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和水质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水产经济动物养殖的工厂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从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也日益增多.工厂化养殖具有易控制、设备利用率高等优点,主要分为流水养殖和循环水养殖两种方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可以避免工厂化流水养殖的能耗大、水温和水质不稳定等缺点,且具有节水、环保和高效率等优点,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是现代水产养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虾类工厂化养殖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工厂化养殖是指水产养殖以工厂化的形式组织安排生产,突显出了水产养殖的工业化生产特征,该技术的核心是水环境的人工调控~([1])。以工厂化养殖车间为主要特征的流水养殖模式是目前我国工厂化养殖的主要模式,而国际上与之相对应的是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RAS)。一般认为,日均水利用率95%以上为循环水养殖,95%以下则为流水养殖~([1])。目前,很多水产养殖的物种已经实施了工厂化  相似文献   

3.
<正>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养殖鱼类的生长发育,每一种鱼类都需要有适合其生存的水质条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因其具有不受外界环境条件制约、节地省水、对环境污染小、可实现高密度健康养殖等优点而日益受到关注,并成为今后水产业的发展方向。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因其养殖密度高,饵料投喂量大,在养殖过程中,因饵料残留,养殖鱼类排泄物的积  相似文献   

4.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南美白对虾生产中,在饲养小于4 cm的对虾苗养殖时,循环水模式存在明显的缺陷,容易出现堵塞出水管过滤网、虾苗无法有效摄食以及水质恶化等方面的问题。本研究结合国内外生物絮团用于水产养殖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在幼虾饲养阶段采用生物絮团控制水质的养殖方法,对絮团形成时间、添加碳源种类、添加量、添加方式等技术关键点开展初步研究,在25 d标苗期全程不换水,幼虾存活率72. 8%,且个体均匀。研究表明,在标苗阶段改用基于絮团的养殖模式,能有效解决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幼虾生长不均匀,存活率低等问题,提高工厂化循环水养虾的总体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正低碳高效循环水养殖模式是国内目前较为流行的工厂化养殖模式,具有集约化程度高、污水处理能力强、养殖管理简便、养殖效益好等优点。低碳高效循环水系统利用现代各种循环水设备,包括推水系统、自动投饲机、污水处理系统、增氧设备、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等;通过循环水处理池进行生物过滤、紫外线杀菌,利用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进行水质监测,对达到国家养殖水标准的过滤水重新流进养殖池循环使用,而循环  相似文献   

6.
工业化循环水福利养殖关键技术与智能装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滨  刘滨  雷霁霖  翟介明  颜阔秋  梁友 《水产学报》2013,37(11):1750-1760
基于水产福利养殖的理念,结合封闭循环水系统养殖环境可控性高的突出特点,倡导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循环水福利养殖产业模式,已成为推动我国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为此,本综述从工厂化循环水鱼类养殖福利影响因子分析、集约化养殖鱼类的福利需求、工厂化循环水模式下水产福利养殖的科学评价标准制定等方面入手,开展了封闭循环水系统实施福利养殖的关键技术与智能装备集成的研究,为今后规范我国水产工业化福利养殖的生产过程管控,建立水产福利养殖保障机制,真正提高水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研究报告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报告回顾、总结了我国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的主要历程和现阶段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主要问题,着重从技术角度剖析了不足和努力方向.然后,又从促进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对循环水养殖技术的需求,并对现阶段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密度高、风险大,养殖对象对pH、溶解氧、温度、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参数的变化敏感,受影响严重,监测水质参数极为重要。本文针对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特点和需求,研发了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分析研究pH、溶解氧、温度、亚硝酸盐等水质参数的阈值,设计水质监测数据无线采集节点和基于Zigbee的无线监测网络,建立水质监测系统软件平台。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实时监测,保证生产安全,提高水产养殖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正>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和传统开放式养殖相比,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且具有节能、节水、高产出和生态保护等优势,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有取代传统养殖方式的趋势。工厂化养殖主要通过循环水处理系统将养殖池中需要更换的养殖“废水”(包含残余饵料、养殖对象的排泄物及其他水质污染物)进行处理,成为可循环使用且符合养殖水质要求的“健康水”,从而实现节约水资源、高密度养殖的目标,最终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张建华等,2013)。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先进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与设施进行的全封闭高密度循环水养殖,具有节水、节地、节能、环保等优点。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对养殖水体的水质调控。以下就陆基水产养殖的水质调控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利用工厂化循环水系统开展亚洲龙鱼(金龙鱼)成鱼的集约化试验养殖,对亚洲龙鱼在工厂化循环水模式下的饲养方式、水质调节、疾病防控、日常管理等养殖技术要点进行总结,为今后亚洲龙鱼的工厂化大规模养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同时对我国休闲渔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水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体现在对水产品数量的需求,而且对其质量安全有着高度的关注。为弥补捕捞量不足、满足水产品供应,水产养殖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必然。因此,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是当今水产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循环水养殖系统是综合机械处理、生物处理等技术手段对养殖废水进行处理后循环再利用的系统[1]。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循环水养殖系统在节  相似文献   

13.
为加快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国家大力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完善循环水和排水处理设施。工厂化循环养殖是一种将养殖尾水进行一系列的净化处理后再度回流到养殖池内进行鱼类养殖的健康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可以养出优质的水产品,提高水产品质量。为探测循环养殖系统的净化效果以及经济效益情况,本研究以团头鲂为养殖实验对象,进行工厂化循环养殖效益初探。  相似文献   

14.
正2012年起,湛江当地一些水产养殖企业上马"工厂化循环水"工程,争做第一个"吃螃蟹"的水产企业。与传统养殖池的大排大灌有所不同,这些企业动辄斥资过千万,只为一池"循环水"。目前,工厂化循环水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有越来越多企业表现出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兴趣。日前,《海洋与渔业》杂志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雷州市东里镇的湛江市千舟渔水产有限公司(以下称"千舟渔")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了解其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状况,旨在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室内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循环水调控技术与模式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臭氧仪、泡沫分离器和粗滤器等组成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开展室内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养殖初始用水及在每次循环处理前的来自虾池的循环水,均置于消毒池以臭氧处理4 h、曝气2 h,初始水经处理细菌总数约杀灭99%,弧菌量小于1 cell·mL-1.试验期间,按4~6 d间隔,以水处理系统循环处理养殖水12 h,以去除氨氮、亚硝基氮、有机物、悬浮物与细菌等.养殖约60 d后,视水质监测结果增加粗滤和泡沫分离次数,并辅以生石灰水调节循环水pH.在128d全程养殖中,未用药和换水,水处理系统有效控制养殖水质指标在虾生长合适范围内,试验池各指标平均值为:浑浊度13.9 NTU,pH 8.08,氧化还原电位399 mV,NH3-Nt(NH3-Nm)0.267(0.015)mg·L-1.,NO2--N 0.203 mg·L-1,CODMn10.34 mg·L-1.同时获得良好的养殖效果:收获虾平均体重13.56 g,成活率59.6%,单位水体产量4.27 k·m-3,饵料系数1.01.据试验结果与凡纳滨对虾养殖特点,提出了虾类室内工厂化养殖循环水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6.
<正>循环水养殖系统是一种环境友好、水资源高效利用及养殖产量高的集约化养殖模式,由流水式水产养殖逐渐演化而来。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较为典型的有日本生物包静水养殖系统(以砾石为载体)和欧洲组装式多级静水养殖系统[1-2]。我国陆基工厂化养殖从最初的苗种培育转变为水产养殖、仓储、吊水等多种功能[3-5],养殖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循环水养殖系统通过物理化学处理技术[6-8]保持良好的水质,实现养殖用水的循环使用,具有节约养殖用水及节省养殖用地的优点[9-11]。此外,循环水养殖系统也是唯一能够实现安全、无化学品和重金属残留的绿色养殖模式[12-14],在水产养殖产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也符合当前我国提出的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及低碳减排的战略需求[15]。  相似文献   

17.
任华 《河北渔业》2011,(10):45-46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因其高度集约化、水质相对容易控制等优势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养殖成本的控制在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管理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探讨了影响工厂化养殖成本过高的因素,提出了降低工厂化养殖成本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渔业现代化》杂志创刊于1973年,由农业部主管,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主办。本刊以水产养殖工程和渔业装备为专业特色,重点报道渔业水体净化技术、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池塘生态养殖工程,以及各类新型渔业机械及其应用。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联合国《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收录期刊。主要刊载内容:渔业水体净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与设备,池塘生态与健康养殖,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饲料与营养,渔业资源与环境,渔业装备开发与应用,海洋渔业工程,渔业  相似文献   

19.
《渔业现代化》2008,35(1):66-66
《渔业现代化》杂志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与中国渔船渔机行业协会主办的、集学术性与技术性于一体的水产渔业类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刊载内容水产养殖与增殖、病害防治、渔业水体净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水质监控、渔业资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水体水质情况以及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构,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测定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过程一级移动床生物净化、二级固定床生物净化、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水体和生物净化载体以及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果显示,水体的氨氮(NH4+-N)和亚硝态氮(NO2–-N)质量浓度显著降低,分别为0.85和0.21 mg/L。养殖系统水体、生物净化载体和虾肠道样品中共有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此外,一级、二级生物净化系统水体中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优势菌,生物净化载体中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为优势菌;对虾肠道中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另外,对虾养殖循环水系统中生物净化载体上的细菌物种含量比水样中的细菌物种少,但微生物多样性高于养殖水体,生物净化载体中微生物具有低丰度和高多样性的特点。综上所述,生物净化系统可有效地增加水体中促进氮、磷代谢的微生物菌群,调控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研究结果为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及水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