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日本研制成洋葱移栽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弋征 《中国蔬菜》2000,1(4):31-0
日本兵库县开发出性能高、小型、轻量、操作简便的洋葱移栽机。开发这种机器是为了适应当地栽培条件 ,并能确保洋葱高产优质。育苗方式及其技术要保障移植苗的生产、搬运及供苗能力 ,移植成活率要高且稳定。这种洋葱移栽机的特点是 :车轮行走在两条沟内一次能移栽 1行。作业精度是大体上没有倒伏苗 ,不缺苗 ,移栽后不必手工修整。每移栽 0 .1hm2只要 2~ 3h ,而人工移栽同样面积要 2 2h ,移栽机的工作效率约为人力的 10倍。原载〔日〕《农业技术》1999,(54) 9日本研制成洋葱移栽机@弋征  相似文献   

2.
大葱移栽机     
封俊 《中国蔬菜》2001,1(5):57-57
中国农业大学在2001年研制成功了国内第1台大葱移栽机,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大葱移栽机采用挠性圆盘式栽植器,为半自动悬挂式结构,主要由供苗输送带、垂直输送带、圆盘栽植器、开沟器、覆土镇压轮、仿形传动地轮等部分组成.作业时,拖拉机牵引大葱移栽机前进,操作人员将大葱秧苗一株一株地依次放入带供苗输送带上的放苗槽内即可.大葱移栽机@封俊$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教研组!北京 100094  相似文献   

3.
对采用128孔穴盘、平底穴盘和温室苗床等3种移栽方式移栽的试管苗成活率和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平底育苗盘育苗利于生根,练苗期短,移栽成活率达92.3%以上,可增加出苗量;穴盘移栽有利于大规格苗的培育,移栽成活率达88.6%以上;苗床移栽有利于中、后期的管理,移栽成活率达84.6%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蓝百合试管苗移栽的方法做对比,以求对试管苗移栽技术进行研究,找出一种比较适合蓝百合试管苗移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香菇加工行业亟待解决的分级问题,阐明了实现香菇分级自动化的重要意义,概述了国内外机器视觉技术在食用菌品质检测、分选、自动收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机器视觉技术在香菇分级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景观乔木移栽是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内容,乔木移栽受苗木质量、生长环境、栽植工艺等影响。本文详细分析了景观乔木移栽中苗木运输、现场栽植、后期养护的关键技术。乔木运载包括起苗、包装、运输等环节;乔木栽植包括挖穴、种植、支撑等环节;乔木养护包括修剪和喷(灌)水等。  相似文献   

7.
甲基托布津和多菌灵对枇杷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很多植物组培已获得成功,但能大量用于生产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却不多,这主要与试管苗能否有较高的移栽成活率有关[1]。各种菌类对幼苗的侵袭是试管苗移栽后容易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利用杀菌剂提高植物试管苗移栽成活率是一种常用方法,在这方面有用来处理移栽基质的报道[1 3]  相似文献   

8.
香石竹试管苗移栽基质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管苗的移栽驯化是快繁过程中的关键一步,其中移栽基质是影响试管苗驯化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选取适宜的移栽基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才能培育出优质苗[1].目前,我国已对许多植物试管苗的移栽进行了研究,并以蛭石、珍珠岩等作为较理想的育苗基质[2~5].  相似文献   

9.
蔬菜简易穴盘育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蔬菜穴盘苗根系发达,而且其根系被基质保护,移栽大田后不缓苗、成活率高,现已被越来越多的菜农接受.我国蔬菜穴盘育苗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近年来各地建立了一大批专业化的育苗场,同时蔬菜工厂化育苗成为农业领域的一个投资热点.但工厂化育苗必须具备两个硬件:智能温室和自动播种生产线.这两项设施的投资在百万元以上,绝大多数育苗场难以承受,所以只能根据自身条件采用简易的穴盘育苗方式,而由于专业技术人员还很缺乏,许多从业者对无土育苗的关键技术还未掌握,加之硬件条件限制,使得简易穴盘育苗生产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0.
以莲瓣兰‘苍江大雪素’组织培养生根试管苗为试材,研究移栽基质、移栽时间、试管苗大小对莲瓣兰试管苗移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理3月和9月份莲瓣兰试管苗移栽成活率最高,二者无显著差异,3月份移栽根系生长显著优于9月份,是一年中移栽的最佳时期;栗树叶作为移栽基质莲瓣兰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和生根显著优于水苔、珍珠岩、红仙土和碎树皮,水苔、珍珠岩和红仙土不宜作为莲瓣兰试管苗的移栽基质;莲瓣兰试管苗大小对移栽成活率及生根影响较大,中苗移栽成活率显著优于大苗和小苗,大苗移栽生根优于中苗,小苗移栽难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