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农业农村工作中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农产品供需矛盾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很大,农村民生问题突出,农村地区产业竞争力不足,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的政策和制度仍不健全,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不足,乡村治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新形势下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动中国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仍需要从确保中国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补齐农村民生“短板”、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以及加快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现代种业》2005,(1):1-1
去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闭幕,会议集中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讨论稿)》,并提出2005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力争粮食产量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2004年12月28日在京举行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系统总结了一年来全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并对2005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了全面部署。会议指出,2004年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预计全年粮食增产和单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能超额完成年初提出的增产任务。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是1997年以来农民增收形势最好会议提出,2005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力争粮食产量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会议强调,实现2005年的工作目标,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我们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脚下、海兰江畔的龙井市。其前身是1935年始建的伪间岛省“劝农模范场”,1948年由吉林省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吉林省延边水田试验场”,1950年改称“延边专署龙井水田试验场”,1955年改为“吉林省延边地区农业试验站”,1959年11月26日起归属于延边州人民政府,更名为“延边农业科学研究所”,1996年5月经吉林省科技厅和延边州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简称延边农科院。  相似文献   

5.
玉门市是我国石油工业的摇篮,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市。1998年以来,玉门市坚持“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占大市场”的农村经济工作思路,发展特色农业和优势产业,扶持培育专业经济协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沿海发达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典型调查资料,分别从生产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及生态持续性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近年来发达地区农业发展态势表现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而基础性粮棉业“钝化”或“萎缩”,并且讨论了发展与代价、工业化与农业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延边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延边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延边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延边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应该树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和任务,同时强调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国家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农业发展这一主题,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努力开创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基本目标是:力争粮食产量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会议强调,实现2005年的工作目标.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作重点主要有七大方面:  相似文献   

10.
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不但从时间上看农业经济得到了持续增长,从空间上看,农业的经济区位也正在演变,这种演变还在持续下去,并且产生了较突出的问题,研究这种经济区位的变化,问题和对策,对未来的中国农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Nowadays,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the improvement of farmers’ lives and countryside stability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Heilongjiang is a big agricultural province,however,the increase of farmers’ per capital net income is rather slow in the last few years.On the basis of Lewis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heory and our province’s actual situation,the paper proposed the concrete countermeasures to increas...  相似文献   

12.
李凤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707-15709
分5个阶段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民收入进行研究,指出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解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但受到农业科技水平低,增收渠道过于单一,农村公共服务落后,农业生产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农民收入增长速度相对落后。对此,提出了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养大批农业科技人才、促进农民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50-10851
税费改革和免征农业税以来,黑河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建设和管理初见成效,但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诸如农民的素质不高、农业经济组织发展滞后及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从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完善相关体制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探索促进农村科技进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管理运行体制,推动农业经济快速、健康和稳定法稳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依据农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农业现状,笔者认为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及应用范围;建立农民经济合作(协作)组织是加速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事情。  相似文献   

15.
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到我国农业、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从家庭经营收入、劳动报酬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等几个方面对农民收入结构进行了考察,并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测度了每种收入形式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制约因素,从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农业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以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制度创新为支撑,合理规划布局,在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上、市场开拓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7.
推广新型农业技术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由此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产品质量。所以 想要农业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可以通过加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实现,不断改善推广工作的手段 以及加大投入,保证现代化社会建设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天津市1980~2007年的农业原始数据为样本,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分析的方法,对天津市农民收入与农村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农村产业结构变化是农民收入变化的格兰杰(Granger)原因;农民收入与农村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均衡关系,这意味着我国近年农业发展缓慢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鉴此,认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适当提高养殖业比重,可以切实地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为保证我国农业长期、快速、稳定、均衡的发展提供产业结构方面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上海郊区农民增收途径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应对城镇化进程给“三农”带来的影响,从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经营权不流转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方面探讨了上海郊区农民增收的途径,认为:建于土地经营权流转基础上的园区开发和发展集体经济,使农民主要获得租金和工资性收入;在土地经营权不流转情况下发展规模农业,农民获得的主要是生产性收入;农民从事农业就业、工业就业和服务业就业收益较高且比较稳定,半工半农兼业形式缺乏稳定性且收益较低。最后指出实践中的诸多做法虽然有助于农民增收,但存在农民增收不同步、不稳定,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就业难度大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农民收入的现状,阐述了现阶段农民增收存在的障碍,分别从农业结构调整、中小企业发展、支农惠农政策、劳动用工市场、职业技能培训5个方面对农民增收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