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是商丘市的主要粮食作物,提高单产,改善品质,确保安全生产是当前小麦生产上的首要任务.麦田杂草是小麦生产的一大危害,既影响小麦生产,又吸收田间土壤中的养分,影响小麦产量.因此消除麦田杂草是提高小麦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麦田杂草的主要种类 麦田杂草主要有节节麦、看麦娘、野燕麦、狗尾草、播娘蒿、猪殃殃、刺儿菜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农田杂草的危害性及杂草种类与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具体分析了小麦、玉米、水稻田间杂草种类变迁情况,为防除杂草提供参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耕作制度改变、单一施用除草剂品种、小麦品种调运频繁以及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麦田杂草的种类和种群演变加速,影响了小麦生产安全。本文针对麦田杂草的发生种类、发生特点、防治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提出了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宁波余姚小麦生长前期田间主要杂草群落组成及其生态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小麦生长前期田间主要杂草为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主要种类有早熟禾(Poa annua)、看麦娘(Alopecurus aequalis)、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碎米荠(Cardamine hirsuta)和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从时间、水平生态位宽度值来看,5种主要杂草出草时间较为接近并且在水平位置上分布广泛,彼此竞争程度高。因此单一对禾本科杂草或阔叶杂草进行防除,必然导致另一类杂草成为小麦生长后期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5.
兰庆军 《河北农业》2009,(10):27-28
小麦是河北省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3400万亩左右。虽然近几年小麦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小麦生产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小麦田间杂草的发生面积很大,除阔叶杂草外,以野燕麦、节节麦、雀麦为代表的禾本科恶性杂草面积高达150-200万亩。禾本科杂草随农机跨区收割携带近几年迅速传播,发生范围由前几年的邯郸市扩展到保定以北地区,2005年在石家庄的部分地区危害严重,已上升为麦田主要杂草种类。  相似文献   

6.
麦田杂草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障碍因素,生产上一直难以彻底消除。为了有效地防除麦田杂草,提高防除效果,做到有的放矢,有必要对麦田杂草的种类进行调查、了解,从而制定科学的防除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由于机械化收割和异地调种,邢台市的小麦田间杂草发生严重,特别是麦田恶性禾本科杂草蔓延较快,麦田杂草生命力旺盛,根除难度大,如果不及时防治,对小麦产量将会造成很大影响。据笔者对邢台市平乡、柏乡、任县、南和等县调查,受去冬大雪和今春异常低温气候的影响,邢台市小麦冻害严重,不少地块缺苗断垄,有些农民看到丰收无望,放弃管理,这给田间杂草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曹刚 《河北农业》2006,(4):22-23
我省是冬小麦生产大省,随着冬小麦的发展,我省小麦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也要看到在小麦生产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小麦田间野杂麦和杂草的发生面积很大,加大了生产成本,严重影响了小麦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小麦田间杂草的生态经济防治阈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多点试验 ,建立小麦田苗后有草天数或无草天数与小麦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探明江苏省小麦田间杂草的生态经济防治阈期。结果表明 :江苏省小麦田间杂草的生态经济防治阈期约为小麦出苗后 17~ 87d ,相当于小麦全生育期的 9 5 %~ 48 3% ,此时小麦处于 3叶期至 7~ 8叶期 ,此阈期的始期和终期 ,为田间杂草密度及生物量的快速增长期。在此阈期内保持田间无草 ,既能保证杂草造成的减产率低于 3 % ,又能充分发挥杂草在田间生态系统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灌溉条件下有机小麦田间杂草发生来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灌溉条件下通过对有机麦田间杂草生长情况的调查研究,弄清了麦田杂草发生的种类、发生规律以及对产量的影响,为我们探索解决种植有机小麦杂草危害问题的耕作、物理等综合防治措施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发展有机小麦生产扫除了障碍。  相似文献   

11.
几种阔叶杂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田杂草不仅消耗土壤中的水分、养分,浪费光热资源,而且影响小麦产量。其既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又是形态特征各异的个体,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因密度、种类、种群结构而异。所以,开展杂草对小麦影响的调查,是提高麦田化学除草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在2003~2005年结合生产实际,开展了相关的调查。  相似文献   

12.
小麦播种量对杂草群落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田生态系统中杂草与作物争光、争水、争肥,也是各种害虫的寄主,最终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该文分析小麦绵农6号不同播种量对农田杂草发生种类、发展规律及小麦经济产量的影响,为实现农田杂草的生态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麦田杂草群落主要由看麦娘、荠菜、猪殃殃、蔊菜、短辐水芹、碎米荠和野薄荷等构成,其中看麦娘、荠菜、猪殃殃和野薄荷等为主要杂草.在低播种量B1(4.47g/m2)时,杂草生物量较高,增大播种量B4(17.88g/m2)可抑制麦田中杂草数量的发生.适宜的小麦播种量B2(8.94g/m2)和B3(13.41g/m2)能抑制麦田杂草的发生,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  相似文献   

13.
小麦生育期间的田间杂草如不及时防除,将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目前正是小麦田间杂草化学防除的有利时期,特向广大农户推荐以下除草剂,供大家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4.
麦秸覆盖对杂草萌发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宪  金玉美  连海明  王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584-2584,2596
研究表明,小麦秸秆覆盖对杂草数量和夏玉米产量有明显影响.与传统处理相比,常量小麦秸秆覆盖可减少25.5%的杂草数量,而加倍的覆盖可以减少杂草数量62.4%.小麦秸秆常量覆盖和加倍覆盖可使夏玉米分别增产10.7%和3.4%.  相似文献   

15.
在河北省曲周县选择6个村庄的麦田进行春草秋治效果试验,不同村庄的小麦主栽品种不完全相同。采用对比试验设计,2013年11月中旬(小麦播种后1个月)利用自走式机械喷药机用苯磺隆150~180 g/hm^2对水450 kg/hm^2喷雾施药,以不进行任何处理的麦田作为对照。2014年3月对麦田杂草的发生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播娘蒿为该地区麦田的主要杂草;春草秋治可以有效降低示范方杂草的发生种类、田间频率和田间密度,降低播娘蒿的相对密度,个别地块甚至出现杂草灭绝的效果。春草秋治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柘城县位于河南省商丘市西南部,常年小麦种植面积6.47万h卉左右,是典型的农业大县。随着小麦优良品种的推广和配套技术的应用,小麦单产和总产连续9年创新高,为中原粮食核心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麦田杂草发生的种类多、数量大,用药不对路等原因,常造成麦田通风、透光不好,诱发多种病害发生;杂草生长周期与小麦相似,与小麦争光、争水、争肥等,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因此,搞好麦田杂草防治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一、麦田主要杂草及其发生规律(一)麦田主要杂草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耕作对小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免耕覆盖玉米秸秆与旋耕玉米秸秆还田对小麦田杂草发生规律及对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耕作方式麦田的杂草种类差异不大,免耕覆盖玉米秸秆能降低杂草发生的数量,但对小麦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吉林农业科学》2016,(1):86-9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N、P、K肥分别做种肥,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抗旱转基因大豆田间杂草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N、P、K配施有效地减小了田间杂草的密度、数量以及杂草种类,增加了土壤养分以及水分,其影响程度为NP-KN-P;在N、P、K单施中,N肥的施用对杂草发生种类及数量的影响最大,K肥的影响最小,从而造成N肥施用后杂草密度、种类、数量显著高于不施肥和施用P肥、K肥处理,其影响程度为NPK。因此仅从减少田间杂草群落角度,各种施肥处理的影响程度为N-P-KN-PCKKPN。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田杂草防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杂草对小麦生产的为害不断加重。为把杂草为害降到最低限度,对田间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杂草为害的原因。针对杂草防除中的常见问题,推荐各具特点的除草剂,并简要介绍了配药的关键技巧、施药的最佳时间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李威  白兴华 《现代农业》2013,(11):35-35
麦田杂草种类繁多,杂草不但与小麦争水、争肥、争光,严重影响小麦生长,而且有些杂草还是小麦病虫害的中间寄主,加速病虫害的传播与蔓延。因此,防除麦田杂草是确保小麦正常生长、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