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莱阳市地处胶东半岛腹地,濒临烟台、青岛两个沿海开放城市。总面积1734km^2,耕地120万亩,海岸线长27.5km。现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784个行政村,8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3万人。莱阳市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早,1993年,市委、市政府就立足当地实际明确提出并开始实施农业产业化。十几年来,该市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组织形式,筑龙头、建基地、拓市场、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业数字图书馆特点、目前发展和服务现状,探讨了农业数字图书馆在新时期服务的最佳模式,提出以丰富的文献、网络资源为依托,以农业科普基地为平台,以农村、农民为对象,拓展农业数字图书馆服务,向农村延伸,向农民渗透,使农业数字图书馆发挥最大的作用,并提出农业数字图书馆发挥作用的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3.
根据农业数字图书馆特点、目前发展和服务现状,结合我馆“农业数字图书馆新农村科普基地建设”等项目开展情况及服务实践,提出农业数字图书馆在新时期服务的最佳模式,即以丰富的文献、网络资源为依托,以农村科普基地为平台,以农村、农民为对象,拓展农业数字图书馆服务,向农村延伸,向农民渗透。  相似文献   

4.
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专业性强的新型农民服务组织,为促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找到了切入点,并将有力推进农机规模化服务和全程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各自一体化经营的生产经营体系,转变了农业发展方式,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起到了“建一个合作社,兴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南方农业》2012,(7):1
<正>所谓效益农业.顾名思义是立足农业、旨在效益,最终目标是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九龙坡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西南部,幅员面积432平方公里。由于中梁山脉的天然阻隔,"东城西乡"格局明显,现仍有耕地面积16万余亩,农业人口近20万人,是"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缩影、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示范区。由于全区90%以上的面积位于主城核心区内,该区农业"都市"特征明显,发展的思路上注重效益优先,富裕农民成效显著。向土地问效,花果产业收益明显。由于种植粮食亩均产值较低,在政府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4年中央提出的农业发展"三个导向"要求,本文构建了由土地流转、资源配置、信息服务、产业管理"四大组织"构成的新型农业现代化服务组织体系评价模型,以河南省18个市为基本单元,对服务组织体系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河南省新型农业现代化服务组织体系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进入Ⅰ、Ⅱ类地区的只有3个市(郑州、济源、漯河),其余15个市集中在Ⅲ、Ⅳ、Ⅴ、Ⅵ类地区。空间分布有一定规律,豫西整体水平较高,洛阳、济源、焦作、三门峡都在Ⅱ或Ⅲ类地区;其次为豫中,郑州、漯河分别进入Ⅰ、Ⅱ类地区,但许昌、平顶山均在Ⅴ类地区;再次为豫北,鹤壁进入Ⅲ类地区,新乡、安阳、濮阳却停留在Ⅳ、Ⅴ类地区;然后为豫南,南阳、信阳、驻马店都处于Ⅴ类地区;最后为豫东,商丘、周口均为Ⅵ类地区,开封也只进入Ⅳ类地区。研究表明,河南省应构建完善的新型农业现代化服务组织体系,引导农地规模化流转,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农产品质量数量安全,这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农业电子政务发展迅速,成效显著。为加快推进农业部门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实现履行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责并重,今后以“农业网站+手机(电话)+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为主要方式,增强农业部门、涉农人员、涉农企(事)业法人单位信息交流的能力,提高农业电子政务服务水平。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助推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准确、便捷的农业部门工作服务,已成为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知识服务体系对农业信息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完善运行机制,实现多方共赢,服务亿万农民”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长效服务机制。建立以“农业信息化建设”为中心的社会知识服务体系,构建知识服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并实现服务技能专业化、服务功能全程化、服务机制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与农业》2002,(9):57-57
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目前已达1984个,其中龙头企业1294个,中介组织314个,专业市场172个。国家级龙头企业有6家,省级龙头企业有10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有26家。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种植面积3067.25万亩、牲畜养殖732.26万头、水面养殖139.98万亩,带动农民增收34亿元。在扶持龙头企业中,福建打破了民营、国有、外资等所有制界限,坚持谁有能力谁当龙头,谁当龙头就扶持谁,形成了多种所有制龙头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是一个农业大区,拥有土地面积620km^2,其中耕地面积3.2万hm^2。全区总人口5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2万人。根据中央、省、市统一部署,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以区委、区政府确立的“扶持一批龙头产业、两个示范基地(运河以东、以北为大蒜种植基地,紫庄、大吴为优质蔬菜基地)、3个高效园区(大洞山石榴园、宗庄桃园、汴塘镇杏园)、4个养殖产业”的发展思路,全区高效农业发展态势呈现了良好局面。目前,全区已建成高效农业面积1.5万hm^2,新增1万hm^2,其中建成高效果蔬面积8666.7hm^2,新增4666.7hm^2,建成高效养殖基地6个,发展农业龙头加工营销企业及协会组织283个。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江苏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广大农民对于农业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以江苏电信的田园快讯业务为例,分析了手机短信在江苏农业信息服务中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浅析以信息化推动知识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阐述了知识服务的内涵,提出现代信息技术是开展是知识服务的技术支撑的发展思路,并提出以信息化推动知识服务的方式,即,建立新型技术服务集成系统,建立专业化网站或个人化服务界面,建立多元化技术集成的信息服务系统,研制专用信息产品,为我国农业科技和农业经济发展,为广大农民用户开展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3.
3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各类商品和服务空前的丰盛乃至过剩,但是物质消费的丰富逐渐削弱了我们最终依赖的自然环境提供物品和服务的能力,环境服务已经成为新的稀缺资源。中国农业、农民、农村在提供环境服务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农业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农业生态系统是我国最大的管理生态系统;农民是地球上参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最大群体;农村是环境经营最大的场所,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维护的保育场。因此,在全球性环境、农业危机情况下需要重构农业、农村、农民的角色和地位。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美国农民重视利用各种信息为农业服务的情况,提出了我国农业信息工作者和农民 水平,加快农业信息产业化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我省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离不开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构成农业生产力的“软件”、农业经济信息是农民从事经营活动的“航标灯”、是农村经济管理的“神经系统”。农业经济服务的内涵包括政策法规信息引导、计划信息引导、经济信息引导、科技信息引导、农业相关信息引导等五个方面。当前,山东省的农业经济信息服务工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许多问题。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把农业信息服务提  相似文献   

16.
新疆伊犁察布查尔县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察布查尔县2000~2005年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谢高地等人研究得出的成果"中国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结合2000年、2005年全国和察布查尔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种植结构和粮食单价对察布查尔县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00~2005年,察布查尔县耕地微量减少,其他农业用地都有较多增加;2005年察布查尔县农业生态服务价值达到565 357.6万元,比2000年增加了146 920.6万元,增加了35.1%,说明农业土地利用是可持续的,结合实际进行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农业土地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业工程的发展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明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9):269-275
阐述了农业工程发展在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农业工程科技有助于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为农业和农业现代化的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完备的农业工程高等教育体系,服务于农业、食品、生态和环境领域。系统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农业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文章指出,政府的倡导和政策支持是中国农业工程发展的驱动力,科研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及其创新是关键,产业发展和农民的需求是发展的基础。农业工程有效的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并在很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农民合作组织,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教育培训农民,高效利用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生产方式,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和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等。  相似文献   

18.
<正>巴南区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坚持特色效益农业、乡村旅游业和生态养生养老养心业同步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农村社区化进程,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特色农业有"看头"。累计流转土地32.83万亩、流转比例35.17%,适度规模经营24.62万亩、规模经营度26.38%。建成水稻、五布柚、茶园梨园、渔业、蔬菜和花卉苗木等多个万亩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形成南—南线(南泉—南彭)万亩蔬菜基地和万亩花木走廊、惠—东线(惠民—东温泉)生态休闲渔业带、木  相似文献   

19.
壶关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东南端,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生态强县和旅游名县.全县辖12个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390个行政村,总面积1013km〈'2〉,其中耕地面积2.37万hm2,总人口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5万人.2010年,壶关县承担了农业部"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的建设任务.在组织实施和具体实践中,紧紧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环保"的工作原则,以科学发展为引领,以示范建设为依托,以转变方式为抓手,确保了玉米高产品种的推广应用,提升了玉米增密技术的适用范围,实现了全县粮食产量的持续高产.  相似文献   

20.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与运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目前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开发利用的途径与模式;1.智能型开发,即培养和提高农业用户的信息意识和获取信息的技能;发展农业信息资源服务业;编发信息刊物,有的放矢地向用户传递信息;参与科研课题跟踪服务.2.服务型开发,即把文献信息的开发作为读者服务的主要思想,实行主动式,开放式的读者服务3.技术服务型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