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水资源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总量(不包括黄河过境水)为509.22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86%,排名第16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369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88%。单位土地面积产水量仅为4.38万立方米,公里,为全国平均值的15%.居第28位。在水资源总量中,地表水资源371.27亿立方米。占全区水资源总量的72.9%,地下水资源137.95亿立方米。占全区水资源总量的27.1%,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仅为160亿立方米(p=75%降雨保证率)。  相似文献   

2.
一、日本水资源利用分配 日本地处亚洲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约1800毫米,约为世界平均降水量的两倍;按人口平均年降水量6000立方米,不到世界人均的1/5,与某些国家相比,水量并不十分丰富。 日本的有效水资源,在平水年约有4500亿立方米,枯水年约3300亿立方米,为平水年的74%。这些水资源在降水期,大部分直接流入大海,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枯水年仅有2000亿立方米左右,占有效水资源的60%。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区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地区,荒漠绿洲,灌溉农业,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新疆农业发展规模,取决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程度、特别是春季农业用水的保证程度。新疆水资源的特点是:水资源量有限,而相对数量又较丰富,全疆地表迳流884亿立方米,地下水动储量4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6.577立方米,高于全国1.4倍;由于水资源分布的季节与地区不平衡,春早问题比较突出。因此,要围绕不断提高水利经济效益这个中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从我省水资源的自然状况看,具有我国北方内陆省份的典型特点: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水环境质量不高,水资源承载能力不强。目前,全省水资源总量为398.8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44.1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23.60亿立方米,重复量68.94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为79.57亿立方米。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5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2/3,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5,属于全面缺水的省份,资源型、水质型、工程型缺水并存,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工程院组织、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院士主持在《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指出: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1997年人均2220立方米,预计2030年人口达16亿时,人均水资源将降到1760立方米。  相似文献   

6.
灌溉效益是指兴建了灌溉工程以后,在有水利灌溉的作用与无灌溉时相比较所增加的农产品(包括主、副产品)的产量或产值。或者说,主要是在相同的自然农业生产条件下,比较有灌溉措施和无灌溉时农业产量(或产值),其增加的产量(或产值)即为灌溉效益。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全疆平均年降水量仅147毫米,居于全国各省区的末位。平原地区干旱指数:北疆为3-6,最高达20以上;南疆为7-20,最高达100以上。新疆水资源总量为878亿立方米,在全国各省区排位中居第12位。新疆地广人稀,如以人口计算,人均占有水资源总量约为6000立方米,高于…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加强水资源利用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张林 《山东农业》2001,(4):37-38
按照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水资源最低需求标准衡量,山东省属水资源危机地区,资源性缺水是山东省的基本省情。 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0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357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在全国32个省、市中列第27位,比干旱缺水的新疆还要少,胶东地区人均缺水状况比以色列还要严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的水资源问题已经变得十分严峻,供需矛盾尖锐。据测算,在不考虑环  相似文献   

8.
靖远县地处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隶属白银市,土地面积5809.4平方/公里。常年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雨量240毫米,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全县水资源总量329.96亿立方米,其中黄河年过境量329.57亿立方米,境内地下水储量0.17亿立方米,年均自产水径流量0.2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主要受潜水补给,为中低山基岩裂隙水,仅在基岩中低山地区及深切的沟谷段有稀疏的泉水出露,水量小且流程极短,并很快消失或被利用。自产水量主要是季节性洪水,除少数下渗补给地下水外,其余以径流形式补给黄河。总体来说,靖远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依靠黄河过境水资源量,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并存。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世界各地有很多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和国家,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地区和国家如何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清水河县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部,农村经济构成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以小杂粮、玉米、油料为主。年平均降雨量420毫米左右,地下水资源拥有量1.7亿立方米,可开采量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8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利用宝贵的降水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降水在干旱区农业生产上的作用,成为农业科技工作者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正一、河北省水资源现状我国人均水资源2220立方米,河北省人均水资源仅为311立方米。河北省全年总供水量约为170亿立方米,而年用水总量为220亿立方米,年超采50亿立方米,超采率达23%。由于超采已造成地下水位连年下降,,特别是低平原区的深层水是1—1.5年前形成的水资源,其年下降速度高达1米以上,已形成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全国面积最大的地下水采空漏斗区。地下水超采形成的漏斗区内地面下沉、裂缝和塌陷,如果继续超采  相似文献   

12.
高蕾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5):138-141,159
为了衡量关中地区近几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成效,在深入研究国内外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关中地区自然资源状况,建立了以自然资源耗减价值核算和资源环境退化价值核算为主体框架的资源成本核算体系,并对关中地区2001~2010年的资源成本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关中地区近10年矿产资源耗减价值的年平均值在自然资源耗减价值总量的历年平均值所占的比例在逐年增大。说明关中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仍然是以资源消耗为主。此外,通过定量分析发现资源耗竭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3.
赵志东 《甘肃农业》2014,(14):32-33
水资源严重短缺严重阻碍了县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彭阳境内水资源总量0.892亿立方米,资源性和水质性缺水是基本县情,人均占有可利用水资源量仅为339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年均降水量为507毫米,年水面蒸发量高达900毫米~1200毫米,水资源严重短缺造成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本文综合分析了彭阳县的水资源总量与可利用量。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水资源现状山东省是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多年平均降水量684.3毫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27.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53.5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全省多年平均淡水资源总量为310.2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57立方米,为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6,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人均占有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立方米的水资源危机区。山东省水资源的来源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大气降水,二是客水。大气降水的一部分形成河川径流,即地表水资源,一部分渗入…  相似文献   

15.
正一、水资源概况1.水资源现状太康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785毫米,折合总降水量为217173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491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32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5%,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2.水资源特点地区分布不均即周口市地表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因此,年径流量的地域分布总趋势和降水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年际年内变化大在1956~2000年系列中,最大年径流量为  相似文献   

16.
一、阿拉善盟水资源概况。1.地表水资源。阿盟水资源贫乏,且地域分布不均,地表水资源量仅为0.5712亿立方米,单位面积地表水资源量为211.36立方米/平方公里,耕地亩均占有量为135.2立方米/亩。阿盟地表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相差悬殊,左旗东南部水量较多,西北部额旗水量接近于零,水资源组合极不平衡。地表水主要受降水量制约,由于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年径流量60%-80%集中在汛期(6—9月),春季仅为12%。  相似文献   

17.
忻州市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严重缺乏,十年九旱,年降水量450毫米左右,全市水资源可利用量仅为11.3亿立方米,国民经济各项用水总量为5.2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灌溉用水4亿立方米左右,占到了总用水量的76%。随着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水资源紧缺和用水量的增加是一个日益加剧的矛盾。因此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特别是水肥一体化节水节肥技术,已成为忻州市发展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8.
王见中 《农业与技术》2006,26(4):103-104
辽宁省属我国北方缺水省份,水资源严重短缺,污染严重,开发潜力十分有限。根据最新的《辽宁省水资源评价成果报告》显示,我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41·79亿立方米,按照2000年人口和耕地面积统计计算,我省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820立方米,亩均耕地占有水资源量为547立方米,均为全国  相似文献   

19.
贺丰燕 《现代农业》2006,(12):81-81
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将在较长时间内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要满足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必须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2200立方米,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中国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上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一。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有10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已经低于起码的生存线,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全国年缺水总量约为300亿~400亿立方米。在一般年份,农业受害面积1~3亿亩,因旱减收粮食200万~300万…  相似文献   

20.
基于核算2013—2019年新疆水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来评价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状况,采用LMDI模型分析了新疆水生态足迹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13—2019年新疆各地(州、市)人均水生态足迹整体呈减小趋势,除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外,新疆各地(州、市)的人均水生态足迹均大于人均水生态承载力,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新疆各地(州、市)万元GDP水生态足迹整体呈下降趋势;除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外,新疆各地(州、市)水生态压力指数均处于不安全状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均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在影响因素分析中,结构与人口因素的变化趋势平缓,但人口因素对新疆各地(州、市)水生态足迹的增加起到了显著作用,技术因素主要对新疆各地(州、市)水生态足迹的增加起到抑制作用,经济因素主要对新疆各地(州、市)水生态足迹的增加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