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牛新蛔虫病常常通过胎盘内感染的方式侵害牛,母牛采食进感染性的虫卵后,蛔虫幼虫自卵壳内逸出,穿过肠粘膜进入母牛体内,潜伏于组织中。当母牛妊娠时,幼虫移行穿过胎盘感染胎儿并在胎儿体内移行到消化道,寄生于小肠内。犊牛出生后10~42 d,新蛔虫发育成熟后排出虫卵,虫卵可随粪便散布到外界、发育成感染性幼虫。这种感染性幼虫在晚间和阴雨天及多雾的天气会爬到草叶及食槽上等,被牛食入后而继续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事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多年,接触水牛新蛔虫病较多(特别是犊牛),仅溪南、象湖两镇,1997~1998年,本人治疗58例,治愈55例,治愈率达94%以上,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 流行病学 牛新蛔虫成虫主要寄生在5月龄以内的犊牛小肠内,是黄白色半透明的大型线虫,雌虫在犊牛小肠内产卵,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湿度和温度下,经20~24d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母牛吞食后,幼虫在体内移行和发育,最后通过胎盘而进入胎儿体内,再移行到胎儿小肠中寄生,待胎儿产出后10~40d时,虫体在小牛体内发育成熟并产卵;一年四季均可感染,且春秋多发。2 临床症状 感染牛轻者症…  相似文献   

3.
1病原 胎生网尾线虫为牛的肺线虫,是引起犊牛和成年牛寄生虫性肺炎和细支气管肺炎的病因。肺线虫成虫寄生在气管和细支气管,成年雌虫产的虫卵在气管内或在排出之前的粪便中孵化,发育为第3期感染性幼虫仅需5天,  相似文献   

4.
胎生网尾线虫为牛的肺线虫.是引起犊牛和成年牛寄生虫性肺炎、细支气管肺炎的病因.肺线虫成虫寄生在气管和细支气管,成年雌虫产的虫卵在气管内或在排出之前的粪便中孵化,发育为第3期感染性幼虫仅需5d,然后通过污染的饲草或厩舍褥草被食入.被食入的幼虫穿过肠壁定居在肠系膜淋巴结,1周内发育成第4期幼虫,通过淋巴管和血管移行到肺脏.幼虫到达细支气管后,发育成最后的第5期幼虫.潜伏期约4周,幼虫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才能成熟为能产卵的成虫.……  相似文献   

5.
犊牛线虫病,是由线虫引起的消化障碍性疾病。发病均为出生20~50d的犊牛,吃奶还未开始吃草的犊牛易患本病。成虫主要寄生于5月龄以内的犊牛小肠内。一般都是胎内感染,即母牛吃到虫卵后,发育成幼虫,进入母体组织并潜伏于组织中,当母牛怀孕时,幼虫又活跃起来通过胎盘进入羊水感染胎儿。犊牛出生后,发病急、病程短,治疗不当死亡率很高。近几年来,本人采用驱虫、缓泻、补充电解质及液体的疗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1常见胃肠道寄生虫的特点1.1蛔虫 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呈红色或黄白色,有些像蚯蚓,主要寄生在猪小肠,有时移行到胆囊和胃里,偶尔会发现虫体由口和鼻孔里钻出来。患蛔虫病的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感染时变为僵猪,甚至死亡。猪蛔虫的受精卵随粪便同时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约经17—20天发育成有感染性的虫卵,可污染饲料或饮水。  相似文献   

7.
犊牛新蛔虫病是由牛新蛔虫引起的一种较常见的寄生虫病 ,其主要症状是腹泻、血便 ,因此极易被误诊为痢疾或肠炎 ,耽误了治疗时间 ,造成患犊死亡。1 病原体犊牛新蛔虫体粗大呈淡黄色 ,头端有唇三片。雄虫长 1 1~ 2 6cm ,尾部呈圆锥形 ,弯向腹面 ,有 1对等长的交合刺。雌虫长 1 4~ 30cm ,尾直。虫卵近于圆球形 ,大小为 70~ 80× 60~ 66cm ,内含一个胚细胞。2 生活史成虫在犊牛小肠内产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 ,在合适的环境下 ,经 7~ 9d发育为幼虫 ,再经 1 3~ 1 5d在卵壳内第 1次蜕变 ,变为第 2期为幼虫 ,即感染性虫卵。被母牛吞…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多年的兽医门诊工作中,通过解剖病死猪的尸体等法,发现猫常发生的内寄生虫病有7种之多.为了养猫灭鼠,现将其发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分述如下,供养猎者参考.1蛔虫病本病是猫最为常见的内寄生虫病.虫体寄生在狱的小肠,可分为弓蛔虫、狮弓蛔虫和犬弓蛔虫3种.蛔虫在肠道内产卵,卵随粪便排到体外,当环境温、湿度适宜,即发育为幼虫.猫食进含有感染性幼虫的虫卵后,幼虫脱离卵壳,钻入胃壁,进入血管,通过循环到达气管,随咳嗽幼虫通过咽喉被吞入食道,回到胃内进入小肠,发育为成虫.猫一般是吃了有虫卵的鼠而感染发病.1.1症…  相似文献   

9.
1猪蛔虫病 猪蛔虫从分类上属于蛔科、蛔属。虫体色彩呈淡红色或淡黄色,圆柱状。虫卵呈黄色椭圆形,卵壳厚,表面粗糙,高低不平。雌虫产出的卵随宿主粪便排入外界,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育成感染性虫卵。被猪食入后,在消化液作用下,卵壳溶解,卵内幼虫,钻入宿主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在此停留2-3天,发育为第三期幼虫。然后再随血流到达心、肺,在肺部停留5-6天,变成第四期幼虫。然后随着宿主咳嗽,通过支气管、气管进入宿主口腔,咽下后,到达小肠,变成第五期幼虫,最后发育为成虫。虫卵在外界的发育时间为10-30天,幼虫在猪体内移行20天,从虫卵感染猪到成虫成熟需2-2.5个月,寄生寿命为7-10个月。  相似文献   

10.
苗青 《中国猪业》2007,(9):47-48
1常见胃肠道寄生虫的特点 1.1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呈红色或黄白色,主要寄生在猪小肠,有时移行到胆囊和胃里。患蛔虫病的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感染时,变为僵猪,甚至死亡。猪蛔虫的受精卵,随猪粪便同时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约经17~20天。发育成为有感染性的虫卵。可污染饲料或饮水。当被猪吞食后,在小肠中发育成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1虫体形态及生活史 猪蛔虫是猪体内最大的胃肠道寄生虫,成虫为淡红色或淡黄色,雄虫长15~25厘米,雌虫长20~40厘米,寄生于小肠肠腔,以黏膜表层和肠内容物为食。成虫雌雄交配受精产生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28~30℃时经10天在卵壳内发育成第一期幼虫,再经13~18天的生长和1次蜕化变成为第二期幼虫,3~5星期后发育成感染性虫卵。  相似文献   

12.
用人工感染捻转血矛线虫单一种试验羊粪便培养收集感染性幼虫。经0.06%和0.08%次氯酸钠脱鞘,脱鞘率可达90%以上,慢速致冷后幼虫的存活率为64.5%。加入冷冻保护剂不能提高冷冻感染性幼虫的存活率。用正常的感染性幼虫感染试验羊后第17d即可查到虫卵,剖杀后成虫的回收率为2.6%,而相同数量的冷冻保藏的感染性幼虫感染后第21d才查到虫卵,成虫回收率为0.8%。表明冷冻保藏后的感染性幼虫发育受阻,成  相似文献   

13.
王丹 《养殖技术顾问》2014,(11):186-186
1蛔虫病 蛔虫不需要中间宿主,繁殖力强、产卵多,生活史可分为三个阶段,虫卵在外界发育,幼虫在猪体内移行和发育,成虫在小肠内寄生,温度对虫卵影响很大,生活史有四次蜕化,蜕皮部位依次为体外、肝脏、肺泡和小肠,虫卵对消毒药品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具有粘性,可借助粪甲虫、鞋底等机械性传播。  相似文献   

14.
肖静 《养殖技术顾问》2011,(12):153-153
1蛔虫病 是由禽蛔科、禽蛔属的蛔虫寄生于小肠引起的寄生虫病。虫体为线形,黄白色,雄虫长26~70毫米,雌虫长65~110毫米。蛔虫的发育为直接发育方式。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孵出幼虫但不出卵壳,被食入后在胃内破壳而出,之后进入小肠经4次蜕皮变为第5期幼虫,并直接发育为成虫。  相似文献   

15.
1 特点 蛔虫是大型线虫,呈红色或黄白色,似蚯蚓,主要寄生在猪的小肠,有时移行到胆囊和胃里,偶尔会发现虫体由口和鼻孔里钻出来.患蛔虫病的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感染时变为僵猪,甚至死亡,猪蛔虫的受精卵随猪粪便一起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约17~20天发育成为有感染性的虫卵,可污染饲料或饮水.当被猪吞食后,卵壳即被小肠液消化溶解,幼虫脱壳而出钻入小肠壁,随血液或直接经组织而进入肝脏,再随血液经右心室到达肺脏,然后由经微细血管进入肺泡,再经细支气管移行到支气管和气管.在气管中与粘液一起到达咽部,随吞咽而到达胃肠中,在小肠中发育为成虫.  相似文献   

16.
仔猪的生长发育除保证足够的母乳供应及适时正确补料以满足其营养需要外 ,还应断奶前驱虫 (主要是蛔虫 )。这样才能促进仔猪的健康生长和提高仔猪的断奶窝重。一般新鲜虫卵随粪便排至外界 ,污染母猪奶头、饲料、饮水、垫草等 ,并经一定时间孵化后 ,发育为感染性虫卵 ,感染性虫卵被仔猪吞食后 ,卵内幼虫出来 ,经一定“路径”到达小肠 ,进一步发育为成虫。从感染到发育为成虫大约需要 2个月时间。笔者对 5 0~ 6 0日龄死亡的仔猪尸体进行了解剖观察 ,发现 91 0 4% (6 1/ 6 4)的仔猪都感染蛔虫 ,其中严重染虫的 2 5例 ,寄生蛔虫 15~ 131条。另…  相似文献   

17.
苏勇 《兽医导刊》2016,(2):154-154
弓首蛔虫病主要是由犬弓首蛔虫和猫弓首蛔虫寄生于犬科和猫科动物小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据调查,世界各地犬的弓首蛔虫感/染率为5.5~64.7%,猫的弓首蛔虫感染率在25.2%~66.2%。弓首蛔虫感染可使幼犬和小猫生长缓慢、发育不良、严重时甚至引起犬和猫的死亡。犬弓首蛔虫和猫弓首蛔虫还可以感染其他多种动物和人,引起幼虫移行症。人弓首蛔虫病以儿童多见,都是因为吞食了感染性虫卵而至。内脏幼虫移行症和眼幼虫移行症是人弓首蛔虫病的主要表现,严重者多个器官受损、眼睛失明等。调查显示,人血清中抗弓首蛔虫抗体阳性率在1.6~37%。因此该病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种重要的人与动物共患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18.
正1鸡蛔虫病本病分布很广,散养条件下易发,常引起雏鸡进行性消瘦,下痢,生长迟缓,甚至造成大批死亡。1.1虫体特征与生活史蛔虫寄生于小肠中,是鸡体内最大的一种线虫,肉眼可见呈黄白色,雄虫长26~70mm,雌虫长65~110mm。蛔虫卵随鸡粪排出体外,在适宜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性虫卵。鸡吞食了被感染性虫卵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遭感染。幼虫在鸡的消化道中由卵内逸出,钻入十二指肠粘膜,经过一段发育之后又返回肠腔,发育为成虫。从感染开始到  相似文献   

19.
新蛔虫病是蛔虫科的牛新蛔虫寄生于出生半月至三月内的犊牛小肠内引起严重下痢和消瘦,甚至是导致死亡的一种线虫病.本病主要是通过自然感染和胎盘感染两种途径对犊牛感染,是杂交水犊牛常见而多发的疾病.该病在盈江县分布广,不论山区和坝区均有发生.本文就近几年来治疗杂交水牛犊新蛔虫病的方法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1病原猪蛔虫病是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引起的。蛔虫虫卵随病猪粪便排到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17~20d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感染性虫卵在病猪小肠中发育成幼虫,并钻入肠壁的小血管中,随血液流经肝脏、心脏到达肺,随后进入肺泡,上行到气管,再随痰液咽下,又回到小肠中发育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