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山东省烟台地区‘红富士’苹果园苦痘、裂纹等缺钙性生理病害的发生原因,调查了蓬莱、栖霞、牟平等地共60个苹果园施肥、新梢生长及产量等情况,分析影响缺钙性生理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苦痘、裂纹等缺钙性生理病害的发生与氮肥施用量、新梢长度有关,即每生产1 000 kg苹果,氮肥(纯N)施用量过高、新梢长度超过60 cm则缺钙性生理病害发生重;与产量、土壤pH值也有关,即产量和土壤pH值过低则缺钙性生理病害发生重。针对发病原因,总结提出合理施用氮肥、防止新梢旺长、补施钙肥等综合防控技术,以期为提高苹果品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调查,从土壤性质、苹果根系生长特点、地上部生长情况、果实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对黄河冲积土苹果园土壤生产性能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质地和层次结构的差异,造成了土壤水分含量的不同,而雨季过高的土壤含水量会使土壤空气含量下降,从而使根系吸收功能降低,这是导致树体旺长、果实产量和质量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无障碍层次的壤土和砂土较适于果树生产。  相似文献   

3.
沼液在苹果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用沼液肥安全无毒、无残留、无公害 ,可提高土壤潜在肥力 ,改善果品品质。沼液肥含有氮、磷、钾等元素 ,还含有锌、硼等微量元素 ,在农作物上使用广泛。为了探索其在果树上使用的效果 ,在苹果上进行了试验。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设赵县徐家寨徐二广果园 ,果园为壤土 ,栽植株行距为 2m× 2m ,苹果品种为红富士 ,管理水平中等。试验设 2个处理 ,分别为喷沼液和喷水 ,每处理 2 0株 ,时间为 4月 15日、5月 1日、5月 15日、6月 1日。2 结果与分析2 1 对苹果新梢生长的影响  6月 15日测定的新梢平均长度结果表明 ,处理树外部新梢平均长度为…  相似文献   

4.
重茬苹果园土壤处理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果树再植病在重茬果园中普遍存在.重茬苹果树常表现为树势弱、叶片小、新梢细短、根系腐烂、根量减少、果实质量差等症状.据报道,果树再植病主要是由于土壤残毒、线虫、土壤根际有害微生物等影响造成,国外主要采用甲醛、氯化苦对重茬果树栽植穴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我们于1991~1995年进行了重茬苹果园土壤处理试验,以探索重茬苹果园土壤改良的有效措施,为防止苹果再植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吕德国 《园艺学报》2000,27(2):135-138
以2年生平邑茶为试材研究表明:土壤转换后,根系的发生与功能有所改变,由粘壤土转入沙壤土的根系吸收表面积、分泌H^ 速率和吸收NO3^-速率比由沙壤土转入粘壤土的高,但均比未处理植株低;前者新根量大,生长势强,分布广,后者的吸收根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6.
<正>新植苹果园栽植头两年的主要管理目标是迅速扩大树冠,其6~8月份夏季生长期管理非常重要,须抓五点:1)追肥浇水。株追尿素0.5kg左右,在树干周围挖6~8个穴,不要过于集中,施后浇水,这是促进新梢加速生长的最关键最有效措施,要求在7月中旬结束,不宜过早或过晚。同时,遇旱要及时浇水,遇涝要及时排水,使土壤相对含水量始终保持在80%左右,防止旱涝不均,影响新梢生长。  相似文献   

7.
通过盆栽方法研究了4种微生物菌肥(重茬灵、重茬PK、重茬净、净地菌)对重茬苹果生长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微生物菌肥均能明显促进连作苹果生长,以重茬净处理的苹果新梢长度和粗度增加最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处理效果最好。4种微生物菌肥均能有效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土壤细菌和放线菌均比对照增加,土壤真菌比对照减少,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5年生优一杏扁园地面覆盖地布、秸秆和地布+秸秆对土壤温湿度、养分和杏扁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可以稳定5、2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提高了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以地布+秸秆覆盖处理效果最好;除Ca和Mg外,土壤中N、P、K等矿质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以地布+秸秆覆盖处理最佳。3种覆盖处理杏扁新梢长度和粗度均显著提高,表现为地布+秸秆覆盖>地布覆盖>秸秆覆盖>对照。  相似文献   

9.
<正>1栽植要点1.1园地选择矮化苹果树根系浅,对立地条件要求高,一般应选择土壤肥沃、理化性状好的地块建园。1)地势。平地、丘陵、山地均可建立矮化密植苹果园,理想的园地是地势稍高、通风、光照充沛的缓坡地带。山地需修建梯田及采取水土保持设施和灌溉设施。尽量避免在低洼地建立矮密苹果园。2)土壤。矮密栽培,由于根系较浅,所以既不能抵抗长期土壤干旱,又不能长期忍受土壤多湿。理想的土壤为黏壤土,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不同类型土壤施用PP333对苹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安徽砀山园艺场、北京大兴县常各庄、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分别为砂壤土,壤土及较粘重壤土)进行了土壤施用PP333对苹果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PP333对苹果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6~9年生的‘元帅’,施用当年即显示出抑制效果,施后第二年其抑制效果充分地显示出来,第三年仍有强烈的抑制效应。PP333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缩短营养枝及增加侧芽萌发。在砀山,土施1g/m~2(有效成分),延长梢很少有超过20cm的,而 5 cm以下的短枝则大大增加,占当年枝类总数的95%左右(对照为66.6%),第三年仍达90%(对照53%)。土壤施用 PP333其效果受土壤类型的影响很大。土壤粘性愈大,其抑制效果愈差。  相似文献   

11.
苹果重茬再植障碍影响程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重茬栽培因前茬留存在土壤中的病源菌、毒素、害虫及土壤中营养成分的失调,不同程度地造成重茬苹果树生长势减弱、结果能力下降与病虫害加重等不良表现。为探讨重茬对苹果树的影响程度,作了如下调查。1调查材料与方法调查地点在内邱县境内的两户山区苹果园。甲户(重茬苹果园)与乙户(不重茬苹果园)相邻,土壤质地均是黏壤土,土层厚度均在50~70 cm,现栽培品种为长富2号,株行距3 m×4 m,树龄均是8年生(1996年春定植),管理水平基本相同,甲户前茬苹果品种是红星、金冠、白龙等品种。2004年10月9日,对两户苹果树体生长和结果情况分别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2.
苹果园土壤管理技术在苹果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豫西旱塬苹果生产更显得重要.苹果树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均是通过根系的吸收而提供的.土壤养分含量、水分含量、土壤的透气性、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等都直接影响果树根系的吸收功能,尤其是近几年推广果实套袋技术,使树体、特别是果实对一些微量元素要求增高,土壤中含量多与少,直接影响到果实的品质.因此,树体要健壮生长,果实要正常发育,必须搞好果园的土壤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生物炭与沼液单施和混施在陕西省渭北旱地苹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通过田间试验,以15年生长富2号/M26/新疆野苹果为试材,研究了施用生物炭、沼液对渭北红富士苹果园土壤含水量、土壤速效养分、叶片营养和净光合速率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与沼液单施和混施均可不同程度提高果园土壤含水量,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以及净光合速率和果实产量、品质;提高土壤含水量效果以单施生物炭处理最好,其余指标均以生物炭、沼液混施效果最好。综合分析,生物炭和沼液混施优于单施,既可保水保肥,又可提高苹果产量和品质,可作为渭北旱地果园土壤管理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蚯蚓对苹果园土壤生物学特性及幼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为宝  杨洪强  乔海涛  申洁 《园艺学报》2009,36(10):1405-1410
 以果园褐土、潮土和棕壤以及2年生红富士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 ) 幼树为试材, 在盆栽条件下, 通过向盆土埋放蚯蚓, 研究蚯蚓对土壤酶、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以及苹果根系和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引入蚯蚓后, 3类土壤中脲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微生物量氮均显著提高, 其中棕壤脲酶活性提高78.9% , 潮土碱性磷酸酶活性提高170.0% , 棕壤微生物量氮提高180.4%。蚯蚓处理也显著提高褐土和潮土微生物量碳, 其中潮土微生物量碳提高幅度最大, 达299.2%。3类土壤经蚯蚓处理后, 苹果幼树根系活力、根系和新梢生长量均显著提高, 其中, 棕壤中的幼树根系活力最高, 褐土中的幼树根系生长量最大, 潮土中的幼树新梢生长量最大。  相似文献   

15.
砂土1/4根域施用有机肥对苹果幼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2 a生有机玻璃箱栽植的分根苹果幼树为材料,研究1/4根域施用不同水平有机肥对苹果幼树新梢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中旬以后,10%和30%有机肥处理的新梢二次生长旺盛;20%有机肥处理春梢段节数、占总新梢节数比例、叶面积、比叶重和春梢生长量均显著大于10%和30%处理,10%有机肥处理秋梢长度、节数、叶面积和比叶重均显著大于20%处理,秋梢补偿生长旺盛;不同比例有机肥处理调控梢类组成,10%和30%处理的长梢比例分别占总新梢22.2%和25.0%,而20%处理的仅占11.8%;除6月份外,20%有机肥处理根系总长度在果树整个生长季节内均显著大于10%和30%处理。砂性土壤局部施用适量有机肥可以调控新梢生长和根系的发育,为果园土壤局部改良、集中营养供应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灌水时期、次数和土壤管理措施的试验,使97.14%的2年生苹果树在露地安全越冬。其主要措施是:减少灌水次数,适当拖后春灌,使新梢生长期提早和增加早期生长速率,8月下旬左右,使土壤含水量降到11%左右(本试验中约占田间持水量50%),促使新梢早停止生长,进入越冬准备,达到枝条充实健壮;增加伏天和秋季的土壤耕翻,促进根系生长,造成有利于越冬的植株状态;同时提早冬灌,灌后耕翻,改善土壤热量状况,使土壤冻结晚,冻土浅,融冻早,为幼树露地安全越冬创造了有利的土壤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7.
对苹果珊夏、藤牧1号、嘎拉、长富2号6年生树树体南侧中上部长度50cm以上的新梢,于6月15日在距新梢基部10cm、20cm处拧梢处理,研究对枝条单轴延伸长度、粗度增量、生长总量、发枝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拧梢对嘎拉、长富2号的新梢加长生长抑制作用最大;长富2号于新梢基部20cm处拧梢能显著减小枝条粗度;在新梢基部10cm处拧梢时,对珊夏、嘎拉的分枝作用强,新梢总生长量显著大。幼树珊夏和藤木1号长势较弱,距新梢基部10cm、20cm处拧梢时,不同品种所发枝类不同,但嘎拉、长富2号长势强,所发枝条均长成长枝。  相似文献   

18.
以陕北黄土丘陵区30个撂荒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序列代时间系列方法,分析了撂荒地土壤含水量的月动态、年际变化以及土壤容重的时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撂荒演替使得土壤容重变小;在垂直剖面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土壤含水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撂荒地立地间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撂荒地土壤含水量月变化趋势为:7月>8月>9月>10月>5月>6月;土壤含水量的年际动态为2005年土壤含水量高于2006年和2007年.3个年份的共同趋势为:撂荒演替前期,土壤含水量较高;随着演替时间的延长,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1)梨树的生长特点。①梨树新梢生长期短,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长梢在7月上中旬以前停长,而中、短梢在5月上中旬以前停长。②梨树叶片具有生长快、叶面积形成早的特点。中、短梢的叶片5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20.
3立夏、小满(5月)3.1物候特点“立夏”出现在5月5~7日,2007年是5月6日,夏季开始了。“小满”出现在5月20~22日,2007年是5月21日,夏田作物将要成熟。早熟苹果进入膨大期,果树新梢进入旺长期。春梢生长已进入加长生长期,因此,氮素代谢仍处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