主要部件拨禾轮、切割装置、割台螺旋推运器的原理和特点,主要说明了谷物收获机各部分高度和速度对于收割的影响,并进行分析,并介绍了一些国内对于割台振动情况的研究以及国内外谷物收获机的发展现状。【结果】国外谷物联合收割机械起步比较早,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了利用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来完成农产品的收割,而我国收割机起步时间很短,所以需要着重创新型发展。【结论】通过对比我国与国外先进收获机的差距,并对当前我国收获机的发展情况和国外收获机的发展情况展开分析,指出当前谷物收获机的主要发展方向为大功率、多功能、智能化、节能化,并对我国以后的谷物收获机割台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建三江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水稻收获机也迅速增多。目前普及使用的水稻收获机有JD3316、佳联-5、3518等机型。按要求JD3316、佳联-5应配备1套挠性割台、1套刚性割台,但是这几种水稻收获机价格太高,大多数有机户在购买机车时为了降低成本、节省资金,在购车时就只配备了一套挠性割台(节省2.5~3.5万元)。这种挠性割台可以一具多用,可以收割大豆、小麦、水稻,在收割水稻、小麦时候把挠性割台用螺栓硬性连接上.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丘陵地区谷物机械化收割问题,结合现有小型收割机,研究抗倒伏收割技术及割台垂直和旋转升降装置、可自动张紧的拔禾轮装置、联合收割机可调节乘座椅等小型乘坐式履带联合收割机的关键部件,解决小型乘坐式履带联合收割机的关键技术瓶颈。设置垂直和旋转两套割台升降机构,调节割台高度,适应不同作物品种对收割的要求;采用可自动张紧的拔禾轮装置,自动张紧皮带轮,减少皮带轮张紧机构;采用左、右分体式座椅架,座椅高度和角度可调节,满足乘座式要求。  相似文献   

4.
E514/5124.1型挠性割台是一种新型、高效率的小型挠性割台,主要用于收割大豆、小麦、玉米等作物. 1 主要性能特点 a.该挠性割台采用了大直径偏心弹齿式拨禾轮(直径1.1m,比原机普通割台的大0.2m),增强了对倒伏作物的抓取能力,减少了漏割损失.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内秸秆饲料收割机械割幅小、适应性较差、收获效率低、可靠性差等问题,通过三维实体建模技术设计了4.5 m矮盘式秸秆饲料收获机可折叠割台。该割台由变速器、折叠装置、分禾器、喂入滚筒和切割器等组成,利用折叠装置可实现4.5 m宽幅割台的折叠运输,同时提高了割台的收获效率;割台专用变速器实现了同轴不同转速的输出,提高了割台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紧凑性,对国内4.5 m以上大割台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收割机田间作业时,为了减少作物损失,可先人工在田埂右角割出2米×4.5米的空地。如果田埂较低,可不割空地,直接进地工作。在沿边收割时,要注意割台传动部件不要碰撞田埂,靠近田埂时应及时提升割台,以免损坏割台。通常情况下,联合收割机有两种作业路线:一是四边收割法。对于比较  相似文献   

7.
一、合理调整减少损失 1、控制割台损失.在大豆收获中,割台损失一般占总损失的80%以上.控制割台损失应从减少漏割、掉枝和炸荚三方面入手. (1)减少漏割.现行垄距一般为65~70厘米,以1076型联合收割机为例,218大豆挠性割台割幅为5.4米,每幅正好收割8垄,所以漏割的主要原因是割茬高度调整不当.割茬过低,易出现割台前集堆;割茬过高,易留"马耳茬"和切割底荚.大豆最低结荚高度一般为6~8厘米.因此割茬控制在4~6厘米内,就不会出现"马耳茬".但有时易出现集堆现象,这时可将割台的底部拖板进行调整以减少集堆现象.  相似文献   

8.
油菜联合收获机分体组合式割台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机割台损失大和脱离滚筒因油菜茎秆高粗导致脱离装置出现堵塞的问题,在传统割台具有切割与推送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一种对茎秆具有初步切断和脱粒分离功能的油菜联合收获机分体组合式割台,并采用运动学和动力学方法分析确定了割台的复合式推运器和拨禾轮等关键部件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分体组合式割台集成了切割、拨禾、分禾、推送、初步切断茎秆和脱离的功能,可将油菜茎秆切断为长度小于450mm的短茎秆,能有效避免油菜茎秆堵塞脱离滚筒,提高脱离滚筒内部物料流动的通畅性,保证联合收获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粮改饲政策的推进,以及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使以收获青饲玉米为重点的青贮饲料收获机成为国内收获机械制造企业普遍看好的市场热点。青贮饲料收获机械的关键在于割台,本文对国内外青贮饲料作物收获机割台现有结构型式和技术进行了分析,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1挠性割台的刚性改装JDL3080型谷物联合收割机配有2.75m挠性割台。由于建三江分局水稻面积的不断扩大,除使用该机进行旱田作业外,还需要进行水田作业。这样,原来所带的挠性割台就存在着一些不适应的问题,如在收割水稻时,作物不易进入割台、易发生滚筒堵塞等。针对此问题,我们进  相似文献   

11.
针对油菜联合收获机振动剧烈,整机稳定性、工作可靠性和驾驶舒适性较差等问题,以4LL-1.5Y型履带式油菜联合收获机的割台为研究对象,在道路运输(仅发动机工作)、道路运输(发动机与工作部件同时工作)以及田间收获作业 3 种典型工况下,在割台上选择3个测点,利用DHDAS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对油菜联合收获机割台振动进行了测试,并基于时域分析、小波分析和频域分析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处理。研究表明:发动机、拨禾轮、割刀的振动是整机主要激振源,但作物喂入割台后,吸收了部分振动,使得拨禾轮和割刀的振动总量分别下降了23.5%和68.7%;振动信号主要集中在0~125 Hz内,油菜联合收获机割台上各激振力的激振频率以低频为主;油菜联合收获机工作时发动机引起的一阶惯性振动频率为29.18 Hz;研究结果对提高油菜联合收获机工作的可靠性、降低收获损失、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合理调整 1.控制割台损失 在大豆收获中,割台损失占总损失的80%以上.控制割台损失应从减少漏割、掉枝和炸荚三方面入手. ①减少漏割现行垄距一般为65-70厘米,以1076型联合收割机为例,218大豆挠性割台割幅为5.4米,每幅正好收割8垄,漏割的原因是割茬高度调整不当.割茬过低,易出现割台前集堆;割茬过高,易留"马耳茬"和切割底荚.大豆最低结荚高度为6-8厘米.割茬控制在4-6厘米内,就不会出现"马耳茬".调整割台底部拖板以减少集堆现象.  相似文献   

13.
《农家顾问》2011,(5):52-52
"新三王"系列联合收获机是由郑州三中收获实业有限公司(郑州市二七区马寨镇光明路8号450064,电话:0371-67860785)生产。1."新三王"4YZ-3A型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特点:①采用圆弧形豪华密封驾驶室,配可调式方向机.豪华照明灯具.视野开阔,驾驶方便舒适。②装配可变行割台,可进行3~6行的玉米收获。③采用弧形分禾器,增加割台排杂装置.使果穗干净,  相似文献   

14.
五、收割与利用1.适时收割:皇竹草收割时间,一般在4~11月,每间隔25~40天收割一次,可获得较高产量和较好品质的饲草。植株收割的时期和每年收割的次数因地、因水肥条件而异,同时要考虑饲喂对象适口性因素,一般用于喂牛、羊等反刍家畜,可在植株高130~170厘米时收割,一年可割5~6次;用于喂猪、兔、鹅、草鱼等,要求茎秆细嫩、适口性好,宜在植株高80 ̄120厘米时收割,每年可收割7~10次。每茬收割以离地面约15厘米处用镰刀顺次青割为宜,不能过低,否则会影响植株再生。应注意避免在雨天收割,以减少病虫发生。皇竹草第一年产量略低,每667平方米(1…  相似文献   

15.
主要特点 1.一机多用.经济效益高在配置油菜专用割台后,以收割油菜为主,兼收小麦、水稻和大豆;在配置普通割台后,以收割水稻为主,兼收麦类等作物。  相似文献   

16.
《当代农业》2009,(2):29-29
主要特点 1.一机多用.经济效益高在配置油菜专用割台后,以收割油菜为主,兼收小麦、水稻和大豆;在配置普通割台后,以收割水稻为主,兼收麦类等作物。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联合收获机调整割台高度实时性、准确性差的问题,提出1种基于模糊逻辑算法来控制割台高度的方法。通过研究割台角位移测试原理,建立割台高度测试模型。设计并实现基于割台高度模型的联合收获机割台高度模糊控制系统。对改装的星光至尊型试验样机进行割台高度自动控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模糊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准确性与稳定性,且能较为准确、实时地调整割台高度,使其达到设定范围。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稻麦联合收获机割台高度自动调节系统存在传感器受环境干扰大、安装复杂和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车身倾角和割台倾角的割台高度间接测量方法,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一种基于倾角传感器的割台高度自适应调节系统。通过数学模型验证试验对比计算割台高度与实测割台高度以验证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并采用割台高度控制精度试验、系统响应速度试验和模拟田间过障试验验证基于倾角传感器的割台高度自适应调节系统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1)计算割台高度与实测割台高度变化曲线相关性系数为0.97,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2)割台高度控制最大误差为18 mm;3)割台平均上升速度为0.22 m/s,下降速度0.17 m/s;4)在模拟田间过障试验中,相同过障条件下,开启该系统可将割台高度稳定性变异系数由未开启该系统条件下的10.77%降低为2.79%,鲁棒性好。本系统满足联合收获机的作业需求,适用于有小障碍物且较为平整的作业环境,可实现低成本、实时的自适应调节且安装方便。  相似文献   

19.
<正>1合理调整减少损失1.1控制割台损失减少漏割现行垄距一般为65~70厘米,以1076型联合收割机为例,218大豆挠性割台割幅为5.4米,每幅正好收割8垄,所以漏割的主要原因是割茬高度调整不当。割茬过低,易出现割台前集堆;割茬过高,易留"马耳茬"和切割底荚。大豆最低结荚高度一般为6~8厘米。因此割茬控制在4~6厘米内,就不会出现"马耳茬"。  相似文献   

20.
<正>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7月下旬公布了农业部专家组提出的《机收倒伏水稻技术指导意见》:1.收割机型选择收割倒伏水稻,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收割效果一般会优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如严重倒伏且倒伏方向一致,则采用半喂入联合收获机较好;如倒伏不太严重且倒伏方向交错,则全喂入联合收获机较好。2.机收方向选择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作业时,收割机行进方向与水稻倒伏方向按照收割效果排序是:顺割-左倒伏-右倒伏-逆割(不建议逆割)。顺割情况下,可处理水稻倒伏角度最大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