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产地乌饭树叶中游离氨基酸综合品质的差异,该研究以5个产地的乌饭树为对象,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乌饭树叶中游离氨基酸种类和含量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乌饭树叶中游离氨基酸种类丰富,共检测出27种游离氨基酸,其中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游离氨基酸在0.346—1.184 mg/g之间.不同产地间乌饭树叶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存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8.027%.综合评价5个产地乌饭树叶游离氨基酸综合品质的优劣顺序为:安徽宣城>江苏溧阳>湖南白云山>江西上犹>安徽黄山.  相似文献   

2.
不同种源乌饭树树叶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乌饭树嫩叶采摘期间,对5个不同种源的乌饭树叶片在4个不同时期的营养成分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同一时期乌饭树叶片的总黄酮含量,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总糖含量差异显著.宜兴地区乌饭树叶片的合理采摘期应控制在5月10日左右,此时其总黄酮、氨基酸含量较高.综合分析不同种源乌饭树叶片不同时期营养成分的变化认为,汨罗种源的综合品质较好,可作为优良乌米饭种源在宜兴及周边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3.
性状和遗传资源的地理多样性是野生种质资源利用的基础。为给乌饭树遗传资源的选优和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分别于江苏宜兴、湖南浏阳、江西萍乡和赣州峰山4个地区采集成熟的乌饭树果实,对其果实中氨基酸的成分和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4个地区所产乌饭树果实中含有17种氨基酸,所含氨基酸的种类齐全;氨基酸总含量为16.66~32.34 mg/g,极差值为15.68 mg/g,不同地区的果实样本中氨基酸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湖南浏阳>江西萍乡>江苏宜兴>赣州峰山。在4个地区的果实样本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以及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与人体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均未达到1973年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的标准,但均与之接近;其鲜味谷氨酸含量均最高,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的含量比接近1∶1∶1,表明果实风味独特;药用氨基酸含量与氨基酸总量的平均比值为0.617,说明其药用氨基酸含量较丰富;呈味类氨基酸含量与氨基酸总量的平均比值为0.95,说明其呈味类氨基酸的含量亦十分丰富;药用氨基酸与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均存在明显的地理差异性,其在湖南浏阳和江西萍乡地区的含量相近,且均远高于其在江苏宜兴和赣州峰山地区的含量,17种氨基酸中每种氨基酸含量的地理差异情况均与之相同。乌饭树果实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呈味类氨基酸的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远远高于苹果、蓝莓和巴旦杏果实,其果实中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比同属植物蓝莓的多。不同产地的乌饭树果实中氨基酸的含量均丰富,并且其氨基酸总量、药用氨基酸、呈味类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等不同种类氨基酸含量的高低顺序均为江西萍乡≈湖南浏阳>江苏宜兴>赣州峰山,表明江西萍乡和湖南浏阳均为乌饭树果用遗传资源优选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4.
乌饭树浆果营养成份分析及其开发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乌饭树浆果营养成份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乌饭树浆果营养成份丰富,不仅含有糖、有机酸.而且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含量也比一般水果都高.特别是蛋白质生物价、尼克酸的含量甚高、营养价值极高:并提出了开发利用乌饭树的前景与设想。  相似文献   

5.
对乌饭树的叶、果中的黑色素性质,酸、碱反应,溶解性,热稳定性,对光的反应,金属离子对黑色素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并用不同材料与方法试验证明,与美国人工栽培的乌饭树相比,我国乌饭树不但色素含量高,并具有独特的黑色和香气,还含有大量的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食品色素资源。  相似文献   

6.
以东北地区常见野生芹菜为研究对象,对其水分、灰分、粗纤维、粗蛋白、粗脂肪、糖(总糖、还原糖)、维生素(C、胡萝卜素)、氨基酸种类及含量(总氨基酸含量、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总黄酮含量(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对其影响)、硝酸盐含量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①四种野生芹菜与家芹相比而言,灰分、粗纤维、粗蛋白、维生素C等含量均明显高于家芹;②四种野生芹菜矿质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家芹中矿质元素含量;③拐芹、大叶芹、棱子芹中氨基酸含量和家芹中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差异,碎叶山芹中各种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几种芹菜。  相似文献   

7.
乌饭树是杜鹃花科越桔属的小浆果植物,有关乌饭树叶提取物抗氧化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对乌饭树果实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报道却很少。为给其功能性品种的进一步选育和有效利用打下理论基础,对乌饭树果实中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饭果的水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为94.10%,其60%乙醇提取液的清除率为97.44%;乌饭叶的抗氧化物质(槲皮素)含量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都高于其果实;乌饭果的水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0.32 mg·m L~(-1),当其清除率达到94.68%时所需水提液的浓度为2.08 mg·m L~(-1);乌饭果的水提取液清除50%DPPH自由基的用量是VC的97倍;乌饭树果实抗氧化物质(槲皮素)含量和水提取液抗氧化效果都呈现地理变化规律,较低纬度的赣南地区(南岭北坡)对选育优良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给叶用枸杞新品种宁杞9号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其叶芽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宁杞9号五叶一芽和两叶一芽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6.1 mg/g、73.3mg/g,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47.70%和45.53%;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微量元素含量顺序为铁锌锰铜,常量元素含量顺序为钾钙钠镁磷;宁杞9号五叶一芽和两叶一芽中具有保健作用的枸杞多糖、甜菜碱等含量较高,分别为34 mg/g和35 mg/g,6.2 mg/g和7.4 mg/g;维生素含量丰富,检测到维生素类的总含量为4.03mg/g及6.06 mg/g;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能量含量较低,蛋白质及膳食纤维含量较高;与宁杞1号枸杞果实比较除枸杞多糖含量略低外,其余营养成分均为枸杞果实的2倍以上;综合分析认为宁杞9号枸杞叶芽是一种健康养生食品。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乌饭树叶总黄酮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以总黄酮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建立数学模型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及超声温度对乌饭树叶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优化乌饭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体积分数75%乙醇为提取溶剂,液料比65∶1 mL/g,超声时间80 min,超声温度65℃,在此工艺条件下的总黄酮提取量为23.41 mg/g。该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近,表明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乌饭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
开发乌饭树叶及果实的经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乌饭树的植物特性、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及主要化学成分,提出了开发乌饭树叶和乌饭果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乌饭树野生群落生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乌饭树野生群落典型样地的调查,对其植物组成、结构、类型以及各主要种群的相对多度、相对频度、重要值及优势种的分析,结果表明乌饭树野生群落种类组成有45科83属130种。乌饭树一般零散分布于次生林中或成熟林的边缘地带,在成熟林中很难更新,在其群落中为优势树种,各样地的群落种类组成差异较明显,年龄结构显示乌饭树为增长种群。  相似文献   

12.
乌饭树是杜鹃花科越橘属常绿灌木,集保健、药用、观赏等多种价值于一身,是极具开发利用前景的野生树种。为研究并掌握其播种繁殖技术,项目组进行多次播种育苗试验,已经探索并掌握合理的采果期、果实处理、种子储藏以及播种密度、肥水管理等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本文分析各因素对育苗效果的影响,总结适宜的播种时间、基质配方及遮阳度等育苗技术要点,为乌饭树的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利用Bioclim模型,结合354个乌饭树地理分布点以及19个气候因子,对乌饭树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和适宜等级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潜在分布区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分布点吻合较好,其适生区(适宜度≥5%)主要为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西东南部、湖南西部及贵州东部等地区;湖南、江西南部与广东、广西北部交界处的南岭地区及福建中部山地等地区为乌饭树的最适生区(≥20%)。ROC曲线的AUC值为0.819,表明预测结果很准确。极端低温、最干季降雨量、极端高温、温差是影响乌饭树分布的主要水热因子,最适宜区气候参数为:年平均温为14.7—23℃,适宜越冬的年极端低温为-3.1—13.4℃,年降雨量为948.8—1988.4mm,最干季降雨量为54.6—201mm,分布的最适宜海拔范围为3—806m之间。气候变暖将使得乌饭树潜在最适分布区面积显著缩小,现有最适生境位置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4.
乌饭树广泛分布于我国亚热带丘陵—低山地区,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健康食品"乌饭"的原料,其浆果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成分。为给乌饭树的选优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收集了江西的会昌、龙南、瑞金、井冈山、萍乡和湖南的浏阳与江苏的宜兴等不同纬度地区的乌饭树果实,采用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其果实大小和质量进行了测定,并就其地理遗传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乌饭树的果实属于小浆果类型,平均直径为0.790 2 cm,种子的千粒质量为0.698 g;乌饭树果实的直径(y)与质量(x)具有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y=0.603x-0.241。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采集的果实大小在南北不同纬度地区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而优树果实大小在南北不同纬度地区之间却有显著差异,这说明植物个体具有相对独立的遗传背景特征。3在南北不同纬度地区混合采集的乌饭树果实其大小(直径)与环境因子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而优树果实的大小与环境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却表明,果实大小与年平均气温(x_2)、无霜期(x_4)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y=-0.038x_2+0.004x_4+0.674。文中综合分析认为,井冈山、龙南、萍乡这3个地区是选育大果类型乌饭优树时应该特别关注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7种新记录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7种江西新分布的植物,即小叶南烛Vaccinium bracteatum var. chinense (Lodd.) Chun ex Sleumer、仿栗Sloanea hemsleyana (Ito) Rehd. Et Wils.、厚叶石斑木Rhaphiolepis umbellate (Thunb.) Makino、狭叶黄牛奶树Symplocos laurina (Retz.) Wall. ex G. Don var. bodinieri (Brand) Hand.-Mazz.、深圆齿堇菜Viola davidii Franch.、光枝米碎花Eurya chinensis var. glabra Hu&L. K. Ling、菱叶菝葜Smilax hayatae T. Koyama。  相似文献   

16.
省沽油是一种很好的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营养价值较高。为了规模化推广这一森林特色资源,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采用常规方法和GC-MS对其种子营养成分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比较分析了种子、花蕾、嫩梢和嫩叶中营养成分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种子中营养成分种类多、含量丰富,种源间没有变异,且栽培种子略高于野生种子,所含矿质元素具有K∶Na之值高而Zn∶Cu之值低的特点,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14.1%,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为5.1%;花蕾中常规成分的营养价值高于种子、嫩梢和嫩叶;种子油脂含有12种主要脂肪酸,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9.8%~14.9%)、亚油酸(24.0%~45.5%)和亚麻酸(4.1%~7.3%)为主,不同种子之间其各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差异大,2004年栽培种子>2004年野生种子>2003年野生种子。  相似文献   

17.
在对云南 7种豆科灌木树种分布和适生环境生态习性了解的基础上 ,测定了这 7个树种叶片的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氨基酸等的含量 ,并进行了动物饲喂试验。结果表明 :7种豆科灌木树种叶片营养成分含量均高于谷物类饲料 ,其叶片粗蛋白含量高于 13% ,且微量元素、氨基酸含量丰富 ,钙磷比适宜 ,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7种豆科灌木的叶粉按 5 %比例用于 0~ 30日龄肉用仔鸡日粮中对雏鸡的健康无不良影响 ,可直接用于鸡的日粮当中。其中 ,多花 艹抗 子梢、波叶山蚂蝗、毛叶猪屎豆、毛叶秧青和白花羊蹄甲叶粉的蛋白质利用率较高 ,表明其蛋白质品质较佳 ,具有较好的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福建省大田县王岩—百丈坑灰岩矿区及周边地区的实地调查,发现矿区现有植被类型可以分为杉木—称星树—五节芒群丛、杉木—乌饭树—芒萁群丛、粉叶羊蹄甲灌丛、乌饭树+紫珠—五节芒灌草丛、五节芒群落等5种。矿区排土场下游水田农作土0~20cm土层中的Cu、Zn、Cd和Pb含量都符合Ⅱ级标准。针对废矿区和排土场等提出相应的环境整治和植被恢复措施,并为保障矿区造林成功提出相应的高强度营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