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飽潲(食)瘟是我省歷史性未解决的病。本病特徵,為猪吃飽潲後,在極短期間內,嘴唇突然變為烏黑色、流涎、嘔吐、呼吸迫促,呈過敏性休克急速死亡現象,故農民稱為“猪飽潲瘟”。本病在我省部分地區發生頗為嚴重。1951年長沙市郊區羣眾反映,猪在飽食後發病迅速倒地死亡,但當時未引起注意。同年4月市內三湘米廠,養猪120餘頭,體重每頭70—80斤,飼料為白菜,碎米、細糠等,猪的營養極為佳良,事先無任何病徵,於下午6時喂潲後30分鐘  相似文献   

2.
一、庫司克省,紅十月縣的“草原”國營農場先進榨乳員魯斯巴培育種公犢的方法: 1.初生犢在犢牛欄內飼養達2.5—3個月後,遷至一般犢牛舍內繫留。 2.早春至晚秋放牧於夏营地;注意定時飼饮。 3.產後兩週哺以初乳,以後哺以混合全乳。21天后每日以半竔脫脂乳代出同量全乳、4個月後達15—20竔。全乳哺育期為2 1/2個月, 4.給飼乾草為品質優良(開花前期刈割者)富有維生素者。  相似文献   

3.
前言本病特徵:患猪在飽食後或進食中,突然尖叫、暴跳、呼吸困難,嘔吐,口流白沫,可视粘膜呈蒼白色,最後倒地搐搦而死。所以當地羣眾叫“跳跳病”,也有人叫跳蚤瘟和邊吃邊死瘟等。本省自1954年首先在诸暨縣(平原區)牌頭區發現本病,當時曾進行調查,並採回病理材料進行細菌生物學的檢驗,檢驗結果,並未發現病原體,同時因為發病季節都在草子收穫季節,所以單純的認為本病与草子有關係。54年以  相似文献   

4.
猪霍亂桿菌係屬於沙氏桿菌屬,在1885年由Salinow及Smith發見,當時以為是猪霍亂的病原體,所以命名為猪霍亂桿菌,後來(1904)證明滤過性病毒以後這種桿菌發生猪霍亂的說法已被否定,不過這種細菌名字未加更改,因此很容易使人將「猪霍亂」和「猪霍亂桿菌」聯系起來以致發生一種錯覺,(有人仍認為猪霍亂過程中,桿菌與病毒混合感染,因而發生腸的真症和壞死)。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豐台區白盆窰農業生產合作社養猪场於1956年春全場猪隻幾乎全部感染呼吸系疾病發生咳嗽,呼吸增快等症狀,惟死亡不多。當時該處獸醫認為係季節寒冷及飼養管理條件影響所致,未引起注意,曾進行治療但也未見效果;其後,該場及其他農業合作社養猪場(長辛店、黃土崗、趙辛店、岳各莊、小屯、東方紅等等)  相似文献   

6.
前言自1954年以來,華東各地農村的猪羣中,絡續發現了一種地方流行性的慢性肺炎。病猪的症狀為發生咳嗽和哮喘。羣眾一般稱之為猪“氣喘病”。該病蔓延很廣,發生死亡的也相當多。病原不明。1955年開始,在揚州地區的農業合作社和食品公司的倉庫中,也先後發現了這種“氣喘病”的病猪。一年來,通過多方面的觀察和試驗,初步確定了所謂“氣喘病”乃是一種由病毒所引起的慢性支氣管性肺炎,暫定名為“猪地方性肺炎”。最近據浙江、安徽、山東等地關於猪“氣喘病”的流行報告,也認為病原是一種病毒。近幾年來,在國外文獻中已有許多關於猪病毒性肺炎的報導。1951年Gulrajani氏最早在英  相似文献   

7.
溶血性链球菌使家畜致病似很普遍,但猪的鏈球菌病本院在過去三年多中從未發现。最近於上海郊區四處共發現十餘頭,此病可在猪草中流行而引起死亡,一般均發生於二三月大的小猪,很易誤診為猪肺疫。臨床症狀:病初在患猪咽喉部皮下發生一個或二個胡桃至鷄蛋大的硬塊,硬塊与健康組織间界限明顯,不發熱,並可在皮下滑動。以後硬塊逐漸增大而發软,剖開時流出黄白色比較濃厚的膿液。病初體溫及食慾等正常,以後體溫稍高(40℃左右)食慾亦稍減退,並  相似文献   

8.
引言猪的白肌病或肌肉發白,僅發現於宰後猪的肉屍,其生前缺乏顯著可見的症狀。在1954年4月份起,上海市乳肉管理所派駐在國營上海宰牲北廠的外销肉品檢驗隊的工作同志,和苏联專家們在宰後檢驗時,發現很多猪隻後腿的肌肉颜色特别蒼白,並有小點出血,有的人懷疑它是由於在屠宰过程刮毛時被熱水燙壞變色,有的人怀疑是飼料或品种關係,有的人懷疑它与傳染病有關係,意見和說法頗不一致;同時,在輸入國方面,為審慎起見,对此种肌肉發白的猪肉,在未有科學上研究獲得結論以前,不同意接受。因此,此一問题有關單位都很注意,希望获得徹底  相似文献   

9.
去年九月間,我所柏崗猪舍曾將一百多斤煮熟的及經過醱酵的猪屎豆莖葉(旱地綠肥作物。學名:Crotalaria Spectabilis,豆科,野百合屬。土名叫響鈴豆)先後三次混在飼料里餵給分欄飼養的40—160斤的架子肥猪百餘頭,飼後發現一頭死亡,數頭食慾不佳;次日其中食慾不佳的猪隻稍見恢復食慾。至第三天以後,陸續在各欄發現更多不食飼料的猪隻,又有幾頭相繼死亡。在吃過猪屎豆後食慾不佳的猪群中:有體温升高的,也有體温正常的。猪隻發病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近幾年來,我國各地發生了一種以咳嗽喘氣為主要特徵的猪病,很多地區都叫這種病為猪喘氣病。這病引起經濟的損失很大,若干地區曾分别進行了初步調查試驗研究工作。中國農業科學院鑒於本病的嚴重性,於1957年6月在杭州召開了猪喘氣病座談會。會議根据12個單位的書面資料和代表的發言,從流行病學、臨床症狀、病程經過、病理解  相似文献   

11.
我區濱湖一帶,湖泊池沼甚多,天然飼料豐富,當地人民歷有飼養水鴨習慣。據55年我區南縣、灃縣、常德等10個縣統計:共有專業鴨民4,061人,飼養水鴨414,821只(尚不包括農民養鴨)。自合作化的大發展,開展多種經營以後,各地養鴨數量大增,全區已由去年年底的1.005,377只,今年增加到2,318,802只。與此同時,專業鴨民組織了鴨業合作社,農業社內也組織了養鴨小组。由於水鴨發展很快,在集體  相似文献   

12.
(四)以樺木科作飼料的育蠶成績在蘇聯北部地區如巴什基里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国、馬里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以及西部西伯里亞等地,在短的夏季要飼養二次柞蠶是不可能的。因為柞蠶需要飼料的時間共計達120—130天,而在這些地區,柞葉的生長時間不到120天。如果第一次飼養時期是和柞葉的開放時期相符合(蘇聯北部柞葉開放約在五月中旬至六月初旬)的話,那末到第二次飼養時,蠶兒往往因缺乏飼料而不得結繭。為了解决蘇聯柞蠶業基本問題的任務——得到自己的良種材料,曾試驗以其他較柞早開放的植物的葉子來飼養柞  相似文献   

13.
近幾月來,經本院治療便秘(腸閉結,結症)患畜272匹,其中死亡14匹,治療率94.9%。此种疾病在黑龍江省地區發生很多,四季均有,治療不及時,死亡率也很大。其發生原因主要由於食精料过多,運動不足,或於疲勞过度之後立即給飼,或持續長時間投以富纖維之飼料,或飲水缺乏,牙齒不整,咀嚼不全,或由於年老及有慢性病,或天氣骤变,氣温不正引起病畜之不適等。病之發生多呈急性,体温37.5—38℃,心悸亢進,眼结膜呈樹枝狀充血,耳尖凉,舌呈青紫色,腸蠕動音減弱或絕止,呼吸迫促,精神興奮,臥地滾轉,排尿减  相似文献   

14.
牛甘藷黑斑病中毒,俗稱牛喘病,已初步確定發生於河南。據報告廣西、湖南、廣東、福建、北京及蘇北亦有類似的病發生。歷史河南省於1951年發现一種牛的新病,農民稱為牛喘病,當時係零星發現,作為一般偶發普通病,未被注意。1952年冬初(十一月間),寒流過後。計有鄭州專區的通許、杞縣、尉氏、開封;商邱專區的太康、鹿邑、永城、穀熟、夏邑;許昌專區的許昌、禹縣、西華、扶溝、商水;三專區十四縣四十二個區相繼發生,截至1953年四月,據不完全統計共死牛7682頭。1953年十一月中旬又發生此病,除上述十四個縣中的商水、永城、禹縣、許昌外,全部發生此病。截至1954年一月廿二日止,計新增的發病  相似文献   

15.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某軍墾農場養羊場於1957年1月26日在一個羊羣中發現本病。初發生時僅六隻羔羊有病,十二天後已有35隻病羔出現。當時立即全羣檢疫,在229隻羔羊內檢出病羔58隻,總發病率为25.3%。死亡13隻,死亡率为總发病數的22.4%。直到二月二十六日才撲滅此病。以前本農場從未發生此病。該地區其他養畜單位亦無此病報告。  相似文献   

16.
猪屎豆自1956年在我省作綠肥作物推廣以來,目前已在全省範圍內,各國營農場以及部分農業生產合社內推廣種植,目前有的農場及養猪場,因採用猪屎豆作青飼料餵猪,引起中毒現象,如1956年我省蓮塘農科所柏崗養猪場,曾以100多斤煮熟及經過發酵的猪屎豆莖葉,飼餵體重40—160市斤架子猪及肥猪100餘头,飼餵後當天即發生1頭死亡數頭减食,第三天以後又有幾头不吃,並有幾頭相繼死亡,今年  相似文献   

17.
廣東廉江縣黎明農場于今年8月用兔化猪瘟弱毒疫苗免疫猪1,078頤(出生後1—20天內者不注射),最小的是12斤,最大的120斤,注射後有輕反應的3头,可疑反應10多頭,抽查25头猪的體溫,其中一母猪於注射後第4日體溫上昇到40.5℃,小猪1頭於第5日上昇到40.0℃,維持2及5日,於體溫上昇期無其他症狀。當地的家兔对弱毒反應也很良好。此次免疫注射係於高溫季節,注射後第二日氣溫上昇到36℃,當時飼料也缺,尤其多汁飼料,但注射結果仍很安  相似文献   

18.
我省有部分地區的耕牛,常在每年3—6月間,發生一種呼吸器官的疾病,病牛主要表現為聳鼻氣喘的特異性病狀,很類似河南省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症,地方獸醫多以氣吼喘症稱之,過去因缺少系統的診斷,其病因為何,始終不明,多有診斷為牛出血性敗血症者,經56年和57年兩次診斷後,始確定為爛紅薯中毒症,茲將臨床觀察,人工發病試驗以及中藥治療試驗的結  相似文献   

19.
貴州省威寧縣是高寒山區,境內落葉喬木很多羣眾喜歡喂牛養羊,牲畜放牧主要在森林地,和零星分散的坡上。1955年4月間黄牛曾發生一種疾病,死亡甚為嚴重,當地幹部誤以‘牛瘟’上報一時引起了各級政府的恐懼,省農業廳曾組織一個獸醫工作组,配合縣衛生科和畜牧獸醫站的幹部前往防治,為了找出病原及探求防治方法,選定病情嚴重的幾區為重點,進行調查研究,兹將診斷經過及結果報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北京松花(彩蛋)是以鴨蛋為原料,用溶液浸漬製成。剝掉蛋殼,外層蛋白呈透明的深紅褐色,鑲有灰白色松枝狀結晶形花紋,故名松花。由於松花切開後可分為鮮艷的五層,所以又稱五彩皮蛋,簡稱彩蛋。松花的製造起始於120年前,由通縣張辛莊程某,在北京前門內西城根興發號(後改名為永興德),參照江、浙等省皮蛋的製法而創製。北京松花的優點在於加工時間短,一般祇要40—45天(皮蛋要三個月左右),並且蛋黄柔軟,不會發硬和發乾,蛋白軟而透明,色澤和滋味均佳,故而馳名國內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