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百合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亮  程智慧  周艳丽  董小艳  魏玲 《园艺学报》2008,35(7):1031-1038
 在自然生长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品种百合在不同生育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类、数量和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百合生育期内,土壤微生物以细菌最多,对百合的根际效应也最敏感;其次为真菌,再次为放线菌。不同生育阶段以显蕾期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最多,但显蕾期以后二者根际效应方向相反;根际土壤真菌的数量和根际效应在鳞茎充实期均达到最大。土壤脲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百合生育期内表现为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即在显蕾期形成峰值,根际效应显著,随生殖生长的推进其活性及根际效应均逐渐减弱;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先上升后下降,根际效应不明显。在百合—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体系中,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酶活性明显受到百合生长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两种绿化植物的根际微生物区系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叶黄杨和金叶女贞的根际与根外主要微生物类群的数量与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二者根际与根外土壤微生物以细菌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放线菌和真菌。根际中三大类微生物的数量均比相应的根外多,根际效应明显,而且细菌的根际效应最大。大叶黄杨和金叶女贞对细菌与微生物总数的根际效应都是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但二者根际环境的不同使其对放线菌与真菌的根际效应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嫁接对茄子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研究了不同砧木、不同土壤茬口条件下嫁接茄子根际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嫁接增加了茄子根际放线菌数量(A) 和真菌的数量( F) , 减少了细菌的数量(B) , A /F比值增高, B /F比值降低; 同时, 嫁接茄子根际微生物总量增加。在正茬和重茬两种耕作体系中, 嫁接处理根际放线菌数量都极显著高于对照, 而细菌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 连作(重茬) 条件下, 茄子根际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减少, 真菌的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利用平板培养法对黄瓜连作根系微生物种群连续性变化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黄瓜连作导致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减少,其中细菌数量降低最为明显,对连作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根际根外细菌数目减幅分别在第三、四茬时达显著水平。放线菌数量对黄瓜连作反应较小,根际到第四茬减幅才达到了显著水平,而根外在连作四茬过程中均未达显著水平。黄瓜连作致使少数真菌种群富集,同时多种真菌类群数量减少,种群变化呈现单一化趋势。根际土壤微生物主要生理群分析表明,连作导致根际自生固氮菌与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数目明显下降,硝化细菌数量大幅增加,而氨化细菌数量变化不大。土壤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土壤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随连作茬次增加而降低,脲酶活性稍有上升。  相似文献   

5.
根际微生物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白菜在根际土样和根外土样中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探讨根际微生物对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处理的土样中,适宜白菜种子发芽的25~30℃条件下,根际微生物有利于提高白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黑暗条件有利于根际微生物对白菜萌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嫁接对西瓜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采用微生物培养的方法、16S rDNA PCR-RFLP方法和phιD基因PCR-RFLP方法研究了嫁接对西瓜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细菌群落结构及拮抗菌(2,4-DAPG产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嫁接西瓜根际细菌和真菌数量有所提高,而放线菌数量则有所减少.②嫁接西瓜与自根西瓜具有1个相同的主要根际细菌基因型;不同砧木嫁接的西瓜与自根西瓜也分别具有不同基因型的细菌.③嫁接西瓜具有与自根西瓜不同的主要根际拮抗菌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2 a生和10 a生连翘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连翘生长期的延长,其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总量呈增长趋势,其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增长明显,放线菌呈下降趋势,所有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数量均占优势;硝化细菌、氨化细菌、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厌气性固氮菌等重要有益微生物生理类群随连翘生长年限的延长而增强,而反硝化细菌和好气性固氮菌数量变化不明显;同时连翘生长能够显著增加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磷酸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蛋白酶活性,而对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分别采用微生物培养的方法、16S rDNA PCR-RFLP方法和phl D基因PCR-RFLP方法研究了嫁接对西瓜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细菌群落结构及拮抗菌(2, 4-DAPG产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嫁接西瓜根际细菌和真菌数量有所提高,而放线菌数量则有所减少。② 嫁接西瓜与自根西瓜具有1个相同的主要根际细菌基因型;不同砧木嫁接的西瓜与自根西瓜也分别具有不同基因型的细菌。③ 嫁接西瓜具有与自根西瓜不同的主要根际拮抗菌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三七连作障碍发生机理及消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作障碍是三七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不同间隔年限土壤种植的三七和根际土壤为试材,开展了土壤微生物培养、土壤酶活性检测、土壤理化性状分析和三七根际化合物分析,研究三七连作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导致三七连作障碍的原因在于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壤微生物群落演变、土壤酶活性下降和三七根际自毒物质积累4个方面;土壤细菌与真菌数量比、土壤细菌与放线菌数量比、土壤好氧性细菌与厌氧性细菌数量比均随三七根腐病加重而降低,其比值可作为三七栽培土壤健康状况评价的生物学诊断参数;优化集成了调酸、减肥、通气和微生物修复的三七连作障碍消减技术。  相似文献   

10.
以分别栽培于砂壤土、壤土和黏壤土,砧木为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和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的2年生盆栽‘红富士’苹果(Malus × domestica Borkh.‘Red Fuji’)幼树根际土为试材,分析根际和未栽植果树的非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细菌根际效应、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功能多样性及其碳源利用类型等。结果表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的拷贝数、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以及功能多样性指数均是黏壤土 > 壤土 > 砂壤土、平邑甜茶根际土 > 八棱海棠根际土、根际土 > 非根际土。两种砧木的细菌根际效应均是在砂壤土最大,黏壤土最小;砂壤土中的细菌丰度受砧木的影响最大。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均是黏壤土 > 壤土 > 砂壤土;根际微生物群落对酚酸和羧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显著高于非根际;八棱海棠根际微生物群落对羧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在砂壤土中最高、在黏壤土中最低,平邑甜茶根际微生物群落正相反。根际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类型因土壤质地而异,在砂壤土中主要利用氨基酸类,其次是碳水化合物和羧酸类;在壤土中主要利用碳水化合物,其次是多聚物类和氨基酸类;在黏壤土中主要利用多聚物类,其次是氨基酸类和碳水化合物。主成分分析显示土壤质地使根际微生物群落类型分离,而两种砧木的根际微生物群落在同一质地土壤下聚集在一起,即苹果根际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类型更易受到土壤质地影响,而砧木差异所带来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筛选合适的伴生作物是解决连作障碍的有效手段之一,本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3种禾本科作物伴生对番茄根区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及根结线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小麦、水稻伴生30、40、50d均提高了番茄根区土壤脲酶、蛋白酶和蔗糖酶活性;同时,大麦、小麦伴生处理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增加,而真菌数量显著降低。伴生栽培第50天时,大麦、小麦、水稻处理番茄根区土壤中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4.81%、42.64%和45.74%,卵密度减退率分别为51.29%、35.57%和29.86%。综上,禾本科作物伴生番茄可以提高根区土壤酶活性,改善微生物结构,降低根结线虫的发生,其中以大麦伴生栽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配施生物炭肥减施化肥对辣椒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生物炭肥能够促进辣椒生长,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提高果实中蛋白质、VC和可溶性糖含量,产量比常规施用化肥显著增加13.04%。配施生物炭肥还能够提高辣椒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提高根际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态具有良好的调节效果。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为探究连续施用猪粪在辣椒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采用猪粪(30 t/hm2)配施化肥(磷酸二铵450 kg/hm2+硫酸钾225 kg/hm2)处理(30 t/hm2)进行3年定位试验,与化肥对照进行对比,分析了土壤基础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根际有益细菌变化特征及辣椒的生长与产量状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连续3年施用猪粪的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上升,分别增加31.42%、35.17%、106.9%和7.0%,pH值则显著降低3.4%;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升高,分别增加25.75%、29.19%、19.84%、30.44%;辣椒株高、根长、地下部干质量、地上部干质量及产量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11.57%、22.07%、55.55%、25.12%及13.38%。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连续施用猪粪提高了根际细菌多样性与丰富度,有益细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鞘氨醇单胞(Sphing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溶杆菌属(Lysobacter)、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代尔夫特菌属(Deflitia)、鞘氨醇菌属(Sphingobium)、根瘤菌属(Rhizobium)、黄色土地杆菌属(Flavisolibacter)、苔藓杆菌属(Bryobacter)、嗜盐囊菌(Haliangium)、异养菌属(Ohtaekwangia)及东属(Dongia)相对丰度均显著增加;并且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辣椒生物量及产量与根际有益细菌数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连续施用猪粪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酶活性,同时提高了辣椒根际细菌的多样性与丰富度,提高了根际有益细菌的定殖,促进了辣椒的生长,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于播种时穴施单一生防菌细菌D、放线菌317和木霉菌,研究黄瓜不同生育时期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细菌D和放线菌317的施入利于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增加,同时有效控制土壤中真菌数量的增加;木霉菌的施入利于土壤中放线菌真菌数量的增加;3个菌株对根际土壤中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都有促进的作用,在拉秧期各酶活达到最大值。拉秧期的结果表明,接种细菌D和放线菌317的处理可提高根际土壤中细菌的数量,降低真菌的数量,对放线菌数量的影响不明显;接种木霉处理可明显提高根际土壤中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对细菌的数量影响不明显;3个菌株处理细菌与真菌数量比约为对照的1~2倍,放线菌与真菌的数量比约为对照的1~3倍。细菌D、放线菌317和木霉处理均可提高黄瓜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植物根际促生菌普城沙雷菌A21-4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将A21-4菌悬液灌注到黄瓜根际土壤,调查其对黄瓜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部灌注A21-4能显著促进苗期和田间生育期黄瓜生长发育,并显著提高根系活力、产量和品质,黄瓜产量比对照增加32.22%,且黄瓜果实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VC含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同时,A21-4对黄瓜根际土壤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显著提高了黄瓜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还提高了黄瓜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及黄瓜根际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Vegetatively propagated plants of three strawberry cultivars-‘Senga Sengana’, ‘Elsanta’ and ‘Kent’-were grown for 20 weeks in rhizoboxes filled with 1.85 kg of sterilized mineral soil. Ten plants were treated with an N-P-K foliar fertilizer (F, control), or inoculated with a substrate containing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Trichoderma viride and rhizosphere bacteria (PGPR-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 without any fertilization (M), or inoculated with the mixture of microorganisms and treated with the foliar fertilizer (MF). Total plant biomass was increased by the M treatment in all cultivars. M treatment resulted in higher total root length and number of root tips in ‘Senga Sengana’, whereas the other two cultivars showed different responses of root morphology. Shoot/root ratio was decreased by the M and MF treatments in comparison with control plants. Foliar fertilization of inoculated plants caused different growth responses in the three cultivars and a general decrease of root growth. After the MF treatment, the biomass of ‘Senga Sengana’ increased and the biomass of ‘Elsanta’ and ‘Kent’ decreased. Inoculation with the mycorrhiza-PGPR substrate increased rhizosphere pH irrespective of foliar fertilization. Plant mineral content was highly modified by the treatments in all the cultivars examined. In particular, changes were noted in N, P, K, Fe, B and Mn uptake. The results show an interaction between foliar fertilization and root inoculation with microorganisms, as well as genotype-dependent influences, on growth responses and rhizosphere pH of strawberry plants.  相似文献   

17.
以溶磷菌和解钾菌为供试菌,采用田间根际追施的方法,研究对拱棚连作辣椒根际养分环境的影响,以期为改善宁夏彭阳拱棚辣椒连作土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TR1处理(单施溶磷菌)、TR2处理(单施解钾菌)和TR3处理(溶磷菌和解钾菌配施)均能显著降低土壤盐分含量(49.8%~56.94%),增加辣椒坐果初期的土壤速效氮含量。溶磷菌对速效钾含量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解钾菌不仅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钾含量,同时对于土壤磷元素的释放效果优于溶磷菌。溶磷菌和解钾菌配施产生了叠加效应,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且使用次数越多,效果越佳,TR3处理辣椒667 m^2产量达到4 878 kg,较CK增产14.5%。因此在生产中溶磷菌与解钾菌配施效果更好,且应持续多次施用。  相似文献   

18.
低磷胁迫对番茄根系生长及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磷胁迫和平衡施肥处理的番茄根系及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稀释平板法、PCR-DGGE等分析技术,研究低磷胁迫对番茄根系生长、根际土壤生物学特性以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导致番茄根系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和根尖数减少;导致根际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C、N、P)以及细菌的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S)和均匀度指数(Eh)等表征土壤肥力及健康状态的指标下降;导致部分诸如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 sp.)等具有溶磷功能的菌群缺失;平衡施肥对番茄的正常生长和提升土壤肥力以及维护土壤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平板对峙法从15种生防菌中筛选出对黄瓜枯萎病菌抑制效果较明显的4种生防菌NSY4、NSY19、NSY50、DSN012。以津研4号黄瓜品种为试材,研究4种生防菌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枯萎病防治的作用。结果表明,生防菌NSY4基质可显著提高黄瓜幼苗的株高、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地上部干质量、总根长及根体积,分别比不添加生防菌的对照增加42.86%、26.09%、47.06%、58.82%、57.58%和51.44%;黄瓜根际基质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蔗糖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6.20%、37.60%、71.88%、5.22%。添加生防菌的基质处理显著增加了根际基质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减少了真菌、尖孢镰孢菌数量;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达到25.00%~62.50%。因此,基质中接种生防菌可促进黄瓜植株生长,降低黄瓜枯萎病的发病率,其中添加生防菌NSY4的基质处理可显著促进黄瓜植株生长,有效缓解尖孢镰孢菌的侵害,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