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年10月下旬,江汉平原某商品猪场1660余头育肥猪暴发猪弓形体病,经用复方磺胺嘧啶钠治疗后痊愈,患猪无一死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西平乐县的某镇屠宰场的20782头猪进行猪细颈囊尾蚴病的调查,结果表明,231头猪检出细颈囊尾蚴,感染率1.11%,散养猪和规模化猪场的猪细颈囊尾蚴感染率分别为1.73%、0.19%,散养猪感染率明显高于规模化猪场的猪。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3月下旬,横县某镇某村一猪养殖户10多头50日龄的小猪出现咳嗽气喘病症。经现场观察等多方面综合判断,确诊为猪喘气病,经过综合治疗,仔猪大部分得以康复。1猪场仔猪发病情况据畜主反映,3日前,天气突然变冷,因采取防寒保温措施不及时,致个别仔猪开始出现轻微的咳  相似文献   

4.
刘刚  于鹏  于鉴夫 《养猪》2009,(4):83-83
两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体会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Hae mophilus parasuis,HP)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纤维素性胸膜炎、纤维素性心包炎和部分脑膜炎等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即墨市某猪场142头21~28日龄仔猪,发病13头,发病率9.2%;青岛市城阳区某猪场231头保育猪,发病36头,发病率15.6%;两个猪场共49头仔猪发病,经过治疗有45头临床症状消失,临床治愈率91.8%(死亡1头,淘汰3头)。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1发病情况 厦门某猪场存栏母猪近300头,公猪11头,全场猪存栏2000多头.2008年2月中旬开始发病,至3月下旬结束,在此发病期间共生产59窝,632头哺乳仔猪,这批仔猪至断奶时共死亡375头.死亡率达到59.3%,给猪场带来巨大的损失.猪场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疫苗有免疫.经笔者诊断为猪伪狂犬病和传染性胃肠炎混合感染继发副嗜血杆菌病.  相似文献   

6.
某个体猪场200头育肥猪暴发猪弓形虫病,经用复方磺胺嘧啶钠治疗后痊愈。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猪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病猪以急性黄胆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2001年8月23日我区棉花镇任马猪场饲养的43头母猪,120头育肥猪,340头仔猪,有260头猪发病,从求诊至疫情控制,死亡76头,其中仔猪占52头.此后该镇的养猪大户相继发病,并迅速蔓延到其他乡镇,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治愈难度较大,经过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调查分析,剖解和采集病料检验确定为猪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8.
1999年来 ,广饶县部分仔猪和育肥猪发生类似猪瘟症状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检查和病理剖检以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弓形虫病。流行情况1 999年广饶县首次在莲花村某猪场发现并确诊为猪弓形虫病以来 ,近两年很多猪场相继发病。2 0 0 1年 9月 ,莲花村猪场和码头一村另一猪场共482头猪中 ,发病 380头 ,发病率 79% ,死亡率 3% ,发病基本上以 2 0~ 40kg的仔猪为主 ,。成年猪基本上未见发病。在新发病猪中刚引进和阉割后的猪较多。据笔者调查 ,该病呈地方流行 ,无明显季节性 ,发病猪均注射过猪瘟疫苗。临床症状病初多数病例高温稽留 ( …  相似文献   

9.
1 疫情情况据有关资料记载 ,平乐县猪布鲁氏杆菌病发生于上世纪 60年代初 ,本县某猪场 1 959年从区内某农场引进种猪 2 2头而把该病引入。这批种猪引进后以本交的方式繁殖 ,60年代该场被诊断为猪布鲁氏菌病阳性场 ,70年代初发现该场职工受到了感染。1 .1 畜间布鲁氏杆菌病发生流行情况1 981年 ,平乐县兽医站对境内该猪场 2 4头猪进行布鲁氏杆菌病监测 ,经试管凝集试验(SAT) ,检出阳性猪 9头 ,后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作补体结合试验验证 ,终判为阳性猪 2头 ,阳性率为 8 3 %。对确诊的 2头阳性猪及时进行扑杀处理。 1 983年该场又从…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情况 2005年7月中旬.鲁南某猪场的猪发生附红细胞体病.该猪场哺乳仔猪发病为190头.占发病猪的20%,怀孕母猪发病为59头,占发病猪的14%,育肥猪发病776头.占发病猪的66%。  相似文献   

11.
猪弓形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近年在农村发病较多,症状常常与猪瘟相似,而又不能得到及时治疗,给养殖户带来一定损失。现把我市郊一养殖场群发猪弓形体病的诊治情况简介如下。1发病情况凯里市鸭塘冶炼厂猪场存栏3~4月龄育肥猪37头,体重50~60 kg,2007年5月2~15日,先后发病2  相似文献   

12.
猪链球菌病的诊治报告王金东黄朝昊凌清军黄尚根平果县畜牧兽医站531400廖文安新安镇畜牧兽医站1996年6月上旬至中旬,我县某镇粮所猪场中猪发生了以高热,跛行,明显的神经症状及急性死亡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病情发生后,县、镇兽医站技术人员及时深入该场开展...  相似文献   

13.
2005年5月,我县一养猪场50日龄猪发生了以排稀便为主要表现症状的疾病,并造成猪死亡。经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1临床症状该猪场年饲养猪达1500头,这2005年5月中旬后50  相似文献   

14.
弓形体病是由龚地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引起的一种宿主相当广泛的人畜共患原虫病。2005年8月份,大通县某猪场饲喂的一圈共8头育肥猪发生了以无名高热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经实验室诊断为弓形体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8月7日,某养猪户饲养的8头3~4月龄的育肥猪中的5头  相似文献   

15.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属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人、畜以及多种野生动物(特别是鼠类)的共患传染病。2005年春节,广东省湛江市郊某个体户猪场爆发了一起急性黄疸型的猪钩端螺旋体病,发病猪共182头,治愈144头,死亡38头,治愈率79.1%。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猪场位于湛江市郊区,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病继发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7~8月份,高邮市高邮镇某猪场50日龄左右的仔猪发生以发热、呼吸急促或困难、咳嗽、大便干燥或拉稀、关节肿胀、黄疸、贫血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结合实验室诊断和治疗试验,初步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继发猪附红细胞体病。在采用了综合防治措施后,发病率由原来的85%下降到9%,死亡率由原来的50%下降到7%,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病原(猪附红细胞体)或原虫引起的以贫血、黄疸、发热为特征的一种猪传染病。2003年9月份,锦州地区一猪场发生此病,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该猪场共有育肥猪107头,发病共有半个月,已死亡15头,还有病猪40多头。临床表现体温突然升高至41℃以上,皮肤发  相似文献   

18.
姜堰市某镇养猪户周某,饲养生猪47头,其中母猪1头、育肥猪8头、仔猪38头。2009年8月24日,个别仔猪出现跛行,27日开始有死亡。经初步诊断为副猪嗜血杆菌病并发圆环病毒病,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猪痢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6年3月下旬,我县某猪场发生一种以“拉血”为特征的传染病。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为猪密螺旋体痢疾。一、发病情况:1986年3月下旬,某猪场一头带仔母猪,首先发病,拉黑色带有粘液稀粪,经约二周病愈。约一周后,同排猪舍架子猪群先后发病,来势甚猛。该场兽医曾用氯霉素、磺胺脒、呋喃唑酮等药常规治疗,疗效不显著。同时,另一排猪舍的仔猪群又相继发病。先后共发病106头,发病率66.6%。其中死亡48头,死亡率45.2%。本  相似文献   

20.
1998年 5~ 6月间 ,共和县恰卜恰地区某猪场猪群中发生一种以体温升高、运动共济失调、淋巴结肿大化脓、关节炎并伴有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疫病。现将诊疗经过报告于下。1 流行情况该猪场在 1998年 4月下旬从甘肃某地区先后两次引进生猪 54头 (其中架子猪 39头 ,断奶仔猪 15头 ) ,未经隔离观察 ,与原来的 96头猪合群分圈 ,在暖棚猪舍内饲养。从 5月初发现第 1例病猪至 6月初治愈最后 1例患猪的近 1月时间里 ,前后共发现病猪 10 2头 ,发病率高达 6 8%。治疗前死亡 19头 ,治疗过程中死亡 8头 ,共死亡 2 7头 ,死亡率 18% ,病死率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