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第八讲:流水池饲养长吻(鱼危)技术 利用水渠溪流、河川等自然落差的来水,修建小型流水鱼池高密度饲养长吻(鱼危),在丘陵和低山地区很有发展前途。本文介绍的是常温流水养(鱼危),采用“借水还水”的用水方式,其生产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当然生产效益就比不上工厂化养鱼和温流水养鱼,但比池塘养(鱼危)要高得多。 1.选址:流水必须在水源附近,水量要充沛,水质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流量要稳定;其次当地的交通要方便,最好在城镇近郊。 2.生产规模:生产规模,通常应根据水流量的最低  相似文献   

2.
第七讲 网箱饲养长吻(鱼危)技术 网箱饲养长吻(鱼危)的发展十分迅速,其原因除了长吻(鱼危)自身的经济性状好、饲养效益高之外,更主要的还是经多年代的人工驯养后,它对网箱环境和人工配合饲料都已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在没有颗粒饲料供应的地区,人们就地用野杂鱼或低值鱼等绞成肉浆,掺和麦麸、饼粕等做成食物团饲养;也可直接把鱼粉掺和麦粉等做成食物团投喂,饲养效果都不错。现将网箱饲养长吻(鱼危)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长吻(鱼危)是我国特产的名贵淡水鱼之一。四川省水产研究所经过长期努力,突破了长吻(鱼危)的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现已在许多省市推广。今特邀请该所副所长吴江研究员等人撰写“长吻(鱼危)养殖技术讲座。”本讲座将分10次连载,其内容包括:长吻(鱼危)养殖前景,生物学特性,以及人工繁殖、鱼苗、鱼种培育、池塘、网采、流水养殖、病害防治、安全运输技术等。我们希望这一讲座能为农民、渔民朋友送来致富门路和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4.
第五讲 长吻(鱼危)鱼种的培育技术 长吻(鱼危)的鱼种培育,是指将寸片夏花经4~5个月的饲养,使其达到全长13~20厘米、个体重30~100克这样大规格鱼种的培育过程。其间的关键技术,一是转食驯化,即由吃活饵料改为吃配合饲料的驯养技术,二是全价鱼种配合饲料的调配。 一、转食驯化:转食驯化宜在几十平方米水面的小水泥池里进行,转食之后的鱼种培育则宜在几百到上千平方米水面的泥底池里进行。 转食驯化池放养寸片夏花的密度可为100~200  相似文献   

5.
十、长吻(鱼危) 长吻(鱼危)(见图)俗称江团、(鱼危)鱼,在分类上隶属了鲶形目、鳍科、(鱼危)属。长吻(鱼危)是我国名贵的淡水鱼类,分布于长江水系,向北可达黄河,向南可至闽江水系。在长江上游及支流,长吻(鱼危)是重要的经济鱼类,产量较高,而湖北的石首,四川的乐山、北碚、南充、蓬安等地为有名的产区。 长吻(鱼危)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含  相似文献   

6.
第九讲:长吻(鱼危)主要鱼病的防治 迄今,虽然已发现的长吻(鱼危)鱼病有20多种,但较常见的、危害亦较大的疾病只有下列数种: 1.小瓜虫病 病原体是多子小瓜虫。一般在水质不良、鱼池面积过小、放养密度太大、水温在25℃以下的连绵阴雨天气多发,严重危害3~5厘米的苗种,二龄鱼种和成鱼也能被感染。病鱼的外观症状为鳃、鳍和体表皮肤上出现众多针尖般大小的“白点”,此小白点  相似文献   

7.
第三讲 长吻(鱼危)的人工繁殖技术 1.亲鱼。长江两岸的繁殖点可就近在繁殖季节从江河天然产卵场及其邻近江段渔民捕获的个体中选购,对性腺发育成熟的进行催产;不能催产的个体(尾重在2.5公斤以上)进行池塘蓄养,微流水池每2~3平方米可蓄养1尾3~5公斤的亲鱼,伺机进行催产;远离长江的繁殖点大多是从人工饲养的商品鱼中选留后备亲鱼,这类亲鱼的致命弱点是近亲繁殖,子代性状退化,若能采用江河中成熟的异性亲鱼与之交配,问题就不会那么  相似文献   

8.
四、池塘主养大口鲇成鱼的技术 1.鱼池条件。良好的大口鲇成鱼池应有充足的水源,一般在5亩以下,水深1.5~2.0米为佳,若配备增氧机械则更加有利于高产。蓄水堰塘、山塘、坑凼,只要连通水源、清淤改造之后,也都能饲养大口鲇。 2.鱼种的放养量。一般应根据池塘条件、饲养技术、饲料供给、消费习惯、苗种价格等因素而定。实践证明,每平方米水面放养8~10厘米的鱼种1~2尾时,经130~150天饲养,即在当年就能养成平均尾重500~750克,亩产350~500千克的商品成鱼。在主养大口鲇的鱼池里,可以也应当配养一定数量的鲢鳙等滤食性鱼类,以消耗鲇池里太多的浮游生物,一般亩放尾重50~500克的鲢鳙鱼100~150尾。大口鲇鱼种的放养与成鱼  相似文献   

9.
第五讲:乌鳢的成鱼饲养 目前,在池塘、网箱、流水池以及有田凼工程的稻田里饲养鸟鳢成鱼,无论是主养还是配养,都能获得成功。下面主要介绍池塘养鳢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1.生活习性 长吻(鱼危)属温水性鱼类,其生存适温是1℃~38℃,生长适温是15℃~30℃,最适生长水温是25℃~28℃。10℃以下和31℃以上则基本停食。它能在野外鱼塘里自然越冬,即使在北方地区,只要池水保持一定的深度,就是表层水结了冰也不会被冻死,而在南方的两广、海南等省区,冬季还能继续生长。 长吻(鱼危)的耗氧率明显地高于草、鲢、鳙、鲤等鱼。当水温为24℃~26℃时,水中溶氧若在5毫克/升以上时,它的食欲旺盛、生长率与饲料报酬都很高;随着溶氧降低,其摄食量减少,长势变缓,饲料系数升高;当降至  相似文献   

11.
长吻鮠成鱼的池塘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吻 (LeiocassislongirostrisGunther)在分类上隶属于鲇形目 (Siluriformes)、科(Bagridae)、属 (Leiocassis) ,又名江团、肥沱、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含肉率在74 2 % ,高于草鱼、鲤鱼、鳊和鲥鱼。 1千克左右的商品鱼市场销售价稳定在 3 0~ 40元 /千克 ,是我国特产的名贵淡水经济鱼类。由于市场前景看好 ,该鱼的江河捕捞品供不应求 ,近年来水产科技人员先后成功地进行了人工繁殖和成鱼养殖。 2 0 0 2年 3月 2 8日至 1 2月 2 5日。作者从广东引进长吻 ,在桂林市临桂县庙岭镇养鳗场的 1 #、2 #塘进行成鱼饲养。两塘面积共…  相似文献   

12.
第四讲 长吻(鱼危)鱼苗的培育技术 习惯上,把从水花鱼苗培养到寸片夏花(3~3.3厘米长)的饲养阶段称为鱼苗培育。鱼苗培育的关键技术是: 1.选用良好的鱼苗培育池。比较理想的高标准鱼苗池为长20米、宽3米、深1~1.2米、比降2%的条形池,池的浅水端设进水闸阀,深水端设排水(兼排污)闸阀,进、排水口均安装牢固的丝网栏栅,注排水方便,又能根据需要调节水位。鱼苗培育的用水量不大,但要求水源洁净无污染,水库、溪河、湖泊等地表水最好,自来  相似文献   

13.
七、罗非鱼的池塘养殖技术 池塘养殖罗非鱼,成本低,花劳力少,饲养管理简便。在长江流域,一般有5~6个月的生长期。只要充分利用生长期,合理放养,加强施肥、投饲,当年鱼种完全可以养成商品鱼,而且可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第十讲:长吻(鱼危)苗种的选购与安全运输 1.选购优质苗种: 优质水花鱼苗 体色灰黑、大小均匀,游动自如,体表光滑无粘着物,畸形苗的比例在5%以下。水花苗多在每年的4~6月份供货。 优质夏花鱼种 体短粗健壮,色深黑间有灰色斑纹,个体大小基本一致,在培育池内集群成团,在白瓷盆内逆水能力强,体表光洁无赘物,基本上无畸形鱼。仔细察看培育池里外,未见病、死鱼。夏花鱼种多在5~6月份供货。  相似文献   

15.
三角鲤俗称黄板鲤、黄鲫,属鲤科鲤亚科类。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省份的江河,体型扁而匀称,似鲫鱼,肉质细嫩较厚且味道特别鲜美,商品鱼价稳定在每kg100元左右。三角鲤人工养殖,具有耐低氧、广温性、杂食性、抗病力强、起捕率高等优点,其精养亩产可高达400~500kg,是目前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新热点。1生物特性三角鲤栖息水层为中下层,喜安静、集群、适温24~28℃,生长速度比鲫鱼快,池塘饲养10个月体重可达500g,15个月可达800~1000g。2放养规格根据摄食及生长特性,成鱼养殖分二级饲养,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三、培育大规格鱼种的关键技术 生产上。通常将3厘米长的寸片鱼种进一步培育到10厘米以上,然后才进入成鱼饲养阶段。大口鲇大规格鱼种的培育在池溏网箱、库弯、湖汊、稻田以及溪河围养都能成功。目前仍以池塘培育为主,也是其他水域培育成功的基础,因此这里重点介绍池塘育种的关键技术 1.鱼种池:较理想的鱼种培育池是面积为0.2~2亩、水深1.0~1.5米、底部平坦的水泥池或泥底池,大池培育的效果较差。其他要求同鱼苗池。 2.寸片鱼种的放养:精养池的放种密度可为每平  相似文献   

17.
1994~1995年,我们在盐城市郊区进行了革胡子鲶成鱼推广养殖和单养的实用技术,主要用泔水喂鲶。养鲶泔水由动、植物残渣以及厨房的其他下脚料等复杂成分组成。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养殖户的大胆实践、精心饲养管理下,鲶鱼的养成率由25%左右提高到70%~80%,亩单产由200公斤上升到750公斤,最高产量的池塘一年养成鱼3~4季,并摸索出一套成功的泔水养鲶技术。 一、池塘要求和准备。泔水单养鲶的池塘以1~4亩为宜,面积不宜太大,太大易造成投饵不均,个体生长悬殊。池塘较为平坦,少淤泥,水质水源良好,蓄水深  相似文献   

18.
小网箱养鱼是史密脱教授多年研究成功的一项高密度、集约化养鱼新技术。这项技术1991年传入我国,经过几年的推广,证明小网箱养鱼具有投资省(每立方米1000元左右),见效快(投放鱼种后4—5个月即可长成商品鱼),产量高、效益好(每平方米可产鱼150~200公斤、获利300—500元),易管理、应用广、机动灵活、操作方便等特点,不仅适合大规模养殖,也适合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养值。是一项推广价值较高的新技术。为了进一步推广这项新技术,现将小网箱养殖技术介绍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市场走俏,池塘养殖黑鱼逐渐兴起。黑鱼成鱼养殖是指在池塘等水体中将黑鱼苗种养成商品食用鱼的生产过程,其养殖方法多种多样,目前可分混养和单养两种方式。单养又可分为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下面我们就分别论述,以供参考。1混养当前混养黑鱼的方法,常采用在家鱼的成鱼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一口成鱼池塘,于成鱼饲养前期套养革胡子鲶鱼苗,探索一种新的成鱼池套养鱼种模式。结果表明:利用成鱼饲养前期鱼小、空间大、鱼苗的适口饵料丰富的有利条件,套养革胡子鲶鱼苗的做法是可行的,尤其适合在池塘数量不足的情况下采用。各地养鱼者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养殖对象,培育出所需要的鱼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