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入冬以后,苎麻生长已经停止,但地下部麻蔸的发根、孕芽等生理活动仍在进行。因此,冬季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满足麻蔸对水、肥、气、热的要求,促使麻蔸孕育多而粗壮的幼芽,加强培育,抓好以下“三要”,是夺取来年苎麻丰收的重要环节。   要深中耕。麻农说得好:“要想麻丰收,冬挖麻地粪壅蔸。”苎麻年收三季,是多年生宿根作物,不能每年普遍翻耕土壤,以免造成土壤板结,通气不良,保水保肥力降低,杂草滋生,影响麻蔸生长发育。因此,深中耕可以破除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肥料分解,消灭杂…  相似文献   

2.
<正> 苎麻是多年生宿根作物。每年收完最后一季麻,随着天气变冷,地上部分枯萎死亡。地下部分在土温6℃以上时,仍缓慢地生根、孕芽、盘芽,当土温降到零下2℃时,麻蔸幼嫩部分则易受冻害。特别是麻蔸中的龙头根与跑马根有向上和横向生长特性,加之水土流失,使麻蔸部分突出地面,更易遭受冻害,造成组织坏死,形成弱蔸、缺蔸,影响下年产量和麻园寿命。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冬培,  相似文献   

3.
《农村实用技术》2013,(8):48-49
苎麻一年收获3次,消耗了大量地力,使土壤板结。如不适时加强管理,就会导致地力衰退、麻蔸败坏、麻园荒芜、产量下降。因此,搞好麻园的冬季培管是夺取苎麻持续高产的关键所在。市农业专家认为,麻园冬培要抓好四项措施。1、深耕松土深中耕疏松土壤,清除杂草,可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温性。中耕后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促进麻蔸  相似文献   

4.
正苎麻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地下部分由地下茎和根系形成强大的根蔸,称为麻蔸。冬季降严霜后,地上部冻死,地下茎仍在缓慢生长、孕芽,如不适时加强管理,就会导致地力衰退、麻蔸腐坏、麻园荒芜、产量下降。因此,对苎麻园进行冬季培育,为麻蔸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是夺取苎麻持续高产的关键技术。1.深中耕培土麻农常说:“培土一寸深,顶上一  相似文献   

5.
入冬以后.苎麻生长已经停止,但地下麻蔸的发根、孕芽等生理活动仍在继续进行.如果冬季能给它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充分满足麻蔸对肥、气、水、热的要求.就会促使麻蔸孕育多而粗壮的幼芽.因此.加强冬季培育.是夺取翌年苎麻三季丰收的重要环节.其具体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农艺措施对湘北红壤丘岗区苎麻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湖南苎麻生产从平原湖区向山丘区的战略转移,对湘北红壤丘岗苎麻高产农艺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麻园冬培,二麻、三麻麻园行间深中耕+覆盖,头麻在5月31至6月5日,二麻7月26~31日,三麻10月20~25日收获有利于促进全年三季平衡增产。  相似文献   

7.
为了鉴定桐梓空秆麻与从湖南,四川等地引种的一批优良苎麻品种,1995年3月中旬在贵州省麻区,进行了品种区域试验。在996年调查结果表明:桐梓空秆麻丰产性最好,各点纤维均在138kg/667m^2以上,比推广品种黑皮蔸增产原麻40.5kg/667m^2,增产33.44%,差异达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曹涤环 《农家参谋》2008,(12):13-13
黄花菜冬季休眠期的管理,直接影响来年植株的生长及产量。追施冬肥和客土培蔸是黄花菜冬管的两个重点,应切实抓好。1.施好冬肥施用冬肥以黄花菜地上部分停止生长,即秋苗经霜冻凋萎后进行为宜;施用的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入冬以后,根系的吸收功能减弱,有机肥的分解缓慢进行,  相似文献   

9.
由于去冬今春我县苎麻在越冬期间遭受了罕见的持久冰冻灾害,麻蔸龙头根上的芽孢基本被冻死.为了实现头麻高产稳产,现就苎麻头麻管理事项提出如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柑桔的冻害几乎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冬季异常落叶,往往是冻害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要把防冻作为冬初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1.培土壅蔸。培土壅蔸可提高土温,保护根系、主干、主枝。培土壅蔸在12月中、下旬,从园外挑客土培蔸,培土高度30厘米。不要在树蔸旁取土,防止伤害根系。  相似文献   

11.
在我省丘陵山区种植苎麻,以选择土层厚度40cm以上,有机质含量1%以上的旱土较好;品种以种植耐旱性强的湘苎3号表现适生高产;栽植密度深根型品种以亩栽3000-3500蔸,且每蔸只栽一株嫩扦插苗为宜;肥料用量全年亩施N25kg,P2O55kg,K2O20kg的增产效果最大,二麻收获期以7月22日至25日最佳,适时早收可争取三麻避旱夺高产。该项技术从1991-1995年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12.
“B232”系由“赣苎1号”的优良单蔸与“家麻”杂交,从其F1代种子繁殖中选出的优良单蔸培育而成的。经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比对照“芦竹青”增产39.77%,增产达极显著。大田生产示范推广,平均产量在2250kg/hm2以上,较对照“芦竹青”增产43.50%。单纤维支数高,3年省区试平均为2472.60支,达特优质指标。高抗苎麻花叶病、炭疽病和疫病。该品种以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风、易剥易刮和适应强为其优良特性问世。  相似文献   

13.
苧麻是一种最好的多年生高級纖維作物。它的纖維长,富弹性,拉力强,抗水,耐腐,抗霉,保暖,滤汗,有光泽,易染色。因此,它不仅产量高(一年能收三次),經济价值大,而且用途广,是紡織工业、橡胶工业、漁业、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貴池县苧麻栽培历史悠久,群众有着丰富的經驗。为了尽快地发展苧麻生产,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們通过重点社队座談訪問,并参考历年資料,总結了貴池县苧麻栽培經驗。一、冬季中耕,肥土培蔸麻农說:“麻地不仅要上粪,一年还要高一寸”“合理中耕,保芽过冬”,充分說明了加强冬季麻园管理是夺取年收三季的第一关。因为苧麻是宿根性作物,合理中耕,肥土培蔸,不仅創造了疏松、肥沃、溫暖的  相似文献   

14.
在苎麻快速生长期喷施赤霉素,能显著提高原麻产量,增产18.11~32.73%,且连续喷施三年对苎麻地下部分无影响,一般采用30~40 ppm的浓度,于头麻中麻,二麻苗、中期,三麻苗期喷施两次,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5.
“川饲苎1号”是从“大竹线麻×广西黑皮蔸”杂交后代中选择出的苎麻饲料新品种,该品种长势特别旺盛,发蔸及再生能力强.前期生长快.叶片多,年生物产量高,多点试验中平均生物鲜产比苎麻川苎6号增产30.58%,比苏丹草增产44.54%,比青贮玉米农大108增产高83.44%。营养品质高。叶片粗蛋白含量为23.8%,粗脂肪24g/kg,粗纤维素含量13.7%,粗灰分15.O%,钙3.69%,VB218.3mg/kg,氨基酸总量17.82%。因此,”川饲苎1号”是高产优质饲料用苎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6.
市场信息     
市场信息四川苎麻、白蜡销售疲软,蓑草畅销价扬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吴灵苎麻、白蜡、蓑草都是四川省主要农副产品,今年都是增产趋势,价格有升有降,销售除蓑草热销外,芒麻销售疲软,白蜡也不够理想。苎麻主产大竹,今年头麻上市价格大幅度下降。下跌的原因主要是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我省苎麻生产有较大发展,集中于信阳、驻马店、南阳三地区,尤以信阳种植面积最大。现对苎麻园的建立、新麻的栽植和管理技术等作一介绍。一、建好新麻园竺麻是宿根作物,一次栽种后,宿根年代可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相似文献   

18.
苎麻产业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旌德县的土壤特点、气候特点、苎麻栽培特点,从育苗、移栽、田管、收获、冬培等阶段,提出苎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9.
苎麻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其数量和面积的动态变化,与个体及群体的产量形成有密切关系。因此,阐明叶片的消长趋势或规律,对研究苎麻的生理、生态或实际指导生产,都有参考意义。本研究于1981年在武汉华中农学院进行,用阳新细叶绿、蒲圻大叶绿两个品种,都是三龄麻。细叶绿试验田分每亩1000、1500、2000、2500蔸四种密度,小区面积180平方尺,重复4次。大叶绿试验田是同样的8个空白小区,密度为每亩1500蔸。在全年三季麻的生长期中,每隔4—6天,分别取样测定一  相似文献   

20.
苎麻在我国栽培面积达5×10~6万亩,湖南省约有1×10~6万亩,每年有大量的麻骨、麻壳未能得到合理的利用。同时三麻收后,冬季闲置的麻田也未能很好的利用。为此,我们于1987年利用冬季麻田栽培平菇和1988年利用麻骨、麻壳作为培养栽培麻菇试验,均获成功, 1 冬季闲置麻田的平菇栽培试验试验采用棉子壳作为培养料。于1987年12月4日将棉子壳用3%的石灰水加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4h后捞出,用水冲至pH为7.5左右,稍沥干后播于麻田。采用沟栽,在麻蔸行间开宽约17cm,深7cm的浅沟,放料前撒放一层石灰,然后摊一层料。菌种层播,共播二层,表面一层稍多,其上用黑色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