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6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研究南方沼肥无土设施栽培,采用了沼肥基质与无机基质相比较、3种不同的施肥配方对生菜进行设施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沼肥基质栽培的生菜,其产量、VC、干物质、蛋白质含量比对应的无机基质栽培的高,硝酸盐含量降低,但粗纤维含量升高;同一基质栽培的生菜以沼肥 化肥处理的产量较高,品质好,VC、蛋白质含量增加,粗纤维含量下降;单施沼肥的生菜品质好,但产量过低,施完全化肥的产量虽高,但品质差,尤其是硝酸盐累积严重.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沼肥在蔬菜种植中的肥效,在试验大棚中连续进行3季上海青-茄子轮作试验,设置低(BF-L)、中(BF-M)、高(BF-H)沼肥施用量,从产量、土壤特性和重金属风险的角度探讨沼肥替代化肥的效果以及沼肥高负荷土地消纳的阈值。结果表明,在上海青种植中沼肥组相较化肥组均减产6%左右,其中BF-M组的平均产量为沼肥组中最高(39.7 t/hm2),而在茄子种植中沼肥组的产量均高于化肥组,其中BF-H组的平均产量最高,达到58.3 t/hm2,相较化肥组增产27%。沼肥连续施用2年后,土壤的总氮、总磷含量出现了明显的升高,且升高幅度远高于化肥组,其中BF-M和BF-H组土壤总氮含量较原土壤升高84%和85%,土壤总磷含量升高3.4倍和3.2倍。但是沼肥施用对土壤总钾含量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较原土壤只升高17%左右。另外,连续施用沼肥的土壤pH值更为稳定,能够有效缓解氮肥施用造成的土壤酸化问题,但沼肥施用组与化肥组均会导致设施栽培土壤EC较原土壤的升高,升高幅度均在70%以上,且随沼肥施用量的增加EC上升幅度增大,说明设施栽培中沼肥高负荷施用应关注土壤...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月柿进行施沼肥、化肥的试验,结果表明,沼肥对月柿树长势、月柿产量、月柿品质有很好的作用,施沼肥与施化肥及没施肥处理相比,总产量增产分别约30%及50.1%,且叶片明显浓绿,落叶晚,果实成熟期长、个头大、色泽好、前期落果少;施用了沼肥的处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单宁含量都有所增加,月柿品质有了明显提高,沼肥与化肥混合施效果好、经济.  相似文献   

4.
试验通过研究鸡粪沼液在大田油菜上的应用,探讨沼肥施用对油菜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为沼液的合理、安全应用提供技术指导。结果表明,纯沼肥处理(ZF)的产量低于常规施肥处理(HF+YJ),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ZF+HF)的产量与常规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相对于常规施肥,施用沼肥与有机肥提高了油菜的Vc含量,降低了硝酸盐含量;施用沼肥和有机肥后,在整个试验周期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稳定或逐渐上升,而化肥表现为施肥后最高,然后迅速下降;施用沼肥和有机肥提高了土壤的pH值和有机质;施用沼肥的处理(ZF和ZF+HF)土壤铅、铬、砷、镉含量显著高于对照CK处理,且油菜中检测含铬,但重金属含量都未超过国标。相对于常规施肥,沼肥与化肥配施减少了肥料投入,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华北小白菜产量、氮素利用及品质对沼液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沼肥替代化肥对蔬菜产量、氮素利用和品质的影响,评估沼肥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以华北小白菜为试验对象,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施氮肥(CK)、农户习惯施肥(CF)以及6个沼液(BF)处理。结果显示:沼液处理相比化肥提高了小白菜产量和氮素利用率,产量增加了3.5%~52.0%,氮素利用率提高了17.8~33.1个百分点;相对于化肥,施用沼液能显著提高小白菜的品质;综合来看BF4(氮素减量16.3%)的效果最好。结论表明,适量沼液可以完全替代化肥用于小白菜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翠京元功能性复合菌肥在草莓育苗及栽培上的应用效果,在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市乐耕嘉田草莓基地,以喜满地复合生物菌肥及当地常规施肥为对照,分别在育苗及栽培中应用,通过对育苗中营养生长情况及栽培中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施用翠京元功能性复合菌肥,可减少化肥的施用,在育苗期生长速度明显加快,母株生长旺盛、有效的增加草莓匍匐茎的数量与质量,提高繁苗系数,培育壮苗,繁苗系数达到76.20,壮苗指数达0.48,与喜满地复合生物菌肥差异达显著水平,与常规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草莓栽培期,促进草莓提早开花、提早成熟,提高早期产量和全期产量,改善草莓品质,增加草莓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7.
沼渣的改土作用及其对稻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全  杨从容 《中国沼气》1992,10(1):13-18
五年定位试验(1986~1990)结果表明,沼肥与化肥(氮)配合施用,明显地改善了土壤胶体的品质、增加了复合胶体的数量。随着沼肥用量增加,原土有机碳、原土复合量、复合体腐殖质松紧比及土壤全氮均显著增加,土壤容重降低,总孔隙增加,固相减少,气相增加,土壤物理性状改善,稻麦产量和品质提高。单施沼肥的增产及培肥地力效果优于单施等氮量化肥,而二者配合施用优于分别施用。研究提出了稻麦配合施用沼肥与化肥(氮)的数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沼肥用于辣椒种植对产量和品质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法,选择湘研二号辣椒进行露地栽培对比试验。试验中设6个处理,各处理在等氮水平下施肥,采用对辣椒施基肥和多次追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案,主要进行了沼肥用于辣椒种植对株高、产量和品质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株高、产量和品质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辣椒在生产中施沼肥比施化肥效果好,这为沼肥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九江县永安乡胡恒东于1987年冬建了一个六立方米的沼气池,为了搞好沼气综合利用,他于1988年在一块棉花地上,分别施用沼肥、化肥及沼、化混合施肥的对比试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沼肥种的棉花与化肥种的棉花产量接近;以沼肥为主、化肥为辅  相似文献   

10.
利用沼肥种植蒙自石榴,试验共设计了7组施肥方案。第1组作为对照组施用常规肥组;2~4组是施用沼肥组;5~7组是施用沼肥+常规肥组;其中2~4组与5~7组分别代表了40%,70%与100%的沼肥浓度。试验对使用1~7组施肥方案种植的石榴进行单果质量、可食部分质量、不可食部分质量、单果粒质量、果皮厚度、VC、总糖以及还原糖的比较,探究沼肥种植石榴的最佳施肥方案,制定沼肥种植石榴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1.
沼液与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对桃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沼液在不同施肥处理中对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仅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沼液(T2处理)不能提高桃产量,沼液仅与钾肥配施(T3处理)还会降低桃产量,沼液配施磷钾(T4处理)或配施油饼(T5处理)能提高桃产量,且配施油饼的增产效果最显著,增产幅度最大。T4和T5处理均能增加桃果实中的Vc含量。各处理与常规施肥相比,桃果实中的还原糖含量均有所降低,以T5处理中还原糖的含量最低,仅为常规处理的48.48%。除T5处理中桃果实的有机酸含量略有增加外(1.77%),其他处理的有机酸含量都有所降低(5.42%~9.22%)。各处理的糖/酸与常规施肥相比均大幅度下降,降幅为21.42%~53.36%。  相似文献   

12.
针对设施园区草莓规模化种植对水肥管理方式和水平提升的需求,建设了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并在园区23栋日光温室草莓灌溉施肥环节开展种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文丘里吸肥器技术,设施园区应用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优势明显,可提高劳动生产率12倍,并显著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可实现灌溉施肥精准调控,减少肥料倾倒遗撒浪费,并具有一定的生态效益;可为草莓产量和品质稳定提供保障,草莓产量提高1.7%;试验园区经济效益每年可提高26 037元/hm2。上述结果可为广大设施园区建设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和经济效益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厌氧发酵残余物对草莓产量、品质及生理效应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厌氧发酵的残余物沼液、豆饼液肥以及液体尿素作肥料处理草莓,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草莓产量、品质及部分生理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尿素对草莓产量的处理效果最好,沼液处理的效果次之,豆饼液肥的处理效果不明显.50%浓度的沼液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处理效果最好,果实固酸比大,维生素C含量高,亚硝酸盐含量低,液体尿素的处理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4.
杨振华  王锋  张迪  张雯 《农业工程》2021,11(4):128-131
为了探索适宜陕西关中气候特点的立体草莓栽培苗期水肥供给最佳浓度组合,以“A”字型3层槽装填无土栽培基质(草炭∶蛭石∶无机盐=1∶2∶1)为栽培体系,以2个基质含水量(W1、W2),3个水溶肥浓度(F1、F2、F3)组成的W1F1、W1F2、W1F3、W2F1、W2F2、W2F3及CK(清水,基质水分含量100%)处理,研究在草莓立体栽培槽架中,不同梯度处理水肥供给对植株生长、干物质积累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W1F2(基质含水量30%,水溶肥浓度0.1%)在保障植株正常营养生长情况下,未造成植株徒长,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较多,根冠比大于高水肥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番茄产量,探究番茄对生育期沼液调控的响应规律。【方法】于2017年秋季和2018年春季开展了温室种植试验,通过在开花结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施用1∶8、1∶6、1∶4(沼液和水体积配比)沼液,研究了番茄2个生育期不同配比沼液调控对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和根区土壤全氮量的影响。【结果】番茄生长变化与沼液配比显著(P<0.05)正相关;开花结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施用1∶6、1∶4沼液干物质量最高;较不施沼液处理,开花结果期施用1∶6沼液产量最高,增幅为12.93%(秋)、12.31%(春);果实膨大期施用1∶4沼液产量最高,增幅为26.59%(秋)、27.71%(春),且春茬相比化肥高4.29%;T5、T6处理可以获得较高的可溶性糖量、可溶性固形物量和糖酸比,T2、T3处理可以获得较高的可滴定酸、维生素C量。【结论】在开花结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分别施用1∶6和1∶4沼液番茄产量和品质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高效稳定沼液营养液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冬小麦返青期施用稳定沼液营养液对冬小麦产量、品质以及土壤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施用尿素相比,稳定沼液营养液可以明显促进冬小麦株高的增长和干物质的积累,并显著提高产量,增产可达23.3%;与施用原沼液相比,施加稳定沼液营养液对冬小麦增产可达10.3%。施用稳定沼液营养液与施用尿素及原沼液相比,冬小麦籽粒中粗纤维含量分别下降20.9%和1.4%,淀粉含量分别上升4.8%和4.0%。同时对土壤养分的测定结果表明,施加稳定沼液营养液可以显著增加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49.1%,24.5%和18.7%。因此,稳定沼液营养液的使用可以更为有效的促进冬小麦产量的增加,同时改变土壤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7.
王鑫  刘晶晶  张小帅 《农业工程》2021,11(11):67-71
以“绿剑”架豆为研究对象,进行水分与肥力双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置2个灌溉水平和4个施肥水平,并以当地灌溉施肥习惯设置为对照,共计9个处理,探究不同水肥处理对冀西北高原日光温室架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灌溉水平相同时,架豆产量随肥力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W1F3产量达到最高,与当地灌溉施肥习惯(CK)相比,产量提高3-42%,优质率提高2-1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0-00%,同时节水44-05%,节肥37-00%;架豆果实的粗蛋白和VC含量随肥力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随水分的增加而降低,灌溉和施肥水平两因子及它们的交互作用对架豆果实的粗纤维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在研究区域内,建议架豆生产中使用如下水肥制度:苗期灌水1次,灌水定额150 m3/hm2,不施肥;抽蔓期灌水施肥1次,灌水定额180 m3/hm2,施用复合肥180 kg/hm2;初花期进行蹲苗;结荚期灌水9次,灌水定额180 m3/hm2,灌水周期6 d,随水施肥3次,每次施用高钾复合肥180 kg/hm2及硝酸钙75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不同肥源对空心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空心菜为试验材料,在肥料中N、P、K含量相同的情况下,采用有机肥逐步代替化学肥料作肥源。研究了不同肥源对空心菜生长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并对水培生产中硝酸盐含量的日变化做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基质栽培中。纯有机肥作肥源的空心菜硝酸盐含量最低,水培DFT方式栽培的空心菜硝酸盐含量最高;在基质栽培中。有机肥与化学肥料1:1的肥源条件下空心菜产量最高,同时硝酸盐含量达到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